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案高一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精品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2081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6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教案高一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一政治教案高一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高一政治教案高一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高一政治教案高一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高一政治教案高一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精品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教案高一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精品Word下载.docx

《高一政治教案高一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精品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教案高一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精品Word下载.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政治教案高一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精品Word下载.docx

注③:

商品所有者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吗?

商品所有者要实现商品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给商品购买者;

商品购买者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给商品所有者,即商品交换的结果是商品所有者占有了商品的价值,商品购买者占有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可见,商品所有者和购买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判断:

1.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价值。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

3.没有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使用价值。

()4.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

理论联系实际:

1、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

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

2、日常生活中,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等说明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优质优价(优质产品的价格通常比较高)的商品,其价格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商品质量(使用价值)好,而是其包含的价值量大,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较多。

●货币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的产物。

物物交换的困难必然导致货币的产生。

注:

货币和商品并非同时产生,商品先产生,货币后产生。

判断题:

货币是人类的发明之一。

2、货币的含义:

3、货币的本质是:

4、弄清几对关系:

(1)货币和和其他商品:

货币是商品,但不是一般的商品,它和一般商品的主要区别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和一般等价物有别:

①产生时间不同;

②特征不同;

③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3)等价物和一般等价物:

等价物存在于物物交换阶段,用来表现一种或几种商品的价值;

一般等价物存在于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阶段,用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5、金银为什么最适合充当货币?

(见课本P3)

试分析: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判断题:

金银是唯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

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

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

为什么叫基本职能?

是因为货币产生时就有的,是货币其他职能的基础。

2、价值尺度

(1)价值尺度的含义:

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的职能。

(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原因: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的货币。

(4)货币单位:

人民币、美元、欧元的单位是,英镑的单位是。

(5)价格的含义:

(了解)商品价格、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关系(填“正比”、“反比”或“无关”)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和货币价值成;

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该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

(6)价值尺度和价格的关系

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货币产生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对货币来说,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对商品价值来说,就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价格。

3、流通手段

(1)流通手段的含义:

又叫手段,是指的职能。

(2)商品流通的含义:

(3)流通手段、商品流通的关系

流通手段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商品如何交换。

(4)初期的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初期的商品交换

商品流通

公式

商品—商品

商品—货币—商品

产生时间

货币产生前就存在

货币产生后出现

买卖行为

同时同地进行

在时空上是分离(先卖后买)

联系

都是商品交换的形式。

本质上都是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5)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只能用货币。

(6)货币流通规律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成正比,同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分析题:

在“商品—货币—商品”中,“商品—货币”是“惊险的一跃”,为什么?

怎样化解风险?

4、货币的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1)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金属货币。

(2)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随着而出现的。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情形常见的有(五种):

(3)货币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表现:

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其实是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等职能。

例:

中国从美国购进一批设备,耗资100万美元,这里的100万美元执行货币的职能。

A、世界货币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

这里只能选世界货币,而不能选流通手段,因为是货币在世界市场起作用。

●纸币

1、纸币的含义:

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1)国家发行:

纸币只能由国家发行(所以叫法定货币),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权发行,否则构成制造假币的违法犯罪行为。

我国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行纸币。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强制使用:

必须是现在强制使用的纸币,以前强制使用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不能流通。

(3)货币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其票面代表的价值;

纸币只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2、纸币和货币的关系

区别(从五个方面区别)

货币

①货币是商品;

②货币有价值;

③货币有五种职能;

④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⑤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纸币是货币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

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

①纸币不是商品;

②纸币没有价值;

③纸币只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④纸币的本质是货币符号;

⑤纸币是国家发行的。

纸币代替金属货币后,人们通常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为货币。

货币发展的历程:

金属货币→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纸币是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

因为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候,人们只关心它的实际购买力,并不关心它本身的价值,从而产生了没有价值的纸币。

3、纸币的面值(面额)≠纸币的购买力(纸币代表的价值,或者实际能购买商品的能力)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时,纸币贬值,纸币的面值大于纸币的购买力;

通货紧缩时,纸币升值,纸币的面值小于纸币的购买力。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4、纸币与铸币相比的优点:

①制造成本低;

②防止贵金属流失;

③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5、纸币发行的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

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发;

纸币发行量过少,就会引发。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过多或过少。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含义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

表现

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

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

①纸币发行过多;

②社会需求旺盛;

③成本上升等。

①纸币发行过少;

②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

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

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去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

