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香港联汇制度改革和环球金融视野与香港联汇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3385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香港联汇制度改革和环球金融视野与香港联汇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论香港联汇制度改革和环球金融视野与香港联汇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论香港联汇制度改革和环球金融视野与香港联汇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论香港联汇制度改革和环球金融视野与香港联汇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论香港联汇制度改革和环球金融视野与香港联汇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香港联汇制度改革和环球金融视野与香港联汇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论香港联汇制度改革和环球金融视野与香港联汇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香港联汇制度改革和环球金融视野与香港联汇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香港联汇制度改革和环球金融视野与香港联汇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香港是一个开放的金融体制,再实行最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度,则政府的金融调控能力就要完全受限,在输入性的流动性和通胀面前,就是要遭受掠夺或者制度性的套利的。

我们举例说明:

香港有价值100亿美元的商品市场,美国印钞20亿涌入,这20亿首先在美国人手里,美国人可以平价购买到20亿美元的商品,但是由于美国印钞没有对价,美国人购买商品以后,香港货币池子是120亿美元,但剩下的商品价值只有80亿美元,剩下的商品要与货币数量对应就要涨价到120亿美元,从80亿涨到120亿要通胀50%。

但是这个通胀只是发生在香港,而最先拿到钞票套购物资的美国人是赚便宜的,这就是制度性的套利。

现在的美元处于贬值通道购买力不断下降,大宗商品在牛市当中,联汇制度不但让港币的抵押物贬值导致港币贬值之外,美元的外汇流动使得美国印钞可以先得到货币在通胀前购买商品。

这种流动中不断的制度性套利维持了美国和其他地区的差异化通胀水平,财富是不断外流的,这样制度性的套利机会长期存在,对于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是根本性的枷锁。

联汇制度也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能够维持香港稳定。

港币是香港的基础货币,在金融体系内是要产生衍生的。

如果有人要把银行存款兑换成美元,并汇出攻击港币,所有衍生出来的货币是要被消灭的,银行就要减少贷款或者到其他地方拆借头寸,结果看似炒家无法在汇率上得利,但是会发生利率的变化,实际上就是挤兑了整个金融体系,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会造成利率的飙升,会导致股市、债市、楼市等一系列的市场波动,而这个波动可以被操纵的,其中的关键就是制造流动性的不均衡。

这就是98年香港金融危机演进的内在机理。

我们从汇率掉期合约的视角来看,香港的联汇制度就是政府补贴了一个港币与美元的汇率掉期合约,在当年港币不稳定世界不稳定的情况下这有利于经济,但是在现在美元等货币竞争性贬值下补贴的负担越来越重并且可能被金融攻击和套利,这样的补贴制度就是要重新反思的。

98年的金融危机等如果不是联汇制度则他们要额外付出汇率掉期的代价,汇率掉期合约的价格是可以对冲金融攻击利益空间的。

改变联系汇率制度的路径非常重要。

挂钩欧元在当前欧债危机下是死胡同,而呼声甚高的挂钩人民币也是有问题的,挂钩人民币之时就是港币消亡之日。

而为了香港的一国两制和繁荣稳定,保持港币的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

香港是开放的平台,是被世界承认的市场经济地区,还是与台湾交流的窗口,港币的独立性是中国和香港的共同利益。

如果港币和人民币钉死的,攻击港币中国不可能坐视不管,实际上也就起到间接攻击人民币的效果,中国是货币政策独立而金融管制,香港是金融开放而货币政策与美元联汇,二者之间的差异就可能成为套利和攻击的目标。

当前在香港最适合作为货币本位的是土地,香港应当回到土地本位和必需品储备本位上来。

香港是土地国有的,有庞大的土地基金,这些政府手里的土地价值巨大,足以控制整个市场。

以现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的发达,房价和土地指数是非常容易生成的,以土地和房产指数作为货币的本位,金管局再持有巨大的土地储备,房价相对于香港货币就必然保持稳定了。

同时香港货币还可以在土地之外把香港需要的一篮子商品加权进来,这些商品可以包括石油能源,也可以包括粮食等物资,在香港汇率波动的时候政府有民生的必须品稳定市面的物价,保障老百姓的生活不受冲击。

港币一旦实行土地本位制,汇率无论怎样变化,以港币计价的资产价格保持稳定,香港人的账面就不会出现98年那样的负资产。

只要政策维持了香港社会账面上的净资产,危机对于社会的冲击就会完全被控制。

有产者有恒心,这是社会安定的根本保障。

这样的变化对于香港冲击是最小的,在国际金融攻防战中充分发挥了港币结算货币的优势和政府干预市场的力量,让香港的金融体系保持对内的稳定。

这是一个在全球危机无法完全稳定的情况下,有限保持对内的稳定还是对外稳定的问题。

在联汇制度下是最大限度的保持了汇率稳定,也就是对外的稳定,而以香港人主要资产为本位的时候,是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对内的稳定而牺牲了对外稳定。

在当前阶段,世界本来就是不稳定的,美国都不能绝对控制,香港又有什么能力能够维持这个对外的稳定呢?

