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湖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0926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湖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月湖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月湖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月湖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月湖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月湖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月湖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湖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月湖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创新思维是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是立足资源,扬长避短是寻求区域经济突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优化环境,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的保证;

四是发展工业是月湖经济后劲所在;

五是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经。

第二节“十一五”发展环境

“十一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将面临着严竣的挑战,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总体上有利于加快发展的环境。

战略机遇。

“十一五”期间,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省委“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大开放战略和市委“大鹰潭”发展战略的实施,相关优惠政策措施的推出,为我区主动承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带来机遇。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社会需求多元化的呈现,为月湖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创造了条件。

月湖区是鹰潭市政治、文化中心,交通便利,享有“六省通衢”之誉,市区有水产、蔬菜、水果、干鲜果等多个专业批发市场,是赣东北农副产品的主要集散地,为月湖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提供了物流和贸易便利。

严竣挑战。

“十一五”时期是加入世贸组织的后过渡期,“入世”承诺的履行,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国际国内竞争呈一体化趋势发展,企业将更加直接面对世界经济强手的竞争,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建设用地的供需日趋紧张,生态环境对工业化的制约加大,资源短缺、环境压力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矛盾是我们必将长期面对的重大挑战。

月湖区区域面积太小,市、区政府职能交叉,部分职能弱化,区位优势难以发挥和转化,经济总量提升难度大,与追赶目标的差距有越拉越大的趋势。

区属工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偏低,没有形成强势产业和主打品牌,无支撑财政的大项目、大企业。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不广。

劳动力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不高,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严峻,社会稳定工作压力大。

“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沉着应对各方面挑战,努力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实现率先崛起。

第二章“十一五”总体思路

第一节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营造全民创业氛围,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以体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个私经济、特色经济,加速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和信息化,使月湖区成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现代服务业的主力军、社区建设的领头羊、农副产品加工的主阵地、旅游配套服务的中心区,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加速我区崛起,构建和谐平安月湖。

指导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结合;

坚持加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结合;

坚持发挥比较优势与发展特色经济相结合;

坚持加快推进城市化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

坚持鼓励创业与推动创新相结合;

坚持经济增长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

战略构想。

依托“大鹰潭”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跨越式提升经济总量和质量;

依托320国道工业走廊,培植工业支柱产业,巩固和发展工业经济;

依托区位优势和大旅游战略,立足城市、服务城市,壮大城郊特色农业、提升第三产业;

依托经济大发展,加大公共投入,促进社会事业大发展。

第二节主要目标

构建和谐月湖。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有效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小区有大作为。

打造特色经济。

努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和拥有自己产权的品牌产品。

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提升月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发展社会事业。

社会公共事业配套齐全、条件改善,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就业总量稳步增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全面进步。

生态环境状况好转,生活垃圾、工业“三废”无害化处理和排放达到环保标准,小流域治理初见成效,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土地保护和利用得到加强,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得到新发展。

根据上述目标,主要指标预期:

经济总量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2580美元;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560万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内资1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年均控制在3%左右。

产业结构预期目标。

“十一五”期末,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06:

27.18:

70.76;

规模以上工业占工业的比重达75%;

养殖业占农业的比重提升到66%,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提升到70%,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8%以上。

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十一五”期末,月湖区总人口20.3万人,平均期望寿命女74岁以上、男72岁以上,千人拥有病床位2.2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十一五”期间实现农村地区免费义务教育,2015年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人民生活预期目标。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3%,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到35%和44%以下。

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80%以上。

资源环境预期目标。

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25%,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率100%,污水综合处理率70%,农村全面实现安全卫生饮水。

第三章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月湖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依托“大鹰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月湖区核心城区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抓好五大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做大做强月湖,繁荣月湖。

第一节支持现代城市建设

坚持市区一体、共同发展的思路,从市区整体利益和发展全局考虑,增强服务和参与鹰潭市建设的责任感,强化大局意识,树立大局观念,一如既往支持城市建设和发展。

围绕旧城改造、城市设施、城市拓展等省、市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做好配套服务工作,营造一个和谐的建设环境,同时,抢抓机遇,及早研究、制定、落实相应的发展措施,创新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设施配套、优质高效、服务门类齐全的城市综合服务体系,从整体上提高城市的品位。

第二节加快宝山片区建设

宝山片区规划范围北至320国道,南至宝山大道,西至鹰厦铁路,东至岱宝山山麓,区域面积共202.17公顷,是集办公、商贸、文化、度假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山水新城,规划区人口规模2万人。

抓住机遇,积极谋划,用活政策,抓好宝山片区一期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办公大楼、商住楼建设。

“十一五”期间宝山片区一期建设全面完成,初步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月湖新城区。

