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泸西县逸圃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云南省泸西县逸圃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泸西县逸圃初级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
2.东经度(E)向东递增,西经度(W)向西递增,北纬度(N)向北递增,南纬度数(S)向南递增,读图可知:
图中①点的经纬度是40º
N,故选C。
3.经线指示的是南北方向,纬线指示的是东西方向,读图可知:
图中②点位于①点的东南方向,故选D。
4.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南北方向的分界线
【答案】C
【解析】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
故答案选C.
5.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线的形状是一个半圈D.纬度最大的是180°
关于纬线和纬度的说法,除南北半球对称的纬线等长外,其他纬线是不等长的;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一个完整的圆圈;
纬度最大的是90°
,故选B.
本题考查纬线和纬度的有关知识.
6.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由于()
A.地球自西向东公转B.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位置偏东的地区比位置偏西的地区先看到太阳,地方时更早,故选D.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有关知识.
7.下列四天中,昆明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
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解:
昆明位于中国云南,属于北半球.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夜等长;
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最长夜最短;
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最短夜最长.根据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概况,属基础题.
8.教室里挂有图幅相同的下列四幅地图,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
C.云南省地图D.泸西县地图气候的变化和水资源的减少
【答案】A
【解析】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越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实际范围越大,所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简略,四个选项中世界地图是实地范围最大的,比例尺最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的比较相关知识,图幅相同的前提下,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是需要识记。
9.几乎全部被海洋覆盖的板块是()
A.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不仅包括印度洋,还包括澳大利亚,印度半岛等地,太平洋板块几乎包括全部的太平洋,属于比较单一的海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主要以南极洲为主,亚欧板块主要以亚欧两大洲为主,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的六大板块。
10.面积最小的大洲和大洋是()
A.欧洲和大西洋B.北美洲和太平洋C.亚洲和印度洋D.大洋洲和北冰洋
【答案】D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陆地穿插于海洋中,把全球分为四大洋,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其次为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深度最浅的海洋,故本题选D。
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11.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
A.板块与板块的交接地带B.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
C.地球上有山脉分布的地带D.地球上有高原分布的地带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各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所以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
12.下列各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A.
B.
C.
D.
【解析】读图可知:
A地的等高线特征是等高线为闭合曲线,数值中间大、四周小,是山峰;
B地海拔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
C地的等高线特征是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是山脊;
D地的等高线特征是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故,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运用等相关知识,完成本题,需要识记相对高度的概念和识别等高线的五种基本类型等,等高线的五种基本类型和运用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重点识记。
13.北半球陆地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
A.一月B.三月C.六月D.七月
【解析】一年中北半球的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则相反,故选A。
14.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中写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此
句大意是:
农历的四月,春去夏来,山外的百花都已凋谢了,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正在盛开。
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受纬度位置的影响B.受地形的影响
C.受海陆位置的影响D.人为因素造成的
【解析】“人间四月芳菲尽”指的是山脚下或平原地区,海拔低,温度较高,花开较早,山寺桃花始盛开指的是“山寺”之中由于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花开较晚,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选B。
15.天气预报中表示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
C.
【解析】看天气预报要学会识别天气符号,以上四个天气符号中,A表示的是冰雹,B表示的是晴天,C表示的是雷电天气,D表示的是沙尘暴,故选D。
16.对交通运输影响最大,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天气是()
雾对交通对交通运输影响最大,大雾天气看不清,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故选D。
17.南半球陆地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
18.下列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出生率—死亡率B.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
C.死亡率—出生率D.净增人口数—总人口数
【解析】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就越快,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关知识,完成本题,需要知道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19.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A.英语、汉语B.汉语、法语C.汉语、英语D.法语、日语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分别是汉语和英语.
世界语言的特点
20.基督教的主要活动场所是()
A.教堂B.清真寺C.佛寺D.神庙
【解析】基督教的主要活动场所是教堂;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主要活动场所;
佛寺是佛教的主要活动场所,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大宗教的主要活动场所,需要识记三大宗教的主要活动场所,如基督教的主要活动场所是教堂。
21.关于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B.聚落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C.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聚落
D.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解析】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大类,先有乡村聚落,一般来说,后发展为城市聚落,有人居住的地方不一定就是聚落,故选C。
22.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城市问题,这些问题不包括()
A.环境污染严重B.居住较为拥挤
C.土地荒漠化严重D.就业较为困难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环境污染加重,居住较为拥挤,就业较为困难等问题,土地荒漠化问题出现在乡村,而不是出现在城市,故选C.
本题考查城市化问题的有关知识.
