课堂案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4045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2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课堂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课堂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课堂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课堂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堂案例文档格式.docx

《课堂案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案例文档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堂案例文档格式.docx

08年安案例三

某企业有玻璃器皿生产车间。

该企业的玻璃器皿制造分为烧制玻璃熔液、吹制成型和退火处理三道主要工序,烧制玻璃溶液的主要装置是玻璃熔化池炉。

烧制时,从炉顶部侧面人工加入石英砂(二氧化硅)、纯碱(氢氧化钠)、三氧化二砷等原料,用重油和煤气作燃料烧至1300-1700℃,从炉底侧面排出玻璃熔液。

玻璃器皿的生产车间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顶是水泥预制板。

厂房内有46t玻璃熔化池炉1座,炉高6m,炉顶距厂房钢制房梁1.7m,炉底高出地面15m。

距炉出料口3m处是玻璃器皿自动吹制成型机和退火炉。

煤气调压站距厂房直线距离15m,重油储罐距厂房直线距离15m。

房内有员工20人正在工作。

由于熔化池炉超期服役,造成炉顶内拱耐火砖损坏,烈焰冲出炉顶近1m,炉两侧的耐火砖也已变形,随时有发生溃炉的可能。

2008年6月11日,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时;

发现该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当即向企业发出暂时停炉、停产的指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本案中,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时行使了《安全生产法》赋予的哪些职权?

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的规定,指出该车间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指出该车间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依据。

4.针对该企业现状,提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

 

三、答案及评分标准(共22分,第1题4分,第2题6分,第3题5.分,第4题6分)

1.(满分4分,每答对1点得2分,最多得4分)。

(1)现场检查权(2分)

(2)当场处理权(2分)

(3)紧急处置权(1分)

2.(满分6分,按得分点给分,最多得6分。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

熔化池炉老化(1分),炉顶部损坏(1分),两侧耐火砖变形(1分),

(最高2分)

(2)防护缺陷:

熔化池炉距煤气调压站、重油罐距离太近。

(1分)炉顶离房顶钢梁1.7m(太近)(1分)

(4)高温;

(或热辐射)(1分)

2.化学性性危险有害因素

(3)粉尘:

(石英砂或二氧化硅)(1分)

(5)有毒有害化学品(纯碱或氢氧化钠、三氧化二砷);

(1分)

(6)易燃易爆性物质;

(重油和煤气)(1分)

3.(满分6分,按得分点给分,最多得6分)

(1)坍塌:

炉火烘烤房梁,引发厂房坍塌;

玻璃熔化池炉耐火砖变形,熔化池炉倒塌。

(2)火灾:

现场使用煤气和重油。

(3)其他爆炸:

现场使用煤气。

(4)机械伤害:

现场使用成型机等设备。

(5)灼烫:

玻璃熔液达1300至1700℃高温。

(1分)

(6)高处坠落:

炉高6m,顶部侧面有加料作业。

(7)物体打击:

(8)中毒和窒息:

现场使用煤气,可能发生泄漏。

(9)触电:

现场使用电气设备,如照明等。

4、(满分6分,按得分点给分,最多得6分。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完善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完善现场操作规程)(。

1分)

(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能力。

(4)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演练。

(5)配备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维修玻璃熔化池炉,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7)迁移重油罐。

(8)现场安装煤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

(9)在房顶钢梁下加隔热保护。

12年案例四

2011年8月5日,G炼油企业污水车间要将污水提升泵房隔油池中的污水抽到集水池中,污水车间主任甲在安排抽水作业时,因抽水用潜水泵要临时用电,于是联系电工班派电工到污水提升泵间拉临时电缆,并按要求申办了临时用电许可。

5日15时,电工班安排2名电工到污水提升泵房为潜水泵接电,污水车间在未对作业进行风险辨识,未制定具体作业方案的情况下,安排乙、丙、丁、戊将2台潜水泵到隔油池内,并启动潜水泵开始抽水。

6日9时,乙、丙、丁、戊继续进行抽水作业,10时污水车间主任甲到作业现场检查,发现使用刀闸式开关和接明线,但未向乙丙丁戊指出现场用电存在的安全隐患,只要求大家注意安全后就离开了现场,11时20分,乙等发现2台潜水泵出水管不出水,遂拉下了刀闸式开关去吃午饭。

6日13时,当地气温达到35℃,乙等吃晚饭后,到抽水作业现场准备继续抽水作业,乙合上潜水泵的刀闸式开关后,发现潜水泵还是不工作,于是提拉电缆,将潜水泵从隔油池中往上提,由于电缆受力,且未拉下刀闸式开关,导致电缆与潜水泵连接线松动脱落,形成电火花,引爆隔油池中的混合气体,爆炸引起大火,消防队接警后赶到后将大火扑灭。

