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专升本辅导班政治练习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2395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10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专升本辅导班政治练习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成人专升本辅导班政治练习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成人专升本辅导班政治练习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成人专升本辅导班政治练习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成人专升本辅导班政治练习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人专升本辅导班政治练习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成人专升本辅导班政治练习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专升本辅导班政治练习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人专升本辅导班政治练习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0.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指()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

C.思维能否决定存在的问题D.思维是否具有能动性问题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因为它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D.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

13.划分哲学派别的惟一标准是()

A.对运动和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的可知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14、“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15.“富贵在天,生死有命”是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6.“物是感觉的复合”()

1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三大自然科学基础是()

A.量子力学、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C.信息论、控制论、系统化

D.地心说、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

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古典政治经济学

C.空想社会主义学说D.启蒙哲学

19.第一次明确提出哲学与其他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关系的是()

A.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B.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

C.旧唯物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哲学

20.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的问题是()

A.世界的本原问题B.意识的本质问题

C.世界发展的动力问题D.世界的矛盾性问题

21、哲学是( 

A、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B、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C、人人都有的世界观 

D、终极真理的理论体系

2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世界是否运动和发展的问题

C、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3、否认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是( 

A、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C不可知论D绝对主义

24、“存在就是被感知”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

2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古今中外知识的总汇B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科学哲学的终极真理

2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 

A、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B、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C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D、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

27、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二元论唯心主义和一元论唯心主义

C唯理论唯心主义和经验唯心主义D、辩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28、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理在气中,理随事变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理在事先,事随理变D、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29、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A、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

B、原子唯物主义、气本论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C、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列宁的唯物主义、毛泽东的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0、辩证法的三种历史形态依次是( 

A、唯物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科学辩证法

B、唯心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辩证法、科学主义辩证法

C、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现代唯物辩证法

D、古代唯心主义辩证法、近代唯物主义辩证法、现代科学主义辩证法

3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A、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B、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C、为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D、绝对真理体系的建立

3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当是( 

A、绝对信仰,一切照办B、看其是否有用C、既要信仰,又要怀疑D、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3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A、分析和综合的统一B、逻辑和历史的统一C、理论联系实际D、虚心向群众学习

二、辨析题

1.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错误。

(1)对不同哲学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不能都笼统地说成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正确地回答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歪曲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但不能说是“科学之科学”。

(2)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既限制了具体科学的发展,也使哲学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不利于发展。

3、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但唯心主义并不都是不可知论。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相区别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则是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不同回答而划分的。

二者虽有联系,但又有区别。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因此,唯物主义都承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都是可知论。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当然是错误的,但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又认为,人的思想能够认识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因而也是可知论。

只有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家,才是不可知论。

4、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特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而不是唯一特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它具有实践性、阶级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等特点。

(2)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

它以实践为基础,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服务,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

三、简答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现实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即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只有解决好主观和客观的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19世纪30—40年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3)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等三大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4)19世纪德国的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做了理论准备,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特征,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完备而彻底的唯物主义,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果和归宿。

四、论述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体系。

它同旧哲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它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第一,哲学研究对象上的变革。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从根本上改变了旧哲学凌驾于所有科学之上,把哲学视为"

科学之科学"

的错误观点。

其次,哲学对象上的根本变革,科学地解决了旧哲学所不能解决的哲学与具体科学的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

哲学以整个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科学则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又以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表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

代替论"

和排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指导作用的"

取消论"

都是错误的。

第二,哲学内容上的变革。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克服了旧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相分裂的状态。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结束了旧哲学中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长期独占统治地位的局面,使人们对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成为科学。

再次,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并同辩证唯物主义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完备而严整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哲学体系,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崭新阶段。

第三,哲学的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上的变革。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它的产生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结束了旧哲学只是剥削阶级专利品的历史。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体现了不同于旧哲学脱离实践的根本特征。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统一,完整地体现了哲学应当承担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作用,它不同于旧哲学只是停留在用不同方式说明世界上。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诸多方面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同旧哲学有着根本区别,成为自有哲学以来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1.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A.唯心主义B.不可知论C.形而上学D.朴素唯物主义

2.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4.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内在形式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物质的根本属性D.物质的两种基本属性

5.“机事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A.时间的连续性B.时间的一维性C.时间的广延性D.时间的重复性

6.“时间和空间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抽象的概念”这段话说明时间和空间是( 

A.人脑中主观产生的概念B.物质的存在形式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D.物质的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7.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与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一种(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

8.科学证明,人脑是思维的( 

A.器官B.产物C.源泉D.对象

9.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对客观世界的改造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对社会的改造D.正确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10.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关系的问题上,正确的观点是( 

