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中的文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2486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中的文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中的文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中的文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中的文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中的文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中的文章文档格式.docx

《《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中的文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中的文章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中的文章文档格式.docx

这名学生擅长用形象直观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我们认为画图不失为探索规律时有效的策略。

方法3说明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有做标记的习惯,图①有6个白色地砖,图②有10个白色地砖,图③有14个白色地砖,那么图④有多少个地砖?

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搜集信息、提取信息的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这么复杂的图,就变成了6、10、14、(),而且写出了这一列相邻数之间相差4。

学生能够在在提取信息的基础上加工信息,提出一个与题目意思一样的却又形式不一样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经历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

而学生解题过程看出了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飞跃。

通过方法2和方法3,我们能看出这两名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风格,因此就有了不同的解题策略。

方法4

有一部分学生的答案是22块,为什么是这个答案呢?

学生在做填空题时,边想边做标记,让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学生在三个图的旁边分别写着7个、12个、17个。

这三个数是学生数黑白地砖的总数,忽略了题目中求图④白色地砖的块数,22是图④黑白地砖的总块数。

如果学生在做题之前,像方法1的小朋友一样,先圈一下关键词,就不会因为如此小的马虎而使智慧被淹没。

这道题的本质就是考查学生找规律:

6、10、14、()。

这样的呈现方式一年级的小朋友都能做到正确率为100%。

那么前边审题——理解题意的过程、提取信息的过程就省略了,这样的省略就是对过程教学的省略。

这道题变化了呈现方式,体现了老师关注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有效训练。

(3)关注过程教学,体现数学思考

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重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如《鸡兔同笼》问题,把用计算能解决问题当作唯一的教学目标。

《课标》(2011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学生的认知特点,把画图、尝试列表都作为问题解决的的策略,并非只有会列算式才能判断学生会解题了。

如:

鸡兔放在一个笼子里,数头8个,数腿26条。

有几只鸡?

几只兔?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一做有几只鸡?

方法1

5分钟后,学生有的画图,有的列表,有的列算式……

方法1:

学生用了画图的策略,“26条腿”这个条件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可总数是8个头未引起学生的关注,同时也说明在做题时需要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回顾与反思,也可以对题意进一步理解;

方法2:

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一边画一边尝试调整,不仅关注了两个显性条件,对两个隐含条件也用得充分。

假设一只鸡和一只兔为一对,每对有6条腿,画到3对时,还剩下8条腿,所以后面的一对都是兔,为假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方法3:

学生用了尝试列表的策略,在保证鸡、兔共有8只的情况下,逐步调整,使

腿为26条时对应的鸡兔只数就是所求问题;

方法4:

学生把理解题意的过程用图文形式呈现出来,突出了问题解决中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即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

学生用算式解答也体现了假设的思想。

不同的方法承载了不同的价值,为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了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

最近看了史宁中校长关于过程教学的一段论述:

我们的教学过程——对思维过程的忽视,是当下教学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

“我们的老师讲课,往往是从中间开始讲,其实一开始的思维过程往往很重要,却被扔掉了。

老师看学生学得怎么样,也只看答案对不对。

“知识是什么,是思考的结果、经验的结果。

仅仅结果的教育是不能教智慧的,智慧往往表现在过程中。

有关过程的东西只有通过过程来教。

过程的教育能够培养我们的孩子正确的思考方法,最终培养孩子数学的直观。

因此我们要强调过程的教育,在过程中判断他的思维是不是对的。

而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学生一起思考”。

先学后导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更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对过程的关注就是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了把学生的思维外显,让所有学生能倾听不同的想法,在我怎么没想到的感觉中认同和接纳别人的想法,从而丰富自己的智慧。

(张秋爽)

第2篇: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

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

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1)树立质疑意识,和学生一起思考

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

实践证明,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最强,他们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高、效率也高。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很多时候他们都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孔子就说过: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在学生求知欲强的时候,思维才会积极,思维积极,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但是,在这方面我们做得很不够,老师包办的多了一些,留给学生空间小了一些。

【教学片段1】圆锥的体积为什么和等底等高的圆柱有关?

(六年级下)

在学习圆锥的体积时,老师让学生往等底等高的圆柱里倒水、倒沙子,为什么不往其它的立体图形里倒呢?

是呀!