这样的制度设计,根本的思路就是一个社会要保持对内最大的稳定,就要把货币本位建立在本地社会最主要的资产之上;

如果追求对外贸易的稳定,就要把货币的本位建立在对外最主要的贸易标的上,建立金本位是因为黄金在世界贸易当中的交易等价物和衡量尺度,而建立土地本位则因为土地是香港关键性的资产,是所有香港人最大宗的资产。

香港的繁荣的基础就是建立在香港的土地价值上的,土地价值是香港的信誉和根本,因此如果实行港币的资产本位制度,把港币的本位主要绑定土地,应当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港币信用的未来是由香港最主要的资产决定的,是由香港人最主要的资产决定,从而也就是香港的前途决定,把港币和香港的前途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

环球金融视野与香港联汇制度

一、制度反思意外的波澜

香港近期对于联汇制度的反思成为了社会的热点。

联汇制度在香港已经运行近30年,曾经被广泛认为是香港金融稳定的基石,但是近年来国际风云变幻,这个制度却一成不变,即使是不要进行改变,也是应当进行一番审视的。

香港原金管局局长任志刚先生写文章反思其亲手参与缔造的联汇制度,引起香港社会很多人的攻击,我们看到反对的言论多以各种形容词来说话,没有实质性的观点讨论,这样的说法更多的是立场所决定的,以立场高于真理的做法,居高临下指责他人,这样的行事作风自古就有,宋朝的清谈误国就是这样发生的。

任先生是香港联汇制度缔造者之一,现在带头反思这个制度,必然有其道理。

现在内地和香港需要的都是思考者和建议者,具体的问题需要严肃分析和仔细研究才是负责的态度。

二、成功不能刻舟求剑

现在的历史背景与建立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历史背景已经完全不同,对于已经变化的国际环境,香港的金融制度不能再刻舟求剑了。

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对于香港的金融制度和港币的未来,需要有国际视野来看待问题,我们有必要回顾国际金融环境演进的历史。

二战后美国主导下西方世界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融汇兑本位制,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实行可调节的钉住汇率制。

在布雷顿森林体制完备的时期,世界主要国家都是固定汇率制的,对此香港也不例外的。

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

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美元地位下降。

欧洲各国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

但是货币霸权是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国是会反击的,美国利用其自身的军事优势,在赎罪日战争当中成功的让美元与石油挂钩,再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美元又重新回到了强势地位。

1979年8月,沃克尔被卡特总统任命为美联储主席,那时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经高达11.2%;

而1981年,沃克尔一口气加息到20%。

1981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已达13.5%,离恐怖的超级通胀只有一步之遥。

正是沃克尔的激进政策,使这一数字在1983年降到了3.2%。

保罗·

沃尔克从1980年到1981年,把美元拆借利息提高到20%,基本利率更高达21.5%,国债利率冲上17.3%,成为名符其实的高利贷。

如此高的利率,成功的遏制了通胀的同时也保持了美元的强势地位,世界各国对于美元外汇资产趋之若鹜,并且不断地抛售黄金储备来换取有高收益的美元,于是美元成为了比黄金更有吸引力的东西,香港金管局钉住美元的货币政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在强势美元和美元高息政策下,发展中国家的财务持续恶化,拉美债务危机的阴影让全球的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信誉都岌岌可危,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在美国的高利率政策下是不断增长的,据世界银行数据,1980年,发展中国家所欠外债总额不过为4300亿美元,在1980年到1986年,为这些债务支付的利息就高达3260亿美元,本金又偿付了3320亿美元!

到了1987年,109个债务国反而还欠着西方国家13000亿美元!