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对策

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备注

①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

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

②通货膨胀是宏观上的卖方市场;

但卖方市场有宏观、微观之分,所以卖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

①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跌。

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下跌不一定是通货紧缩。

②通货紧缩是宏观上的买方市场;

但买方市场有宏观、微观之分,所以买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紧缩。

●信用工具(也叫信用货币,是商业银行办理结算业务时使用的结算工具)

信用卡

支票

汇票

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汇率也是一种支付凭证,是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

特点和优点

多功能一体化,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节省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一律记名,不准流通转让,不许签发远期支票,转帐支票用于同城结算。

用于外埠结算,有利于汇款人异地贸易,避免了长途携带现金的不便和风险。

种类

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银行汇票又分为电汇和信汇

判断题1:

信用卡、支票、汇票、外汇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判断题2:

信用卡和人民币都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

判断题3:

汇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外汇和汇率

1、外汇:

用表示的用于的。

(1)外汇与外币(见《测评》P5),注意两点

第一,外币不一定都是外汇。

只有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

第二,外汇不等于外币,外汇除包含外币,还包括:

以外币支付的支票、汇票、股票、债券等。

外汇可以在中国直接流通。

(2)外汇与对外贸易

在对外活动中,出口可赚取外汇,进口需要支付外汇。

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在于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进口才有保证。

(3)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是外汇的积累,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和偿还对外债务。

外汇储备越多越好。

2、汇率:

(1)我国汇率的表示方法(直接标价法,也即人民币外汇牌价)

外币对人民币(不能颠倒)的汇率=人民币元/100外币。

如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821.48。

买入价和卖出价。

买入价。

也称买入汇率,即银行向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卖出价。

也称卖出汇率,即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买入卖出之间有个差价,这个差价是银行买卖外汇的收益,一般为1%一5%。

我们通常说的外币对人民币汇率指买入价。

(2)汇率变化与本币币值、外币币值的联系

一般来说,一国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如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降低,表明同量外币所能兑换的本币减少,则通常意味着本币升值或外币贬值;

反之同理。

汇率降低,则外币贬值。

(3)影响汇率的因素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外汇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4)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测评》P6)

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

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

③由①②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

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一言蔽之,升值弊大于利。

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

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

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1)“稳定”的含义:

对内保持;

对外保持。

(2)“稳定”的意义:

对,具有重大意义。

●正确对待货币(见《测评》P5)

(1)货币被崇拜的原因:

货币产生后,就成了社会财富的。

(2)货币并不神秘,不应盲目崇拜:

从货币产生过程看,它只是一种,从货币的本质看,它是,从货币的作用看,货币的作用受的制约。

(3)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三句话):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很多,如商品价值、供求关系、货币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宏观政策等,其中只有商品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但通常情况下,价格的变动主要受供求的影响。

价格、供求和价值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不能说“决定”),而价值与供求无关(价值只取决于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供求影响价格

1、供求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等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

间接因素通过直接因素起作用。

2、供给、需求对价格的影响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量”字不能少)多,则商品价格低;

反之亦然。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量”字不能少)多,则商品价格高;

特别提示:

供给、需求对价格的影响和价格对供给、需求的影响正好相反,试从以下题目体会:

题:

2003年粮食减产,出现粮食价格六年来的全面上扬。

这说明()

A、供给影响价格B、需求影响价格C、价格影响供给D、价格影响需求

中国目前的轿车盈利空间大,使得其他投资者纷纷加入这一行业。

3、买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1)卖方市场:

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起主导作用。

(2)买方时常:

供过于求,“货多不值钱”,起主导作用。

买方市场与通货紧缩的关系、卖方市场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见前面有关阐述)。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

1、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注意三个词语:

“现有”、“正常”、“平均”。

(1)“现有”:

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在的。

(2)“正常”:

正常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不是指绝大部分厂商的条件。

(3)“平均”:

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决定的生产某商品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平均时间,不是指绝大部分厂商的平均劳动时间,而是指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平均劳动时间。

2、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个别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1)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同一商品的生产者,如果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意味着其生产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

反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

这就是为什么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很高而经过一段时间价格回落的道理。

辨析1:

个别劳动时间和商品价值量无关,因此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没有意义。

辨析2:

个别生产者不能改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个别生产者没有意义。

辨析1的答案参考

(1)、

(2)。

辨析2的答案参考

(1)。

3、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产品数量)的增加,同时意味着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成正比”,这句话对吗?

