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过关检测5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3853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过关检测5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单元过关检测5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单元过关检测5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单元过关检测5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单元过关检测5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元过关检测5文档格式.docx

《单元过关检测5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过关检测5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元过关检测5文档格式.docx

C.基因型为RR的个体数量增加,rr的个体数量减少

D.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

基因型为rr的个体对灭鼠灵敏感,处理后被杀死;

基因型为RR个体对维生素K依赖性强,维生素K含量不足时死亡率高。

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剩余基因型主要为Rr。

3.(2015·

宁夏模拟)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为主要特征,受多个基因的影响。

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临床表现不同。

下表是3种致病基因、基因位置和临床表现。

基因

基因所在染色体

控制合成的蛋白质

临床表现

A

第14号

β-肌球蛋白重链

轻度至重度,发病早

B

第11号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

轻度至重度,发病晚

C

第1号

肌钙蛋白T2

轻度肥厚,易猝死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表中的三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发病较早且易猝死的个体含有的显性基因为A和C

C.如果在个体发育过程敲除了C基因,对易猝死的肥厚型心肌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D.A、B和C三种基因本质上的区别是存在的位置不同

由于三种类型的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故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发病较早对应的基因为A,易猝死对应的基因为C,故发病早且易猝死的个体含有A和C基因,B正确;

若敲除C基因,则不容易猝死,故C正确;

A、B和C三种基因本质上的区别是脱氧核苷酸对(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故D错误。

4.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

如表是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F1株数

F2株数

紫色叶

绿色叶

①紫色叶×

121

451

30

②紫色叶×

89

242

8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C.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D.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3∶1

选A。

该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此性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组合①的F2中紫色叶∶绿色叶约为15∶1,故F1含有两对等位基因,F2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的叶片表现为绿色,基因型为A_B_、A_bb、aaB_的植株的叶片表现为紫色。

组合①的紫色和绿色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2中15份紫色叶植株中有3份为纯合子,即1AABB、1AAbb、1aaBB,故F2的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5。

由组合②的F2中分离比约为3∶1,推知F1中只含1对等位基因,故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F1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绿色叶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叶∶绿色叶=1∶1。

5.摩尔根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摩尔根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样,都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

C.摩尔根所做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中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wY

D.F2中的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只有XWXW

从F2的性状分离比可以看出,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项正确。

摩尔根和孟德尔都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B项正确。

摩尔根做出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上无它的等位基因,C项正确。

F2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WXW和XWXw两种,D项错误。

6.(2015·

北京海淀适应训练)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在随机被调查人群中男性和女性发病率相差不大

B.患病家系的系谱图中一定能观察到隔代遗传现象

C.该病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且发病率存在种族差异

D.患病家系中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人数多于女性患者人数,故A错误;

患病家系中不一定隔代遗传,故B错误;

该病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故C错误;

女性患者的两个X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其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D正确。

7.如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家系的是甲、丙、丁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的携带者

C.四图均可以表示白化病遗传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女儿,正常的概率为3/4

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是母患病,其子必患病,女患病,其父必患病,因此可以判断甲、丙、丁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家系。

家系乙肯定是隐性遗传,但不能确定致病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若在X染色体上,其父亲一定不携带致病基因;

若在常染色体上,其父亲肯定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丁图不能表示白化病遗传;

家系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此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女儿,正常的概率为1/4。

8.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D、d表示该对等位基因)。

孕妇甲为该病患者,其丈夫正常。

现对孕妇甲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用探针进行基因诊断。

检测基因d的探针为d探针,检测基因D的探针为D探针。

观察到如下结果(空圈代表无放射性,深颜色圈放射性强度是浅颜色圈的2倍)。

根据杂交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个体2、3的基因型分别是XdY、XdXd

B.孕妇甲的基因型是XDXd,其丈夫是个体2

C.个体1、3为双胞胎孩子,其基因型不同

D.若个体1与表现型正常的异性婚配,后代中女性患病的概率约为50%

根据杂交结果可以看出,个体2、3的基因型分别是XdY、XdXd;

孕妇甲的基因型是XDXd,其丈夫正常,其基因型为XdY,即个体2;

个体1的基因型为XDY,个体3的基因型为XdXd,此双胞胎孩子的基因型不同;

若个体1(XDY)与表现型正常的异性(XdXd)婚配,其后代中女性患病的概率为100%。

9.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

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1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果蝇与一只表现型是显性的雄果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

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

A.Ⅰ片段;

Ⅰ片段

B.Ⅱ1片段;

C.Ⅱ1片段或Ⅰ片段;

D.Ⅱ1片段;

Ⅱ1片段

选C。

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如果基因位于Ⅱ1片段,那么隐性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显性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则后代雌果蝇均为显性、雄果蝇均为隐性,符合①;

如果基因位于Ⅰ片段,那么隐性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显性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a或XaYA或XAYA,则后代对应的表现型依次为雌果蝇均为显性、雄果蝇均为隐性,雌果蝇均为隐性、雄果蝇均为显性,雌雄果蝇全为显性,符合①②。