在环球金融视野下,当年的拉美债务危机冲击对于香港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很多国家也是在此时变成汇率绑定美元的,香港的金融管理制度建设不仅仅是局限于香港与中英之间的问题,在环球视野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应脱离历史背景说当初的问题。

在83-98年不要管美元指数和汇率如何,与大宗商品价格相比的绝对购买力,美元是不断的增加的,世界的大宗商品是处于降价的通道之中,黄金从当时800美元以上的高点降低到不足300美元,石油从三十几美元下降到十多美元,到1999年更是一度不足10美元,此时美元、日元和西方主要货币购买力暴涨的背后是苏联卢布不断的贬值和苏联的解体,卢布的贬值是按照千倍计算的,且不说在解体前非市场的卢布官价是与美元相当的,苏联解体后卢布继续贬值,美元与卢布比价1991年为1:

59,1992年1:

222,1993年1:

933,1994年1:

2205,1995年1:

4562,1998年跌到1:

6000。

1998年实行币制改革,新旧卢布的比价为1:

1000,新卢布与美元的比价6:

1,到2012年初已跌到28:

1到30:

1之间。

前苏联是80年代以前的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苏联的解体在大量释放资源,能够绑定美元进行汇率涨价,就是可以在苏联解体释放资源的大潮当中分一杯羹,是给地区带来远远不断的资源输入,因此在这样的制度下的成功是有苏联解体输入大量资源为背景的,在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经济能力回升的今天,这样的背景也是不存在了。

讨论香港的经济金融,脱离不开中国大陆的大环境变化。

1983年时,中国大陆刚刚改革开放,人民币在整个80年代是不断贬值的,从80年代初的2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贬到后来的8.31:

1,黑市价甚至达到了10:

1以上。

香港与内地的关系非常紧密,香港实行联汇制度使得人民币贬值的过程中香港没有受到太多冲击,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中国内地经济快速崛起,已经是世界GDP第二大国,而且保持着GDP年增长8%以上的发展速度,人民币不但不断升值,人民币汇率2012年已经升值到6.30左右,而且开始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如果香港的制度不合理,人民币国际化首先冲击的就可能是港币,因此仅仅是针对中国内地对外金融政策的变化,香港的金融政策就有重新审查是否需要调整的必要。

更进一步我们发现当今世界已经完全不是联汇制度诞生时期的那样了,今天美元是持续贬值的。

如果以一揽子大宗商品价格计算美元指数的话,贬值规模是巨大的,黄金、石油等价格都暴涨了,这样的暴涨对应的就是美元贬值,而欧美强国也从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利息高涨的时候,那时的美国仍然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债权国,而且国债总额不超过1万亿美元(占GDP比例33%)。

现在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国债达到16万亿,占GDP100%以上,这里还没有计算美国等国社保亏空的负债。

相比美国,欧洲的问题更多,已经是危机重重濒于崩溃了,这个时候西方主要国家的利率已经从当年的高利率变成了接近零利率,实际利率早已经是负值。

当初美国高利率的时候欧美列强是债权国,国债的主要持有者仍然是美国人及其机构,所谓“肉烂在锅里”,只要经济不陷入崩溃,加息越高,美国能够占到便宜越大。

高息本身就是对于全球的收税,这与现在的情况是大相径庭的。

现在美联储是一再宣称要多年保持低利率不变,欧洲也在跟进这样的金融措施。

这些变化使得香港金融制度的背景完全不同了,对于香港的金融制度是需要在新背景下重新审视的,如果一成不变的延续以往的成功经验,就是对于历史的刻舟求剑,必定要在变化的世界中付出代价的。

三、国际货币格局根本性改变

在联汇制度这30年里面,世界还有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欧元诞生了。

在没有欧元的时期在国际领域美元是一枝独秀的状态,而欧元的出现虽然欧元的实力要逊于美国,但是这已经改变了博弈规则,从一个垄断到二个寡头的博弈,博弈模式会发生改变的,这样的博弈研究很多的MBA教程都是有的。

从美元的单极世界到了二极世界,二极世界是博弈最激烈的世界。

欧元是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马耳他、塞浦路斯、斯洛伐克、爱沙尼亚的法定货币,这些国家合称为欧元区。

目前共有3.3亿人使用欧元,如果加上与欧元固定汇率制的货币,欧元影响到全球4.8亿人口。

到2006年12月,共有6100亿欧元在市面上流通,按照当时汇率计算,相当于8,020亿美元。

欧元流通的现金总价值超过了美元。

虽然在国际结算和国家支配地位上欧元比不上美元,但是欧元给这个世界一个新的选择,欧洲是与美国可比的发达地区,欧盟的GDP甚至超过美国。

欧元的诞生直接开启了世界货币竞争贬值的时代,在美元为单独的世界货币的时候,世界的大宗商品是在走熊的,油价在1999年曾经跌破10美金每桶,金价也在不到300美金每盎司的低价徘徊,但是欧元诞生后货币竞争贬值开始了,美国没有了维持美元价值的义务了。

