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352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doc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doc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

一、《寡人之于国也》: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梁惠王的疑问是: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则强调: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告诉梁惠王当君王实行王道仁政的保民教民之后必然会出现:

斯天下之民至焉。

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找出孟子实行“王道”或者说“仁政”的七种措施的句子:

初步措施: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农业不违农时方面的);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渔业方面的);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林业方面的);根本措施: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纺织方面的);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牧业方面的);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农业生产粮食方面的);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兴办教育)。

前面的1——6是属于从保民角度提出了六条措施,7是属于从教民角度提出了一条措施。

3、在《寡人之于国也》中⑴孟子认为刚开始时实行王道的措施有哪些,⑵有何结果呢?

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⑵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实行王道以后又有哪些措施?

效果如何?

措施: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效果: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措施: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效果: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措施: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效果: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措施: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效果: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在最后一段旨在说明什么(即目的)?

(用原文来回答)并概括段意。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也应该是君王的态度。

最后一段旨在阐述统治者想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6、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诸侯贵族的奢侈浪费行为)与“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待下层百姓没有仁慈之行为)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

7、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与“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比喻,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梁惠王仍然不爱民。

孟子借此要强调要除暴虐,那么才会出现“天下之民至焉”的大好局面。

8、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成语为:

五十步笑百步。

二、《劝学》:

1、孔子曰:

“学而时习之”,又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6、《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

8、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9、《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0、《荀子•劝学》中“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

11、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

“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

学不可以已。

1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14、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5、《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6、《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最后由此得出结论: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8、《论语》中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9、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1、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3、“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24、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7、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有益。

28、刘禹锡诗云:

“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作品)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29、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博学”的君子,就要“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30、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31、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32、“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3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34、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35、《劝学》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6、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写蜀道险峻高大,易守难攻的特点,极有气势;《劝学》阐述学习的坚持精神的语句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过秦论》:

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4、《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5、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6、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7、《阿房宫赋》中有“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话,请分别默写出课文《六国论》《过秦论》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原因的一句话。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或: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

故曰弊在赂秦也。

)《过秦论》: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8、《过秦论》中陈涉与秦始皇有多处对比:

⑴地位出身: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迁徙之徒”与秦始皇“至尊,王侯之家”;⑵军队数量:

陈涉“数百”与秦始皇“万乘”;⑶军队素质:

陈涉“疲弊之卒”与秦始皇“良将、信臣、精卒”;⑷武器状况:

陈涉“斩木为兵”与秦始皇“劲弩、利兵”;⑸地理条件:

陈涉“阡陌之中”与秦始皇“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金城千里”。

9、《过秦论》中陈涉与九国有多处对比:

⑴地位出身: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迁徙之徒”与九国“君主”;⑵军队数量:

陈涉“数百”与九国“百万之众”;⑶军队素质:

陈涉“疲弊之卒”与九国“名将统率”;⑷武器装备:

陈涉“锄耰棘矜”与九国“钩戟长铩”;⑸才能:

陈涉“不及中人”与九国人才“深谋远虑”。

10、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如贾谊的《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借言秦过失,为汉帝谋“长治久安”之策,施仁义于民。

11、庞大的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思考。

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尖锐地指出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2、陆机《文赋》指出,写作的奥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贾谊《过秦论》明言秦亡原因的警策语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白居易《琵琶行》的警策语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警策语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诸葛亮《出师表》的警策语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四、《师说》:

1、《师说》中陈述教师职责的句子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师说》中陈述择师标准的句子是: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彼与彼年相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