第三节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

围绕“大鹰潭”发展战略和“一个核心区三个特色区”的构想,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标准编制童家镇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区村庄建设规划和“城中村”改造规划,童家镇、夏埠乡、四青街道办、东湖街道办和乡镇企业在服从城市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城市建设,使农村建设和城市发展融为一体。

切实抓好桃里、腰沙、梅园等“城中村”的改造;

整合资源,调整行政村区划,引导规模较小、零散村庄迁移合并,积极稳妥推动中心村建设。

第四节加大环卫基础建设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主要抓好公厕、垃圾收集、中转、处理等环卫工程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重点抓好城区改造、开发、新建与环卫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同步,做到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使用。

根据需要逐步添置一批环卫消毒设备、清运设备,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市容整洁度。

完善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实行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建立科学的城市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体系,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

力争到2010年,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达250吨、医疗废弃物日处理能力达5吨、污水日处理能力达300立方米。

第五节加大社区建设

实现社区建设管理制度化、专业化,构建和谐社区。

一是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区管理机制,强化领导职责,推行领导包片挂点,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制度。

加强社区民主建设,不断扩大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的覆盖面,规范和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实现政府依法行政和社区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使社区管理制度化。

二是加强社区管理队伍建设,抓好社区工作者的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干部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的能力,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在社区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充实年青干部、大中专毕业生进社区工作,使社区工作专业化、知识化、职业化,提高社区承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剥离出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的能力。

三是加大社区建设投入,逐步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和社区环境,全力建设“文化社区”、“法制社区”、“爱心社区”、“健康社区”等特色社区,营造“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引导不同类型群体和谐相处,构建和谐平安社区。

第四章优化经济结构打造特色经济

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

以加快工业发展为核心,充实壮大第二产业;

立足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积极打造以满足城市需求为主的城郊农业。

到2010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06:

70.76。

第一节培植壮大支柱产业谋划月湖工业新发展

遵循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技术高、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和信息化带动的原则,改变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以320国道工业走廊为依托,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加工业为突破口,培植工业支柱产业和工业发展体系,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月湖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力争“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7%。

高起点打造工业发展基地。

依托320国道工业走廊,按照“低污染、好效益、多税收、高科技、强带动”的要求,打造月湖工业发展基地。

谋划工业布局,编制总体规划,提出总体目标,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工业基地建设。

重点是抓好童家创业基地的建设和四青工业基地的规划,力争“十一五”期间童家创业基地初具规模。

培植壮大工业产业。

坚持引进与开发并举、发展与打造并重、扩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并进的原则,加快壮大现有骨干企业、培育新的骨干企业和引进外来企业,形成一批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公司。

集中力量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把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农副产品、汽车配件、眼镜、电子陶瓷、旅游产品、能源等产业。

力争“十一五”期间,新增1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5家。

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造就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为我区工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力争到2010年,培植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家。

第二节改善农村农业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实现五个新突破,全面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

力争到2010年60%以上的自然村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到2014年98%的自然村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新突破。

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高标准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坚持“一事一议”,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尤其是受益农户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抓住国家对农口投资由投资农业向投资农村、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向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拓展的机遇,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基本建设,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农田改造等生产设施和道路、饮水、能源、卫生等生活设施建设。

加强生产设施建设,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提高农田生产能力。

抓好沿江电灌站电排站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配套设施建设、农田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信江流域月湖段和童家河流域水土整治;

抓好土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

加强生活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

抓好改水改厕工程和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实现人畜分离,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

抓好农村道路水泥硬化工程建设,2007年完成通行政村公路改造硬化,力争2010年60%通自然村公路和村庄道路改造硬化;

抓好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电网,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抓好农村环卫设施建设,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防治人畜共患疾病。

发展城郊特色农业实现新突破。

依托城郊区位优势,坚持“服务城区、辐射周边、创新农业、富裕农村”的发展思路,立足绿色、营养、保健的消费方向,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要求,主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反季节农业、无公害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十一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

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重点建设一批设施先进、集约化程度较高的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特种养殖等农业多种经营生产基地,促进绿色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

加快培育无公害蔬菜、反季节西瓜、葡萄、花卉、鳜鱼等十大主导产品,做大做强蔬菜、果业、花卉苗木、特种养殖等主导产业,逐步提高蔬菜、果业、花卉苗木和特种养殖的比重。

到2010年实现蔬菜无公害生产,观光农业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40%,养殖业占农业的比重提升到66%,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提升到70%,其中:

特种养殖占养殖业的比重达到75%,果业、花卉苗木占经济作物的比重达到40%。

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依法完善土地流转办法,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

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公司加农户、专业组织加农户、中介组织加农户等生产方式发展,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培育和引进蔬菜、花卉苗木、养殖业、休闲观光园等一批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