以前美元贬值造成石油危机,现在情况不同了,如果出现危机则欧洲要垫背了,当前的事态发展也是如此。

在没有欧元之前美元是一枝独秀,没有跟他竞争的国际货币,贬值就是跟自己过不去,所以美元要升值、要高息让全世界为美元支付利息和收益;

但是欧元出现以后,美元就有了竞争性贬值的对象,美元的贬值就是让全世界为他的贬值买单,欧元与美元的竞争性贬值成为了欧洲与美国交相得利的机制。

而在亚洲,日本也是不断的印钞,国债负债率已经达到GDP的200%、为世界发达国家之最,这样的结果就是以前美元所对应的是石油、黄金,美元过多贬值阿拉伯等产油国不干了就有了石油危机;

而现在我们说美元指数的涨跌,所对应的只不过是日元、欧元为主的一篮子货币,在日元、欧元也印钞的情况下美元的贬值是没有制衡力量的,美欧日的联合货币贬值和印钞,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基本一致的印钞贬值,这样的世界洪流又有哪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抗拒呢?

这里大家可能要有一个疑问,就是货币的竞争为什么是贬值而不是升值呢?

两种货币的竞争按照逻辑似乎是要以信誉好来赢得市场啊!

这里大家对于人民币等国际化就是要在一个升值的过程来完成,日元的国际化也是在升值的情况下成功的,为什么他们就是竞争性的贬值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看到的就是如果没有足够的信誉,则不能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只有你处于不断的升值过程当中,你的信誉良好同时你的升值还给对方持有货币带来额外的利益,人家才会接受你的货币,你的货币才能够成功的国际化,但是对于已经在国际化的货币,情况则不同。

对于在市场上的货币竞争,从金融层面上看就是最简单的一个金融货币常识,叫做劣币逐良币,有贬值趋势的劣币大家都愿意花掉而把良币收藏,结果就是劣币把良币逐出了市场!

而从经济层面而言,货币的贬值是有利于美国的经济,亚洲的新兴国家都是不断的通过货币贬值增加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的,从美国不断的施压中国人民币升值就可以看出这个趋向性问题了。

美元从升值通道变成贬值通道,需要的就是把很多经济发展中国家的泡沫戳破,亚洲新兴国家在上世纪末发展极其迅速,欧美的产业大量向这些地区转移,快速的经济发展肯定要伴随着泡沫的发生,但是对待泡沫却不一定需要戳破的,在经济高速发展下,经济发展是可以把行程的泡沫填实的,更关键的是如果美元开始贬值,原来这些国家高估的货币等在美元的贬值下就变得合理了,泡沫就被填实了,快速发展再填实了泡沫,在全球竞争当中肯定是欧美都不愿意的,在这次亚洲危机当中,我们应当看到的就是危机的还有俄罗斯,受到压力的还有南美很多国家,实际上这次危机是一次通过攻击亚洲新兴国家引发的泡沫破裂,造成整个新兴的发展中经济体的一次全球危机,中国内地在这次危机当中由于有严格的外汇管制,受到的冲击是有限的,这也为本世纪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制造业取代亚洲小龙小虎打下了基础。

就如中国内地当年的泡沫也非常严重,银行业的坏账成为了举世瞩目,但是中国通过发展以后,这些银行坏账也成为了优良的资产了,因为土地等资产价格增值了,抵押品完全覆盖银行债权。

上图为世界银行提供的金砖国家不良贷款率历史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的泡沫也是很严重的,但是在发展中泡沫被填实。

我们不想说索罗斯等人的攻击就是美国的阴谋,但是起码这样的攻击符合美国的利益,不把这些国家的泡沫戳破美元开始贬值的历史拐点,这些国家的利益是巨大的美国是吃亏的。

再往前看即使是早先1992年索罗斯攻击英镑的行为,也是符合美国利益的行为,因为攻击英镑使得英国退出欧洲汇率机制,以后英镑不加入欧元,欧元的市场信誉就差多的,毕竟英镑是历史上的货币霸主。

对于索罗斯这样的金融攻击行为,在各国都应当算作犯罪了,但是这样的犯罪在美国自由主义的庇护下就可以招摇过市,但是如果违背了美国的利益标准会怎么样呢?

