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席财经》11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1827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首席财经》11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首席财经》11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首席财经》11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首席财经》11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首席财经》11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首席财经》11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首席财经》11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首席财经》11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首席财经》11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李稻葵日前在北京举行的新浪金麒麟论坛上称,从短期来看,一旦经济增长率出现稳定的情况……货币政策是不是可以从现在适当宽松的转向稳健的甚至于谨慎的货币政策,不过他没有明确表示何时为货币政策可以考虑转向的时机,但他坦言这个时机必须是“中国经济增长下滑的态势要基本被遏制住”。

至于未来宏观政策走向,他表示,现在很难讲会有什么变化,但是我相信这个理念大家是认同的,一旦这个经济增长下滑的态势已经被遏制住的话,整个的政策取向可能会有变化。

2011年货币、信贷、利率、汇率全紧缩

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回归稳健,有什么政策含义?

前述政策咨询人士指出,定性判断蕴含的定量含义,意味着2011年货币增速目标可能会下调,全年信贷调控目标也会下调,或者在信贷调控上不再做上限要求。

2010年央行制定的M2增速为17%,但截至9月末M2增速达到19%,全年实现目标几无可能。

在信贷目标上,年初厘定的7.5万亿元人民币信贷目标也非常有可能被突破,截至9月末已经实现6.3万亿元,而且这一目标只是表内信贷规模目标。

“2011年M2目标可能会下调到16%,或者15%。

”这位人士指出,信贷规模也不适于再过于行政化的管理。

此外,利率、汇率政策也在框架之内。

前述经济学家指出,价格政策和数量政策的结合点,是被市场广泛讨论的热钱问题,即加息或升值会引来热钱,放大流动性总量。

汇率政策上,虽然渐进升值的路子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最优,但却依然是各方较能够接受的共识性选择。

 

以下目录

【楼市调控】3

“十一五”教训:

单靠加息难抑房价3

“十二五”定位:

从GDP支柱到“配角”5

长期趋势:

暴涨时代落幕7

【财经纵横】10

中央经济工作会,政治任务大于经济意义10

全球经济复苏希望增强11

是澳大利亚跟着中国加息,还是……12

【要闻报道】12

10月热钱流入再大加速12

官方智囊称地方债年内或升至10万亿13

高盛:

房价将大跌20%13

【国际动态】14

美QEⅡ大猜想14

美元不会因二次量化宽松继续走弱15

【焦点透视】16

2010:

开启亚太经济全新战略格局16

【观察与思考】19

扎紧篱笆19

【楼市调控】

结论:

05—07年的楼市爆发期,最直接的结果是发现了土地的价值,但同时衍生出了“土地财政”困局与“越调越涨”的乱像。

最大的教训是,在宏观经济持续上升背景下,单纯靠货币政策并不能够抑制房价。

如果楼市调控不能跳出货币调控为主轴的框架,恐怕,通胀压力不减,热钱涌入趋势不变,房价上涨动力不灭!

单靠加息难抑房价

【博览资讯研报】博览首席研究员王晓兵先生指出:

以十七届五中全会为界,中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正式进入了新的、颠覆过去三十年基本框架的历史时期。

五中全会所提出的诸多理论创新,将成为未来制定中国国策的新基石,其影响可能远超十二五。

而在我看来,楼市“十二五”期间同样面临新逻辑、新层次、新秩序的重建。

但在审视“十二五”的楼市走向之前,让我们先把宏观视角拉回05-07年。

因为通胀、加息周期等宏观背景都显示,中国正处于新一轮“05—07式”经济上升周期的起点。

回顾宏观演绎历史,有助于我们把握楼市未来的走向。

在05—07年的楼市爆发期,最直接的结果是发现了土地的价值,但同时衍生出了“土地财政”困局与“越调越涨”的乱像。

而地价居高不下的困扰,以及信贷调控再次失败的风险,在当前的楼市调控中同样存在。

同时,“十二五”楼市还将面临的新问题是:

一、未来土地财政已难有大的挖潜空间;

二、中国已再次进入加息周期,并可能在今明两年面临更加严峻的热钱涌入。

那么,高房价往何处去?

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成长的空间在哪里?

我们的答案是,如果今后不能跳出货币调控为主轴的框架,恐怕,只要通胀压力不减,房价上涨动力就不灭!