10.果蝇的红眼基因(B)对白眼基因(b)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

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

现用无斑红眼(♀)与有斑红眼(

)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代中有:

①有斑红眼(♀),②无斑白眼(

),③无斑红眼(♀)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

Aa

aa

雄性

有斑

无斑

雌性

A.②的精巢中不存在含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

B.①与有斑红眼雄果蝇的杂交后代不可能有无斑白眼果蝇

C.亲本无斑红眼(♀)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D.②与③杂交产生有斑果蝇的概率为1/3

选B。

由题干可推断出各个体的基因型,亲本无斑红眼雌蝇为AaXBXb,有斑红眼雄蝇为AaXBY,①为AAXBXB或AAXBXb,②为aaXbY,③为2/3Aa或1/3aa×

1/2XBXb或1/2XBXB。

②的精巢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可能含两条X染色体,故A错;

有斑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_XBY,与①杂交后代不可能有无斑白眼果蝇,故B对;

②与③杂交后代只有雄蝇才可能有斑,有斑概率为2/3×

1/2×

1/2=1/6,故D错。

11.(2015·

河北普通高中质检)请仔细阅读豌豆的杂交实验过程图解,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甲品种是杂交实验的母本。

(2)若甲品种开红花(AA),乙品种开白花(aa),则图示杂交过程获得的种子长成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红花。

(3)某实验小组,以纯种黄色圆滑(YYRR)豌豆做父本,纯种绿色皱缩(yyrr)豌豆做母本,进行杂交实验,收获的种子中绝大多数是圆滑的,但有一粒是皱缩的。

观察该种子子叶的性状表现可判断出“皱缩”出现的原因:

若该种子子叶的颜色为绿色,则是操作①不彻底,引起母本自交造成的;

若该种子子叶的颜色为黄色,则是由于父本控制种子形状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4)现有数粒基因型相同的黄色圆滑(Y_R_)种子,要鉴定其基因型,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自交,请预测根据这种方法所做的鉴定实验的实验结果,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若子代全部表现为黄色圆滑,则种子的基因型为YYRR;

若子代中黄色圆滑∶绿色圆滑接近3∶1,则种子的基因型为YyRR;

若子代中黄色圆滑∶黄色皱缩接近3∶1,则种子的基因型为YYRr;

若子代中黄色圆滑∶绿色圆滑∶黄色皱缩∶绿色皱缩接近9∶3∶3∶1,则种子的基因型为YyRr。

(1)接受花粉的亲本为母本,提供花粉的亲本为父本。

(2)红花(AA)对白花(aa)为显性,F1(Aa)为红色。

(3)YYRR与yyrr杂交的后代是YyRr。

皱粒的出现可能是YyRr的R突变为r,此皱粒的基因型为Yyrr。

也可能是母本yyrr自交,则皱粒的基因型为yyrr。

所以通过皱粒子叶颜色可以加以判断。

(4)鉴定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因为杂交需要对母本去雄、套袋,较为繁琐。

答案:

(1)甲 

(2)红 (3)绿色 基因突变 (4)自交 子代全部表现为黄色圆滑 子代中黄色圆滑∶绿色圆滑接近3∶1 子代中黄色圆滑∶黄色皱缩接近3∶1 子代中黄色圆滑∶绿色圆滑∶黄色皱缩∶绿色皱缩接近9∶3∶3∶1

12.(2015·

山东菏泽模拟)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有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

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请回答:

4号染色体上的   12号染色体上

显性基因(A)   的隐性基因(b)

   ↓     ↓

乙醇

乙醛

乙酸

(1)“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aaBB、aaBb;

“红脸人”体内只有ADH,饮酒后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

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就上述材料而言,酒量大小与性别有关吗?

无关,你的理由是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3)13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调查中发现经常过量饮酒者和高龄产妇,生出患儿的概率增大。

医院常用染色体上的一段短串联重复序列作为遗传标记(“+”表示有该标记,“-”表示无),对该病进行快速诊断。

①为了有效预防13三体综合征的发生,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适龄生育、不酗酒、产前诊断(或羊水检查)。

(回答3点)

②现诊断出一个13三体综合征患儿(标记为“++-”),其父亲为“+-”,母亲为“--”。

该小孩患病的原因是其亲本产生生殖细胞时出现异常,即父亲的13号(或答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没有移向两极。

③威尔逊氏病是由13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控制的遗传病。

一对正常的父母生下了一个同时患有13三体综合征(与②原因相同)和威尔逊氏病的男孩,在下框中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

(说明:

配子和子代都只要求写出与患儿有关的部分)

(1)“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aaBB、aaBb,因为ADH可使乙醇变为乙醛,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这是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方式。

(2)由于两对基因分别位于4号和12号染色体上,4号和12号染色体均为常染色体,故酒量大小与性别无关。

(3)①为了有效预防13三体综合征的发生,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适龄生育、不酗酒、产前诊断(或羊水检查)。

