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溪河大桥合拢段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3538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汤溪河大桥合拢段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汤溪河大桥合拢段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汤溪河大桥合拢段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汤溪河大桥合拢段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汤溪河大桥合拢段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汤溪河大桥合拢段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汤溪河大桥合拢段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汤溪河大桥合拢段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汤溪河大桥合拢段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安装时,梁两端的反力架及中间千斤顶的中心线必须保持在同一条轴线上。

顶推设备采用250KN型千斤顶,由于每一个千斤顶的最大行程只有20厘米,为此每一个顶推位置布置了1台千斤顶,全桥共计4台。

顶推前,按规定对千斤顶和压力表进行配套校核,并计算出每一个顶推等级油表的读数。

顶推时,按10吨为一个等级进行顶推,4台千斤顶同步进行。

中跨合拢顶推过程,应进行位移和顶推力双控,以控制墩顶水平位移为主,根据设计要求,中跨合龙段的顶推力为200吨(每个顶推点为50吨)。

2.5劲性骨架的安装:

劲性骨架的预埋板要竖直,表面要光洁。

劲性骨架的制作和安装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按照2.米长度进行放样和制作,安装时,先将一端与预埋板焊接固定,另一端作调节端。

第二步:

顶推到设计要求后,在另一端加钢楔块集中锁定,钢楔块结构采用不同型号的钢板制作,最后叠加成厚的钢实体,各钢板间采用四周V型坡口焊接连接,焊缝厚度为1厘米,顶推到位后,在悬臂端加紧钢楔块,将顶推千斤顶同时缓慢地回油,让顶推力全部传递到劲性骨架上,锁定时,将钢楔块的两端分别焊接在预埋板上和劲性骨架上,同时保证劲性骨架上下左右对称进行锁定,劲性骨架封焊环境温度不得大于21℃。

劲性骨架锁定后,拆出千斤顶和反力架。

并立即对水平撑进行压浆。

2.6挂篮锚固:

劲性骨架刚结后,将挂篮的前后、上下吊带锚固,各吊带均锚固在砼上,此时由于两梁端高程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出现模板与砼端头不闭合,如空隙小于5毫米,可用水泥浆进行封闭,否则在原模板基础上另增设一层模板,以确保模板与砼端头闭合。

由于中跨合龙段设置了竖向横隔板,内模安装时,将内模移到位后,从中间将内模割断,让出横隔板及其倒角的位置,两端顶板模作合拢段顶板模使用,中跨合拢段横隔板模板采用25号块上的横隔板模板。

2.7钢筋及预应力体系的安装:

钢筋现场绑扎,预应力体系安装要精确定位,用井形筋按0.75厘米距固定管道,确保线型正确,谨防管道漏浆堵塞和移位。

钢筋安装时,必须先将一端焊接好后,再集中焊接另一端。

2.8砼施工:

砼的施工顺序按先底板,后腹板,再顶板的顺序进行,横隔板与合拢段一次浇注完毕,根据目前的温度情况,砼浇注安排在夜间进行,避免白天浇注产生收缩裂纹,砼入模坍落度控制在16-18cm。

砼浇筑工作必须在初凝前完成,砼的初凝时间控制在6小时左右。

为防止温度变化影响产生裂纹,在顶板覆盖麻袋养护,其余部位用淋水或喷水方法养护。

2.9卸载:

在合拢段砼浇筑的同时,按一定的等量关系泄水,合拢段浇注砼时,使梁体标高始终保持不变,砼浇筑完毕,配重的水也泄放完毕。

三、施工控制:

3、1由于箱梁在悬臂浇筑施工时受砼自重、日照、温度变化、墩柱压缩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竖向挠度,砼自身还存在收缩、徐变等因素,也会使悬臂段发生变化,为使合拢后的桥梁成型及应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达到合拢高程误差控制在15mm以内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使实际的状态(应力与线型)与设计的相接近,必须对各悬臂施工节段以挠度、应力为控制,进行观测控制以便在施工及时调整有关标高参数,为下节的模板安装提供数据预报,确定下节段合适的模板标高。

挠度控制采用以往同类桥梁施工所验证准确可靠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计算机软件进行。