不过,决策层显然不打算让这种历史重演。

05—07年“越调越涨”的根源

在05—07年的经济周期中,宏调的重点始终是围绕着对资产价格上涨的围剿,其中房价上涨又是最严峻的问题。

从05年3月开始,以加息和提高房贷首付作为主要手段,房地产市场遭遇了长达三年的调控。

但从结果来看,05—07年的楼市调控结果可谓差强人意。

05年初,高房价还只是沿海地区的局部问题,到了07年末,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增速已经与沿海地区不相上下。

这三年间,除了“9.27新政”曾短暂地使房价在08年小幅下跌之外,其他政策都只能在1—3个月内使成交量出现一些下滑,而对房价上涨格局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特别是到07年,加息几乎成了房价上涨的信号。

事后,业界总结05—07年地产调控失败的一个铁律是:

在宏观经济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单纯依靠货币政策紧缩,虽能在短期内对投资和成交产生较明显影响。

但从中长期看,反倒可能成为成为通胀升温的证据,从而加速房价的上涨。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在于,05-07年是中国房地产业市场化大发展的时期,对于大部分此前一直停留在福利房价时代的城市来说,房价需要有一个爆发期。

这两大因素导致05-07年更多的热钱涌入,豪赌楼市升值。

今年的调控再次面临同样尴尬

从宏观背景来说,当前楼市已再次处于类似预05—07年的情景。

其一,都处于加息周期中。

央行在05-07三年间共进行了8次加息和12次准备金上调。

而在“10.20加息”之后,博览首席研究员李宏图先生指出,这宣布中国再次进入了新一轮加息周期。

其二,都处于人民币升值周期中。

同时,在升值策略上,两次汇改中中国都选择了小幅、渐进、可控的策略。

其三,都处于通胀时期。

05至07年,CPI从不足2%一路突破了8%的高点。

而今年,预计10月份有可能突破4%。

其四,都面临热钱加速涌入对楼市调控的干扰。

就政策调控而言,今年自年初以来,房地产市场已经历了三轮调控。

其中,“新国10条”被誉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

而四季度开始事实的“新国五条”提出的“首付3成以上”、“四限令”行政问责等,更是前所未有的调控手段。

但调控再次面临与05—07年同样的尴尬:

第一轮调控中,“新国4条”执行一个月后,就因3月份房价暴涨而宣告失败;

第二轮的“新国10条”出台后,业内寄予极高。

然而,楼市也只是在二季度出现三个月的成交量下滑,房价依旧坚挺,到了三季度则重新开始回升;

第三轮调控自出台之始,就备受质疑。

直至央行加息,也并未平息市场的疑虑。

“有价无市”的结果其实仍只是之前历史的重演。

最终结果会有不同吗?

需要说明的一个前提是,如果监管层继续延续05—07年的调控思路,即单纯依靠货币政策调控(或者说收紧资金链),则当前及未来的楼市调控恐怕不免再次失败。

但显然决策者并没有打算墨守陈规。

从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楼市的定位,以及相应的调控动向来看,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十二五”的房地产市场将从“保增长”的支柱转变为“调结构”的配角,调控再次失败的忧虑会显著降低。

(见下文)(研究员柏双)

我们强调,必须高度重视未来数年楼市调控的颠覆性变革!

无论是宏观背景,还是调控手段,无论是战略地位,还是功能作用,“十二五”期间,你都将看到一幅迥然不同的楼市画卷。

从GDP支柱到“配角”

【博览资讯研报】如果你还墨守成规,如果你还相信“越调必越涨”。

那你必将付出惨痛代价!

首先,在宏观背景上,中国已度过了“保增长为主,调结构为辅”的数量型经济阶段,开始部署向“调结构为主,保增长为辅”的质量型经济的战略转身。

博览首席研究员王晓兵先生指出:

以十七届五中全会为界,“经济增长”和“结构平衡”的关系,将从此前的“八二”向“二八”转变。

会议直接取消GDP与能耗目标的举动表明,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影响了中国近三十年一样,“科学发展”也将奠定未来十年的国策基石

我们认为,在这种国策框架的历史巨变中,楼市作为过去二十年受惠于政策护佑的代表,在未来数年受到的冲击也将是最显著的。

其次,从中国社会结构来说,在城镇化加速与人口红利开始衰减的矛盾中,楼市本身也已到了面临重大调整的敏感节点上。

根据社科院的报告,未来五年,中国城镇化可能将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到52%左右。

