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口令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3895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队列口令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队列口令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队列口令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队列口令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队列口令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队列口令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队列口令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队列口令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队列口令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向前看齐

排头学生不动,其他学生向前对准,第三名以后的学生,以看不见自己前面第二名学生头的后部为度。

  ④向前看

向前看

学生在向右(左、中、前)看齐后,教师发出口令听到动令后,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队列口令介绍

(二):

  队列训练口令

  第一条:

跨立(即跨步站立)

跨立。

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持续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

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第二条:

立正

立正。

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

两腿挺直;

小腹微收,自然挺胸;

上体正直,微向前倾;

两肩要平,稍向后张;

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

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第三条:

稍息

稍息。

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持续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第四条:

行进

  行进的基本步法分为齐步、正步和跑步,辅助步法分为便步、踏步和移步。

  一、齐步

  齐步是军人行进的常用步法。

齐步――走。

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

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

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

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二、正步

  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他礼节性场合。

正步――走。

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

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

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离身体约10厘米;

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

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米。

  三、跑步

  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

跑步――走。

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

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离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

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

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

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四、便步

  便步用于行军、操练后恢复体力及其他场合。

便步――走。

用适当的步速、步幅行进,两臂自然摆动,上体持续良好姿态。

  五、踏步

  踏步用于调整步伐和整齐。

  停止间口令:

踏步――走。

  行进间口令:

踏步。

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

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持续正直,两臂按照齐步或者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

  六、移步(5步以内)。

  移步用于调整队列位置。

  1、右(左)跨步

右(左)跨&

步――走。

上体持续正直,每跨1步并脚一次,其步幅约与肩同宽,跨到指定步数停止。

  2、向前或后退

向前&

  后退&

向前移步时,应当按照单数步要领进行(双数步变为单数步)。

向前1步时,用正步,不摆臂;

向前3、5步时,按照齐步走的要领进行。

向后退时,从左脚开始,每退1步靠脚一次,不摆臂,退到指定步数停止。

  第五条:

立定

立――定。

齐步和正步时,听到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跑步时,听到口令,再跑2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踏步时,听到口令,左脚踏1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跑步的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踏2步,再按照上述要领进行)。

  第六条:

步法变换

  步法变换,均从左脚开始

  齐步、正步互换,听到口令,右脚继续走1步,即换正步或者齐步行进。

  齐步换跑步,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听到动令,即换跑步行进。

  齐步换踏步,听到口令,即换踏步。

  跑步换齐步,听到口令,继续跑2步,然后,换齐步行进。

  跑步换踏步。

听到口令,继续跑2步,然后换踏步。

  踏步换齐步或者跑步,听到前进的口令,继续踏2步,再换齐步或者跑步行进。

  第七条:

行进间转法

  一、齐步、跑步向右(左)转

向右(左)转走。

左(右)脚向前半步(跑步时,继续跑2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左)约45度,身体向右(左)转90度,左(右)脚不转动,同时出右(左)脚按照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半面向右(左)转走,按照向右(左)转走的要领转45度。

  二、齐步、跑步向后转

向后转走。

左脚向右脚前迈出约半步(跑步时,继续跑2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约45度,以两脚的前脚掌为轴,向后转180度,出左脚按照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三、转动时,持续行进时的节奏,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

两腿自然挺直,上体持续正直。

  第八条:

坐下、蹲下、起立

  一、坐下

坐下。

左小腿在右小腿后交叉,迅速坐下(坐凳子时,听到口令,左脚向左分开约一脚之长),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上,上体持续正直。

  二、蹲下

蹲下

右脚后退半步,前脚掌着地,臀部坐在右脚跟上(膝盖不着地),两腿分开约60度,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上,上体持续正直。

蹲下过久,能够自行换脚。

  三、起立

起立。

全身协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势。

  第九条:

