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367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卷(答案)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其中第Ⅰ卷第三(11)、四(12)两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的姓与名

余 昌

  中国早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就产生了姓氏。

关永礼先生《中国姓氏文化》一书讲到,许多欧美国家的姓氏构成方式,迟至中世纪才产生并传承下来。

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在14世纪左右才普及兴盛,而且多由中国传入。

日本则更晚,1876年才普遍推行姓氏制度。

“姓”的来历要比“氏”更古老。

“姓”字是由“女”字和“生”字组成的,《说文解字》解释:

“姓,人所生也。

”远古的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就代表了一个人的母系血统,同一个始祖母所生的后代即为同姓,中国的古姓中大多都有“女”字偏旁,如姬、姜、姒、姚等,也正反映了“姓”和母系血统的密切关系。

  如果说,“姓”是来自母系,那么“氏”就来自男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繁衍,男性在生产和战争中的优势不断凸显,氏族群体中出现了强有力的男性首领。

最初的“氏”,是这个氏族男性首领的称呼。

  战国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许多贵族降为平民。

原本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立“氏”,随着士和平民地位、权力的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

“氏”已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氏”只剩下了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没有了贵贱之别。

汉代以后,通称为“姓”,自此“姓”“氏”彻底合一。

现在人们所说的名字是指一个人的名,与古代所说的名字不同。

古代的“名”与“字”分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

“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称呼,“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

中国的这种“名”“字”双轨制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

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士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

古代婴儿出生满两个月就要命“名”,而取“字”则在成年以后。

一个人成年后,由长辈原先为其取的“名”,用于自称,已不便在社交场合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径直称呼,应另外换一个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否则被视为无礼。

“字”独立于“名”之外,又与“名”密切相关。

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可以相互注释,字义相近。

也有“名”与“字”互为补充,可以连义推想的,如岳飞字鹏举,“鹏举”取大鹏振翅高飞之意,与“飞”互为补充。

除了“名”“字”以外,有些古人还有“号”。

虽然春秋时期已有称“号”的现象,但宋代才是“号”的大普及时代。

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特盛。

清末民初以后,“字”与“号”逐渐被笔名、艺名所取代。

(选自《北京日报》2014.02.19,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姓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姓氏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关永礼先生认为中国姓氏远远早于欧美国家,更早于亚洲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

  B.中国古姓的字形大多带有“女”字偏旁,这种造字结构蕴藏着一个历史事实,即中国大多古姓与母系血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C.中国人称“氏”最初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士和平民地位逐渐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

  D.中国最初的“姓”来源于母系,而“氏”来自男性,而且汉代以前“氏”是贵族特有的标志,汉以后“姓”“氏”就完全合一,统称“姓”。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古代,名和字是不同的称号:

“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由长辈为其所取的称呼;而“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

  B.古代男子年龄到了二十岁才加冠取字,有“字”之后,“字”就在社交场合被广泛应用,而“名”则不再使用。

  C.中国名与字的双轨制自周代形成以来,延续了几千年。

清末民初以后,“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笔名、艺名。

  D.古人的“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或字义相近,相互注释,或连义推想,互相补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14世纪左右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才普及兴盛,日本则更晚,而且多由中国传入,由此他们的姓氏和母系血统关系密切。

B.中国古代的“氏”与分封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封制彻底废除后,“氏”只剩下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已没有了贵贱之分。

C.古人称自己通常称自己的“名”,称别人通常称他的“字”,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如诸葛亮自称“亮”,鲁肃则称他“孔明”。

D.有些古人会取“号”,“号”出现于春秋时期,但到了宋代,“号”才进入了大普及时代,而到了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非常盛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人也。

世隆少有风器。

伯父元景,宋大明中为尚书令,独赏爱之,异于诸子。

言于孝武帝,得召见。

帝谓元景曰:

“卿昔以虎威之号为随郡,今复以授世隆。

”元景为景和帝所杀,世隆以在远得免。

泰始初,诸州反叛,世隆以门祸由明帝获申,乃据郡起兵。

收合万人,奄至襄阳万山,为孔道存所破,众皆奔散,仅以身免,逃藏民间,事平乃出。

还为尚书仪曹郎,明帝嘉其义心,发诏擢为太子洗马。

时世祖为长史,与世隆相遇甚欢。

是时朝廷疑惮沈攸之,密为之防,府州器械,皆有素蓄。

世祖将下都,刘怀珍白太祖曰:

“夏口是兵冲要地,宜得其人。

”太祖纳之,与世祖书曰:

“汝既入朝,当须文武兼资者,世隆其人也。

”升明元年冬,攸之反。

攸之乘轻舸从数百人,先大军下住白螺洲,坐胡床以望其军,有自骄色。

既至郢,以郢城弱小不足攻,遣人告世隆曰:

“被太后令,当暂还都。

卿既相与奉国,想得此意。

”世隆使人答曰:

“东下之师,久承声问。

郢城小镇,自守而已。

”攸之将去,世隆遣军于西渚挑战,攸之果怒,令诸军登岸烧郭邑,筑长围攻道,顾谓人曰: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昼夜攻战,世隆随宜拒应,众皆披却。