但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口红利再2008年达到了顶点,目前已开始缓慢衰减。

根据这种变化,结合国际普遍规律,我们认为,未来五年,楼市产品结构、量价、企业等也有必要重新开启一轮调整大幕。

这意味着,就战略地位而言,房地产业必将从GDP支柱变成经济配角。

这意味着,高房价、高地价必将与土地财政脱钩,与地方政绩脱钩。

这意味着,高房价必将成为过街老鼠,地产暴利时代终结。

这意味着,决策者在楼市调控上的顾忌更小,决心更大,力度更强。

这意味着,楼市调控必将进入常态化、长期化。

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巨变。

其一,在功能作用上,由此前强调房地产业的商品属性,转而强调其民生属性。

从“国4条”到“新国10条”,再到“新国五条”,坚持保护自住型需求,以及对投机性购房不断加码打压,都凸显出了这种转变。

而从消息人士透露出的“十二五”楼市规划细节来看,民生倾向还将进一步强化。

其二,在政策目标上,从强调其经济地位,转向强调“平稳健康发展”。

两个显著变化是,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拿掉了楼市支柱产业的表述,而今年以来,“遏制房价上涨”贯彻政策始终。

其三,调控手段更加纯熟、多样。

从侧重控制需求,逐渐向增加供给转变;

从资金链等市场调控为主,向行政性手段转变。

作为体现调控手段根本性变化的三个典型例证是:

一、传闻“十二五”期间保障房的建设目标将达3000万套,从而占据住宅需求半壁江山;

二、数十年楼市调控中闻所未闻的“限贷、限购、限外、限价”四限令横空出世;

三、年初至今,上海等高房价地区一批土地腐败窝案被揭开,相关官员被问责。

除此之外,自上而下的来看,相比05—07年,有利于改善未来数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的因素还在于:

一是土地的价值已经被挖掘殆尽,甚至是透支了。

土地财政逐渐显露出难以为继的迹象,决策者迫切需要完成楼市价值的“二次发掘”。

但这个二次发掘不再会是围绕房价上涨。

二是既得利益集团开始出现分化。

部分有先见之明的开发商,也感受到高房价的不可持续性,逐渐向保障房、商业地产等转型。

“十二五”期间,比楼市更加诱人的新兴产业投资机会,还将进一步分流楼市资金。

三是保障房可望填补商品房调控留下的空白,熨平调控造成的短期供需矛盾。

调控拖累经济的担忧也可望解除。

综合而言,我们认为“十二五”的调控将显著区别于此前数十年,房地产市场将开启新格局(研究员柏双)

决定“十二五”楼市走向的核心已聚焦在保障房上。

不过,其“微利、低价”要求无论是对地产业,还是对开发商来说,都是一个巨大挑战。

这可能意味着,虽然“十二五”期间的房屋需求仍具有相对乐观的成长前景,但房地产业的产值则会从高增长回归到平稳增长。

暴涨时代落幕

【博览资讯研报】新的国策框架下是新的楼市格局。

毫无疑问,“十二五”期间,房地产作为经济“支柱”的地位必将有所下降,但同时,其“保民生”功能则大大强化。

显然,决定“十二五”楼市走向的核心已聚焦在保障房上。

而在我看来,经过数年的摸索后,保障房已具备了在“十二五”迎来大发展的条件,甚至不排除占据楼市半壁江山的可能性。

其潜台词是,商品房与保障房的此消彼长将是未来五年楼市变革的主旋律。

不过,保障房的“微利、低价”要求无论是对地产业,还是对开发商来说,都是一个巨大挑战。

而房价的暴涨时代也将终结。

五年磨砺,保障房已成参天大树

当前房地产市场产品格局的一个最大变化是,经过五年的摸索,决策者对保障房的定位、规划目标和推动方式都已经成熟。

如果说,05年的“国八条”是中国正式开启保障房建设大幕的萌芽。

而此后的几年,保障房只是在蹒跚前行,且“雷声大雨点小”,那么。

进入2010年,全国保障房建设可以说已出现了质的飞跃。

其一,就保障对象而言,按照不同收入水平,中央在今年分别制定了廉租房、经适房、公租房和棚户区改造房等不同产品类型和不同规划发展目标。

限价、限销售对象、无偿划地、税收减免等办法也比较适当地体现出了与商品房不同的政策待遇。

其二,规划目标清晰、明确。

两会提出,2010年要完成580万套保障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房;