整理着装

  整理着装,通常在立正的基础上进行。

整理着装。

双手从帽子开始,自上而下,将着装整理好。

必要时,也能够相互整理。

整理完毕,自行稍息。

听到停的口令,恢复立正姿势。

  第十条:

集合、离散

  集合

  集合,是使单个军人、分队、部队按照规范队形聚集起来的一种队列动作。

  集合时,指挥员应当先发出预告或者信号,如全连(或者&

排)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构成立正姿势,下达成&

队――集合的口令。

所属人员听到预告或者信号,原地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

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集合(在指挥员后侧的人员,应当从指挥员右侧绕过),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班集合

成班横队(二列横队)――集合。

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

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齐。

  第十一条:

整齐、报数

  一、整齐

  整齐,是使列队人员按照规定的间隔、距离,持续行、列齐整的一种队列动作。

整齐分为向右(左)看齐和向中看齐。

向右(左)看――齐。

向前――看。

基准兵不动,其他士兵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士兵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左)第三人为度。

后列人员,先向前对正,后向右(左)看齐。

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以&

为准,向中看――齐。

为准(或者以第&

名为准)时,基准兵答到,同时左手握拳高举,大臂前伸与肩略平,小臂垂直举起,拳心向右。

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令后,其他士兵按照向左(右)看齐的要领实施。

听到向前――看的口令后,基准兵迅速将手放下,其他士兵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一路纵队看齐时,能够下达向前――对正的口令。

  二、报数

报数。

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

数列横队时,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者缺&

名。

连集合时,由指挥员下达各排报数的口令,各排长在队列内向指挥员报告人数,如第&

排到齐或者第&

排实到&

  必要时,连也能够统一报数。

连实施统一报数时,各排不留间隔,要补齐,成临时编组的横队队形。

报数前,连指挥员先发出看齐时,以一排长为准,全连补齐的报告,尔后下达向右看――齐口令,待全连看齐后,再下达向前――看和报数的口令,报数从一排长开始,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者缺&

  第十二条:

出列、入列

  单个军人和分队出、入列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1步用正步),或者按照指挥员指定的步法执行;

然后,进到指挥员右前侧适当位置或者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

  第十三条:

单个军人出列、入列

  一、出列

(或者第&

名),出列。

出列军人听到呼点自己姓名或者序号后应当答到,听到出列的口令后,应当答是。

  1、位于第一列(左路)的军人,按照本条上述规定,取捷径出列。

  2、位于中列(路)的军人,向后(左)转,待后列(左路)同序号的军人向右后退1步(左后退1步)让出缺口后,按照本条的上述规定从队尾(纵队时从左侧)出列;

位于缺口位置的军人,待出列军人出列后,即复原位。

  3、位于最后一列(右路)的军人出列,先退1步(右跨1步),然后,按照本条有关规定从队尾出列。

  二、入列

入列

听到入列口令后,应当答是,然后,按照出列的相反程序入列。

  第十四条:

行进、停止

  横队和并列纵队行进以右翼为基准,纵队行进以左翼为基准(一路纵队行进以先头为基准)。

  行进,指挥员应当下达&

步――走的口令。

听到口令,基准兵向正前方前进,其他士兵向基准翼标齐,持续规定的间隔、距离行进。

纵队行进时,排、连通常成三路纵队,也能够成一、二路纵队。

行进中,需要时,用一二一(调整步伐的口令)、一二三四(呼号)或者唱队列歌曲,以持续步伐的整齐和振奋士气。

  停止,指挥员应当下达立――定的口令。

听到口令,按照立定的要领实施,分队的动作要整齐一致。

停止后,听到稍息的口令,先自行对正、看齐,再稍息。

  第十五条:

队形变换

  队形变换,是由一种队形变为另一种队形的队列动作。

  一横队和纵队的互换

  横队变纵队:

停止间口令:

向右――转。

向右转――走。

  纵队变横队:

向左――转。

向左转――走。

停止间,按照单个军人向右(左)转的要领实施。

行进间,按照单个军人向右(左)转走的要领实施。

分队动作要整齐一致。

队形变换后,排以上指挥员应当进到规定的列队位置。

  第十六条:

停止间转法

  向右(左)转

向右(左)――转。

  半面向右(左)――转。

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

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持续立正姿势。

  半面向右(左)转,按照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5度。

  第十七条:

敬礼

  举手礼

敬礼。

上体正直,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约2厘米米(戴无檐帽或者不戴军帽时微接太阳穴,与眉同高),手心向下,微向外张(约20度),手腕不得弯曲,右大臂略平,与两肩略成一线,同时注视受礼者。

  第十八条:

单个军人敬礼

单个军人在距受礼者5-7步处,行举手礼或者注目礼。

  第十九条:

分队、部队敬礼

  一、停止间敬礼

当首长进到距本分(部)队适当距离时,指挥员下达立正的口令,跑步到首长前5-7步处敬礼。

待首长还礼后礼毕,再向首长报告。

例如:

团长同志,步兵第&

连正在进行队列训练,全连应到&

名,实到&

名,请指示,连长&

报告完毕,待首长指示后,答是,再敬礼。

待首长还礼后礼毕,尔后跑步回到原先位置,下达稍息口令或者继续进行操练。

  二、行进间敬礼

由带队指挥员按照单个军人行进间敬礼的规定实施,队列人员按照原步法行进。

  队列口令介绍(三):

  体操队形队列、口令

  一、队列和体操队形的作用和好处

  1.队列和体操队形的作用:

  队列和体操队形是校园体育课和其他体育活动、班级和全校群众活动不可缺少的。

在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队列和体操队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资料之一。

  2.队列和体操队形的好处:

  透过队列和体操队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严肃整齐,朝气蓬勃和群众主义精神;

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潜力;

是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光荣传统。

  3.什么叫校园的队列和体操队形:

  是指全体学生按照统一的口令,必须的队形,从事协同一致的动作。

  二、教学注意事项

  1.中学队列和体操队形教材是按动作顺序编写的,没有划分年级要求,教师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在各年级选用。

  2.队列队形教学时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3.口令要清楚、宏亮。

口令是由预令和动令组成的。

预令要拉长,使学生事先了解要求做什么动作;

动令要短促、宏亮。

预令和动令之间须有微歇。

  但也有的口令只有动令而无预令。

如立正、稍息、蹲下、起立等。

有时需要用口令词,先说明执行口令的对象,尔后再下口令。

如:

&

队,立正或以&

人为基准,向右看齐。

  4.行进间下达口令,动令通常是落在右脚上。

但也有时例外,如向左转走、齐步换跑步、跑步换齐步、齐步换正步、正步换齐步的动令就应落在左脚上。

  5.教师应站在适当的位置,以便于示范与指挥和学生的观摩与练习。

例如,停止间成横队时,教师应站在横队正面中点,与两翼成等腰三角形,两眼余光能关注到整个排面。

行进间则站于队伍侧面,在口令声可控距离内,可原地指挥;

反之则随队伍移动同步指挥。

  三、培训教材资料、基本标准、考评要求

  

(一).队列与体操队形口令与动作要领

  武汉市规定资料:

  1.纵队,横队整队集合

面向我成&

路纵队或&

列横队集合!

  手势:

①成纵队集合时,教师将右手握拳,手臂成90&

deg;

角前上举。

  ②成横队集合时,教师将左手握拳,手臂成90&

角于体侧上举,右手握拳,手臂于体侧平举。

  2.解散

  口令;

解散;

或这天的队列练习训练完毕,解散。

听到解散口令后,迅速离开原位。

  3.由左向右、由右向左不同形式的报数

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报数!

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依次以短促宏亮的声音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

  在体育课中,为上课的需要,往往用指定数字的报数,或几列同时报数。

方法同上,但教师应事先说明:

如一至三报数!

,各列报数!

等。

  4.蹲下、起立

蹲下!

、起立!

