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第一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3994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第一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第一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第一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第一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第一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第一章文档格式.docx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第一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第一章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第一章文档格式.docx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编制财务报表。

大纲和核算定义都把四环节叙述成了确认、记录、计算和报告,但准则及教材后面的讲解中重视的还是计量,而不是计算。

比如经常提到确认、计量和报告,及会计要素的五种计量属性。

1.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理解)

(1)确认(能不能记账或用不用记账)

例如,公司新聘请一位销售经理——不用做会计处理

公司新购入一批原料——应该记账。

(2)计量(记多少)

例如,上面提到的新购原料,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另有117000元的支票存根与其对应——原材料记账金额为100000元。

(3)记录(怎么记)

例如,上面的业务,经确认后确定原料要以100000元记录,根据借贷记账法,应该在会计凭证和账簿中都记录原材料增加100000元。

(4)报告(通过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信息)

2.会计核算的三项工作

记账→算账→报账。

3.会计核算职能也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核算。

(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真实性审查,即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确认、计量和报告。

合法性审查,即经济业务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合理性审查,即符合企业内部有关规定,如是否超支等。

会计监督也分为事前监督(未来)、事中监督(正在发生)和事后监督(已发生)。

(三)核算和监督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

基础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

除了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

营业绩等功能。

三、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以工业企业为例,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

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

(一)资金投入:

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和债权人投入。

(二)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1.供应过程:

它是生产的准备过程。

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要购买原材料,发生材料价款、运输费、装卸费等材料采购成本,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的结算关系。

2.生产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工人加工产品时,发生原材料消耗的材料费、固定资产磨损的折旧费、生产工人工资等,同时,还将发生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工资结算关系、与有关单位之间的劳务结算关系等。

3.销售过程:

在销售过程中,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发生有关销售费用(比如打广告等)、收回货款、交纳税金等业务活动,并同购货单位货款结算关系、同税务机关发生税务结算关系等。

企业获得的销售收入,扣除各项费用成本后的利润,还要提取盈余公积并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三)资金的退出:

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内容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只有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核算的内容。

比如,企业新聘请一位销售经理,这项业务就不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因为已经不是奴隶社会了。

四、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也称会计基本前提)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核算的3个环节)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

一般认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包括: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一)、会计主体

1.概念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一般来说,凡拥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会计报表的企业或单位就构成了一个会计主体。

可以是具备法人资格的:

XX有限公司(包括子公司)、XX股份有限公司——一般是强制要求会计核算的;

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

分公司、集团、分厂、车间、事业部、办事处等——一般是根据内部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

一般来说,法人(或称法律主体)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2.意义

(1)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对待;

注:

所有者,即股东可能是XXX(自然人股);

也可能是XX有限公司(法人股)等。

例如,审计查出某公司的凭证中有小孩儿入托费,公司理由是培养苗子。

当然这是属于老板(企业所有者)自己的家庭支出,不能算作公司的经营活动。

(2)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对待。

例如,甲销售给乙一批材料,甲做销售处理,而乙做采购处理。

总之,某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仅与该会计主体的整个活动和成果相关。

3.作用

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

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现行会计处理方法大部分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上的,否则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将缺乏存在的基础。

例如,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下去,固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计量,并按期(假设按5年)提折旧;

否则,固定资产只能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并要把未提取的折旧在清算前全部分摊。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

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又可以分成季度、月度、半年度。

这里的会计年度采用的是日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以后期间的差别,从而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预收、预付、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

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

在某些情况下,统一采用货币计量也有缺陷(结合会计定义: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即并非唯一计量单位)。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

我国的会计核算要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记账时用的最基本的货币单位)。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会计核算,但对外提供报表时,应该折合成人民币反映。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一般是以当地的货币进行日常核算,但在向国内报送财务报告时,也要折算成人民币。

(币种选择的基本原则是:

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四项基本假设,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

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

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五、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会计基础

(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二)概念

1.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

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是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

即在该期间产生了收款的权利,则在该期间确认收入增加;

在该期间产生了付款的责任、义务,则在该期间确认费用增加,而不管款项是否收付。

2.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核算,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经济业务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10月10日销售同时收款

10月

即销即收10月

10月10日收款合同约定,12月10日交付商品

12月

预收账款10月

10月10日销售,12月10日收款

应收账款12月

10月10日购入办公用品一批且付款

10月

即付即费10月

10月10日预付明年全年房租

明年各月

待摊费用10月

10月10日预提当月房租(协议约定全年房租于年底一次付清)

预提费用12月

六、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要素的确认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对会计核算对象(资金运动)的

具体化。

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

的表现。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以下三项:

1.资产

(1)概念: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具有三个特征:

①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指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现金指库存现金及可以随时支付的存款;

现金等价物通常包括3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券投资。

(现作为知识面扩充,将来职称或注会要求掌握)

资产预期能否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

如果某一资产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也不能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例如,3月8日销售货物,价款30万元,对方没给钱。