施工时建立施工控制网络,以自适应法及灰色预测辨别法等理论为模型进行施工控制,确保合拢精度,观测内容:

a.挂篮模板安装就位后的挠度观测;

b.浇筑前预拱度调整测量;

c.砼浇筑后的挠度观测;

d.张拉前的挠度观测;

e.张拉后的挠度观测;

f.已完成各阶段之荷载及温度、徐变收缩引起的挠度计算、观测;

g.合拢段合拢前的温度修正;

h.温度观测;

i.应力观测(通过在控制截面内预埋测试仪器搜集数据)。

j.挠度观测的关键是每日定时观测,时间宜选在每日温升前上午8:

00-9:

00以前。

合拢段应在施工前进行连续24h(每次间隔2h)观测,提供合拢前的数据。

为控制挠度,应该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强度后进行预应力束的张拉,应按龄期及强度进行双控,一般在混凝土施工后3--4天方进行张拉以减少张拉时的混凝土收缩徐变值,使永存应力满足设计要求,相应减少张拉后产生的挠度。

施工控制的方案:

大跨径悬臂梁施工时必须进行有效的施工控制以保证成桥后的梁体线型及受力状态与设计尽量吻合,施工控制以主梁挠度与内力为控制对象,控制原则为

1、施工过程中主梁截面应力在允许范围内,

2、悬臂合拢段相对高差在15mm内,轴线误差在10mm内。

3、桥面线型调整引起的桥面铺装层厚度增减平均值符合设计要求,

4、桥梁预拱度满足二期恒载、1/2活载作用和设计混凝土徐变年限内的徐变变形要求,该值通过计算确定。

四、为保证合拢段砼的质量,采取下列措施:

a.为防止浇筑跨中2米合拢段砼时,箱梁两悬臂端的错动变形破坏新老砼的结合,采取在两悬臂端分别临时压重的措施,在浇筑合拢段时根据混凝土施工速度分次卸除。

b.为防止砼浇筑前后,砼从初凝至达设计强度80%期间,梁体受温度反复变化和日照不均等因素影响,在结构中引起变形和次内力,为使两悬臂端在施工时即为设计时的应力及应变状态,应予以临时固定。

此时应设置固定悬臂端的内外刚性支撑,此刚性支撑的应经过计算确定合适的材料,以减小这些影响,在浇筑合拢段前夕的较低气温下,在两合拢悬臂端的预埋钢件上加焊4组钢构件,临时锁住,并张拉一组临时钢束形成能够抗拉压的临时刚性连接,临时锁定相邻段的混凝土,以保护合拢段砼的浇筑和结硬。

c、合拢状态时的施工荷载及其他情况应符合设计要求,此时除加压等物体外应将施工机具等全部清除或移至0#块顶部,保证应力状态与设计相符。

使用计算机计算应力及挠度,比较中跨合拢段两侧两个梁段的顶面高程,如果其高差△《15mm,则继续进行下步施工;

如果△>

15mm,则运行线形控制软件,计算使△《15mm的配重方法和要求。

然后把水箱或砂袋按要求重量放在梁上指定位置,达到要求后,再进行合拢段施工。

在应力与设计相近的情况下临时锁定梁端,若变形与设计有偏差将运行计算软件,确定纠偏值,采取措施达到上述目标。

d、合拢段混凝土宜在处于年平均气温状态下的日期中的较低温度时浇筑,一般在凌晨进行,使混凝土在强度增长时刚好处于气温回升时为宜。

同时该合拢段混凝土的标号应高于设计一个标号以便于及早张拉。

e、预应力束张拉完成后采取真空辅助压浆的施工工艺确保压浆质量,使其密实;

f、第二合拢段(中跨合拢段)施工时,保留合拢用的一套挂篮底模和侧模后,拆除两套挂篮的其余部分。

安装但不固定合拢段底模板和外侧模板,将其对称支撑在两边T构的悬臂端上。

然后将T构梁面上的杂物清除干净,将梁上施工必须的施工机具放置在指定位置(0号段)。

接着将T构所有观测点的高程精确测量一遍。

g、在两个T构靠中跨的悬臂端分别吊装平衡重(每端重量为合拢段重量的一半)。

h、全桥合拢后,梁体从静定结构转变为超静定结构,由于张拉钢绞线张拉和混凝土长期收缩、徐变等因素的影响,墩顶将发生纵向水平位移,从而产生对桥梁结构不利的附加内力。

为减小和避免这种附加内力的影响,在活动支座处通过设置预偏量来平衡;