听到蹲下的口令后,右脚向后退半步,上体持续直立,两腿随即下蹲,左、右手扶在左、右腿膝部上方,眼视前方。

听到起立的口令后,两手撑腿,两腿迅速向上直立,(重心在左脚上),然后右腿向左腿靠拢,还原成立正。

  5.向不同方向看齐,单、双臂向不同方向看齐

向右(左)看齐!

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向右(左)转头(约45&

角),眼睛看右(左)邻同学腮部,并通视全线。

后列人员对正看齐(右左的间隔持续10公分,约一拳宽)。

  看齐时,身体姿势仍应持续正直。

如发现自己的位置与基准同学不在一条线上,立即以碎步调整。

如是二列横队向右看齐时,第二列的基准学生,应取一臂之长的距离,向第一列基准学生对正,第二列其余学生动作同第一列。

  一般应是向右看齐整理队伍,除必要时才用向左看齐。

为准向中看齐!

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按照向右(左)看齐规定实施。

基准学生听到以某人为准时,左手握拳高举,听到向中看齐后,将手放下。

向前看!

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立即收头转正,恢复原先姿势。

右(左)手成一臂队形向右(左)、(中)看齐!

右(左)、(中)基准学生不动,其他学生将右(左)臂侧平举(一臂距离)时并迅速移动脚步,其余动作同向右(左)看齐的要领。

两臂侧平举向右(左)、(中)看齐!

右(左)、(中):

指前排中间的学生。

如10人为一横排,能够指定第五名或第六名学生为中)基准学生原地不动并将两臂侧平举,其他学生迅速移动脚步并将两臂侧平举,其余动作同向右(左)看齐的要领。

全体学生立即收头(基准学生除外),将两臂放下,还原成立正姿势。

  作者:

佚名文章来源:

全科论文中心点击数:

3766更新时间:

2/22/2010

  6.停止间(原地间)转法

向右(左)转!

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向右(左)方向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靠拢右(左)脚,转时,两腿挺直,上体持续立正姿势。

向后转!

按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转动时两大腿靠拢并持续适当的用力。

  7.行进间转法

向右(左)转走!

(齐步)

左(右)脚向前半步,脚尖稍向右(左),身体向右(左)转90度,同时出右(左)脚,向新方向行进(备注:

喊口令时,向右转走的预令和动令都分别落在右脚上;

向左转走则相反)。

向后转走!

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稍向右,以两脚掌为轴,从右向后转180度,出左脚向新方向行进。

转时,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备注:

喊口令时,预令和动令均落在右脚上)。

  8.多种走(跑)队形变化的步法和立定

齐步走!

左脚迈出约75厘米处着地,体重前移,右脚照此法行进;

手指轻轻握拢;

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时,小臂稍向里合,手约与第五衣扣或肚脐同高并不超过衣扣线,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20步。

正步走!

左脚踢出(脚掌离地面约20厘米并与地面平行,腿要绷直)约75厘米处适当用力着地,体重前移,右脚照此法行进;

摆臂时,向前摆肘部弯曲,小臂略平,手腕摆到第三、四衣扣或胸腹之间,离身体约15厘米,手心向内稍向下,向后摆到不能自然摆动为止。

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16步。

跑步走!

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

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弹力跃出约80厘米,前脚掌着地,体重前移,右脚照此法行进;

两臂自然摆动,向前摆不露肘,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不超过衣扣线,向后摆不露手。

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80步。

立定!

齐步和正步都是左脚向前大半步,右脚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跑步时,继续跑两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踏步时原地立定。

踏步!

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上体持续立正姿势。

听到前进口令,继续踏两步,再前进。

  9.步法变换

  步法变换从左脚开始。

  齐步换跑步,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自然摆动。

  跑步换齐步,听到口令,继续跑两步,再换齐步行进。

  

(二)基本标准

  每个教师喊正确口令不少于15个,做到口令准确、有力度、有节奏。

每个教师喊动作口令时与自做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