该起事故,造成现场作业的乙丙丁戊当场死亡,污水提升泵房严重损毁。

以及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辨识抽水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

1.(共6分,每个得分点得1分)

(1)触电;

(2)淹溺;

(3)中毒和窒息;

(4)火灾;

(5)其他爆炸;

(6)高处坠落。

2、指出该起事故中作业现场存在的违章行为。

(共4分,每个得分点得1分)

(1)污水车间未对作业进行风险辨识、没有制定具体的作业方案;

(2)爆炸危险场所使用非防爆的刀闸开关和明接线;

(3)主任甲只要求大家注意安全后就离开了现场,未在现场指挥,确认隐患排除

(4)作业人员带电提拉电缆拖曳泵体;

3、分析该起事故的成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共5分,每个得分点得1分)

(1)爆炸成因:

①隔油池污水含油,轻组分较多,环境温度较高,可燃气体挥发量增加;

加之前一天下午和当天上午抽水,浊内液位下降,空气进入,形成了爆炸性混合气体;

②未拉下刀闸式开关的情况下提拉电缆,将泵体从隔油池中往上提,由于电缆受力,导致脱落打火,引爆了爆炸性混合气体。

(2)预防措施:

①爆炸性气体浓度监测;

②点火源控制:

明火、电气火花、静电、撞击火花等;

③管理措施。

4、简述以上场景中抽水作业安全培训的内容。

(共7分,每个得分点得1分)

(1)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作业现场危险有害因素;

(3)具体安全防护措施,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4)具体的互保监护措施;

(5)实施作业的具体安全操作步骤;

(6)实施作业的注意事项;

(7)突发意外时的应急措施。

13年案例四

E企业为汽油、柴油、煤油生产经营企业。

2012年实际用工2000人,其中有120人为劳务派遣人员,实行8小时工作制,对外经营的油库为独立设置的库区,设有防火墙。

库区出入口和墙外设置了相应的安全标志。

E企业2012年度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重伤2人,该起事故情况如下:

2012年11月25日8时10分,E企业司甲驾驶一辆重型油罐车到油库加装汽油,油库消防员乙在检查了车载灭火器、防火帽等主要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后,在运货单上签字放行。

8时25分,甲驾驶油罐车进入库区,用自带的铁丝将油罐车接地端子与自动装载系统的接地端子连接起来,随后打开油罐车人孔盖,放下加油鹤管。

自动加载系统操作员丙开始给油罐车加油。

为使油鹤管保持在工作位置,甲将人孔盖关小。

9时15分,甲办完相关手续后返回,在观察油罐车液位时将手放在正在加油的鹤管外壁上,由于甲穿着化纤服和橡胶鞋,手接触到鹤管外壁时产生静电火花,引燃了人孔盖口挥发的汽油,进而引燃了人孔盖周围油污,甲手部烧伤。

听异常声响,丙产即切断油料输送管道的阀门;

乙将加油鹤管从油罐车取下,用干粉灭火器将加油鹤管上的火扑灭。

甲欲关闭油罐车人孔盖时,火焰已延烧到人孔盖附近。

乙和丙设法灭火,但火势较大,无法扑来。

甲急忙进入驾驶室将油罐车驶出库区,开出25左右,油罐车发生爆炸,事故造成甲死死亡、乙和丙重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计算E企业2012年度的千人重伤率和百万工时死亡率。

(共4分,每个得分点得2分)

(1)千人重伤率=2÷

2000xl03=l

(2)百万工时死亡率=1÷

(250x8x2000)xl06=0.25

2、分析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共6分,每个得分点得2分)

(1)油罐车司机甲未正确执行油罐车接地有关规定;

(2)消防员乙未认真检查油罐车接地系统的有效性,以及油罐车与自动加载系统接地装置的连接线就签字放行;

(3)油罐车人孔盖存在设计缺陷,不能满足密闭加油的要求,且人孔盖周围存有油污。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BG6441-86),辨识加油作业现场存在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共6分,每个得分点得1分,最多得6分)

(1)车辆伤害:

解释2~3个

(2)触电;

(3)火灾;

(4)容器爆炸;

(6)物体打击;

(7)高处坠落;

(8)中毒窒息。

4、提出E企业为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6分,每个得分点得1分,最多得6分)

(1)静电消除设施和接地系统;

(2)报警系统;

(3)防雷设施;

(4)密闭装车;

(5)保持良好通风;

(6)自动灭火系统;

(7)消灭点火源;

(8)防爆装置。

14年案例五

J市地铁1号线由该市轨道交通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及运营。

该市K建筑公司作为总承包单位承揽了第3标段的施工任务。

该标段包括:

采用明挖法施工的304地铁车站1座,采用盾构法施工,长4.5km的401隧道一条。

J市位于暖温带,夏季潮湿多雨,极端最高气温42℃。

工程地质勘查结果显示第3标段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401隧道工程需穿越耕土层、砂质粘土层及含水的砂砾岩层,共穿越1条宽50m的季节性河流。

304地铁车站开挖工程周边为居民区,人口密集。

明挖法施工需特别注意边坡稳定、噪声和粉尘飞扬,并监控周边建筑物的位移和沉降。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安全,K建筑公司对第3标段施工开展了安全评价。

J市轨道交通公司与K建筑公司于2014年5月1日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工期2年,K建筑公司将第3标段进行了分包,其中304地铁车站由L公司中标,L公司组建了由甲担任项目经理的项目部,项目部管理人员共25人,于6月2日进行了进场开工仪式。

304地铁车站基坑深度35m,开挖至坑底设计标高后,进行车站底板垫层、放水层的施工,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模版支架最大高度为7m。

施工现场设置了两个钢筋加工区和一个木材加工区。

在基坑土方开挖、支护及车站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施工现场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包括:

门式起重机1台、混凝土泵2台、塔式起重机2台、履带式挖掘机2台、排土运输车辆6辆。

施工用混凝土由J市M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辨识304地铁车站土方开挖及基础施工阶段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2.简述K建筑公司对L公司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3.简述第3标段的安全评价报告中应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

4.简述304地铁车站施工期间L公司项目经理甲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责任。

5.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指出304地铁车站工程中需要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项工程。

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火灾,起重伤害,车辆伤害,触电,坍塌,淹溺,有害因素:

噪声,振动,粉尘,高温

2.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1、签定安全管理协议;

2、审查资质;

3、统一协调管理;

4、发包给有资质的。

3.安全对策

1、施工过程中工人应该佩戴好安全帽防止物体打击和重物坠落;

作业过程中工人涉及登高作业的应该系好安全带,高挂抵用,安全带完好无破损;

2、采用的金属切削工具和木工机械防护罩完好,接地良好;

3、木工作业现场划分防火区域,采用吸尘设备,并在现场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配备灭火器;

4、使用起重机械,挖掘机和运输车辆人员应取得特种设备操作许可证持证上岗,使用的特种设备应状况良好,经过定期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使用;

5、固定及临时电器线路及用电设备接线规范,接地良好,根据使用用途及场所使用特地电压,并在直接上级加装漏电保护器;

6、作业过程中水下穿越工程时有坍塌、淹溺的危险,开凿隧道时要固定好支撑顶网和锚杆,防止冒顶片帮和坍塌。

对隧道和河道采取监控手段并进行连锁声光报警,当发生隧道顶端出现裂纹、渗水等危险情况,立即撤离;

7、震动设备应进行降噪处理,设备固定螺栓加装垫片,工作人员配发耳塞;

8、可能情况下采用湿式作业,降低粉尘,并配发防尘口罩/面罩;

9、开凿隧道时要对隧道内进行含氧量和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进行检测。

各项指标合格后,在专人监护的情况下,方可作业。

进行机械通风;

10、照明设施良好,不影响作业人员作业。

11、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评价结果制定专项应急预案,配备应急器材和应急人员。

4.安全生产责任

1、建立、健全L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经理部制定304地铁站施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和各项作业活动设备操作规程;

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地铁站施工过程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发生事故及时、如实报告。

5.安全施工方案的分项工程:

1)基坑支护、降水工程

2)土方开挖工程

3)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4)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5)脚手架工程

6)拆除、爆破工程

7)其它

12年案例五

J公司是一家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销售企业。

2011年,J公司有员工780人,其中含安全管理人员3人和L劳务公司劳务派遣人员150人,2011年度,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1人重伤、2人轻伤。

其中:

一起事故由L劳务公司的劳务派遣人员违章造成,导致1名劳务派遣人员轻伤。

J公司的注意生产工序为:

原料采购运输,分拣清洗、浸泡灭酶、预冷却、布料、蒸制、速冻、包装和冷藏。

主要原料及辅料有:

蔬菜瓜果等农产品、水、天然气、液氨、柴油、食品添加剂等。

J公司主要建(构)筑物有:

综合办公楼、农副产品加工厂房,冷库、配送库、车库、锅炉房、变电所等。

主要设备设施有:

冷藏冷冻车20台、货车50台,叉车20台、冷库设施(制冷剂为液氨)1套、10t/h燃气蒸汽锅炉2台、电梯2部2000kwA的干式变压器2台,分拣设备1套、加工设备1套、以及包装物生产设备及热力、制冷管网等。

J公司根据生产经营活动实际情况和特点,建立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了应急救援预案,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并以书面形式对员工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告知。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计算J公司2011年度千人重伤率和百万工时伤害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1)千人重伤率=(l÷

780)x1000=1.28;