A.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 

B.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

C.电脑的发展完全取代人脑D.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

11.规律是( 

A.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偶然的联系

C.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表面的联系 

D.事物和现象之间的非本质的联系

12.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13.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物质性原理

14.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15.一元论就是( 

A.认为世界本原只有一个B.唯心主义C.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

16.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7.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运动B.客观实在性 

C.发展的规律性D.矛盾的斗争性

18.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客观性 

B.可知性 

C.稳定性D.运动

19.静止是( 

A.运动的一般状态B.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C.绝对不动,永远不变D.与运动无关的稳定状态

20.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这种观点是( 

A.相对主义的B.形而上学的C.辩证唯物主义的D.唯心主义的

2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了(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mD.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22.意识是( 

A.物质的感性活动B.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C.先于物质而存在的东西D.大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23.从动物感觉和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 

A.猿脑发展为人类 

B.直立行走 

C.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D.生产劳动

24.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空间( 

A.永恒不变地存在着B.三维的广延性是无限的C.是不可计量的D.是虚无的

25.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26.《坛经》中记载: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27.意识的本质是( 

A.在外界刺激下人脑和的特殊物质B.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社会的产物

28.人工智能的产生和发展说明( 

A.意识是物质的属性B.电脑可以进行思维运动C.电脑可以代替人脑D.电脑比人脑聪明

29.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严重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就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外部世界的反映

30.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在他周围住处有许多竹子,他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枝、竹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形态、姿态有了透彻的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受到大家赞扬,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有成竹”。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的反映D.意识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

31.下列选项中全面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含义是( 

A.人类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能力 

B.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

C.人类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规律的能力 

D.人类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32.俗语说“画饼不能充饥”。

这句话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可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B.意识与物质没有同一性

C.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D.意识的作用不能取代物质的作用

33.物质好意识的关系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适应于物质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一能动的反作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D、意识决定物质,物质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34.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客观性B、实体性C、运动 

D相对性

3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好静止的关系是( 

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想对的

C、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D、静止好运动都是相对的

36、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不可知论观点D、唯物辩证法观点

37、“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观点属于( 

A、实用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唯意志论观点D、经验主义观点

38、从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因素是( 

A、手脚分工B、语音的产生C、社会的出现D、劳动

39、“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病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是(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0、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A、存在性B、运动行C、物质性D、客观性

41、意识能动性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A、实践B、主观努力C、客观规律D、先进的物质手段

4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发挥B、集体智慧的调动C、解放思想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43、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是( 

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44、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A、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B、世界是精神的世界C、世界是统一的世界D、世界是发展的世界

45、哲学上的二元论是( 

A、唯物主义的一种形式B、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

C、超越唯物主义好唯心主义的独立派别D、主张物质好精神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世界本原的哲学

46、否认意思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种观点是( 

A、庸俗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

47、下列说法中揭示了事物发展规律的是( 

A、太阳东升西落B、谁往低处流C、冬去春来,夏尽秋至D、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48、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 

A、能动地反映和改造世界B、能动地改造客观规律C、自由地创造宇宙万物D、自由地改造社会规律

49、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 

A、摆脱客观世界的制约 

B、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C、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D、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50、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局限性是( 

A、直线论、循环论、宿命论 

B、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

C、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D、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

5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主要错误在于( 

A、把客观事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B、否认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C、不懂得物质的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 

D、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

52、在世界是否有统一性问题上,存在着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53、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一切从原则出发,客观要符合主观

C、一切从多数人的愿望出发 

D、一切从科学的理论出发

54、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分歧是( 

A、意识有无能动性的分歧 

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分歧

C、意识的本质是什么的分歧D、世界是否可知的分歧

55、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A、它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B、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C、它可以被人们直接感知 

D、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56、我们想知道,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应当是( 

A、一切从群众的要求出发 

B、一切从上级的指示出发 

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D、一切从原则出发 

1.世界统一于存在。

(1)它否认了世界统一于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的本原问题。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而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

(3)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

由于单独的存在既可以是物质的存在也可以是精神的存在,从而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实际上宣扬的是精神的存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电脑能够思维,最终会超过人的思维从而统治人类。

人工智能是指用机械或电子计算机来模拟和代替人脑的某些智能。

人工智能就是电脑按事先编好的程序系统对人的思维进行模拟。

人工智能和意识的区别:

(1)人脑和电脑的活动机制根本不同。

(2)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而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3)意识活动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人工智能不具有这种创造性。

因此,思维模拟不可能在整体上达到或超过人脑的思维水平。

人脑的思维决不会完全被人工智能所控制和支配。

3.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和物质的反映。

(2)意识的本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揭示:

一是从它产生的物质基础来讲,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二是从它的内容来看,意识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