2012年末要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房问题。

随后,国土部严格按照中央“70%的新增供地用于保障房建设”的要求,制定了今年的供地计划。

其三,在推动方式上,一方面,中央从行政上对地方政府下达有关保障房的政绩指标。

另一方面,在企业层面,又鼓励市场化运作,通过优惠条件,吸引开发商业住宅的企业介入保障房建设。

事实上,官方的最新调研证实,今年1-9月,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520万套,已占到年度计划580万套的90%。

与之前的拖沓相比,局面可说是完全改观。

而这只是开始,更加诱惑的保障房蛋糕是在“十二五”。

住建部透露,在《“十二五”城镇住房建设规划和中长期建设规划》中,预计每年商品房建设大概在600万套左右,保障性安居工程500万套左右。

住建部官员称,“十二五”期间至少必须要完成3000万套保障房才能弥补历史欠账。

这意味着,未来五年,保障房将逐渐占据住宅需求半壁江山。

楼市向“薄利多销”时代过渡

作为侧重民生的公共产品,中央推动保障房的几大原则是:

一、限价;

二、限面积;

三、限购买对象;

四、限利润率;

五、限制交易。

具体来说:

其一,在保障房项目开建之前,就规定价格区间和最高售价。

项目建成后,一般情况下,售价至多不能超过同地段商品房价的50%。

其二,优先保障对象从最低收入群体逐渐向中等以下收入群体扩大。

房屋面积限定在以50—90平米之间。

其三,统一采用行政划拨的方式供地。

地方政府不仅不能通过卖地获益,反而要承受商业用地相应减少的机会成本。

其四,对开发商来说,保障房的项目利率不能超过5%,利润区间一般在3%-5%之间,加上管理费等一些额外的政府优惠最高例如率也不能超过6%。

业必须是的开发商。

且开发商必须是曾有建设大规模项目的经验。

其五,保障房的产权和交易等要受到更严格的限制。

比如廉租房只租不卖,而经济适用房一般5年以上才能够买卖,且交易收益需按比例收归政府,公租房则需要租满五年以上才能够买。

上述原则的核心是,保障房绝不能够成为盈利性产业。

无论购房者、开发商,还是地方政府,都不能够通过保障房进行投机获益。

同时,保障房还应该能够要对商品房的房价形成抑制作用。

实际上,从此前数年的保障房建设进展来看,资金困境始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很多开发商承建的保障房项目只能保本。

我们认为,一则,“资金缺口”问题,在“十二五”期间仍将持续困扰保障房的推进;

二则,保障房的“微利、低价”要求对所有地产企业都是一个挑战。

这要求参与保障房建设的企业必须在资金实力、政府公关、产品研发和成本控制上具备远超一般企业的实力。

可能在其中获益的只可能是万科等少数已提前布局的地产龙头,而中小企普遍有心无力。

换言之,保障房成为主角,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楼市“暴利时代”的落幕。

“十二五”楼市向“薄利多销”时代转向是必然。

同时,行业将进入兼并、淘汰、转型的高发期。

(研究员柏双)

【财经纵横】

中央经济工作会,政治任务大于经济意义

【博览资讯报道】踏入11月,中共五中全会开过后,“十二五”不再是重点,因为有五中“建议”描蓝,剩下只是着色的功夫。

突击“十一五”规划完成,也不是难事,因为大局已定,预定任务似全可完成。

国务院现在的焦点,自进入十一月始,就是为来年准备了,而其焦点,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筹备。

一般来说,制定五年规划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筹备会较为轻松,但今年看来不完全按规律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筹备,有了诸多新的难点,而这些难点,又是中共领导层圈定出来的。

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不仅通过了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二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还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作了部署。

按胡锦涛的讲话,这“今后”的意思,只有一小部分是讲五中会后到年底的工作,大部分是部署来年的工作。

中共诞生90年明年政治大事

胡锦涛的讲话和中共五中全会,部署来年工作,主要是划出两层意思,第一层即圈定明年是“十二五”规划通过之年,也是规划实施第一年;

第二层即圈明年是中共诞生90周年。

先说第二层意思,即点出中共诞生90周年,是将之定为明年的政治大事,在一定程度上,与去年中共建国60年在同一等级。

虽然中共党的生日,就算大庆也不会阅兵游行,但按胡锦涛主席讲话,各方面工作都会围绕这件政治大事而展开。

于此明年在政治上不轻松,在经济层面要诸多配合。

“十二五”经济开好局意义重大

第一层意思,即说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就是定位为规划的“开局之年”。

胡锦涛说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

这就决定了来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以开局为重,也就是说,来年经济工作和宏观调控,要比一般年份付出更大的努力。