(了解)

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别,商品价值有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之别,应当先确定各自的内涵,再讨论相应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试从下图把握:

单位商品价值量

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使用价值总量(即产品数量)

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1倍

↓1倍

↑1倍

不变

个别劳动生产率↑1倍

通过图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和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2)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和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5、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了解)

第一,在商品生产领域: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第二,在商品交换领域: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生产决定交换,两者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6、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了解)

第一,价格为什么会上涨或下跌?

因为供求影响价格。

第二,价格为什么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

不但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会影响供求,二者相互影响,使得价格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只能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说明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

价格不会无限涨落的直接原因是价格也会影响供求,根本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

第三,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也唯一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由于价格影响供求,所以价格会出现上涨或下跌。

市场经济中,商品都由企业定价,因此,企业决定商品的价格。

联系实际:

生活中的“联合限价”、“恶意降价”等非法垄断行为,使供求不能调节价格,价格人为背离价值,都是违背价值规律的行为。

7、正确理解等价交换(了解)

第一,等价,是指价值量相等。

货币产生以前,等价交换要求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

货币产生以后,等价交换要求价格和价值相符。

第二,等价交换并非指商品交换的个别场合,而是从商品交换的总过程来讲的,指的是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符。

等价交换就是价格和价值相符。

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

8、正确理解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了解)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它既不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的规律,也不是某一个社会(比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

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这也是正是我们为什么放弃计划经济而选择市场经济的客观原因。

9、对价值规律作用的辩证分析(了解)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作用就是市场调节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又有局限性,需要辅之以政府的宏观调控。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需求定理)

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则商品的需求量(“量”字不能少)减少。

(了解)“买涨不买跌”违背需求定理吗?

需求定律认为,一般来说,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化,但“买涨不买跌”似乎与这一定理相反。

但是当我们引入“预期价格”这个概念时,我们也完全可以将这种相反的情况纳入需求定理的意义范围内。

因为当价格上涨时,人们心里的预期价格却是低的。

比如当物品的价格从9元上涨到10元时,人们会认为从现在这个10元开始,这个物品现在的价格是最低的,因为他们预期以后的价格会越来越涨,11元、12元、13元...。

因此当价格上涨时,人们的需求购买行为选择的仍然是价格最低的时候。

可见人们的“买涨不买跌”仍然是受需求定理支配的。

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不同

(1)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

(2)可代替程度高的商品需求弹性,可代替程度低的商品需求弹性。

(了解)最高限价(也叫限制价格、低价政策)和最低限价(也叫支持价格、高价政策)

最低限价:

对需求弹性小的某些商品(如粮食),政府可以实行最低限价(即此时高于供求形成的正常价格),以保护生产者的利益;

但其结果是该商品供过于求,则政府必须以相应措施应对。

最高限价:

对于需求弹性大的某些商品(通常对消费者的生活有重要影响,如医院的专家门诊),政府可以实行最高限价(即此时低于供求形成的正常价格),意在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但其结果是该商品供不应求,可能导致抢购或黑市交易,则政府必须以相应措施应对。

3、相关产品价格对需求的影响

(1)替代品:

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则其为替代品。

替代品的功能通常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人们的同一需要。

替代品的存在,使消费者可以趋利避害。

(2)互补品:

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下降,则其为互补品。

互补品通常是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

互补品的存在,是生产者盈利的有利条件。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调节生产:

价格对供给的影响(供给定理)

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则商品的供给量(“量”字不能少)增多。

启示:

正由于此,生产者应当及时把握市场走向,或在涨价前增加攻击量,或在降价前减少供给量。

2、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寻求降价空间,形成竞争优势。

说明:

当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该商品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就有降价的余地。

3、促使商品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获取更多利润。

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

本课结论:

不管是“影响价格的因素”还是“价格变动的影响”,归根到底都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应当遵循价值规律,时刻关注价格的变化,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见《测评》重点难点P22),注意以下几点

1、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这里讲最主要因素,包括两个:

居民收入和消费品价格。

影响消费的因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这里讲的居民收入和消费品价格属于客观因素。

影响消费的因素还可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这里讲的居民收入和消费品价格是从微观角度阐述了影响消费的因素,从宏观角度看,影响消费的最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

()影响消费的最根本因素是居民收入。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这里的收入指“可支配收入”,即对个人合法收入作了必要的扣除。

(2)一般来说(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越多,则消费量越大。

但居民消费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