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限时检测答案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343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限时检测答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限时检测答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限时检测答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限时检测答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限时检测答案版.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限时检测答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限时检测答案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限时检测答案版.doc

一、[课内知识检测](每小题3分,总计60分)

1、下列“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D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朝济而夕设版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下列组合中全都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②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⑥养生丧死无憾

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⑧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A.⑤⑦⑧   B.①③⑤C.③⑥⑧D.②④⑤

3、下列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C)

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⑤大王来何操?

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⑦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⑧当其欣于所遇

⑨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⑩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A.①②④/③⑤/⑥⑦⑧/⑨⑩B.①③⑥/②④/⑤/⑦⑩/⑧⑨

C.①③⑧/②④⑤/⑥⑨/⑦⑩D.①⑥⑧/②④⑤/③⑨⑩⑦

4、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或百步而后止:

有的人  B.直不百步耳:

只是,不过

C.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逃跑的人D.斧斤以时入山林:

按照

5、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例句: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D.蟹六跪而二螯

6、下列组合中,全部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B)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④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⑤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⑦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⑧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A.①②③④⑥⑦B.①③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⑥⑧D.③④⑤⑥⑦⑧

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金就砺则利就:

靠近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

快速

C.金城千里金:

坚固的D.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

横渡

8、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例: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非我也,兵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

爱惜

B.秦人开关延敌延:

迎击

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

匹敌,相当

D.隳名城名:

高大的

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

A.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C.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D.隳名城,杀豪杰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11、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现象与其它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B)

A.外连衡而斗诸侯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D.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12、下列各句不包含特殊句式的一项是(D)

A.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求人可使报秦者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不拘于时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不能喻之于怀

D.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天下云集响应

13、对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 ②雍州之地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未之有也    ⑤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A.①②⑤/③/④ B.①③⑤/②/④C.①②/④/③⑤ D.①②/⑤③/④

1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A.学不可以已 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先帝不以臣卑鄙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A.金就砺则利 还来就菊花  B.吾尝跂而望矣 德隆望尊

 C.吾尝终日而思矣 池鱼思故渊D.而闻者彰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16.下列各句中的“一”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B.骐骥一跃(数词)

 C.一如既往(一旦)  D.洞庭一湖(全,满)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C.善假于物也      D.皆以美于徐公

18.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例:

顺风而呼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蟹六跪而二螯  D.吾尝终日而思矣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中不同的一项是(D )

  例: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赢粮而景从 C.尊贤而重士 D.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20.下列各句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D )

  A.甚矣,汝之不惠  B.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C.何陋之有  D.铸以为金人十二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共19分)。

 韩偓,字致光,京兆万年人。

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

召拜左拾遗,以疾解。

宰相崔胤判度支,表以自副。

王溥荐为翰林学士。

偓尝与胤定策诛刘季述,昭宗反正,为功臣。

帝疾宦人骄横,欲尽去之。

偓曰:

“陛下诛季述时,余皆赦不问,今又诛之,谁不惧死?

宦人忠厚可任者,假以恩幸,使自翦其党,蔑有不济。

今食度支者乃八千人,虽诛六七巨魁,未见有益,适固其逆心耳。

”帝前膝曰:

“此一事终始属卿。

中书舍人令狐涣任机巧,帝尝欲以当国,俄又悔曰:

“涣作宰相或误国,朕当先用卿。

”辞曰:

“涣再世宰相,练故事,陛下业已许之。

若许涣可改,许臣独不可移乎?

”帝曰:

“我未尝面命,亦何惮?

”偓因荐御史大夫赵崇劲正雅重,可以准绳中外。

帝知偓,崇门生也,叹其能让。

宰相韦贻范母丧,诏还位,偓当草制,上言:

“贻范处丧未数月,遽使视事,伤孝子心。

今中书事,一相可办。

陛下诚惜贻范才,俟变縗而召可也。

”学士使马从皓逼偓求草,偓曰:

“腕可断,麻不可草!

”从皓曰:

“君求死邪?

”偓曰:

“吾职内署,可默默乎?

”姚洎闻曰:

“使我当直,亦继以死。

”自是宦党怒偓甚。

帝反正,励精政事,偓处可机密,率与帝意合,欲相者三四,让不敢当。

初,偓侍宴,与京兆郑元规、威远使陈班并席,辞曰:

“学士不与外班接。

”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

全忠见帝,斥偓罪,帝数顾胤,胤不为解。

全忠至中书,欲召偓杀之。

郑元规曰:

“偓位侍郎、学士承旨,公无遽。

”全忠乃止,贬濮州司马。

帝执其手流涕曰:

“我左右无人矣。

”天祐二年,复召为学士,还故官。

偓不敢入朝,挈其族南依王审知而卒。

(选自《新唐书·韩偓传》)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召拜左拾遗,以疾解      解:

离职

B.欲尽去之           去:

离开

C.适固其逆心耳         固:

使之固

D.涣再世宰相,练故事      练:

熟悉,通晓

2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

B.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

C.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

D.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偓受到宰相崔胤的举荐,也得到了皇上的信任。

崔胤上表请求让韩偓做自己的副手;皇上因韩偓表达对宦官的处理意见而把处理宦官的事交托给他。

B.韩偓做事讲原则,懂得谦让。

皇上曾想让令狐涣掌管国事,不久又想任用韩偓,韩偓不同意;韩偓推荐赵崇,皇上知道他因是赵崇的门生而谦让。

C.韩偓恪尽职守,受到同行效仿。

宰相韦贻范服丧期未满,皇上下诏让他复职,韩偓坚决不草诏,姚洎听说后说:

“假使轮到我值班,也要以死相继。

D.韩偓受到皇上的重用,也受到权臣的排挤。

韩偓参与机要,与皇帝心意相合,皇上三四次想要让他任宰相,而朱全忠、崔胤却因私怨想要杀了韩偓。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宦人忠厚可任者,假以恩幸,使自翦其党,蔑有不济。

(5分)

(2)偓因荐御史大夫赵崇劲正雅重,可以准绳中外。

(5分)

三根据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1《论语》中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荀子强调自省的意义是“,。

”《劝学》

3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

(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6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7贾谊《过秦论》里揭示秦由盛而衰、终至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8陈涉起义装备简陋,而得到人民响应之句是“,,,。

”《过秦论》

21.B?

(去:

铲除,消灭)

22.D

23.B?

(“他因是赵崇的门生而谦让”错)

24.

(1)对忠诚老实可以重用的宦官,给他们恩宠,让他们自己去剪除同党,这个办法绝不会失败。

(定语后置句1分,“假”1分,“翦”1分,“蔑”1分,大意1分)

(2)韩偓乘机举荐御史大夫赵崇说他刚正稳重,可以统领朝廷内外。

(“因”1分,“准绳”1分,“中外”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韩偓字致光,是京兆万年人。

考中进士科,在河中节度使幕府里任职。

召入朝拜授为左拾遗,因患病而去职。

宰相崔胤掌管度支,上表朝廷让韩偓担任自己的副手。

王溥举荐他做翰林学士。

韩偓曾与崔胤定计诛杀了刘季述,昭宗复位之事,他是功臣。

皇帝痛恨宦官骄横跋扈,打算将他们全部铲除,韩偓说:

“陛下诛杀刘季述时,对其余的人不予追究,如今又要处死他们,谁不害怕被杀?

对忠诚老实可以重用的宦官,加以恩宠,让他们自己去剪除同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