在墩梁固结处,在合拢段钢筋和合拢支架与模板锁定前在合拢段梁端间施加水平推力使墩顶预偏,以抵消墩顶以后将要发生的纵向水平位移。

鉴于该原因,在吊装完平衡重、安装临时支撑前,应首先在中跨合拢段处用千斤顶对两侧的T构进行对顶,顶粱时也需选在日最低气温时进行。

顶梁的顶力将由设计方提供,经计算后提供设计方审核。

i、同样,为防止T构因热胀冷缩而对合拢段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在灌注混凝土前,选择气温最低的时间,按设计的位置和数量焊接型钢支撑(水平支撑),并张拉部分顶板和底板合拢束(每束张拉力未定无图),从而将中跨现浇段两边的两个T构临时锁定、连成一体。

j、固定合拢段底模板和外侧模板。

k、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底腹板波纹管,立合拢段内模,绑扎顶板钢筋和波纹管等,做好灌注混凝土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将边跨合龙段的混凝土灌注时间选在一天中气温较低(20℃左右)、温差变化比较小的午夜前后。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等量同步地逐渐卸除合拢段两边的平衡重。

合拢段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比普通段高一个等级,并掺入微量膨胀剂,加强振捣,以免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

混凝土作业结束时间要根据天气情况,安排在气温回升之前。

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在顶面覆盖厚层草袋;

在合拢段箱体内外及前后1m范围内,由专人不停地撒水养护。

l、待合龙段混凝土龄期达到3天且强度达到90%的设计强度后,按图纸要求张拉顶底板纵向合龙束和竖向预应力筋并压浆,张拉前,先解除体外临时水平支撑,以消除体外水平支撑对预应力张拉效果的影响。

张拉的一般顺序为:

先底板束后顶板束,先长束后短束,顶底板交错进行,将合拢束补拉到设计吨位。

m、拆除合拢段内外模板和中跨合拢段体外临时支撑。

五、中跨合拢段施工中的其它事项

①、为减少额外工作,合拢段的外模、底模和内模均可由挂篮模板改制而成,底模及外模的安装加固方法与挂篮模板相同。

②、每个合拢段都设4个体外支撑(顶板2个,底板2个),一般用型钢,其型号根据受力计算确定。

顶板支撑的布置要考虑避免与竖向预应力筋产生冲突。

安装支撑时,先将其一端焊牢,另一端加楔稍稍打紧,待合拢段的临时钢绞线束张拉前再将楔子打紧,并在楔子与支撑、楔子与预埋钢板间施以点焊。

焊接支撑时,要采取温控措施,避免烧伤混凝土。

③、合拢段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养生期间,要做好合拢段的降温工作。

常用的降温措施有:

梁顶面洒水降温,梁侧喷水降温,箱梁内洒水及通风降温。

④、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尽快进行合拢段预应力束的张拉。

⑤、若合拢时的气温与设计相差较大,要提前与设计单位联系确定方案。

5.1预应力张拉、压浆:

5.1.1纵向预应力张拉:

本桥所有纵向预应力筋张拉按照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先纵后横的原则进行,为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对预应力的不利影响,避免由于混凝土收缩徐变过大造成永存预应力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采取混凝土强度、龄期双控指标,在混凝土施工后3天且强度达到90%以上时方能张拉。

张拉步骤为:

初始张拉力张拉检查油路的可靠性,安装正确后,开动油泵向张拉油缸缓慢进油,使钢绞线略为拉紧后调整千斤顶位置,使其中心与预应力管道轴线一致,以保证钢绞线的自由伸长,减少摩阻,同时调整夹片使其夹紧钢绞线,以保证各根钢绞线受力均匀。

