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排除思想障碍释放创新潜能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3109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排除思想障碍释放创新潜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三章排除思想障碍释放创新潜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三章排除思想障碍释放创新潜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三章排除思想障碍释放创新潜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三章排除思想障碍释放创新潜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排除思想障碍释放创新潜能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三章排除思想障碍释放创新潜能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排除思想障碍释放创新潜能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排除思想障碍释放创新潜能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一节发明创造不神秘,创新能力人人有

创新或者创造发明常常给人们一些神秘感,谈到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一般都认为那是科研院所和高等学府以及大型企业等部门所从事的工作。

而说起创新能力或创造力,许多人则认为那是科学家、技术专家和文学艺术家们以及那些天生聪明的人才具有的能力,至于一般人是不具备的。

……等等。

应当指出,这些看法都是很大的误解。

其实,创造力是一种“几乎人人生而有之的潜力,一种人类本性中的基本素质。

”这已经是被创造力研究领域所广泛证实了的命题。

古今中外有大量的事实证明,创新并不仅仅表现在高科技领域,在日常生活中创新的火花随处可见。

许多伟大的发明都来源于我们身边的生活小事。

例如,伽利略18岁时在比萨教堂看到吊灯摆动而发现摆动的等时性,使科学计时成为可能;

牛顿看见苹果落地而演绎出万有引力;

瓦特看见开水壶壶盖被蒸汽顶起而发明了蒸汽机。

再如,历史上,发明显微镜的列文虎克原是杂货店的学徒和看大门的,发明缝纫机的坦莫尼尔和伊莱亚斯·

豪都是普通的裁缝、工人,发明照相机的利埃普塞是个业余科学家,而圆锯的发明者是一位修女……等等。

因此,我们不必想得太远、太高、太大,也不必一定要创造出令人震撼的成果,只要开动脑筋、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旧事新看,往往就会发现小事不小,就会从平凡之中见到不平凡;

只要能打破思想禁锢去探索思考,就会发现处处都有创新的可能。

例如:

◆案例1-1:

视频文件--视频文件--双管打气筒

◆案例1-2:

.视频文件--五彩匙11岁的小姑娘梁新蕴(音)为了给病卧在床上的老奶奶喂药不洒漏,发明了“五彩匙”,在2006年广州国际设计展会上获得金奖。

◆案例1-3:

香蕉皮使人滑倒,引出优良润滑剂的发明

上世纪60年代,一位美国人对香蕉皮为什么使人滑倒产生了兴趣,通过研究他发现香蕉皮是由几百个薄层构成的,层与层之间极易产生滑动。

于是他对许多物质进行了研究,发现二硫化钼的结构完全类似于香蕉皮,是一种极薄的薄层集合体,其层数相当于香蕉皮的200万倍,并且它的熔点很高,可达到1800C,所以二硫化钼很快就成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润滑剂。

它不但可用于一般机械,而且尤其适用于低速重载机械和高温机械。

◆案例1-4:

视频文件—节能手电筒

◆案例1-5.洗衣机内用来过滤、清除绒毛杂物的小网罩,是日本横滨市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发明的;

◆案例1-6.贝奈第斯是法国著名的化学家,他在进行一项新的实验时,不小心把一只瓶子摔到了地上,他赶紧去拣,竟发现瓶子没有破碎,只是有许多裂缝。

事有凑巧,这天他在回家路上,看到一场车祸中碎玻璃把周围人的脸都划破了。

这时,他脑海里忽然想到那只摔在地上的玻璃瓶子为什么不碎呢?

他不想回家了,又急忙跑回到实验室,对那只摔而不碎的瓶子发呆,终于想到了这只瓶子曾装过不同的液体药水,于是,他又重新配制药水做试验,终于有了新的发明,就这样,世界上第一块高效的防震玻璃被贝奈第斯发明出来了。

◆案例1-7美国科学家格莱塞尔1952年的一天,偶然从人们都很熟悉的倒啤酒时瓶中泛泡这一现象得到启示,他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啤酒汽泡在瓶中所特有的运行轨迹,最终用液态氢代替啤酒制造了一个汽泡室,用来显示高能荷电粒子的轨迹。

