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备考复习的有效研究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324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备考复习的有效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备考复习的有效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备考复习的有效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备考复习的有效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备考复习的有效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备考复习的有效研究结题报告.doc

《高三语文备考复习的有效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备考复习的有效研究结题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备考复习的有效研究结题报告.doc

高三语文备考复习的有效研究结题报告

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课题的提出

高考,在每个国人心中都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

它决定着学生进入哪一所高校,预示着学生的未来,关系着他们父母的殷切期盼。

十二年的寒窗苦读都为那六月的三天,考生、老师、家长都心弦此刻。

在高考各学科的鏖战中,语文经常会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尽管学生知道高考语文分数的比重不差于其他任何一门功课,但是总会有意无意地忽略,甚至有些同学抱着“无为而学”的态度。

高考的指挥棒使得学生的学习愈渐功利化,语文相对来讲在短时间内提高的分数不明显。

这给语文教学造成很大的困难。

考试的性质决定了这门学科需要投入时间认真琢磨,需要大量的文化积累才能融汇贯通于语言的整体能力。

高三,意味着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仅一个学年的备考时间。

语文,又意味着综合的语言能力,量大而且需要时间去理解。

那么如何在此组矛盾中找寻其化解点,那就是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有效,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困惑和思考的问题。

到了高三,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语文复习效率,这是我必须面对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两届的高三,他们各通过一年的时间,已经完成《宜用程序换效率——高三语文复习有效性探索》和《对高三复习中语文主观题答题模式的有效研究》

的课题研究。

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研究了主观题在答题过程中的一些有效程序,在过去两年的高考中,被证实是有价值的。

我们这一届高三,认真领会他们的成果精神,然后结合本届学生的实际水平,研究出适合本届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能力的答题模式,提高语文备考复习的有效性。

一旦我们能够熟练使用答题模式,阅读的效率、考试的分数就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事情,其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语言综合运用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论语》简析其实都有各自的答题模式,掌握了这一些答题模式,同学们的采分点就会相应提高,从而答案的准确性和得分率也就上升了。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高三语文教学,与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差别。

高三的语文教学,除去部分新授课外,更多的是对整个高中阶段语文知识进行疏理与高考的备考,其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教学内容多。

包括中学语文的各个知识点,涉及高中阶段语文的各项内容。

2.教学难度大。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担负起传授知识的责任,更要能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化成自身的能力,在实现知识“内化”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很好地通过教学去应对其人生的一大挑战——高考。

而知识“内化”的过程,就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时间紧迫。

一年的高三语文教学,在高考的压力之下,在众多教学内容的压力之下,往往觉得时间不够用。

因此,提高教学的效益,迫在眉睫。

本课题是在全程研究高三语文复习的有效性的基础上,重点探索主观题(语言运用综合题、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论语》简析题)的答题模式,加强作文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和复习效率。

1、钻研《考试说明》,抓点理线结网。

《说明》规定了复习范围,突出了重点,提供了考试题型、样题和样卷。

它更加具体地阐释了《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迎考的依据。

2、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抓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主要方法:

(1)创造开放性学习环境,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2)多鼓励、多肯定学生在语文学科的表现

3、归纳题型并熟练使用答题模式。

答题模式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语言运用综合题、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论语》简析题和写作五个板块。

按照《考试说明》,再把每个板块细分为若干个专题。

4、强化作业质量,讲究方法有效

要完成各科作业还要保证有自己复习整理的时间,那么对于我们教师来讲必须要掌控好作业量,来保证语文作业的质量。

5、建立错题集。

笛卡尔说:

“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象瞎子一样盲目摸索。

”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反映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缺陷,因此,为了避免学生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让学生建立错题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主要采用了摸底调查法、个案追踪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

(一)摸底调查法:

我们以2011年浙江高考语文卷等为调查底本,了解掌握了学生在主观题答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个案追踪法:

我们以临界生为研究的个案,认真做好临界生在模拟考中的主观题答题分值,对其得分与年级平均得分进行跟踪比较,发现经过上课讲解分析和课外辅导面批,这些学生能较其他同学更好地掌握并运用各种答题模式,主观题的得分率有了比较大的提高。

(三)行动研究法:

我们在前期研究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对每次模拟考试的主观题得分进行分析,不断找出学生还没有很好掌握的题型,再研究调整重新进行实践,并将经验总结、记录,最终形成了对学生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系列主观题答题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本课题研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一)、2010.9-10:

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组、进行课题论证、设计方案、做好课题组成员的动员和学习。

由同备课组裘永红、孔剑军、余剑锋、於蕾四位老师建立了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进行初步分工,明确课题研究任务。

裘永红负总负责,孔剑军负责现代文阅读和诗词鉴赏,於蕾负责《论语》和诗词鉴赏,余剑锋负责写作,刘翀负责语用题和文言文。

钻研《考试说明》,抓点理线结网。

考什么,怎么考?

