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意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256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意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诗词意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诗词意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诗词意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诗词意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词意象.docx

《诗词意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意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词意象.docx

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l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意象,一般与自己的豪情壮志相关。

l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鸟(子规鸟)芭蕉等,多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和孤独惆怅的感情。

l冰雪、松、菊、梅、竹、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l杨柳、兰舟、长亭、关山(月)鹧鸪鸟等,多用于挥写离别之苦。

l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等,多借此抒发闲情雅致。

(一)树木类

l树的曲直:

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l黄叶:

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l绿叶:

生命力希望活力竹:

气节积极向上、不屈不挠。

l柳:

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l折柳:

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

伤别情怀,谐音(留)。

l堤柳堆烟:

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l红叶:

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木叶:

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l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l梧桐:

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王昌龄《长信秋词》: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l杨柳:

在中国文学史上,柳是一个很早就被咏唱的对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被视为咏柳之祖,柳与离别一下子拉上了关系。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

折柳寄托离情的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

大概是因为一者“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

二来柳树易生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又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二)花草类

l花开:

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

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

l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杨花:

象征离散

l桃花:

象征美人或青春容貌兰:

高洁牡丹:

富贵美好

l草:

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伤春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l草木:

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落花:

伤春

l禾黍:

黍离之悲(国家今盛昔衰)

l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

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l红豆:

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l竹:

象征正直、不从俗、有气节、积极向上、不屈不挠

l菊:

隐逸高洁脱俗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l梅:

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l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南朝乐府《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l梅子:

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l丁香:

指愁思或情结。

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三)动物类

l猿猴:

哀伤凄厉孤寂愁苦鸿鹄:

理想追求

l鱼:

自由惬意鹰:

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鸟:

象征自由

l狗、鸡:

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

奔腾追求漂泊

l乌鸦(寒鸦):

小人俗客庸夫哀伤沙鸥:

飘零伤感

l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

后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l双鲤:

代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l庄周梦蝶:

语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

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如陆游《冬夜》诗云:

“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l鸳鸯:

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l(孤)雁:

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鸿雁:

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l鹧鸪:

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

l杜鹃:

哀怨悲伤凄凉。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l燕:

温情惜春爱的思念沧桑漂泊信沙鸥:

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l婵:

感身世,诉悲凉;痛别离,苦远游。

鸿雁:

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l鹧鸪:

离愁别绪,伤感和没落。

黄莺:

春天的象征。

飞鸟:

自由的灵魂。

l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四)风霜雨雪水云类

l海:

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海浪:

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

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

l江水:

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l烟雾:

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l小雨:

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l细雨:

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爱情

l暴雨:

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l春风:

旷达欢愉希望东风:

春天美好

l西风:

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

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l霜:

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l雪:

纯洁美好环境恶势力的猖狂露:

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l云: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浓云:

表现愁肠压抑

l天阴:

压抑愁苦寂寞天晴:

欢愉光明金风:

秋风

l水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如: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l明月:

思乡之愁。

流水:

对时光流逝,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

l黄昏、夕照:

感伤的心情意绪。

细雨、烟雾:

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

l暮霭:

是一种黄昏意象。

“日暮愁云”就是离别之情,离别是长期的而且是万分痛苦的。

淡淡的云彩、衰落的草木、隐约的烟雾、寥落的寒鸦、黄昏的灯火、孤村、流水……所有凄迷暗淡的黄昏意象,隐隐透露出词人迷茫的目光和惆怅的心情。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

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烟波千里,暮蔼楚天——是诗人别后茫然若失心境的物化再现。

主人公暗淡的心情给天空水色染上灰色的色彩,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情,为离别词的千古绝唱。

(五)器物类

l玉:

高洁脱俗捣衣砧:

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l珍珠:

美丽无瑕簪缨(冠):

官位名望

l西楼小楼:

闺怨之情阑(栏)干:

象征着思念、寂寞、离愁

l须眉:

男子巾帼:

妇女桑梓:

故乡轩辕:

祖国

l三尺:

法律寸管:

笔青鸟:

信使丝竹:

音乐

l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

例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l昆山玉:

比喻杰出的人才。

语出李斯《谏逐客书》: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风之旗,树灵鼍(tuó,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

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

l船:

兰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樯撸(借代大船、战船)。

“船”是表现“漂泊”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六)颜色类

l白:

纯洁无暇丧事红:

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l绿:

希望、活力、和平蓝:

高雅、忧郁

l黄:

温暖、平和紫:

高贵、神秘

l黑:

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

(七)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

l英雄:

追慕自愧自叹小人:

鄙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