因此而荣获诺贝尔奖金。

这样的案例相当多,他们的故事告诉人们,创新并不神秘和高不可攀,所有头脑正常的人,都具有创新能力。

无论男女老幼,人人都可以发明创造。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毫不介意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更谈不上去生疑和思考了,这种想当然的态度使很多人失去了创新机遇,而不是他们没有创新能力。

这里还要指出,创新能力与人的学历高低关系不大,实践研究表明,其关系数仅为0.12,因此,不能用学历高低来衡量创新能力的强弱。

◆案例1-8.生活《妙招》去褶皱

◆案例1-9摺衣板、吸蛋黄

能力的内涵:

人的能力,是人依靠自我的智力和知识、技能等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身能量。

能力最典型的属性是它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和直接决定活动完成的效果。

例如,人们的能力不同,那么,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难易、快慢、深浅、巩固程度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表现就不相同。

人的能力主要与大脑的机能有关。

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各人所表现出的观察力、注意力、思考力、记忆力等心理特点都是各不相同的。

这些不同的特点,就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

而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点,心理学就称之为“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与性格。

并且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

所以,心理学认为: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们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1.能力作为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就必然要受个性心理特点的制约和影响。

人的个性特点不同,会影响人发挥能力的方式:

或擅长拼搏,或巧于智取;

或直截了当,或迂回曲折;

或敢于冒险,或攻于心计等等。

2.能力是以智力为核心的多种因素的有机结合,所以也称才能。

高能力的人必然具备高智力,但高智力不能等同于高能力。

3.能力是影响和制约人们活动的最直接、最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获得成功,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重要条件。

4.能力是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智力、知识和技能,经过反复训练而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它与一个人的主观努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并且,人的能力体现于人的实践活动中,离开了具体的实践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

总之,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以智力为核心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概括地说,创新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新颖而独特地解决问题,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的本领。

创新能力是人的能力中最重要、最宝贵、层次最高的一种综合性的能力。

需要说明,对“创新能力”涵义的如此表述是广义的、简略的。

人们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事实上,不同行业、部门、单位的整体创新能力,如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学校的教学创新能力、政府机关的行政创新能力等等,其涵义内容和要求是各有不同的。

同样,对于个体人来说,从事不同专业或在不同工作门类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如科技人员、教师、演员、公务员等等,其创新能力的内涵和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

然而,因为一切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是人。

任何行业、部门、单位或个人,要想求取创新的成功,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个体人的创新能力。

故本讲主要讨论个体人的创新能力。

三.构成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关于创新能力的实质和构成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人们对此问题尚在深入研究之中,至今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个体人的创新能力”,人们惯常称之为“人的创造力”。

心理学界认为:

人的创造力是多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整合与升华,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总和、综合和优化。

是成功地完成创新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是一种最富特色的能力。

一般认为,人的创造力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的有机结合,是判断推理敏捷、概括综合准确、分析思考深刻、联想想象新奇的高级智能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活动的关键。

2.创造性行为能力(创新实践能力)

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外部表现,主要属于实践范畴。

所以创新行为能力也称创新实践能力,是指创新者在开展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实践技能,包括动手操作技能、信息加工技能、运用创新技术的技能和表现及物化创新成果的技能等等。

创新行为能力是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

3.基础能力。

指人的一般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中与创造力紧密关联的部分。

如心理素质中的觉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

生理素质中的反应能力、耐久能力……等等。

这些基础能力有的属于创新能力中的智力因素,有的则属于创新能力中非智力因素。

第三节.创造力中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一.创造力中的智力因素;

创造力中的智力因素包括人的多种能力,其中主要有觉察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五种能力:

(1).觉察能力----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观察能力,人主要通过眼、耳、鼻、舌、身等器官来感受和认知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觉察能力可进一步分为感觉能力、观察能力、直觉能力和洞察能力等。

在创新活动中,这些能力对于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等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

创新需要灵敏的感觉能力、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敏锐的直觉能力和深邃的洞察能力

观察能力----感觉形象主要是通过观察获得的。

因为观察是认识世界,感知事物,获取感性经验的基本途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离不开坚持不懈的观察和实践。

世间万物,纷繁复杂,并不是轻易就能看清楚的。

科学观察是直接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具有明确的自觉性和目的性。

因此,不能局限于仅凭人类的自然感觉器官进行,而要运用多种科学技术手段和科学思维方法。

锻炼观察能力是提高创造能力的基础。

洞察能力----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而觉察到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是一种所谓“入木三分”的感觉穿透力。