《说明》规定了复习范围,突出了重点,提供了考试题型、样题和样卷。

它更加具体地阐释了《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迎考的依据。

吃透《说明》大大减少了盲目性,提高了成功率。

认真钻研《说明》,弄清各点知识背景,知能结合方式,考查形式,考查热点。

对每个知识点逐个定位,了解各个知识点的内在本质联系,归类整理,连点成线,由线再组成知识网络,形成立体化知能体系。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复习就会更系统,成效会更显著。

2、问卷调查和召开学生座谈会

我们以2011年浙江高考语文卷为调查底本,了解掌握了学生在主观题答题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说答非所问,比如说泛泛而谈不切中要害,比如说答案逻辑不清等等。

多数同学在做主观题时纯粹是凭个人感觉,并没有清晰的答题思路和必要的答题技巧作指导,导致答案似是而非,无法把握答案的要点。

另外还进行了古诗词鉴赏问卷调查。

这个阶段,课题组成员分别挑选了有代表性的学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抓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生反映的主要困难还是在主观题部分。

尤其是现代文阅读、诗词鉴赏和作文。

(二)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组织实施阶段。

由于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紧,学生程度低,本课题“备考复习的有效”的“有效”是重点研究和落脚点。

实施阶段采取三条线齐头并进的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研究试题和答题模式探究。

1、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高度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作用。

让学生学会疑、学会问、学会提出新见解新看法。

提倡新观点,多鼓励,多肯定,把学生看成一个对等的学体,培植师生的感情,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学科。

除了课堂上鼓励,我们采用较多的方法是谈心法。

五位教师努力抽出时间,利用自习课、晚自习、午间或晚自习前的时间,找学生谈话,沟通交流。

尤其是对各班内的语文学困生特别关注。

谈话中并不一定只谈语文和学习,可以从生活、家庭、兴趣爱好、与父母的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方面去关心他。

至少在情感上近了师生距离,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希望。

这就有了爱学的基础了。

并且多鼓励、多肯定学生在语文学科的表现。

这样,就创造了开放性学习环境,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将鼓舞着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

2、研究试题

要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答题模式,除了要储备必要的知识外,还包括了解题

型、确定考点、掌握步骤等,其核心是研究试题。

从经典试题的参考答案入手,归纳题型并熟练使用答题模式。

主观题答题模式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语言运用综合题、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论语》简析题和写作五个板块。

按照《考试说明》,再把每个板块细分为若干个专题,比如“语言综合运用”分成仿写题、图表转换题、信息的提炼与概括题、语句扩写题、鉴赏题、对话交流题、评价论述题七个专题,“现代文阅读”分成词句理解题、作用分析题、形象探究题、手法技巧题、评论探讨题五个专题,“诗歌鉴赏”分成意境分析题、技巧分析题、语言特色题、炼字题、一词领全诗题、人物形象题六个专题,“《论语》”分成文句解读题、案例诊断题两个专题。

我们仔细研究了每个专题可能出现的题型、命题的形式以及考查的知识点,归纳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模式,然后按照模式进行答题训练,直至学生能熟练运用,有效得分。

一般来说,凡是能用来出题考试的材料、知识点以及用来训练的,一定涉及基础性的知识和普遍的语言现象。

而基础和普遍的东西,一定能归为某些类型,解答这些类型的题目,一定能找到共同的规律。

比如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常有“说说这个词语(句子)的意思”、“某某一词(句子)的含义是什么”与“这句话的表达作用”这一类题型,不妨称为“词句理解分析”题型。

这类看似简单的题目,许多学生回答起来却拿捏不准,常常被扣去一点分数。

其实,只要掌握了这类题型的特点,在阅读时,重点关注某些词语,做题时就又快又容易了。

3、分板块进行答题模式的有效性探究

探究贯穿在平时的教学中,并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中进行交流。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不能仅仅教会学生或做几套试卷,而应该教给他们如何让自己学习的方法,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A、归纳提炼了包括语言运用综合题、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论语》简析题四个板块共20个专题的基本答题模式。

(1)、仿写题:

观察例句,做到句式等形式上的相似,深入体会,做到意境情感色彩的一致。

(2)、图表转换题:

综合观察横向、纵向的比较内容。

关注数据特大或特小的内容。

比较项较多时,要注重同类内容的合并。

(3)、信息的提炼与概括题;对文段进行以句为最小单位的信息概括。

对各句信息进行比较,是并列的进行归总,有主次的留主舍次。

(4)、语句扩写题:

突出重点,以重点词语作为多数语句的主语。

注意情景统一,宜用正衬而不是反衬。

(5)、诗词鉴赏题:

写出运用的表达手法。

分析这些手法对表现内容的作用。

(6)、对话交流题:

要得体,要注意称呼等礼貌用语。

要结合语境,针对语境进行不卑不亢的交流,切忌咄咄逼人。

(7)、评价论述题:

先亮自己的观点。

称述为什么。

如是反对的意见,最好能提出解决之道。

(8)、词句理解题:

词句表层意思。

词句深层含义,往往与文章主旨情感有关。

(9)、作用分析题:

写作手法的运用。

结构上的特点。

文段或文句表层意思的理解。

与文章主旨情感的关系。

(10)、形象探究题:

概括形象在文中的所作所为。

从其所作所为中挖掘性格精神。

(11)、手法技巧题:

写出手法或写作上的技巧特点。

结合文本,分析该手法技巧为表现什么内容服务

(12)、评论探讨题:

把握文本所提供的主旨情感。

结合文本的主旨情感,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13)、意境分析题: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14)、技巧分析题: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15)、语言特色题: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指出表现了作者或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16)、炼字题: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7)、一词领全诗题:

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18)、人物形象题:

人物在诗文中的表现。

从人物的表现中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寄寓的情感。

(19)、文句解读题:

写出文句的字面意思。

对文句进行评议,注意要有理有据,既有自己的评议观点,又能阐释为什么。

(20)、案例诊断题:

判断案例对错。

找准《论语》中能对症下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