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167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doc

《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doc(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doc

2010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

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组

2010年4月24日~25日,我们举行了全市第三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本次检测试题在命题组成员认真研读2010年考试大纲及说明的基础上,反复分析近几年全国高考及各课改省市高考试题的命题趋势,结合我市前两次检测学生的答题情况命制的。

试题在突出双基知识考查的基础上,强化对能力的考查,着力体现能力立意的高考命题趋势。

整套试卷难度尽可能与高考难度接近,以期通过检测、反馈对教师后期复课工作给以引领与指导。

考试结束后,我们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考试信息,对试卷的质量、学生答卷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全市高中考试成绩做了统计,确定了本次检测的“临界线”:

理科一本:

495分  二本:

435分

文科一本:

530分  二本:

465分

请各县区、各学校参照此“临界线”,对本次检测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认真作一统计分析,制定后期复课工作的策略和措施,确保全市高考成绩不断提升。

语文试题

一、命题说明

根据课标版高考大纲及全国课标卷近年来的高考实际,结合一检二检的检测的考点布局及我市高三教学的实际,语文命题组认真探究,命制了2010年我市第三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试卷分析

三检是我市最后一次统一检测,在前两次检测基础上,我们统筹安排考点,合理布局试题梯度,力争在内容上、结构上、题型上、难度上靠近高考,贴近新课程高考改革的方向,强化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三区语文总成绩简析:

考试人数

平均成绩

难度系数

渭滨区文科

1088

95.19

0.63

渭滨区理科

1948

94.57

0.63

金台区文科

1343

91.8

0.61

金台区理科

2997

95

0.63

陈仓区文科

1320

94.2

0.63

陈仓区理科

3162

96.2

0.64

三个区的语文难度系数都在0.61-0.64之间,符合高考难度系数要求,能有效检测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选择题答卷分析:

文科选择题答题率统计(1306人)

题号

答案

答A率

答B率

答C率

答D率

1

C

13.2

15.8

34.6

36.2

2

B

13.6

39.4

28.6

18.1

3

D

8.0

10.3

10.3

71.1

4

C

3.9

21.7

69.3

3.8

5

B

1.1

69.7

16.5

11.6

6

C

31.7

21.6

38.5

7.6

13

A

21.8

20.2

26.6

29.2

14

D

15.5

8.3

16.4

57.4

15

C

11.6

5.2

77.9

2.5

理科选择题答题率统计(2931人)

题号

答案

答A率

答B率

答C率

答D率

1

C

10.1

12.0

42.5

35.0

2

B

12.4

43.2

27.4

16.6

3

D

7.4

8.0

8.9

75.2

4

C

1.9

18.5

75.8

2.7

5

B

0.8

76.8

12.1

9.2

6

C

36.7

19.0

36.7

6.8

13

A

17.0

24.0

25.6

30.8

14

D

18.8

4.9

21.9

51.1

15

C

9.1

6.1

80.1

1.7

第1题:

1-3题为现代文阅读试题。

这道题主要考查对文中概念的精确理解,许多学生对文章阅读不仔细,对“丝路学”的理解不够精确,导致错误。

第2题:

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

三项理解都有问题,需要仔细辨别,从原文中找出依据,多数学生还是没有辨析清楚。

第3题:

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

因为“走完全独立自主的道路”一句比较绝对,所以多数学生都能选正确,得分率较高。

第4题:

4-7题为文言文阅读试题。

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积累理解,得分率较高,主要是对“富”的具体含义能够正确理解。

第5题:

考查对人物特点的具体理解。

需要对列举的句子仔细辨别,才能准确选择组别。

多数学生能够理解,选择准确。

第6题:

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由于题干A项不够严密,因而选A和选C的考生基本相等,说明学生基本能够读懂全文,理解文意。

第13题:

13-17题为表达题。

13题考查对成语理解和运用。

其中“高山仰止”这个成语的运用有些争议,这里主要是借楼观台对老子这个人物的敬仰。

同时,A项的“令行禁止”这个成语的运用,许多学生的理解也不够正确。

第14题:

考查对病句的辨析。

通过前两次的重点强调,这次病句辨析题,过半的学生能够正确作答,比原来的得分率提高了不少。

第15题:

考查句子的衔接排序。

对于衔接排序的试题,学生只要能够抓住其逻辑顺序,选对的几率就较大,得分率较高。

(三)主观题答卷分析

试卷抽样统计(300份)

序号

满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第1卷

27

27

0

14.99

7

10

10

0

6.98

8

5

5

0

4.00

9

6

6

0

2.68

10

6

6

0

3.40

11-

(1)

5

5

0

3.34

11-

(2)

6

6

0

3.68

11-(3)

6

5

0

3.76

11-(4)

8

5

0

3.45

12-

(1)

5

5

0

4.77

12-

(2)

6

6

0

5.20

12-(3)

6

6

0

4.54

12-(4)

8

8

0

5.81

16

5

5

0

3.41

17

6

6

0

5.43

18

60

53

0

47.63

第7题:

文言文翻译题。

侧重于对重点实词和虚词的考查,所考词语较为常见,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对文句的基本意思都能掌握。

问题主要是翻译死板,不能根据文意具体灵活处理句间的关系。

第8题:

鉴赏诗句。

存在主要问题:

有些学生不能根据诗歌的题目和下面的命题来判断诗歌的主题,也不能正确理解诗中的一些比喻等修辞手法,竟然把喻体当做本诗所写的对象,或者缺乏必要的分析。

第9题:

分析诗歌情感。

因为对诗歌描写的对象的都辨析不清,因而分析诗人的心理和思想感情也就错误。

有些考生不看诗歌,只是简单套用术语,导致答非所问,离题万里。

第10题:

名句名篇默写。

本次命题为四小题任选三题,选文涉及《离骚》《阿房宫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醉翁亭记》等篇目,按说没有生僻的篇目,但学生答题情况很不理想:

或者不标题号,顺序颠倒,卷面潦草,涂改严重;或者不按要求作答,甚至全段默写;或者记忆不准确。

第11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作该题的考生占24%。

(1)题:

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够准确,特别是对“虚幻的景象”、“洗心革面”、“温馨意境”等不正确的分析辨别不清,导致选项错误。

(2)题:

对侧面描写的人物特征进行概括,有些学生抓不住题干的核心,答成情节、作用,甚至父母形象等。

或者对人物的特征理解不正确,不符合文本意思。

第(3)题考查小说的创作手法,许多学生看不出小说中对儿子采取的是虚写(侧面描写)的手法,不知道通过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写法,或者对这些手法只是列出,不能简要分析。

第(4)题,对小说设置的悬念的探究。

许多学生不能抓住一个观点谈自己的认识,内容繁杂,缺乏条理。

这类试题,应该有明确的观点,即从题干的表述中选择一个自己认同的观点,然后作简要的阐述。

第12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选作该题的考生占76%。

(1)题:

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于传记相对而言较为简单,所以多数学生都能正确分析和概括有关内容,选出两个不正确的项。

(2)题:

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概括,主要是有些学生要么不能分条概括陈述,要么概括不能简明扼要。

第(3)题:

分析开头两段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有些学生不会分析其作用,不结合文本,只写些空话大话,或者不能正确使用术语。

第(4)题:

对文中人物的做法进行探究,结合文本,明确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

有些学生只有观点,没有必要的阐述,或者不会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

第16题:

语言的实际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句中实词和虚词的恰当使用。

但许多学生竟然分不清哪些是实词,哪些是虚词,要求填写虚词却写成了实词;要求改实词却改了虚词,这一现象暴露了学生在语法上的缺陷。

第17题:

仿写补写题,仿写的四个句子既要内容上与前后文连贯,又要在句式上、字数上、修辞上与前后文基本一致,特别是最后一句,在“可见”后面补写的应该是总括性的语句,许多学生不能正确补写。

第18题:

作文仍是新材料作文题,这则材料可以立意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如:

①做事要细心,要注意细节,这样才能发现事物的奥妙;②做事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按规章办事,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③要找准事物的位置,这样才能发挥事物的作用;④平凡的事物中往往蕴藏着意想不到的美,要善于把这种美发掘出来;⑤平凡的事物只要你运用得当,也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效用;⑥人与人之间打交道要把话说清楚,有时候因为没有把一句关键的话说出来,会使人与机遇失之交臂……但学生思路狭窄,或者对材料理解不当,立意不够恰当,这次作文普遍水平不高,可能也与试题材料只是客观叙述,没有主观议论有关。

三、复习建议

1.通过这次检测,指导学生要认真分析各自的得失,查漏补缺,继续寻找自己的不足,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对症下药,保持强项,强化弱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最后这一个月的强化训练阶段,一定要精选训练试题,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效的强化训练,可以适当多做一些训练试题,让学生见识不同类型的材料和题型,反复训练,强化学生的语文应试能力,使最后阶段的强化训练真正起到冲刺的作用。

3.在着力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概括能力、表述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即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分析、评价,这是《高考大纲》对古诗文和现代文阅读的重要要求,主要包括赏析文学作品的内涵、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

从这次检测的诗歌鉴赏题和小说阅读看,学生的赏析能力还较弱,要结合具体实例,着力培养。

4.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高考大纲新增的能力层级,是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展、有创新,关注考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根据选考的小说和传记最后一题来看,许多学生还不会做探究试题,不会表明观点,不会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做到言之有理有据。

这是我们在冲刺阶段要特别关注,认真训练的重点之一。

5.作文要多训练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要对材料能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立意。

后期做套题较多,要让学生全部写成篇作文也有困难,可以训练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

或者找准角度进行立意,列出写作提纲;或者一则材料,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立意,列提纲。

同时,要让学生筹备新颖的不同类别的素材,以应对高考作文,保证作文不失大分。

6.注意挖掘非智力因素,继续规范答卷要求,书写清楚、规范、工整。

同时,因为语文是第一科的考试,学生的心理因素也比别的科目更加重要。

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保证学生能够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答好高考第一科语文,也对整个的考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试题

一、命题思路

宝鸡市2010年质量检测(三)数学试卷命制,遵循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贯彻陕西省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和2010年陕西卷(数学)《考试说明》的精神,努力体现陕西省高考数学命题趋势.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凸显高中数学主干知识,主要涉及函数与导数(第5、6、9、21题)、数列(第1、19题)、三角函数(第5、6、7、14、16题)、立体几何(第13、18题)、圆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