世隆少立功名,晚专以谈义自业。

在朝不干世务,垂帘鼓琴,风韵清远,甚获世誉。

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节选自《三国志·柳世隆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隆以门祸由明帝获申      申:

同“伸”,昭雪

B.奄至襄阳万山          奄:

突然

C.与世隆相遇甚欢         遇:

遇见

D.攸之乘轻舸从数百人       从:

使……跟随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B.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C.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D.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隆年轻时就展示出风采气度,伯父对他的宠爱超过了对自己的儿子;宋孝武帝也把虎威的称号授予了他。

B.泰始初年,诸州反叛,世隆响应宋明帝号令起兵;因为具备文武才能,被太祖推荐给世祖,并委以重任。

C.沈攸之率领叛军到了郢城,世隆运用激将法激怒骄傲自大的沈攸之,使得他攻打郢城;世隆随机应变,打败了叛军。

D.世隆年轻时就建立了功名,晚年在朝却不参与政务,只是垂帘弹琴,风韵气度清淡致远,他的表现很得世人称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元景为景和帝所杀,世隆以在远得免。

(5分)

⑵明帝嘉其义心,发诏擢为太子洗马。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释]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8.诗歌第二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好,请分别指出并加以赏析。

(6分)

9.从颈联看,诗人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写出了岳阳楼的什么突出特点?

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⑴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两句告诫后人如果不知以亡秦为诫,仍要重蹈覆辙。

⑵李贺《李凭箜篌引》中运用直接描写,写出了乐声的清脆、和缓、惨淡、轻快的两句是“,”。

⑶杜甫《登岳阳楼》中“,”两句赞颂洞庭湖的波涛浩荡,气势磅礴。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以下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25分)

年猪肥了

骆 驼

  ①这日子咋说呢,真的是转瞬即逝。

当各色的菊花纷纷退去,各色的梅花绽放枝头时,杀年猪的时节就到了。

  ②前几天,母亲在电话里告诉了我杀年猪的具体时间,并嘱我一定回去,我没有推辞,当即应下了。

除了父母兄嫂的生日必须回故乡外,杀年猪的日子也是我必须回去的,因为年猪一杀,离春节就不远了。

  ③我的故乡在川北九龙山区,杀年猪时,邻近的乡亲会一起定下日子,在地坡上垒一台大灶,架一口大锅,挑水、劈柴、生火、过秤打号、协助宰杀等工序有明确的分工,大家领了各自的差事,一早就忙开了。

“刀儿匠”这时节成了俏货,须提前约下日子,当日清早派一个人去他家背上杀猪用的家什,送上一包烟。

“刀儿匠”就点上香烟,悠然地随后跟来,好像是去赶一个什么闲会。

  ④我回去那天,冬日少有的暖阳挂在天上,人们的心情比以往更好了,精神也更足了。

我几次想插手帮忙,乡亲们都婉谢了,他们戏说道,这么笨的活路,哪是你这城里的文弱书生干的,一边看热闹去吧!

  ⑤这杀猪的场面的确壮观。

猪们从圈内一出来,便一路嚎叫,等到了场上,又都缩在一堆,像真的很懂将会发生的事。

报重量的看了秤杆后,高声报上猪的重量,猪的主人便会露出欣喜的神色,自豪极了。

等下一家时,若重量高过了上家或低过了上家,主人便会显出更加欣喜或极为沮丧的神色。

终于轮到我家了,当母亲听完了报重量的声音后,脸上的笑容十分灿烂,因为我家的猪的重量,比前面最重的要重二十多斤,这说明,母亲一年的辛劳没有白费!

她依然保持着“养猪能人”的称号。

 ⑥接下来发生的事,就令人不太愉快了。

当母亲将第二头猪赶到秤架上时,全场的人就哄笑开了。

因为那头猪虽然架子大,但十分瘦,那重量,肯定是今年的倒数第一了。

我看见母亲的脸绯红,头埋得很低,她还不时地瞟着挂在横木上的猪和乡人们的脸。

母亲看我时,脸上笑了笑,尔后迅速转到别处去了。

  ⑦然后就是开膛剖肚,将猪肉分成大小不一的许多块,各自背回家去。

  ⑧晚上,自然是好好地款待“刀儿匠”了。

因为父亲曾是多年的乡干部,母亲做一手好菜,也因了我回去了,“刀儿匠”和几个主要的男人便依然在我家吃饭喝酒了。

大家一个劲地夸母亲的好手艺,一个劲地夸母亲今年又是“养猪能人”,但母亲只是礼节性地笑笑,除了默默地做菜上菜,没有说一句话。

我们围坐在火堂边烤火,高声摆谈,母亲在屋内将猪肉抹上盐、花椒面和辣椒,用力揉搓,然后将猪肉分装在两个大木桶里,盖上了。

我知道,隔上几天,母亲会将这些肉拿出来,挂在火堂上方,用烟熏上数日,就做成了可口的腊肉了。

  ⑨第二天,母亲拿出事先留下的没有腌制的肉,叫父亲送我,我一看,就知道是那条瘦猪的,因为那肉上瘦的太多,肥的太少。

我向母亲道别时,母亲始终躲着我的目光,她只说,去吧,等腊肉做好了,你爹送来。

  ⑩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在前面走,父亲则一路无语。

临上车时,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