②该患儿(标记为“++-”),其父亲为“+-”,母亲为“--”,“+”只能来自父亲,因而该小孩患病的原因是其父亲的13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没有移向两极。

③该对父母的基因型为DdXY和DdXX,患儿的基因型为dddXY。

父亲产生的异常精子的基因型为ddY,母亲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dX。

具体遗传图解见答案。

(1)aaBB、aaBb 乙醛 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2)无关 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3)①适龄生育、不酗酒、产前诊断(或羊水检查) ②父亲的13号(或答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3.(2014·

高考广东卷)如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

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

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丙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6的基因型是D-XABXab。

(2)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X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XAb的卵细胞。

(3)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301/1200,为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1/1200。

(4)有些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的启动子缺失引起的,启动子缺失常导致RNA聚合酶缺乏正确的结合位点,转录不能正常起始,而使患者发病。

(1)根据题意可知,甲病为伴性遗传病,且Ⅱ7不患甲病,其女儿Ⅲ14患甲病,假设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14应表现正常,因此可判断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且Ⅱ6和Ⅱ7所生后代男性(Ⅲ12、Ⅲ13)均患乙病,女性均正常,则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不患丙病的Ⅱ10和Ⅱ11所生女儿Ⅲ17患丙病,则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因为不知Ⅱ6家族中是否有丙病致病基因,所以Ⅱ6对应的基因型为D-;

Ⅱ6患甲病而不患乙病,因此Ⅱ6存在A基因和B基因;

Ⅲ15正常,则Ⅱ6也存在a和b基因;

因为Ⅲ12的基因型为XabY,则Ⅱ6中A和B在一条X染色体上,a和b在另外一条X染色体上,所以Ⅱ6的基因型为D-XABXab。

(2)Ⅱ6甲病和乙病的相关基因型为XABXab,而Ⅲ13的基因型为XAbY,则其患两种病是因为Ⅱ6在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X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XAb的卵细胞。

(3)据题意,对乙病来说,Ⅲ15的基因型为XBXb,Ⅲ16的基因型为XBY,两者婚配所生子女患乙病的概率为1/4;

对丙病来说,Ⅲ15的基因型为Dd的概率是1/100,Ⅲ16的基因型为Dd的概率是2/3,两者婚配所生子女患丙病的概率为1/100×

2/3×

1/4=1/600,则生患丙病女孩的概率为1/600×

1/2=1/1200。

综合两种病来看,Ⅲ15与Ⅲ16结婚,所生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1/4)×

1/600+1/4×

(1-1/600)=3/2400+599/2400=301/1200。

(4)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所以启动子缺失常导致RNA聚合酶缺乏正确的结合位点,转录不能正常起始,而使患者发病。

(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XABXab 

(2)X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XAb的卵细胞

(3)301/1200 1/1200 (4)RNA聚合酶

14.果蝇是遗传学实验的常用材料,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是果蝇性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图,图2是果蝇纯合子的正反交实验,从该实验看,无论正交和反交,F1都是野生型,可见正反交结果的不同,不是在F1,而是在F2。

①实验结果证实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1中的同源部分。

②若该性状是由一对基因A和a控制,试用遗传图解解释图2出现的现象。

②如图所示

(2)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

①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和遗传的?

有一种假说认为这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了显性突变,请尝试再写出两种假说:

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隐性突变、亲代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或由隐性基因的携带者交配其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环境影响基因的表达)。

②已知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全部为直刚毛,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此时最合理的假说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隐性突变,

依据这一假说进行演绎推理,设计一个最简单的验证实验,实验设计思路是选择F1中直刚毛雌果蝇与卷刚毛雄果蝇进行测交。

(1)根据图2可知,突变型性状为隐性性状。

由于雌雄果蝇均可出现突变型,故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的差别部分;

若位于X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则正交实验(隐性突变型雌果蝇XaXa×

XAY正常雄果蝇)中Ⅱ6雄果蝇应为突变型,与图示不符,故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能位于图1中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

根据基因型书写规则可知,突变型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野生型的为XAXa和XAXA。

突变型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a,野生型的为XAYA、XaYA和XAYa,再根据题中的系谱图,判定雌雄果蝇的基因型,最后写出其遗传图解以解释其出现的现象。

(2)①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

这种变异的原因有多种,可能发生在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发生在性染色体上,如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或隐性突变、亲代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显性突变、由隐性基因的携带者交配其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环境影响基因的表达等。

②F2中雌雄果蝇的表现型不同,且卷刚毛全是雄果蝇,据此推知可能原因应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可通过选择F1中直刚毛雌果蝇与卷刚毛雄果蝇进行测交予以证明。

(1)①同源 ②如图所示

(2)①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隐性突变、亲代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或由隐性基因的携带者交配其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环境影响基因的表达) ②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隐性突变 选择F1中直刚毛雌果蝇与卷刚毛雄果蝇进行测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