实施科技兴农实现新突破。

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坚持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推广优质、高产、高效品种,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等技术,重点抓好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和推广,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形成有月湖特色的农业生产体系。

到2010年,扶持和发展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6个,形成区域性农业支柱产业2个,建立农业技术创新示范园和新品种引种示范基地4个,全区重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完善农村服务实现新突破。

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促进农村健康稳定发展。

加强农民综合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深入开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活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新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点6个,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加强农村经济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优化服务业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动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坚持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方向,依托区位优势,培育新的增长点,改造提升运输、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社区、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调整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

“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

培育发展旅游业。

策应全市大旅游发展战略,整合生态观光、休闲保健、古陶文化、宗教文化等资源,高起点切入,规划和开发旅游项目。

重点抓好信江水上游、角山商代古窑址、月湖岩、城郊农家乐游等项目的规划和开发。

充分发掘特色旅游产品,把握鹰潭旅游资源内涵,努力建设高品位、个性化强的旅游产品体系。

切实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经济饭店和特色化主题饭店,完善城市观光网络,开发度假村、度假园,把月湖建设成集城市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于一体,具有江河文化特色的优秀旅游城区、度假园,使月湖区成为周边景区游客的服务中心和集散中心。

发展新兴服务业。

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整合社区公共资源,建设集资源调配、信息交换、便民服务、中介服务为一体的区、街、居三个层次的社区服务体系,打破条与块、区内与区外的分割,引导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开放服务设施,实现社区服务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

合理定位区、街、居社区服务功能,面向辖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群众,增加服务项目,发展各类服务组织和服务网点,在搞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保障、再就业服务和慈善活动等福利型服务的同时,引导个私经济参股或兴办便民利民、家政、文化娱乐、学前教育、体育健身、医疗卫生保健等赢利性社区服务企业,实现街道、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每个街道培育2-3个有一定规模的社区服务龙头企业。

加速发展信息咨询服务业。

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培植一批具有专业特色、市场信誉度较高的决策管理、工程技术、法律、财会、审计、金融投资评估、资产评估及市场预测等咨询企业。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区外资金投资房地产业,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层次住宅供应系统,加快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加快发展物流业。

策应鹰潭市赣东北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立足区位优势,整合市区市场资源和现有物流资源,搞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节点建设和郊区仓储设施规划建设,努力构建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为今后发展现代物流业打好基础。

适应发展通道经济的需要,整合运输方式,依托主城区和国道结点,建立健全物流市场,推动物流业的发展。

力争使月湖区成为赣东北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和周边地区货物集散基地。

改造传统服务业。

立足于行政核心区,大力发展服务于新区建设的商贸业和服务于城市居民生活的批发及零售业;

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于园区生产和生活的商贸业;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地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镇中心商业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开拓农村市场。

合理规划,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利用闲置设施、房屋兴办便民利民商业服务网点,增加各类便民商业服务网,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商业服务。

利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多式联运、大型超市等商贸企业,引导支持优势连锁企业向规模经营发展,形成1--2家销售额超过亿元的连锁龙头企业。

继续引进或加盟名店,利用名店、名牌企业信誉优势和经济实力,扩大商业优势,增强凝聚与辐射力。

第五章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事业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公共服务,增加社会事业投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卫生医疗水平,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步建立与月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事业体系,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第一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远程教育,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普及学习型社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市民整体素质。

依法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全区中小学校教学条件,适应九年义务教育和城市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教学网点布局,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保障教育持续发展。

到2010年,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要达到100%,适龄少年入学率要达到98%,力争财政教育性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

第二节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建立以城区为中心、农村为重点、社区为基础,满足不同层次卫生服务需求的新型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中医事业,重点抓好中西医结合急症、中医康复医疗、中医中风病医疗,提高中医诊治水平,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

加强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所建设,建立设施比较齐全、功能基本完善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等服务水平。

加强社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建设一批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计划生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努力做到“小病不出门,大病不出区”。

加强妇幼保健设施建设,提高妇幼保健水平。

依法规范农村医疗行为,确保农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坚持预防为主,努力降低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病率。

到2010年,全区初级卫生保健达标率达到100%,乡镇计划免疫达标率达到90%以上,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第三节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建设,实现图书馆信息化、文化馆达标化;

加强乡(镇)街办、村(居)两级集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科普教育、文体活动为一体的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站)的建设。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文化工作者的素质,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强文物保护、文物古迹保护申报工作,重点做好角山商代遗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和抢救性保护建设。

构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开放各类体育场所,以全民健身为目标,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增强全民体质。

力争到2010年参加各类体育活动的人数达到全区总人口的60%。

第四节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