直觉能力----一般指不须经过逻辑思维就直接认识真理或本质的能力。

人的直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及其关系的一种非常迅速的识别和综合的判断,是从整体上做出的直接把握。

民警侦察盗窃分子、海关人员识破走私犯罪嫌疑人等,在许多情况下首先靠直觉;

再如,有时候当我们进入某种情境,就会预感将要发生的事情,这也是一种直觉。

在科技工作、营销工作等方面,当情报、信息不足,时间又紧迫,选择方案需要当机立断时,往往就要凭借自己思维的洞察力和既有的知识与经验对事物本质的直接把握来进行决策,这时就需要直觉能力来发挥作用。

(2)思考能力----即思维能力。

是人们在已感知的概念、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能力。

它是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反映,通常可分为一般性思考和创造性思考。

而创造性思考能力的提高,不仅要求对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的不懈锻炼。

而且要求努力培养和提高在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探索、寻究和再创造的能力。

(3)记忆能力----其实质是人类头脑对自身曾经感知过、认识过、思考过、操作过、体验过的经验和概念等信息进行存储和反映的能力。

记忆是人类学习与积累知识的重要基础,是人类思维活动中从观察或感知向想象和思考过度的重要中间环节。

人类在进行创新思考时所需信息原料的保留和提取,关键取决于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的强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

记忆的快速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稳定性和记忆的储存性。

提高记忆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主动学习,不断记忆。

科学研究表明,人脑有巨大的记忆储存量,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们曾经形象地描述大脑的信息存量,认为人的大脑可贮存5亿本书的信息,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1000万册书的50倍。

还有人统计,大脑的存储能力可达同时掌握6门外语,上两所大学,熟记大百科全书10万条词目内容的程度,大脑的记忆效率也高得惊人,1秒钟可以记忆1万个信息单位。

可见大脑潜力之大,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难怪有的科学家自豪地说,人脑是一架超级生物计算机。

(4)想象能力----指人们在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产生新的形象或设想的能力。

想象是人们在大脑中以原有的经验和表象为基础,通过对信息的重新组合、变换和加工,在头脑中制造出尚不存在或未曾感知的事物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

《辞海》关于想象的解释是:

“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可以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

”从实质上看,想象来源于现存事物但又高于现存事物,它是一种“新”的产生,是创新思维的萌芽,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想象一般具有创造性、超前性、易变性、模糊性等特点,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联想、幻想和猜想都是想象的反映。

可以说:

想象是创新的生命之源。

而想象能力则堪称创新思维的翅膀。

爱因斯坦认为: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5).实践能力——也称行为能力或完成能力,是指不畏艰辛、一丝不苟地完成创新想法的实际工作能力。

对于工程科技人员来说,行为能力主要包括设计能力、绘图能力、工艺制作能力、实验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自我表现能力以及对工作精益求精、精雕细刻的能力等等。

上述这些属于智力因素的能力,大家都不陌生,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实质上,人的创造力是人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要想有效地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就需要对属于创造力智力因素的诸多能力进行全面培养。

只要我们平时在实践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勤奋的自我锻炼,日积月累就一定能得到不断提高。

二.创造力中的非智力因素;

创造力中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兴趣、情绪、意志、性格与道德情操以及创新环境、创新实践活动等等。

创新者应具有如下的品格特征:

(1)兴趣:

对创新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既有广泛兴趣,又有中心兴趣;

(2)情绪:

乐观向上,情绪稳定、持久,对创新充满热情,同时又能控制自己的激情;

(3)意志:

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一往无前,不达目的不罢休;

(4)性格:

勇敢、自信、谦虚、谨慎、勤奋、刻苦、宽容、豁达、善于思考分析,具有责任心、正义感和牺牲精神。

这实践表明,人的非智力因素对于发挥人的创新能力,往往比智力因素更重要。

第四节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努力开发创新能力

要想有效地把人的创新潜能释放出来,首先必须努力摆脱思想观念上的种种束缚。

人们由于种种心理的、生理的、社会的、历史的、习惯的原因,在大脑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若干束缚创新能力发挥的思想障碍,例如,在心理因素方面:

认为创新很神秘,或急于求成无耐心,或谨小慎微怕困难,或怕出差错怕失败,或羞怯自卑不自信,或怕人讥讽遭打击,等等,凡此种种,都是束缚创新能力发挥的思想障碍。

但从总体上讲,对人们的影响最大也最普遍的是“思维定势”、“传统观念”和“崇拜权威”这“三大束缚”。

所谓思维定势,它是既往经验的产物。

人们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以前多次运用某一种思维程序(方法、思路)去解决某一类问题,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受其支配,仍然沿用这种己形成的习惯性思维程序(方法、思路)去解决类似的问题。

天长日久便成为不容易改变的思维惯性和固定化的思路----思维定势。

应该肯定,思维定势对于常规的、重复性的、快速熟练的活动行为和例行性的工作是有利的,能够让人做到驾轻就熟,省时又省力,从而提高工作质量、效率和成功率。

这在许多熟练工、操作能手和经验丰富的专家身上常有体现。

然而,由于思维定势使人们习惯于用固定的眼光观察事物,以固定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因而常导致人的思想僵化而丧失思维的灵活性。

这会极大地影响人们聪明才智的施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古今中外由于思维定势束缚而影响创新的事例非常多,

例如: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而轰动了世界,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然而,在他之前,1879年英国克鲁斯、1890年美国兹皮德和詹宁斯、1892年德国勒纳德都先后独立地发现过阴极射线使密封照相底片走光的现象,但他们由于受思维定势的束缚而埋怨自己不小心,甚至恼怒这种干拢现象,结果与发明X射线失之交臂。

----可见创新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来自自己。

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惯用的思考模型去看事物、想问题,因而容易受过去的一些观念和习惯所约束,局限于己取得的成就而无法突破,以致不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

这时,思维定势便成为禁锢创新能力发挥的顽固壁垒。

在现实中,真正意识到自己存在思维定势壁垒的人并不多,能够打破的就更少。

许多人安于保持现状,但是世界在不断变化,发展总是伴随着改革创新,因而,克服思维定势的束缚就显得十分重要。

说到克服思维定势的束缚,还有一个正确对待经验的问题,无论历史上前人的经验,还是当代别人的经验,或者是自己过去的经验,都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形成的。

随着时空环境的变迁,客观条件的差异,影响因素的不同,即使非常成熟的好经验,在新的情况下也未必都能适用。

正所谓“彼一时也此一时”。

因此,要创新,就要防止用固化的思维定势看待经验,避免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大家都熟悉的《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就是由于司马懿根据以往作战的经验,形成了对诸葛亮用兵方法的思维定势,使他不敢进城,结果丧失了取得重大胜利的机会。

再如,“大象的悲剧”更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一天夜里某马戏团突然着火,所有动物都夺路逃走,只有一只大象被活活烧死,其实拴大象的绳子很细,它完全可以挣脱绳索而逃跑,为什么不逃跑呢?

原来大象从小就被一根很粗的铁链牢牢拴住,千百次的抗争使它皮开肉绽,血的教训给它留下了深刻难忘的记忆。

后来大象长大了,绳子也变细了,但它无法超越过去的失败经验,因为它已不能摆脱那“逃不了”的思维定势了。

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统计资料表明,世界500家大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0年,每10年就有三分之一被淘汰。

所以,要想获得生存的权利,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打破僵化的思维定势,用变化的眼光看事物,用求异的思维想问题,在别人没有变之前先变,在别人开始变化的时候将变革引向更深的领域。

须知明天的成功并不是今天成功的延长线,不进行创新,今天的成功就是明天失败的铺路石。

文学巨匠莫泊桑曾说过:

“应该时常躲开那些走熟了的道,去寻找一条新路。

”开放的头脑和进取的心态是突破思维定势的法宝。

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变化中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人的大脑是多元化的,多元化的大脑适合多元化的思考,克服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勇于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大胆进行创新,才是正确的选择。

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实质上是一种来自外部的思维定势。

传统观念不仅是对以往历史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它还取决于由现实生产力所决定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群体思想意识的文明进步程度。

在传统观念中包含着前人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积累,一切优秀的传统思想都是值得后人继承、珍惜、借鉴和发扬的。

但是,历史还流传下来许多过时的、落后的、消极的和错误的传统观念,它们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势力,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发挥。