(2)百万工时伤害率=3÷

(780x2000)x106=1.92。

2、列出J公司主要设备中的特种设备。

(1)锅炉:

蒸汽锅炉;

(2)厂内机动车辆:

叉车;

(3)电梯:

电梯;

(4)压力管道:

蒸汽管道、制冷管道;

(5)压力容器:

氨制冷系统中的贮液器、冷凝器、油氨分离器、集油器等。

3、辨识J公司生产工艺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高温;

2)低温;

3)有毒气体;

4)噪声;

5)振动;

6)工频电磁场(变压器)

7)粉尘:

食品添加剂、煤尘

4、指出L劳务公司派遣人员违章事故的事故责任主体并说明理由。

(共2分,每个得分点得1分)

(1)责任主体是J公司;

(2)原因:

《安全生产法》规定。

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第五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并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

5、列出J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属于综合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共9分,每个得分点得1分,最多得9分)

(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

(2)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

(4)承包与发包I程安全管理制度;

(5)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制度;

(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7)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

(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9)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

(10)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11)防灾减灾管理制度;

(12)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

(13)应急管理制度;

(14)安全奖惩制度。

13年案例三

C公司是一家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的老企业,该企业的涂装车间为独立设置的联合厂房,由5个主跨和1个辅跨组成。

主跨内主要进行除锈、打磨、上漆、干燥。

辅跨内设有相互独立的办公室、休息室、更衣室和变配电室。

涂装车间有员125人,其中80人为来自D公司的劳务人员,配备1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车间制定了针对安全生责任、工艺安全管理、教育培训、防火防爆、劳保用品、隐患排查、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尘毒点监测。

涂装作业以人工作业为主,主要包括:

使用超声波除油垢、采用火焰去除旧漆、采用石英砂干喷除锈、使用红丹防锈作底漆、采聚氨酯漆作面漆。

涂装车间厂房耐火等级为二级,并采取了防爆设计,有通风除尘设施和完善的避雷系统,设置了相应的安全标志。

喷涂底漆和面漆的作业场所为封闭空间,设置了可燃气体报警器和自动灭火装置,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定期检测。

根据以上场景。

回签下列问题(共22分)

1、辨识涂装车间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共4分,按得分点得分,最多得4分)

该作业场所可能产生高温(1分)、噪声(1分)、粉尘(1分)、振动(1分)、有机溶剂中毒(1分)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2、指出涂装车间存在的国家禁止的作业。

(1)采用火焰法去除旧漆;

(2)采用石英砂干喷除锈;

(3)使用红丹防锈漆做底漆。

3、简述C公司对D公司的80名劳务派遣人员安全管理内容。

(1)派遣前,C公司应与D公司签订用工合同,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以书面形式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2)上岗前和在岗工作中,应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体检报告应送甲方审查备案,有职业禁忌症者不得录用;

(3)C公司应对80名劳务派遣人员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职业健康安全教育,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建立教育培训档案;

(4)应根据合同或安全协议要求,为80名劳务派遣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规范的劳动防护用品,指导并监督其正确佩戴、使用和保管;

(5)离岗时,做好离岗职业体检,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6)应对职业病患者按规定给予及时的治疗、疗养。

对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应及时调整到合适岗位。

(7)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

4、指出涂装车间厂房放口处应设置的安全标志并说明其提示的内容。

(共5分,按得分点给分)

在喷漆房入口处应设置禁止烟火(1分)、当心火灾(1分)、注忘安全(1分)、必须穿防护服(1分)、必须戴防毒口罩(1分)等安全标志。

15年案例三

三、C酒业公司位于华南地区,占地58万平方米,年产各类白酒20万吨。

公司有员工3000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7人。

C酒业公司有粮库1个,粮食粉碎车间3个,发酵酿造车间12个,露天储酒罐区1个,勾调车间4个、灌装车间8个、成品酒仓库8个、包装物品仓库4个。

动力车间1个、设备车间1个,污水处理车间1个,员工食堂3个,浴室5个。

露天储酒罐区位地上式罐区,有100³

立式固定顶储罐130个,储罐之间的距离为0.7倍罐径:

250m³

历史固定顶储罐100个。

储罐之间的距离为0.9倍罐径,露天储酒罐区的防护重点是防火、防爆、防泄漏、防雷击。

罐区设置避雷针16组,露天储酒罐区与厂内主干道路边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2m;

事故存液地容积为200m³

粮食粉碎车间通过负责除尘系统收集机械磨碎过程中产生的粮食粉尘,除尘系统使用防静电布袋除尘,除尘管道采用Ф500mm镀锌管道,法兰盘连接,并对法兰盘防静电跨接,管道按规定接地。

C酒业公司为粮食粉碎车间员工配发了防静电服,防静电鞋,防尘口罩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