书上是这样说的,教师就顺水推舟了,为什么呢?

可以让学生先思考一下:

以前我们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图形的体积时都是怎样推导计算公式的?

生1:

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把它通过割补转化成长方形,根据等积变形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2:

学习圆柱的体积时把它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就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

师:

其实,以往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图形的体积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转化为已学图形的面积、体积来学习新知识的。

那么对于圆锥的体积的学习,你认为和以前学习的哪个立体图形有关系?

生3:

我觉得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关系,和长方体、正方体没关系。

生4:

虽然圆柱的体积可以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求出体积,但是圆锥应该和圆柱有关。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它们的底面是相同的圆。

那你们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5:

用底面积×

生6:

不可能是底面积乘高,肯定比这个乘积小。

那你感觉是多少呢?

我感觉可能是底面积乘高的一半。

生7:

我也这么认为的。

因为圆柱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沿着一条边旋转360°

得到的;

而圆锥是直角三角形的其中一条直角边旋转360°

得到的,直角三角形是长方形的一半,所以体积也应该是一半。

好!

既然大家都同意,我们就试一试。

圆锥和什么样的圆柱有关系?

体积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老师给学生准备了一些圆柱,有等底不等高的,有等高不等底的,还有等底等高的。

学生开始尝试,在倒水过程中,有的圆柱和圆锥之间没有关系;

有的正好能够倒3次,就能把圆柱倒满。

于是从正好能够倒3次这个数据,思考什么样的圆柱和圆锥有这样的关系?

把圆锥往圆柱里一放,正好是等底等高的圆柱才有这样的关系。

等底等高的圆柱是圆锥体积的3倍。

(执教者:

吴正宪)

每个小组亲自尝试后,得出结论,知道了为什么要往等底等高的圆柱里倒水,不往长方体的容器中倒水的原因,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和思考问题的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学生的操作是有目的、经过思考后的验证,不再是盲目的操作工:

操作是基于动作表征,所有的操作是为了概念的形成,为了让学生逐步形成表象表征和语义表征做基础,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学生理解了转化的方法:

所有的平面图形的面积都是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计算方法的,立体图形的体积也不例外。

结论的形成有逻辑层次,不是直接对应的结论的达成,真正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原来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有关系这一最终的结果”分成三个层次:

圆锥的体积和哪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有关?

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样的圆柱有关?

圆柱的体积和等底等高的圆柱有怎样的关系?

层层的递进,最终聚焦到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层层缩小包围圈,筛选排除的方法是数学常用的方法。

学生在知识迁移过程中能不断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

圆柱是由长方形的长或宽旋转一周得到的,圆锥是由直角三角形的其中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得到的,有一大部分学生猜圆锥应该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二分之一。

这里学生对于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之间的有些是可以类比的,有些不能类比还体会不深刻。

通过操作了使学生能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体会操作对于结论正确与否的价值性。

【教学片段2】它有名字吗?

在学完正比例之后,老师让学生根据图像、图表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成正比例的量。

表1

表2

图像1中,正方形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因为它们的比值总是4。

表1速度是每小时行90千米是一定的,所以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的量。

图像1好像不成比例,因为它们比值不一样,差一定,小明和小东相差3岁。

我也同意。

因为图像1和图像2虽然都是一条直线,但是它们的起点不同,一个是从(0,0)开始的,一个是从(0,3)开始的。

你入木三分,观察仔细,表达准确!

抓住了概念的本质!

观察是我们进行数学思考非常重要的载体。

表2是燃烧的长度和剩余的长度都是10。

和一定,也不是成正比例。

像表2和图1既不是正比例也不是反比例,那它是什么?

在数学上有名字吗?

你真与众不同!

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其实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这是我们初中学习的新知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先去查一查资料。

刚才说的这件事和我们经常说的“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不成比例时一回事。

你用联系的观点把两件事统一成一件事了,多了不起呀!