那我们就确认应收账款增加30万元。

到年底出报告时需要对这30万元债权进行检查。

假如发现最多能收回20万元,也就是有10万元收不回的可能性很大,此时要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作为资产减值损失,即这10万元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要将其从债权中减掉。

②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拥有是指拥有此项资源的所有权。

通常判断资产属于谁,所有权是考虑的首要因素。

但对一些特殊方式形成的资产,企业虽对其不拥有所有权,却能够实际控制,也应当确认为企业资产。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③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例如购货意愿或者计划,不能确认为资产。

(3)分类

按其流动性,资产通常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5种。

(4)确认条件

应该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还必须是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并且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

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切记,非现实义务)

(2)特征:

①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它是负债的一个基本特征。

②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这也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

③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或借款意向书,不形成企业的负债。

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①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即净资产。

①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2有清偿了所有的债务后,才可以把剩余的资产分给所有者;

3所有者能够参与利润分配。

(3)企业资金来源:

一个是债权人,一个是所有者。

(4)分类

按其构成不同,分为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利得、损失有的计入所有者权益,并入资产负债表;

有的计入营业外收支,并入利润表。

(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

①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如工业企业销售产品(主营业务收入)、材料(其他业务收入)取得的收入;

餐饮企业的餐饮收入,均为收入。

而企业收取的合同违约金、罚款(营业

外收入)等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不能算收入,即营业外收入不是收入。

例如,法人不是人。

②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如股东增资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但不能算收入;

如前言讲的,上货花费1000元,全卖得2500元,赚1500元,2500元是经济利益总流入,即收入。

③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收入增加会导致利润增加(不能考虑费用),形成利润不再分配就是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所以收入增加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但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2.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特征

①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如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工资、办公费、房租、广告费等,均为费用。

但自然灾害等事故造成的损失,不能算费用(营业外支出)。

②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是算利润的依据之一,而形成利润之后才有可能向所有者分配者利润,即发生费用是在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之前的事情。

即使二者均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但不是一回事。

③费用会导致所有权益的减少。

费用增加会导致利润减少(不能考虑收入),即会导致未分配利润减少,最

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或两者兼而有之,但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

益减少。

3.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

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将减少,业绩下滑了。

企业应当严格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之间的区别,收入、费用都是日常活动形成的,而利得、损失均是非日常活动形成的。

七、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5种。

(一)历史成本(过去发生的金额)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

(二)重置成本(现在重新取得需支付的金额)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三)可变现净值(将来可以流入的差额)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

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可变现净值=估计的(正常销售售价-至完工的成本-销售费用-相关税

费)

(四)现值(折现后的金额,即若干时期后的某一金额可算作现在的多少)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中级或注会中财管的基本知识)

例如,2008年11月1日存入银行10万元,1年期利率为3.87%。

1年后,即2009年10月31日账户本利和为103870元。

简单说,10万元即为103870元的一年期现值。

(五)公允价值(大家公认的公平金额)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八、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企业会计等式

企业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不算会计等式。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最终都是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和从债权人借入的资金以及其在生产经

营活动中所产生的效益,即分别来源和归属于所有者或投资人和债权人。

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

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负债(即债权人权益)。

资产表明的是资源在企业存在、分布的形态(资金占用),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表明了资源取得和形式的渠道(资金来源)。

资产与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或称会计平衡公

式。

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化,可归纳为以下4种(教材为9种,即细分,理解)

(1)某个要素内部一增一减;

(2)等式左右同增;

(3)等式左右同减;

(4)等式右边一增一减。

(二)收入-费用=利润

此处所指收入、费用均为广义的概念。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收入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固定资产盘盈、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等(营业外收入),费用也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自然灾害损失(营业外支出),所以,收入减去费用,并经过调整后,即考虑利得和损失,才等于利润。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与(收入-费用=利润)的关系,即两张基础报表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表

会企01表

编制单位:

XXXX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2月31日单位:

资产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年初余额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4069201

4619465

短期借款

100000

200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10000

210000

交易性金融负债

0

应收票据

168580

368580

应付票据

425338

585338

应收账款

444600

119000

应付账款

105947

105947

预付款项

138233

108233

预收款项

应收利息

应付职工薪酬

30100

3500

应收股利

应交税费

7370

450

其他应收款

1200

2500

应付利息

53800

存货

5607860

5508400

应付股利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其他应付款

16700

16700

其他流动资产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750000

流动资产合计

10439674

10936178

其他流动负债

非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合计

739255

166193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0

非流动负债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借款

1250000

854800

长期应收款

应付债券

长期股权投资

402532

302532

长期应付款

投资性房地产

专项应付款

固定资产

1477537

1422973

预计负债

在建工程

202348

递延所得税负债

工程物资

92500

其他非流动负债

固定资产清理

非流动负债合计

生产性生物资产

负债合计

1989255

2516735

油气资产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无形资产

112000

205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