最现代、最先进的火车仍然按照标准的老铁路轨距在运行,这种老的铁路轨距在美国成为标准,是因为最早替美国建筑铁路的英国工程师在英国就是使用这种轨距。

英国开始采用这种轨距标准,是因为当时制造火车车箱的机器设备可以做出这种尺寸的轮轴,而这种轮轴的尺寸是为了配合当时英国道路的固定规格来确定的。

但英国的道路最初又是仿造罗马的道路来确定规格的,塑其源,罗马的双轮战车是这种固定规格的始作俑者。

几千年来人们的思想仍受到几个时代以来传统观念的支配,以至于现代的运输系统仍无法脱离专为罗马的双轮战车而制定的规格,虽然当初制订这种轨距的原因早就荡然无存了。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在久远而厚重的封建社会文化中,儒、道两家倡导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占有主导地位。

至今仍不同程度地、或隐或显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因此,对待历史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批判性地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

例如,由儒、道两家思所衍生出来的若干比较消极的传统观念,无形中引导着人们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小心从事。

躲避与屈从现实,不敢与命运抗争和不愿对客观世界的现象、问题进行探索与变革,而将人们的主动能动作用湮没于完全顺应自然的消极无为之中。

等等,这些心理都是阻碍创新能力发挥的大敌。

而“尊崇权势”,“从众从命”,“一切听从上级指示”、“事事考虑社会舆论”、“顺则昌,逆则亡”等心理,则导致许多人把个性淹没在共性之中。

可以说,观念、知识、财富、经验等一切具有历史沉淀的东西都会使人趋于保守,这种保守不仅是指人们对事物变化有意识的应对,更是指一种下意识的对变化的迟钝反应甚至抗拒。

这种现象有时在曾经是激进者的身上也会出现。

爱迪生曾极力反对在家庭中使用交流电,再如,大家熟悉的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曾经是一位激进的变革者,但他在1916年却说过:

“电影不过是略胜于转瞬即逝的时尚,它是罐装的戏剧。

观众真正想看的是舞台上有血有肉的表演。

”三极管的发明者李.德福雷斯特也曾是一位激进的变革者,他在1957年2月25日却曾说:

“人绝对登不上月球,不管将来的科学多么先进。

”后来他又说:

“尽管电视在理论上和技术上是可行的,但从商业和资金方面来讲我认为不可能。

对这方面的发展我们还是少浪费梦想的时间吧。

”----可见,最激进的变革者也可能被传统思维束缚而重蹈历史的覆辙。

在我国民间,一直流行着一句话: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它反映了人们长久以来的一个传统观念,即:

黄鼠狼总是要偷鸡吃的。

其实这是一个思维定势。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一位老师花了20年时间,解剖了1000多只黄鼠狼,发现它们胃里只有老鼠和一些害虫,根本就没有鸡肉、鸡骨、鸡毛。

他还有意把鸡和黄鼠狼关在一起,发现它们和平共处,互不相扰,证明了黄鼠狼偷鸡吃是错误的,除非黄鼠狼饿极了。

事实表明,在各种心理的束缚中,观念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也是最难突破的束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经做过一个问卷调查,让人们对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难度打分,统计结果分别是42.7%、24.8%、21.2%和11.3%。

由此可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实行观念创新,难度是最大的。

因此,必须以勇敢顽强的精神,克服保守意识,去除消极心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防止把经验绝对化而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要面对变迁、顺应环境、调整自我,迎合现实生活的进步与潮流,承认与接纳新的现实和经验,与时俱进地实行思想观念的变革和创新,否则人的创新能力是发挥不出来的。

3.摆脱崇拜权威心理的束缚

任何社会都实际存在权威,人类需要导师、顾问和教练,世界不能没有权威,他们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

但是人们对权威的尊崇时常会演变为神化和迷信。

往往不加思考地把权威的观点和理论奉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从而形成了思想上的权威定势。

对权威的迷信和盲从,会禁锢人们思维的翅膀,使人失去独立思考的胆量和提出独特见解的勇气。

其实,任何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是内行、是权威,而在另一方面就可能是外行、是小学生。

即使在本专业领域里也总会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所以对任何人的经验和成果都应采取批判态度,在没有充分的事实验证时不要轻信。

由于社会过分崇拜权威科学家,常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