邸丽)

学生在对比中产生问题,这种意识是难能可贵的,老师对此加以肯定和评价,鼓励学生会提问题,这是你们初中要学习的其它函数,也就是一次函数:

如果把燃烧长度看作x,把剩余长度看作y,那么x+y=10。

从函数的角度说,它是一次函数。

老师的简单介绍是基于学生的疑惑。

由此可见,学生的思考离不开对疑惑的追问。

在每节数学课结束时,老师们都会问: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这个小环节不能形同虚设,应该充分利用,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并对学生给予恰当的评价与积极的等待,适当的时候给予渗透和回应。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不断思考,敢于暴露自己的想法。

《课标》(2011年)指出“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以前的课标中仅仅提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重大变化。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事情。

教师要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提问,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

具体的说,可以从以下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激励学生与众不同,帮助学生跳出书本,思考数学价值等等。

(2)解疑课解惑,和学生一起思考

有经验的老师能给学生留一些创意性的作业,比如知识拓展性的问题。

也可以给学生留一些探究性的小课题,需要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但是学生在解决整个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一定能得到锻炼。

对这些创意作业和探究成果可以通过集中展示、教师引导的“欣赏”、学生之间交流评价等方式给予积极评价,鼓励更多的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

老师会需要一个月或一个固定的时间内反馈学生的问题。

如一个月内可以利用活动课时间专门来让学生一起交流问题,其它同学解答。

在讨论交流中,随着知识的学习,有一些问题可以随之解决,有的问题解决不了,老师不忙于给学生答案。

既可以接着研讨,还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等。

【教学片段3】我的竖式简单,为什么不用我的这种方法?

(三年级下)

三年级小学生在学习竖式除法时,有的学生算48÷

2,用的是一层竖式,老师讲的时候,需要用两层竖式,解释分的过程。

明明我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正确,老师和书上为什么不用我的一层竖式呢?

在除法竖式这个单元学完之后,学生自己就明白了,像792÷

5这样的计算,不是一眼就能分出结果,而且每一位都有余数,就需要逐层去分,这样更清晰。

数学的学习就是学生不断感悟、逐步开窍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生疑—解疑—生疑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引领着学生不断思考,体会着思考的快乐与幸福。

(3)教师暴露自己的思考过程:

和学生一起分享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问许多问题,尽管我们有时把握不准,尽管学生的问题有时不着边际,也应该让学生提,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教师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倾听、筛选。

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思考问题,从习以为常的经验中会反思和追问。

教师要能暴露自己的思考路径,教学中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供大家思考,遇到情境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遇到这些问题后应该从哪些角度来分析,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可以提出哪些新的问题。

学生在五年级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接着要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

让学生猜测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三条边是定值吗?

经过思考否定后进一步想:

两条边的长短与第三条边有关系吗?

有什么关系?

有些知识是可以类比迁移的,像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

有些知识学习过程中是需要产生认知冲突的,与此同时收获的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

在做习题时,老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和学生一起分享不同的思考方法。

“甲乙二人分别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8小时相遇,若每人都少行1.5千米,则10小时到达。

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学生通过画图后列出算式:

1.5×

8=24(千米)

24÷

(10-8)=12(千米)

12×

10=120(千米)

算完了,学生就认为完事大吉了。

此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

这种做法是我们四年级学习的方法,你能够用六年级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吗?

我是这样想的:

这道题属于我们学过的与速度、时间、路程有关的问题,刚才你用的是在整数范围内解决这类问题,其实还可以用分数来解答,请你试试。

生:

哦,我知道了,8小时相遇就是1小时行总路程的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每人每小时都少行1.5千米,合起来1小时少行3千米,10小时相遇就是1小时行总路程的错误!

所以3÷

(错误!

—错误!

)。

随着知识的增长,需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而且这些知识就能够形成网络,在自己脑中建构一条知识链。

史宁中校长说:

“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能力依赖于三方面:

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经验的积累,三方面同等重要。

关于“知识的掌握”,我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是没有问题的;

关于“经验的积累”,大概还差得很多;

关于“思维的训练”,我们做得也不够,只能打五十分。

那么为了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我们现在的教育只做了一半的工作.我们没有更多地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孩子如何去创新,帮他们从小的事情、小的发现开始积累经验,没有这样的意识是不行的。

”(《数学课程标准》的若干思考

(一)史宁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从双基到四基的变化,落实从双能到四能,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头到尾想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体现过程,抓住联系,凸显思考,注意层次。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绝非一朝一夕,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学段逐步进行引导,而且要贯穿在数学课程的各个领域,重点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落到实处,从而把学生的智慧与能力落到实处。