当然,具体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筹备而言,不论是保障政治大事,还是突出开局动作,都要以具体的调控安排,具体的调控指标来体现。

比如经济增长的指标、通胀的指标、就业指标定不定,如何定,现都变成难题。

而更重要的还是,作为开局之年,作为大事之年,明年怎样才能体现科学发展首度成为“主题”,又如何把握着转型这条“主线”,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答出的。

(SPQ)

全球经济复苏希望增强

【博览资讯报道】全球三大经济体相继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制造业活动增强,订单状况改善,这推动了各地股市上扬,因为投资者看到了希望:

全球经济复苏正植根于坚实的基础之上。

美国、中国和英国的制造业前景好转,让此前预期制造业产出指标应会放缓的经济学家们感到困惑。

这些表明第四季度开局良好的初步指标,可能不足以阻止美联储在周三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为进一步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向经济中再次注入大量资金。

在各大经济体中,中国最早公布了好消息:

两项采购经理指数的升幅均远高于预期水平。

印度制造业PMI指数也表现强劲,抵消了韩国等许多国家数据逊于预期的影响。

在欧洲,英国也发布了强劲的PMI数据:

从53.5升至54.9,表明今年内经济增长不太可能进一步放缓。

数据编制机构Markit的经济学家罗布•道布森(RobDobson)表示,上述数据“会使人放心,进入最后一个季度后,制造业依将是英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动力”。

欧元区上月发布的“闪”数据也显示制造业活动有所改善,尤其是在德国。

在美国,由供应管理学会发布的同类数据也显示,制造业增长加速,10月份PMI从9月的54.4升至56.9。

据悉,对美联储注资的预期,加之全球经济增长强劲,使增强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推高了各地股市。

是澳大利亚跟着中国加息,还是……

【博览资讯报道】澳大利亚中央银行周二将基准利率提升了25个基点。

对此,澳大利亚央行理事会表示,“从中期看,通胀抬头的风险依然存在。

在今天的会议上,理事会判断,风险平衡已经转移到需要采取早期、始终的货币紧缩政策。

据悉,澳央行的加息决定令人意外。

此前接受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18名分析师中有12人预计澳大利亚央行将维持利率不变,留出更多时间评估全球前景的不确定性。

而澳央行的意外加息推动澳元走高,升息之后上升了1.2%。

目前,普遍的疑问是,这是澳大利亚央行紧跟中国央行的加息步伐,还是预示着中国在家洗的步伐更近了?

抑或其它?

暂无法断定。

印度短期再加息可能性小

印度央行11月2日将其基准利率各上调25个基点,符合市场普遍预期,此举旨在抑制物价上涨,但该行表示短期内进一步上调利率的可能性较小。

据悉,这一决定基本符合市场的预期,同时也是印度央行今年第六次上调基准利率。

据悉,印度央行将其回购利率,即隔夜贷款利率上调至6.25%,同时将逆回购利率,即借款利率上调至5.25%。

同时,该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维持在6%不变。

【要闻报道】

10月热钱流入再大加速

【博览资讯报道】广东省社科院教授黎友焕领导的“境外热钱研究”课题组,日前便监测到热钱加速流入内地的趋势。

对于热钱涌入的流量,黎友焕指出,就10月份热钱进来的速度和量,跟9月份相比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黎友焕近日接受中央电视台访问时透露,“境外热钱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全国100多个地下钱庄的监控发现,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8月以来流入到境内的资金大多是投资性资金,并呈现只进不出特点,与以往的大进大出非常不同。

据了解,今年9月国家外汇储备急剧增加1005亿美元,跟8月份相比是一个明显飞跃;

而对比今年上半年外储只增加551亿美元,更是反映了央行重启汇改后外储明显增长。

黎友焕认为,从8月底到现在的这种热钱流量,可算是2002年到现在最大的,流进的速度也是最大的。

另据业内人士估计,9、10两个月已有8500亿港币的热钱涌入香港。

官方智囊称地方债年内或升至10万亿

【博览资讯报道】中国社科院对地方政府债务和融资平台贷款的专项调研显示,平台贷款余额到今年末或将升至9万至10万亿元。

与银监会7月份公布的7.66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