然后两端千斤顶以正常速度对称加载到初始张拉力后停止加油,测量并记录钢绞线初始伸长量,完成上述操作后继续加载至控制张拉力,量测实际伸长量并与计算伸长量相比较。

由于张拉力设计值较大,因此初始张拉力取值为25%。

预应力张拉前对预应力千斤顶及配套设备进行标定采,用ZB4-500型油泵配合液压千斤顶进行,采取双控法控制,即在张拉力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预应力筋伸长量与设计计算伸长量之差在±

6%,(应计算预应力筋在千斤顶内的长度)张拉前需要对千斤顶及配套油泵进行检校标定,可以采取压力机反压千斤顶的方法但压力机的精度应为一级精度,确定千斤顶压力与液压油泵油压间的关系,同时预应力筋的伸长量计算应准确无误,预应力筋弹性模量、截面积等技术指标取值准确,取用检验单位提供的数据。

张拉按照设计图纸的顺序进行,或按照规范规定的先下后上,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先张拉纵向预应力束,再张拉横向预应力束及竖向预应力筋。

张拉应准确,准确预估预应力管道的摩阻力,使预应力筋的永存应力达到设计要求。

张拉作业。

按照两端张拉并锚固结的方法进行。

所有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均按“左右对称、两端同时”的原则进行,下列说明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

由于张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在施工时要做好安排,张拉施工时需注意:

1、为保证预应力的准确,对张拉设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配套检查和必须的。

校正后需将千斤顶的实际张拉吨位和相应的压力表读数关系制成图表,以便于查找使用。

在下列情况下应对千斤顶和油泵进行配套检验:

设备标定期已到;

千斤顶或油泵发生故障修理后;

仪表受碰撞;

张拉100次后;

钢绞线伸长量出现系统偏差等。

千斤顶加载和卸载时要做到平稳、均匀、缓慢、无冲击。

千斤顶在加载过程中如混入气体,在空载下将千斤顶油缸往返二至三次即可排出空气,保证千斤顶运行平稳。

2、张拉作业中,梁的两端要随时保持联系。

发生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停止,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张拉顺序为:

先腹板后顶板,先下后上,左右对称。

3、张拉作业中,要对钢绞线束的两端同步施加预应力,因此两端伸长量应基本相等。

若两端的伸长量相差较大时,应查找原因,纠正后再进行作业。

4、张拉作业中,两端危险区内不许有人,并立牌警示。

5、张拉过程中,要有专人填写张拉记录,同时张拉作业需安排专人负责指挥。

6、当气温下降到+5℃以下时,禁止进行张拉作业,以免因低温而使钢在夹片处发生脆断。

7、张拉时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图纸规定的90%R设计和7天龄期。

8、张拉中,要控制千斤顶工作行程在最大允许行程以内。

9、张拉完毕卸下工具锚及千斤顶后,要检查是否有断丝,以及工具每根钢铰线上的楔片压痕是否平齐,若不平齐则说明有滑丝。

若有断丝、滑丝出现,须视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10、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毕后,严禁撞击锚头。

多余的钢绞线应用切割砂轮机割,切割后剩下的长度L>

3cm。

11、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换油泵、千斤顶上的易损件和液压油,保证机械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正常运转。

12、张拉现场须有明显标志,与该工作无关的人员严禁入内;

张拉或退楔时,千斤顶及锚具后面不得站人,以防预应力筋拉断或夹片飞出伤人;

油泵运转有异常情况时,要立即停机检查。

在测量伸长量时,要停止开动油泵。

13、具体张拉操作顺序为:

A、初试张拉力,张拉检查油管路连接可靠、安装正确后,开动油泵向油缸缓慢进油,使钢铰线略为拉紧后随时调整千斤顶位置,使其中心轴线方向基本一致,以保证钢铰线自由伸长,减少摩阻。

同时调整夹片使之卡紧钢铰线,以保证各根钢铰线受力均匀。

然后两端千斤顶常速度对称加载到初始张拉力后停止进油加载,测量并记录钢铰线初长量。

完成如上操作后,继续向千斤顶进油加载,直至达到控制张拉初始张拉力取控制张拉力的25%。

B、控制张拉力张拉

钢铰线达到控制张拉力时,不关闭油泵,而继续保持油压2分钟,以补偿钢铰线的松弛所造成的张拉力损失,并检验张拉结果。

然后测量并记录控制张拉力下的钢铰线伸长量。

钢铰线束实际伸长量的量测有如下两种方法:

①:

在相应张拉力下量取与之对应的千斤顶油缸伸长量。

将每个初张拉力和终张拉力下对应的千斤顶油缸伸长量的差值,作为本次钢铰线的实际伸长量。

则各个张拉循环的实际伸长量之和,也即为钢铰线初始张拉力至控制张拉力之间的实际伸长量。

②:

开始张拉前,将本束所有钢铰线尾端切割成一个平面或采用有较大色差较大的颜料标注出一个平面。

在任一张拉力下量测伸长量平面至喇叭口端面之间的距离。

将每个张拉循环中初张拉力和终对应的量测值的差值,作为本张拉循环中钢铰线束的实际伸长量。

张拉循环的实际伸长量之和,即为该束钢铰线初始张拉力至控制张拉力的实际伸长量,与钢铰线束实际伸长量的计算互为校核。

钢绞线束实际伸长量△L的计算公式为:

△L=幽L1+幽L2其中束1:

初始张拉力至控制张拉力间的钢铰线束实测伸长量。

束2:

为初始张拉力下的钢铰线束伸长量,其值通过计算得出。

钢铰线束张拉采用张拉力与伸长值双控法,即在张拉力达到设计要求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间的误差若在±

6%之间,即表明本束张拉合格。

否则,若张拉力虽已达到设计要求,但实际伸长值与理值之间的误差超标,则应暂停施工,在分析原因并处理后,继续张拉直至达到设计应力。

当出现伸长量超标时应从如下方面入手分析:

①、张拉设备的可靠性即千斤顶与油泵的标定是否准确;

②、弹性模量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偏离,③、伸长量量测方面的原因,④、计算方面的原因如未考虑千斤顶内的钢铰线伸长值等。

⑤、孔道对钢绞线的摩阻系数预计准确度,一般来讲,伸长量超标总是能够找到原因的。

③、滑丝和断丝的判断

张拉完毕卸下工具锚及千斤顶后,

目视检查断丝情况:

仔细察看工具处每根钢铰线上的楔片压痕是否平齐,若不平齐则说明有滑丝;

察看本钢铰线尾端张拉前标注的平面是否平齐,若不平齐则说明有滑丝。

④、滑丝处理:

在张拉过程中,多种原因都可能引起预应力筋滑丝和断丝,使预应力受力不均,甚至使构件不能建立足够的预应力,从而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限制预应力筋的滑丝和断丝数量。

当滑丝和断丝数量在规范内时,不需特别处理,即可进入下道工序;

当滑丝和断丝数量过规范允许范围时,则需对其处理。

断丝处理的常用方法有:

a、提高其它钢绞线束的控制张拉力作为补偿。

但最大超张拉力不得超钢绞线标准强度的78%;

b、换束,重新张拉或启用备用束。

在发生断丝问题时,具体采用何种方式,需与设计、监理单位协商后确定。

具体操作为:

把专用卸荷座支承在锚具上,用专用千斤顶张拉发生滑丝的钢绞线,至将其既有夹片取出,换土新夹片,然后用该千斤顶重新张拉至设计张,力并顶压楔紧夹片即可。

如遇两根以上的严重滑丝或在滑丝过程中钢绞线受到了严重损伤,则将该锚具上的所有钢绞线全部卸荷、更换该束的全部钢绞线后,重新张拉,并顶压楔紧夹片。

b、退出夹片、放松钢绞线时,首先将千斤顶油缸外伸至千斤顶行程的一后,在滑丝钢绞线的一端把专用千斤顶按张拉状态装在单根钢绞线上。

钢绞线受力伸长时,夹片稍被带出。

这时立即用改锥或钢钎卡住夹片螺,(钢钎可用钢丝打制成,长20—30cm)。

然后油缸缓慢回油,钢绞线缩,而夹片因被卡住而不能与钢丝同时内缩。

主缸再次进油,张拉钢绞夹片又被带出,再用钢钎卡住夹片后使主缸回油。

如此反复进行,直至退出为止。

然后根据滑丝情况,决定是更换夹片或是抽出钢绞线束更换新束。

c、锚固钢绞线

持荷2min油表读数无明显下降时即可关闭油泵进油阀,打开油泵回油,油缸退回,则工作锚自动锚固钢绞线。

锚固时先锚固一端,待该端锚成并退去工具夹片、卸去工具锚及千斤顶、观察钢铰线无滑丝和断丝后,将另一端补足拉力后再锚固这一端。

然后卸去这一端的工具夹片、锚及千斤顶,同样观察钢铰线有无滑丝和断丝现象。

当钢绞线长度较长而千斤顶油缸长度较短,一次张拉不能到位,则需多次张拉循环。

操作方法和步骤与上述方法和步骤相同,只是,一循环的锚固拉力作为本次循环的初始拉力。

如此循环直至达到最终的控制张拉力。

若一切正常,则接着进行下一步工作。

d、封锚、压浆

如一切正常,则用快硬水泥或砂浆封堵锚具端头,

5.1.2、悬灌梁纵向预应力筋管道压浆

由于压浆质量对整个预应力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针对以往传统压浆工艺出现的压浆不饱满、预应力筋容易锈蚀导致桥梁使用的耐久性出现问题,我们拟大桥的预应力孔道压浆采取;

A、真空辅助压浆方案;

B普通压浆方案。

真空辅助压浆的施工设备、工艺压浆施工,以保证压浆的质量。

施工工艺为:

①、准备,所有的进浆口、吸气孔安置阀门,组装真空设备和压浆设备,清理孔道内的水及杂物;

②、打开孔道的抽真空端阀门,关闭其他阀门,开启真空阀门抽取孔道内的空气。

使孔道内处于80%的真空状态,使孔道的水蒸发为水气。

③、在负压力下,压浆泵将浆体压入孔道。

④、按次序关闭抽气端的阀门,分别打开盖帽的排气孔,在正压力下分别进行排浆,然后关闭其他排气孔;

⑤、孔道加压至0.4Mpa,关闭进浆口阀门之前保压一段时间,结束。

在普通压浆方案中,孔道压浆有如下主要工作:

(1)、孔道压浆前的准备工作

①、水泥浆配合比:

水泥浆配合比要根据孔道形式、压浆方法、压浆设备等因素通过试验,根据经验,本桥孔道压浆用水泥浆的配合比拟采用如下指标:

l、水灰比0.35~0.4,并掺适量减水剂和不含氯盐的膨胀剂(UEA)。

2、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为P.O42.5普硅水泥。

3、水泥浆的28天强度不低于C40级。

4、泌水率最大不超过3%,拌和后3h的泌水率不超过2%,24h后泌水全部被浆体吸收;

流动度为16s左右,具体值需根据季节和温度作适当调整

5、膨胀率。

膨胀剂的掺量经试验确定,掺入膨胀剂后水泥浆的自由膨胀率控制在2%左右。

施工时要冲洗管道后再用空压机吹去孔内积水,其中压缩空气不能含有油污。

水泥浆在拌浆机内按照先放水和减水剂后再放水泥,最后放膨胀剂的顺序。

拌合时间不能低于2min,拌好的灰浆过筛后存放于储浆桶内。

储浆桶要不停地低速搅拌并保持足够的数量以保证每根管道的压浆能一次连续完成。

水泥浆自压浆到完到压入管道的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

②、切割锚外多余钢绞线。

使用砂轮机切割,切割后的余留长度不低于

③、封锚。

锚具外面的预应力筋间隙和压浆管用无收缩快硬性水泥封堵.

④、冲洗孔道。

孔道在压浆前用压力水冲洗,以排除孔内无杂物、畅通。

(2)、孔道压浆施工程序:

在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后,即可进行压浆作业。

其作业程序为:

①、搅拌水泥浆,使其流动度等性能达到技术要求。

②、启动压浆泵,当压浆泵输出的浆体无自由水并达到要求稠度时,将浆泵管的输送管连接到喇叭的进浆管上,开始压浆。

③、压浆过程中,压浆泵保持连续工作。

当水泥浆从排浆(气)管顺畅出,且稠度与灌入的浆体相当时,关闭排浆(气)管。

劲关闭排浆(气)管的时侯,压浆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