吴老师支招

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给学生提供数学工具,准备多样化的学习素材,为发现和提出问题准备物质条件

2.从头到尾想问题、解决问题,和学生一起思考体现整体性、过程性和多样性。

3.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需要分阶段,做到循序渐进。

(张秋爽)

第3篇:

基于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这个词是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最早提出的,他用这个词来描述直觉思维的形成过程的,比较明确的概念是由安徽师范大学姚本先先生给出的,他认为:

“这个词语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上,需要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结合所学新知,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持续性思维做好铺垫。

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基于课堂教学,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1)借助动手操作与交流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应创设一定的操作与交流的空间,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也只有在亲自动手操作后,通过自我探究获得的答案才能引发思维的碰撞,才能使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片段1】《组合图形的面积》(五年级下册)

多媒体出示一张居室平面示意图(如右图)。

这是一所没有装修的新房子,如果打算装修客厅地板,

至少需要购买多少块地板呢?

同学们,你们可以帮他想想办法吗?

需要计算出客厅的面积。

地板的面积和客厅的地面面积应该是相等的。

(出示客厅平面图)

这是客厅的平面图,你可以直接计算它的面积吗?

你能想出解

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吗?

可以在题单图上画一画,写一写。

学生解决的主要方法如下:

这些方法听懂了吗?

有没有建议或意见?

我觉得有些小朋友的分的太复杂了,我比较喜欢①和⑤,③和④太麻烦了,不小心还容易计算错了。

麻烦是麻烦,但是方法是正确的。

做题特别是考试的时候,我们还是要选择最简单的方法节约时间。

我觉得×

×

同学最聪明,他画的⑧号图形,答案都出来了,我都想了很久才想通了。

现在想通了没有?

想通了。

那你再说说。

把左边的3米分成两个1.5米,移动一个上去让他成为一个长方形。

我有不同的意见,我觉得⑧号图形这种方法,还是要看数据,万一是3.3呢,如果除以2,就不好计算了。

我觉得⑦最简单,我最喜欢。

孩子们都说得不错,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也都很有想法,不过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法。

那你们觉得⑦⑧这两种方法和其他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我觉得⑦⑧都是在“切一块”或者是“加一块”,而其他的都是在

原图形上面直接变化。

在数学上我们把“分”的这类方法叫做“分割法”,“补”的这一类叫做“添补法”。

(执教者赵珞辰)

赵老师的这节课,以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以操作活动为课堂教学的载体,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把不能直接计算的图形分割成以前学过的图形,自主探究如何计算组合图形以及筛选出最简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交流中呈现的动态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创设认知冲突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的开始”,所以我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冲突,为学生创设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精心设计已有知识和新知的联系和区别,必能打开学生的思维阀门,使学生通过比较和辨析,澄清旧知和新知之间本质的矛盾和联系,引发学生自我产生问题的能力。

【教学片段2】《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三年级上册)

出示问题1和问题2。

问题1:

38人乘小缆车,一次最多送5人,至少几次全部送完?

38÷

5=7(次)……3(个)

7+1=8(次)

答:

至少送8次。

0

问题2:

一张圆桌最多可以围坐5个人,我们班有38人,至少需要几张桌子?

5=7(张)……3(人)

7+1=8(张)

至少要8张桌子。

为什么这两道题都要加“1“呢?

因为两道题剩下的3个人,第一道题还要再送一次,第二道题剩下的3个人不能让他站起嘛,所以也必须加一张桌子,虽然很浪费,但是不能丢掉朋友。

马上出示问题3。

问题:

3:

38元钱,买5元一根的跳绳,最多可以买几根跳绳?

38÷

5=7(根)……3(元)

7+1=8(根)答:

我认为最多买8根。

我不同意,我认为最多买7根。

和上面的题一样,刚才都加了1,所以现在还是加1。

那我们再来读读题,小组讨论讨论,到底加1还是不加1?

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不加1,因为剩余的3元不能再买1根跳绳。

问题4:

一块花布长38米,做1套衣服用5米,最多能做几套衣服?

5=7(套)……3(米)

最多能做7套。

因为剩下的3米不能再做一套衣服,所以不能加1,最多能做7套。

比较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异同?

加1还是不加1,要看问题的意思,主要是要看生活中的道理去计算。

说得真好,加1还是不加1是不固定的,需要我们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