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文言文复习《指南录后序》练习.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128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指南录后序》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指南录后序》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指南录后序》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指南录后序》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指南录后序》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指南录后序》练习.doc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指南录后序》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文言文复习《指南录后序》练习.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指南录后序》练习.doc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资料——《指南录后序》练习

一、文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缙绅纾祸觇视荟萃翌日羁縻分当引决号呼靡及渚洲诋大酋自刭巡徼

愧怍得间奔真州

2.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D、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C.死生,昼夜事也。

D.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二、文言文语段练习:

(一)、阅读文段,完成如下题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昔人云:

“将以有为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除:

革除B.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萃:

会集

C.会使辙交驰会:

适逢D.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意:

估计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初至北营,抗辞慷慨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D.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3、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辞相印不拜——于是未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就职。

B.以资政殿学士行——用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C.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查点吕师孟叔侄二人叛国(的罪行)。

D.予分当引次,然而隐忍以行——我理当自杀,可是(还是)勉强忍耐着前往。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祐二年,南宋形势严重,元兵逼到都城临安城门,国家命运岌岌可危。

文天祥矢志报国,不顾利害。

B.国难降临,文天祥想法有三:

一是为国捐躯决心已定;二是打算以外交手段挽回败局;三是侦察敌情以决定救国对策。

C.文天祥出使元军后遭受扣押,忍受屈辱,被驱北上,自杀未遂,想到了以后的斗争,坚持活了下来。

D.文天祥想以言辞说动敌人是不符合实际的,说明他虽有忠君爱国之心,但对敌人估计不足。

5、解释加横线字

①除右丞相()②会使辙交驰()③予不得爱身()

④予更欲一觇北()⑤予自度不得脱()⑥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⑦以祈请使诣北()⑧以资政殿学士行()⑨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6、翻译下列句子

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②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③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④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⑤昔人云:

“将以有为也。

”:

7、概括这三段文字的大意,并说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与品格?

大意:

【】

精神与品格是: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

呜呼!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1、释加横线的字

①诋大酋()②争曲直()③如扬州()④竟使遇哨()

⑤几邂逅死()⑥质明()⑦为巡船所物色()

2、下面各组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去京口去今之墓而葬焉

B、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几彷徨死

C、几以不纳死挟匕首以备不测

D、如高沙纵一苇之所如

3、下列词语古今义相同的是()

A、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B、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C、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D、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4、选出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A、避哨竹林中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能容于远近D、死生,昼夜事也

5、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A、“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在扬州城下,进退不由自主,几乎等于送死。

B、“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经过瓜洲扬子桥,竟然遇到哨兵,没有不死的。

C、“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与元军头目相处二十天,争辩是非,几次该死。

D、“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死就死了,可是境界险恶,危险层叠交错出现,不是人所能忍受的。

6.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②无日而非可死

③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④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⑤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三)、呜呼!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复何憾哉!

复何憾哉!

【注】 正丘首:

此处指死于故国或故土。

1.与“诚不自意返吾衣冠”中“意”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B.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C.目似瞑,意暇甚D.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与“予之生也幸”中“幸”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C.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D.则吾斯役之不幸

3.对下列各句中“也”的用法,分类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幸生也何为 ②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③,副词,与现代汉语的“也”同义;②④,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呀”。

B.①③,副词,与现代汉语的“也”同义;②④,句末表判断,副词。

C.①③,句中表停顿,助词;②④,句末表判断,副词。

D.①③,句中表停顿,助词;②④,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呀”。

4.对“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即使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君王和父母的面前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

B.我虽然光明磊落,没什么惭愧的,但在君主和双亲面前,却只能凭这一点点成绩来掩饰自己的罪过。

C.我虽然正气凛然,没什么惭愧的,但在君主和双亲面前,仍然没什么好自我夸耀的。

D.我虽然光明磊落,没什么惭愧的,但在君主和双亲面前,却没有一点事功来掩饰自己的罪过。

5.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巡船所物色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D.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6.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C.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D.请罪于母,母不许

7.解释下列字。

①前驱  ②余僇  ③死而后已  ④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8.翻译:

①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②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

  

9.下列各句句读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B.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

C.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D.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资料——《指南录后序》练习汇集答案

一、文言基础知识

1、缙绅jìnshēn纾祸shū觇视chān荟萃cuì翌日yì羁縻jīmí分当引决fèn号呼靡(mí)及mǐ渚洲zhǔ诋大酋dǐqiú自刭jǐng巡徼jiào愧怍zuò得间奔真州jiàn

2、D(无辜:

无罪)

[行为:

(古)两个词,此句意为“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可以:

(古)两个词,“可以凭借”;(今)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遗体:

(古)留给(自己)的身体;(今)死者的尸体或动植物的残留物质]

3.B其他三项均为偏义复词,意思分别指向:

害、死、作。

二、文言文语段练习:

(一)1,A2,B3,C4,C

5,①拜官②恰逢③吝惜④偷看,侦察⑤估计⑥列举罪状⑦到,往⑧凭…身份⑨用,率领

6,①大家一致认为我去一趟是能够解除国家灾难的。

②估计元军方面也还是能用言语来说服的。

③我被扣留不能回国了,国家大事于是就不能挽救了。

④元军方面逼使我一起前往,却不把我算在南宋使者的行列。

⑤古人说:

“(忍辱不死)是想要凭这而有所作为呀。

7,大意:

交代出使元营的时间、形势、意图、被扣留的经过以及被驱北上、忍辱不死的目的。

精神与品格是:

为救国难,挺身而出;忍辱不死,图谋大业。

(二)、1,①骂②是非③到,往④假使⑤不期而遇⑥天刚亮时⑦搜寻

2、D3、B4、C5、B

6,①我跟死相接近的情形,不知道那有多少回了

②没有一天不可能死去(或:

随时都有死的可能)

③坐小船穿行惊涛巨浪之上,实在是没有办法,至于死的可能本来就置之度外了(不放在考虑之中了)。

④死就死了吧,然而处境危险恶劣,层出不穷,不是世人所能忍受的。

⑤痛苦平静之后再回想当时遭受的痛苦,那痛苦又是怎样的呢!

(或:

那是多么痛苦啊!

(三)1、选A。

A项中的“意”与例句意思相同,都解释为“想着,想到”。

B项的“意”解释为“用意”。

C项的“意”解释为“神情”。

D项的“意”解释为“想法”。

2、解析:

选B。

B项的“幸”与例句意思相同,都解释为“侥幸”。

A项的“幸”解释为“宠幸”。

C项的“幸”解释为“幸亏”。

D项的“幸”解释为“幸运”。

3、解析:

选C。

①③中的“也”是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②④中的“也”是副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

4、答案:

A

5、解析:

选D。

无辜:

无罪,白白地。

古今义相同。

A项,物色:

(古)访求,这里是盘查的意思,(今)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B项,可以:

(古)两个词,“可以凭借”;(今)能愿动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C项,遗体:

(古)赐予的生命,留给(自己)的身体;(今)死者的尸体或动植物死后的残留物质。

6、解析:

选C。

C项,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其他各句均为介宾后置句。

7-9: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