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花(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1现代文阅读).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305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兰花(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1现代文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兰花(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1现代文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兰花(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1现代文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兰花(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1现代文阅读).doc

《马兰花(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1现代文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兰花(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1现代文阅读).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兰花(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1现代文阅读).doc

(2015年全国卷1)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25分)

马兰花李德霞

(1)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

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

“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2)马兰花一惊:

“出啥事啦?

(3)三孬说:

“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4)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

三孬又说:

“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

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5)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6)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

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

男人说:

“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

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7)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8)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

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

“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9)马兰花说:

“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10)男人急了:

“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11)马兰花火了:

“你咋尽往坏处想啊?

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

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

啥人啊!

(12)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

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13)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14)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

“钱呢?

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

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15)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16)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17)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

马兰花只当没听见。

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

男人说:

“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18)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

“你有完没完?

不就六百块钱吗?

是个命!

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19)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20)日子水一样流淌。

转跟,一个月过去。

(21)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

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

“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22)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

“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23)马兰花看着男人说:

“到底咋回事?

(24)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

“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25)“信里都说了些啥?

(26)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

“你自己看嘛。

(27)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

信中写道:

“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

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

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

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

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

不然麻烦可就大了。

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

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28)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亊,还鼓动她到医脘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

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

E.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溫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徳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

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5分)

(1)(5分)

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6分)

第一问(2分);

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

第二问(4分);

①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他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每答出一点给2分。

(3)(6分)

①朴实善良。

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

②善解人意。

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他不满,他尽量忍让。

③做人有原则。

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他会据理力争。

每答出一点给2分。

说明效果(2分);

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显了小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