我们可以看一下美国怎样对待“奇人”马丁·

阿姆斯特朗(MartinA.Armstrong),让阿姆斯特朗备受关注的,不仅是因为其多舛的牢狱生涯,更在于其在投资市场上的翻江倒海,基于阿姆斯特朗透露其投资的精准应归功于其所创的“经济信心模型”,他也被很多人认为是继俄罗斯的尼古拉·

康德拉季耶夫和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

熊彼特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经济周期理论大师。

但是他拒绝与美国的有关机构合作,拒绝提供其准确预测市场的理论模型,导致他因诈骗罪被判入狱5年,而实际上已被关押了10年。

1999年9月,叱咤美国乃至世界金融圈近半个世纪的阿姆斯特朗,被联邦调查局(FBI)逮捕。

他面临着24项指控,但是当局却始终无法将他定罪。

因此法庭只能不断地以“藐视法庭罪”将其羁押,这也创造了美国司法历史上因民事藐视法庭罪而被关押的最长时间记录。

直至2007年4月,他与检察官达成一致,承认“有意诈骗”,该案以当局撤销其他23项指控,阿姆斯特朗被判5年监禁而告终。

对他的处理美国连司法公正的底裤都不要了。

因此98年全球下的金融攻击,是在美国默许的情况下发生的货币政策被加入了国际政治和国际博弈,因此我们反思金融制度的时候,抵御金融攻击的时候,有一定的政治头脑也是必要的。

有泡沫是问题,但是不是有泡沫就一定要戳破泡沫的,美国度过危机就是在不断的制造新泡沫当中度过的,在美元危机后促生了互联网的泡沫,互联网泡沫以后是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泡沫,08年金融泡沫破裂后是货币宽松的泡沫,因此在出现泡沫的时候,戳破泡沫首先要看清:

泡沫到底影响了谁?

泡沫是否会被填实?

泡沫破裂谁的损失等等,不讲这些就一味的要戳破泡沫,就要想一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谁想要借着戳破泡沫进行渔利和掠夺了。

在竞争性贬值的当中,只有不断的贬值导致其中一方的信用破产,没有倒下的一方就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可以在对方的损失当中挽回自己货币信用贬值的代价,现在世界的危机已经看出欧元在贬值下的压力,但是欧元的破产道路还很漫长,甚至会长期维持美元、欧元共存的世界货币格局,这些博弈会越来越激烈,也成为了世界金融动荡的根源,未来的世界是退回到美元独大的单极世界?

还是美国也危机重重,美元主导性下降成为多极世界?

现在的趋势也没有明朗,在单极世界下港币跟住单极的老大是正确的,在二极乃至多极世界,怎么跟随这几个寡头,保持与之怎样的比例关系,就不是那样的简单了,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怎样保护自身的利益,保护自身的金融安全,是每一个经济体的核心问题。

所以在世界货币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危机如此风雨飘摇当中,原来港府建立港币联汇制度的环境和条件都已经改变或者不存在了,对于现有制度难道不应当重新认识一下?

即使是不改变也应当在新的背景和环境下再度审视一下,认清不改变的道理在哪里!

四、制度性套利是可怕的

实行绑定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是被迫要存储所钉住的货币美元的,但是美元的价值却是在变化的,在布雷顿森林体制破裂以后,美元的价值是不断贬值的,这也就使得储备国储备的美元是要被掠夺和制度性套利的。

套利不同于投机是无风险的食利,食利就是剥削!

适度投机在市场经济里面也是有合理性的,但是食利则是毒瘤,正常的市场会迅速的调解让套利的机会消失的,这样的迅速调节就是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

市场出清(Marketclearing)。

但制度性套利就是让这样的食利行为长期化、合法化,破坏了市场出清,是严重的制度性缺陷,虽然一时不起眼,但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就是千里之堤决于蚁穴。

市场出清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如果市场出清的假设不存在,则说明这样的市场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也就是说应当以货币政策干预市场,联汇制度下干预市场的货币政策受到限制就是制度性的缺陷了。

我们应当注意到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货币的定义是改变了的,在本位货币时代货币更多具有古典货币的属性,是一种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

但是在本位货币破裂以后,发达国家的货币就不再是商品,而是充当交易媒介的国家信用凭证。

商品货币的价格是国家金融机构难以干预的,而信用货币的价格则国家是可以印钞让信用贬值的,这样就产生了货币套利行为。

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西方世界的改变是在国际贸易金本位破产之后发生的,各国都使用本国廉价发行的货币来挤兑其他国家的财富,而发展中国家是没有这个国际金融能力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往往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使得其国内的经济体、利益集团和人民都希望持有外币进行避险,尤其是有通货膨胀压力的时候更加如此,客观上也造成了对于外币的不正常需求,因此这些国家的贸易顺差实际上成为了国家的社会稳定器,产生了特殊的使用价值,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源,这些国家最后把本国的货币变成了外国货币本位制,这就是当今流行的新重商主义。

这样的制度性套利使得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成为债务国,而发展中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