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专题训练.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117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水田园诗专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水田园诗专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水田园诗专题训练.doc

《山水田园诗专题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水田园诗专题训练.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水田园诗专题训练.doc

山水田园诗专题练习

一《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 “越中山色镜中看”极句韵味,请你作简要赏析。

2 诗的前两句主要写兰溪的景色之美,后两句主要写的是什么?

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二《暮春归故上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西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极具特色,请你选两点作简要的赏析。

2 “画有在纸中者,有在纸外者”,同样,诗有在言中者,有在言外者,请你说说这首诗的言外之意。

三《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1、后人对三、四句中的“侵”与“拂”推崇倍至,请你对此作简要的赏析

四《后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释:

上元二年(761)春,杜甫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这是他第二次到此是写下的。

1 有人认为“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是很有含蕴的,请说说你的理解。

2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然窅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1 “笑而不答心自闲”中的“笑”字含蕴丰富,请作简要赏析。

2 结合全诗,请指出“桃花流水然窅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 整首诗没有一句正面写楼高,却又处处写楼高,请你对此作简要分析。

2 “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种更好?

请作简要分析。

七   《栾家濑》  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注释:

濑:

从石沙滩上急急流泻的流水。

 浅:

音jian水流急的样子。

1 这首小诗有一个精彩的细节描写,请你做简要的赏析。

2 这首诗描写了栾家濑怎样的特点?

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八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二句与三、四句各从什么角度描写鹿柴风光的?

用了怎样的手法?

分别表现了鹿柴的什么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 1 这是个极其新颖别致的比喻,“镜”比喻溪水,既写了月光的皎洁,又暗示了兰溪水面的平静,还表现了溪水的清澈。

同时,她还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的空间:

山披月色,月照溪水,朦胧而飘渺,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恬静而淡雅的画面。

  2 三、四句主要表现渔人之乐。

运用的以动衬静的手法,用鱼的来“上滩”衬托兰溪的恬静之美,进而表现渔人由衷的喜悦。

二 1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用黄鸟、辛夷花、杏花的“改”与竹的“不改”相对比,突出了我对竹的喜爱之情。

 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西窗竹以人的思想感情:

不改清阴,为的是迎接它的主人的归来。

2 诗人对不改清阴“西窗竹”情有独钟,赞美的是竹的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品格,由此寄托自己的情趣与节操。

三 这两个字用得确实精妙。

1 “侵”有逐渐侵染之意,诗中可理解为追逐、跟随,这就把“云光”写活了:

它似乎在跟着诗人一步一步的下山。

既形象的写出了夕阳余晖逐渐消失的过程,又让人想象那苍翠的松林在余晖的点染下富于变化的奇景。

 2 “拂”字也增强了动感,并且化无形为有形,形象的写出了山色青翠欲滴的情景:

那浓浓的翠色轻拂着行人的衣衫。

 3 诗人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云光、山翠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华子岗美景的眷恋不舍之情。

四 1 表面上说江山、花柳都有情,在等我,欢迎我;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请的,无私的,而人世间是无情的,偏私的,它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2 是诗人强作豁达之语。

诗人流落西南时,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满腔的愁苦只有在这山水间才可以得以暂时的解脱,诗人借此抒发的是心中难以排解的忧愁。

五 1 首先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而愉快的气氛。

其次,“笑而不答”,带有几分神秘色彩,造成悬念,引人深思。

  2 表达的感情是欣赏、赞叹。

诗人把它当作一种令人神往的美,一种遵循自然法则的“天然”美,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之美。

借此表现了诗人酷爱自由、天真开朗的性格。

六 1 首联,写从楼上可以看到渺远辽阔的景象,这是用衬托手法表现楼高;颈联,说在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是用夸张手法写楼高;尾联,写凉风四起,衣袖翩翩飘舞,也是在暗示楼高。

  2 “雁引愁心去”更好一些。

首先,运用拟人手法,写雁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其次,与下一句“衔好月’对仗,内容上也相映衬,从而使行文流畅,形象生动,又自然的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七 1 细节:

一只白鹭静静的站立在湍急的水流中,这时,急流与坚石相击溅起的石子似的浪花落在白鹭身上,它大吃一惊,展翅疾飞,当它明白过来是一场虚惊之后,便又安详的飞了下来落在原处。

诗人他特有的敏锐抓住了这样的细节,白鹭由静到惊,再由惊到静,描写得跌宕有致饶有情趣。

  2 诗人描写了栾家濑的安宁静穆,这里没有任何潜在的威胁,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这首诗表达的就是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境界。

八 1 一、二句是听觉,三、四句是视觉。

  2 都运用了反衬手法,前者是以动衬静,用人语响表现山中的空寂;后者是以明衬暗,用有限的“返景”表现大片的无边的幽暗。

  3 一二句表现的是鹿柴的空寂,三四句表现的是鹿柴的幽暗。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