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论文).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127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论文).doc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论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论文).doc

题目: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姓名:

唐秋芳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目录

一、遵循科学的原则 1

1.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1

1.2激励方法要适时、适当 1

1.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2

1.4要有坚决的态度 3

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3

2.1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 3

2.3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参与,让孩子充分地参与。

5

2.4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5

2.5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6

三、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 7

3.1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

7

3.2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

7

3.3进行榜样教育。

7

四、致谢 8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摘要:

习惯,就是在某种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多方面的习惯,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工作习惯、交往习惯等等。

习惯有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之分,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良好的重要表现,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

人的各种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实践和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又是不大容易改变的。

改变对事物的认识比较容易,而要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却比较困难。

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总结说:

“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

不少家长为孩子种种不良习惯十分烦恼,在教育上感到困惑,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在孩子的早期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培养与训练,良好的习惯必须自小开始培养。

关键词:

引导、养成、习惯、方法、策略

一、遵循科学的原则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的。

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按照规律和特点,具体的家长可以遵循以下5个基本原则:

1.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欧美著名家庭教育家认为:

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

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中没有抓住“一”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

1.2激励方法要适时、适当

目前广大教师都认识到赏识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作用,注重通过赏识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成人不断的激励和表扬。

当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方式时,作为家长应适时、适当地给予表扬鼓励,使孩子获得一种被赏识的成就感,被肯定的喜悦感,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反之,如果发现不良的行为习惯时,家长可以适当采取一点儿惩罚措施,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触动,明确不良习惯的危害,从而改掉不良习惯。

另外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

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

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

“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

”凡是幼儿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给贴上小贴纸以示鼓励,促进其互相模仿行为。

最重要的是老师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鼓励和表扬应该适时适度,这样才能达到鼓励和表扬的预期目的。

我们要在幼儿出现良好行为的时候及时表扬幼儿,使幼儿能够及时地明确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不正确的,及时强化。

而过多的表扬和鼓励有时也会给幼儿造成一种误解:

表扬来得太容易,行为好坏的区分不是很明确,不一定达到好的效果。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以及幼儿的发展状况适时适度的加以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赏识教育不是一味的鼓励,挫折教育更不是一味的批评,没有了规则,就没有了教育的尺度,教育也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有可能悖其道而行之。

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用物质、用精神去刺激孩子,如果不加引导,孩子不知道被赏识的理由,或者理由理解偏差,不该赏识的地方被赏识,就会导致挫折教育的缺失或不当,从而引发逆反心理。

教育如同栽花,没有规律地浇水、松土只能让花朵枯萎,而按照生长、有规律的抚育则会鲜花茂盛。

因此,家长十分有必要放下家长的架子,抛弃家长式作风,成为孩子的朋友,让沟通成为一种习惯。

 

1.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则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

蒙台梭利说:

“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

”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

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

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比如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起的行为、整齐清洁的习惯、喜欢读书的习惯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而成人不知不觉间做成的不良示范,同样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

父母喜欢乱发脾气,孩子的脾气一定也不会好;父母喜欢常常骂人,孩子自然也会常常骂人,父母爱好穿着打扮,孩子就喜欢穿着打扮,甚至父母爱吃什么食物,孩子也爱吃什么食物。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幼儿园,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十分重要。

比如:

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上楼梯时左上右下、说话时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答应幼儿的事情都能做到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

长期坚持,孩子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1.4要有坚决的态度

在孩子面前,家长和老师必须有主见,做每一件事都要态度坚决。

家长自己拿不定主意,孩子就会受到影响。

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前后一致,如果小宝今天在桌子旁吃饭,明天坐在台阶上吃饭,后天坐在沙发上一面看电视一面吃饭,我们怎能帮助小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

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坚持上述基本原则外,还应该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1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

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列化教育。

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

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了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了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

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

如按照时间制定的系列教育,有初入园时的爱集体教育;“三·八”妇女节的爱妈妈教育;“六一”儿童节的好儿童教育;“七一”的爱党教育等。

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三轻”:

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对幼儿进行遵守公共秩序,不妨碍他人,爱护公物的教育。

午餐要求做到“三净”:

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

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物,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

我们教育孩子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

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

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2.2与家庭形成合力,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今天培养孩子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

我们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我们是带着很多兽性长大的。

我们本身就有可能带着很多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如用眼睛挑东西,不要用手挑东西的习惯。

我们买东西谁不去挑、不去捏,可是你捏完他捏,他捏完之后可能不买了,最后别人怎么买?

我们可没想这些问题。

这是条件反射,挑选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捏一捏。

这一陋习也直接影响到了孩子们,班里吃水果时让孩子们自己拿,谁不挑一挑、比一比,每次总是挑了这个还是觉得那个好“这山还望那山高”。

又如保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我们有很多的成年人对自己小家庭的卫生搞的“一尘不染”,可是对社会大家庭的环境卫生却是: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高声喧哗等,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不良行为会对自己的下一代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要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建立起家庭、幼儿园联合一致的教育网络。

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进行系统的幼儿德育理论学习;家教专刊、家教小园地时刻发挥着它们的宣传和交流作用;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以书面形式每月联系,有什么事随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和教师都能随时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还通过家长开放日、家园共育等活动,让家长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使家长自觉、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

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

2.3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参与,让孩子充分地参与。

在儿童的习惯养成过程当中,有一个危险存在,那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儿童的过程。

大家千万千万注意这一条。

什么意思呢?

就是大人在研究习惯,大人在定规范,强迫孩子去做、去执行,这就很可怕。

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儿童是主人,我们就是要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

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是要让孩子们觉得:

这是我盼望的,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孩子学生,我才可以多交朋友。

这才是积极的,而不是强迫。

儿童参与有一个阶梯,阶梯有五层:

第一层是操纵,成年人操纵儿童;第二层是装饰,找几个孩子来表演一下,来装饰;第三层是象征性的参与;第四层是成人指派;第五层是与儿童商量;我们的习惯培养,起点就是第五层,与儿童商量,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要和孩子商量:

你们需不需要培养这个习惯?

你愿不愿意培养这习惯?

因为孩子有选择权:

我愿意养成什么习惯,比如爱运动的习惯,有礼貌的习惯……内向的孩子你不能培养成外向的孩子,慢性的孩子不能培养成急性的,习惯养成要讲究规则,要尊重差异。

2.4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与其把儿童当作天津鸭儿填入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由的去开启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我们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培养友爱、勇敢、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品德行为等方面的一系列教育行为,却忽视了能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自信心。

自信心是儿童个性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

自信心的培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所谓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

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认识和评价。

自信心强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能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尝试。

在幼儿园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甚至很多方面不如别的幼儿,往往表现在活动中不敢主动地要求参加集体游戏活动,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面对新事物、新活动常常害怕、退缩等。

所以老师要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从而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如很多孩子在动手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离集体生活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来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