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系统工程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2995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系统系统工程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全系统系统工程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全系统系统工程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全系统系统工程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全系统系统工程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系统系统工程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安全系统系统工程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系统系统工程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系统系统工程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14.美国道化学公司第七版评价法的步骤有哪些?

15.简述安全系统的殊性?

16.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的程序有哪些?

17.简述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意义?

18.简述事故树分析的步骤?

 

三.论述

1.论述安全系统的动力学特征?

2.论述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的定义,及其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及区别?

3.论述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其对安全管理的作用?

4.论述最小割集的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及区别?

二>

课后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系统?

系统具有哪些基本属性?

系统: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称为系统.

它的四个属性:

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2.什么是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达到总体最佳效果为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组织,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

3.什么是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是以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预防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发生的一门学科,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所谓安全系统工程,是指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识别,分析,评价系统中的危险性,根据其结果调整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生产周期和投资等因素,使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控制,并使系统安全性达到最好的状态.

4.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从系统整体出发的研究方法

2.本质安全方法

3.人----机匹配法

4.安全经济方法

5.系统安全管理方法

5.安全系统工程有哪些优点?

1.通过分析可以了解系统的薄弱环节及危险性可能导致事故的条件.从定量分析可以预测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事故的发生.不仅如此,通过分析还能够找到发生事故的真正原因,及查出事故隐患.

2.通过评价和优化技术,可以找出最适当的方法使各分系统之间达到最佳配合,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佳的安全效果,大幅的减少伤亡事故.

3.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工程,而且适用管理,实际上现已形成安全系统工程和安全系统管理两个分支.

4.可以促进各项标准的制定和有关可靠性数据的收集.

5.可以迅速提高安全工作人员的水平.

本章小结

1.系统,及系统工程的概念.

2.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

“人-----机-----环境”系统,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危险控制技术。

3.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有很多优越性,它可以使以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从过去凭直观,经验的传统方法,发展成为能预测事故的定性及定量的方法。

第二章系统安全分析

结构图

1系统安全分析概述

1.1系统安全分析的主要内容

1.2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1.3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选择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2.1安全检查表

2.1.1形式

2.1.2编制依据及方法

2.1.3特点

2.2预告危险分析

2.2.1危险源辨识

2.2.2风险分级

2.2.3风险控制措施

2.2.4预告危险分析的步骤

2.2.5PHA举例

2.3故障类型,影响和危险度分析

2.3.1与FMEA相关的同个基本概念

2.3.2FMEA程序

2.3.3FMEA举例

2.4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2.4.1HAZOP的分析步骤

2.4.2

2.5事件树分析

2.6事故树分析

2.7系统可靠性分析

2.8原因-后果分析

内容:

1.系统安全分析的主要内容。

1.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

2.对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它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

3.对于能够利用适当的设备,规程,工艺或材料,控制或根除某种特殊危险源的措施进行分析。

4.调查和分析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及实施这些措施的最好方法。

5.调查和分析不能根除的危险源失去或减少控制可能出现的后果。

6.调查和分析一旦危险源失去控制,为防止伤害和损失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

2.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1.安全检查表分析safetychecklistanalysis

2.预先危险分析preliminaryhazardanalysis

3.故障类型,影响和危险度分析failuremodes,effectsandcriticalityanalysis

4.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ardandoperabilityanalysis

5.事件树分析eventtreeanalysis

6.事故树分析faulttreeanalysis

7.系统可靠性分析systemreliabilityanalysis

8.原因-后果分析cause-consequenceanalysis

3.选择系统安全分析的方法时应考虑哪几方面的问题?

1.分析的目的

2.资料的影响

3.系统的特点

4.系统的危险性

此外还要考虑分析者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完成期限,经费状况等。

4.安全检查表:

是根据有关安全规范,标准,制度及其他系统分析方法分析的结果,系统的对一个生产系统或设备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各种不安全因素,并以提问的方式把找出的不安全的因素制定为检查项目,为便于检查和避免遗漏,将检查项目按系统或子系统编制成的表格。

5.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

就是制定安全检查表,并依据此表实施安全检查和诊断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6.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的核心是: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和实施。

7.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依据及方法

依据:

1.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2.本单位的经验

3.国内事故案例

4.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

方法:

1.首先要确定检查的对象与目的

2.剖切系统

3.分析可能的危险性。

4.制定检查表。

8.安全检查表的特点

1.通过预先对检查对象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和全面分析,所制定出来的安全检查表比较系统、完整,能包括控制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

可避免检查过程中的走过场和盲目性,从而提高安全检查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2.安全检查表是根据有关法规、安全规程和标准制定的。

因此,检查目的明确、内容具体,易于实现安全要求。

3.对所拟定的检查项目时行逐项检查的过程,也是对系统危险源辨识、评价的过程。

既能准确地查出隐患,又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从而保证了有关法规的全面落实。

4.检查表是与有关责任人紧密联系的,所以易于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检查后能够做到时事故清、责任明、整改措施落实快。

5.安全检查表是能过问答的形式进行检查的过程,所以使用起来简单易行,易于安全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掌握和接受,可经常自我检查。

9.预先危险分析:

一般是指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包括设计、施工、生产)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方法。

10.预先危险分析的目的:

识辨出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所有危险源;

识辨出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危害后果,并根据风险程度对其分级;

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11.危险源(hazard)就是指导致事故的根源,它包含三个要素:

潜在危险性、存在状态和触发因素。

12.如何进行危险源的辨识?

1.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事故就是发生不希望的能量转移所造成的,因此辨识危险源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系统存在的能够致辞害的能量(包括致害物质—)。

致辞害能量(物质)决定了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

2.明确危险源的存在状态,以及是否采取了有效的约束措施(既包括具体装备设备,也包括管理制度,作业规程等),这些都是分析事故原因的重要依据。

3.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外因,需要在危险源辨识的过程中加以明确,以全为指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

13.风险:

是特定危害性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结合。

系统风险就是系统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危害性事件的风险总和。

分成四级:

安全的、临界的、危险的

灾难性的。

14.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需要从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降低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两方面入手,具休地说,可以采取预防性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采取保护性措施及就急性措施降低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15.预告危险分析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二、审查阶段。

三、结果汇总阶段。

16.故障类型、影响和:

危险度分析

17.故障:

元件、子系统或系统在规定期限内和运行条件下未能按设计要求完成规定的功能或功能下降,称为故障。

18.故障类型:

是故障的表现形态。

可表述为故障出现的方式或对操作的影响。

19.故障检测机制:

由操作人员在正常操作过程中或由维修人员在检修活动中发现故障的方法或手段。

20.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的程序:

1.熟悉系统。

2.确定分析层次

3.绘制系统功能框图和可靠性框图

4.列出所有故障类型并分析其影响

5.分析故障原因及故障检测方法

6.确定故障等级

21.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是一种基于“引导词”的、由多专业人员组成研究组通过一系列的会议来实施的、对系统工艺或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有害后果的各种偏差加以系统识别的定性分析的方法。

22.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的分析步骤:

1.成立研究组。

2.收集系统资料。

3.分解系统

4.选择研究节点。

5.明确节点功能。

6.应用引导词。

7.提出措施

8.选择下一研究节点。

重复5-8步,直到所有节点分析完毕。

9.编写报告。

23.引导词:

是一些用于启发思维、激发人对系统偏差产生联想的简短词汇。

24.事件树分析:

是从一个起始事件开始,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考虑各个环节事件成功或失败,预测各种可能的归纳分析方法。

25.事件树分析的理论基础:

是系统工程决策论。

决策论中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决策树分析进行决策的,而事件树则是从决策树引申而来的分析方法。

26.决策:

就是为解决当前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选择最佳方案的一种过程。

27.事件树分析的基本程序:

1.确定系统及其构成因素。

2.确定可能导致系统故障的起始事件。

3.建造事件树。

4.进行定量分析。

28.事故树分析:

也称故障树分析。

它从一个可能的事故(顶事件)开始,自上而下,一层一层地寻找顶事件的直接原因事件和间接原因事件,直到基本原因事件(基本事件),并用逻辑图把这些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达出来。

29.事故树分析的基本程序:

1.准备阶段,

(1)确定所要分析的系统,合理确定系统的边界条件。

(2)熟悉系统。

(3)调查系统发生的事故。

2.编制事故树

(1)确定事故树的顶事件。

(2)调查事故原因(3)编制事故树。

3.事故树定性分析

4.事故树定量分析

5.事故树分析的结果总结与应用

30.事故树的构成:

是由各种事件符号和逻辑门构成,事故树采用的符号包括事件符号、逻辑门和符号三大类。

31.结果事件:

是由其他事件或事件组合所导致的事件,它总是位于某个逻辑门的输出端。

用矩形符号表示。

、结果事件分为顶事件和中间事件。

32.顶事件:

是事故树分析中所关心的结果事件,即所要分析的事故。

顶事件位于事故树的顶端,一棵事故树只有一个顶事件。

因而它只能是某个逻辑门的输出事件,而不能是任何逻辑门的输入事件。

33.中间事件:

是位于顶事件和基本事件之间的结果事件。

它既是某个逻辑门的输出事件,又是其他逻辑门的输入事件。

34.基本事件:

是导致其他事件的原因事件,它只能是某个逻辑门的输入事件而不能是输出事件。

总是位于事故树最底部,因而又叫底事件。

35.基本原因事件:

它表示导致事件发生的最基本的或不能再向下分析的原因或缺陷事件。

36.省略事件:

它表示没有必要进一步向下分析或其原因不明确的原因事件。

另外省略事件还表示二次事件。

即来自系统之外的原因事件。

37.特殊事件:

是指在事故树分析中需要表明其特殊性或引起注意的事件。

特殊事件分为开关事件和条件事件。

38.开关事件:

又称正常事件,它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必然发生或必然不发生的事件。

39.条件事件:

是限制逻辑门开启的事件。

40.事故树编制规则:

1.确定顶事件应优先考虑风险大的事故事件。

2.确定边界条件的规则。

3.循序渐进的规则

4.不允许门与门直接相连的规则。

41.最小割集:

是指如果某个割集中任意除去一个基本事件就不再是割集,则称该割集为最小割集。

42.割集是指由事故树某些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且当集合中的事件都发生时,顶事件必然发生。

43.最小割集的求法:

常用的有布尔代数化简法和行列法。

44.径集:

是指事故树某些基本事件的集合,当这些基本事件都不发生时,顶事件必不发生。

45.最小径集:

是指如果在某个径集中任意去掉一个基本事件,它就不再是径集。

46.最小径集的求法:

是利用它与最小割集的对偶性,首先作出与事故树对对偶的成功树。

也就是把原来事故树的与门换成或门,或门换成与门,各类事件发生换成不发生,然后利用上面介绍的方法即行列法或布尔代数化简法,救出成功树的最小割集,即可得到对应的原事故树的最小径集。

47.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

(1)最小割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

1.表示系统的危险性。

最小割集的定义明确指出,每一个最小割集都表示顶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事故树中有几个最小割集,顶事件发生就有几种可能。

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小割集越多,说明系统的危险性越大。

2.表示顶事件发生的原因组合。

事故树顶事件发生,必然是某个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同时发生的结果。

一旦发生事故,就可以方便地知道所有可能发生事故的途径,并可以逐步排除非本次事故的最小割集,而较快地查出本次事故的最小割集,这就是导致本次事故的最基本事件的组合。

可见,掌握了最小割集,对于掌握事故的发生规律,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大的帮助。

3.为降低系统的危险性提出控制方向和预防措施。

每个最小割集都代表了一种事故模式。

由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可以直观的判断哪种事故模式最危险,哪些种次之,哪种可以忽略,以及如何采取措施使事故发生概率不降。

4.利用率最小割集可以判定事故树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和方便地计算顶事件发生的概率。

(2)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

1.表示系统的安全性。

最小径集表明,一个最小径集中所包含的基本事件都不发生,就可以防止

顶事件发生。

可见,每一个最小径集都指示出顶事件不发生的条件,是采

取预防措施,防止发生事故的一种途径。

最小径集越多,防止事故的途径

就越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最小径集表示了系统的安全性。

2.依据最小径集可选取确保系统安全的最佳方案。

每个最小径集都指示了防止顶事件发生的一个方案,可以根据最小径集中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的多少、技术上的难易程度、耗费的时间以及投入的资金数量,来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控制事故的方案。

3.利用最小径集同样可以判定事故树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和计算顶事件发生的概率。

一般来说,如果事故树中与门多,则其最小割集的数量就少,定性分析最好从最小割集入手;

反之,如果事故树中或门多,则其最小径集的数量就少,此时定性分析最好从最小径集入手,从而可使分析过程得能简化。

48.结构重要度:

49.概率重要度:

50.临界重要度:

第三章系统可靠性分析

第四章系统安全评价

1.安全评价的定义:

是对系统存在的安全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与评价标准的比较得出系统的危险程序,提出改进措施。

2.安全标准:

经定量化的风险率或危害度是否达到要求的(期盼的)安全程度,需要一个界限、目标或标准进行比较,这个标准称为安全标准。

3.安全评价原理:

1.安全评价是系统工程,因此,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以全局的观点,更大的范、更长的时间更大的空间、更高的层次来考虑系统安全评价问题,并把系统中影响安全的因素用集合性、相关性和阶层性协调起来。

2.类推和概率推断原理。

3.惯性原理。

也可以称为是趋势外推原理。

4.安全评价程序:

1.危险性确认

危险的查出:

(检查)1.新的危险,2.危险的变化

危险的定量化:

(确认)1.发生的概率。

2.损害的程度

2.危险性评价

危险排除(措施)1.使危险变。

2.消除危险

允许界限(评价标准)社会对危险性的允许界限

然后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再评价是。

5.设备安全评价要点:

1.安全标志

2.仪表和操作

3.阀门及管线

4.警报系统

第五章系统危险控制技术

6.系统危险控制技术:

是通过对系统进行全面评价和事故预测,根据评价和预测的结果,对事故隐患采取针对性的限制措施和控制事故发生的对策。

7.危险控制的目的:

1.降低事故发生率。

2.减少事故的严重程序和每次事故的经济损失。

8.危控险制技术

宏观:

以整个系统作为控制对象:

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对危险进行控制。

手段:

法制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

微观:

是以具体危险源为对象,以系统工程的原理为指导,对危险进行控制。

手段:

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9.危控险制原则

1.闭环控制原则。

系统包括输入、输出,通过信息反馈进行决策,并控制输入。

这样一个完整的控制过程称为闭环控制。

2.动态控制原则

3.分极控制原则

4.多层次控制原则

10.安全决策的步骤:

1.确定目标

2.确定决策方案

3.潜在问题或后果分析

4.实施和反馈

11.安全决策方法:

评分法和决策树法

评分法:

就是根据预先规定的评分标准对各方案所能达到的指标进行定量计算比较,从而达到对各个方案排序的目的。

1.评分标准。

一般按五分制评分,优、良、中、差,最差

2.评分方法。

从数是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

3.评价指标体系。

一般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

4.加权系数,由于各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不一样,必须给每个评价指标一个加权系数。

决策树法:

又称概率分析决策法

12.因有危险源:

即生产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的损失的不安全条件,它包括物质因素和部分环境因素。

可以分为化学、电气、机械(含土木)、辐射和其他5大类。

13.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1)消除危险

根据危险源或危险因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布置安全。

厂房、工艺流程、设备、运输系统、动力系统和交通道路等的布置安全化。

2.机械安全。

它是指设备在制造时做到是品安全,位置安全,电能安全,物质安全。

(2)控制危险。

当事故危险不可能根除时,就要采取措施予以控制,以达到减少危险的目的。

其方法有:

1.直接控制。

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熔断器,限速器,安全阀,爆破膜,轻质顶棚。

2.间接控制:

包括检测各类导致事故危险的工业参数,以便根据检测结果予以处理。

以上的方法都不能消除危险,只能达到减少危害、控制危险的目的。

(3)防护危险

1.设备防护。

又称为机械防护,它包括以下几种:

固定防、自动防护、

连锁防护、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快速制动防护又称跳动防护、

遥控防护。

2.人体防护。

即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包括:

安全带,安全鞋,护目镜,安全帽和头盔,呼吸护具,面罩。

(4)隔离危险

1.禁止入内。

2.固定隔离。

3.安全距离

(5)保留危险

保留危险仅在预计到可能会发生危险,而又没有很好的防护方法的情况下采用。

这时必须做到损失最小。

因此,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分析和比较,要尽可能地估计各种意外因素,再作出决定。

(6)转移危险

14.根据系统安全评价的结果,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基本安全措施有: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和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

15.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

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

4.减少人为失误

5.加强监督检查

16.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

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的措施

2.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

3.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

4.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17.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3.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4.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

5.加强职工安全教育

18.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