23.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
A.在古代建筑上刻写“某某到此一游”B.在风景区提倡游客自捡垃圾
C.在风景区附近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D.在风景区附近设置饮食、烧烤摊点
【解析】在古代建筑上刻写“某某到此一游”、在风景区附近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在风景区附近设置饮食、烧烤摊点都不利于保护文化遗产;
在风景区提倡游客自捡垃圾有利于保护风景区的环境,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故选B。
二、综合题(本题共50分,每空1分)
24.读北半球夏至日光照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半球出现夏至日的时间,一般是每年的__________(时间)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___________,该纬线的纬度是___________。
(3)据图可知,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现象,而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现象。
(4)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_________7月也是同学们放______假的时间。
【答案】
(1)6月22日
(2)北回归线、23.5°
N(3)极昼、极夜(4)夏季、暑假
【解析】整体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的地理现象。
由于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公转的地理现象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识记。
(1)读图可知:
当太阳光光照如图所示时,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间是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故北半球出现夏至日的时间,一般是每年的6月22日前后。
(2)读图可知:
当太阳光光照如图所示时,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的纬度是23.5°
N,时间是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
(3)读图可知:
当太阳光光照如图所示时,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间是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而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
25.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A、D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米;
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气温相比,_______地气温更高。
(3)C地位于D地的______方向;
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千米
(1)A山峰B陡崖C山谷
(2)470米、D(3)西南2千米
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运用等相关知识,完成本题,需要识记地图方向的确定、和识别等高线的五种基本类型和运用等,识别等高线的五种基本类型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重点识记。
B的等高线特征是等高线重叠,是陡崖;
C地的等高线特征是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山谷。
(2)相对高度是指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读图可知:
A山峰的海拔大约是670米;
B山峰的海拔大约是200米,相对丙山峰的高度为670米-200米=470米;
同纬度地区,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上升一百米,气温下降0.6℃,受地形的影响,A地的海拔高于D地,D地的气温更高。
(3)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指的箭头一般指向正北方向,读图可知:
该图有指向标,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指的箭头一般指向正北方向,C地位于D地的西南方向;
该图的比例尺为1:
100000,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由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为2千米。
26.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名称ABC。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洋名称①②
(3)大洲E与F之间的分界线a是运河。
(4)大洲A与B之间的分界线b是运河。
(1)A亚洲B非洲C欧洲
(2)印度洋、北冰洋 (3)巴拿马运河 (4)苏伊士运河
(1)由图可知:
A是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的亚洲;
B是赤道穿过其中部,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的非洲;
C是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的欧洲。
①是四大洋中面积第三大的洋印度洋;
②是纬度位置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北冰洋。
(3)大洲E与F分别是北美洲和南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4)大洲A与B分别是亚洲和非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27.读世界7月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说出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高、中、低纬度地区_______地带平均气温大于20℃。
(3)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年中,陆地北半球______月气温最高,_______月气温最低。
(5)同纬度地区,一般情况,夏季陆地气温_______海洋(高于、低于)。
(6)我们快要放寒假了,南半球澳大利亚的同学放_______假。
(1)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2)低纬度(3)气温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南半球大部分是海洋(4)7月、1月(5)高于(6)暑假
(1)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降低,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低纬度(23.5°
N—23.5°
S)地带气温大于20℃,为热带。
(3)南半球地区大部分都为海洋,地势较为平坦,温差并不悬殊,等温线受地形因素影响小,分布较为均匀,故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的原因是气温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南半球大部分是海洋。
(4)一年中北半球的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则相反。
(5)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故同纬度地区,一般情况,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6)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们快要放寒假了,南半球澳大利亚的同学放暑假。
2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四节气名称(两分两至)填入横线中:
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_。
(2)地球公转方向是____________,公转周期是___________。
(3)当太阳运动到A处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线。
运动到C处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线。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D处时,北半球处在____季。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B处向C处运动过程中,泸西县的白昼将逐渐变____(填“长”或“短”)。
(1)A 夏至B秋分C冬至D春分
(2)自西向东、一年(或365天) (3)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转等相关知识。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是地球运动的重点及难点,需要理解加识记。
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为12月22日,是北半球的冬至;
地球公转至D位置时为3月22日,是北半球的春分;
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为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
地球公转至B位置时为9月23日,是北半球的秋分。
(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着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或365天)。
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为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的夏至;
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
(4)读图可知:
地球公转至D位置时为3月22日,太阳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北半球处于春季。
(5)泸西县位于北半球,地球由公转轨道的B处向C处运动过程中,也就是地球由公转轨道的赤道处向南回归线运动过程中,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将逐渐变短,晚上时间将逐渐变长。
29.读下面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处的气候类型与图二中(甲乙丙丁)一致,A地区居民出门时经常带伞,原因是。
(2)图一中(ABC)三地降水量最少的是地,图二中(甲、乙、丙、丁)降水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C地的气候类型是。
(3)图三是图一中B地居民的传统服饰——藏袍,俗称“穿衣露一手”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是。
(1)丙、A地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降水丰富
(2)C、甲、热带沙漠气候 (3)B地气候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气温日较差较大
(1)读图一可知:
A处是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读图二可知:
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故图一中A处的气候类型与图二中丙一致,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居民出门时经常带伞,原因是欧洲西部受海洋性气候影响,降水丰富。
B地为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气温日较差较大,藏袍的衣料好,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褪去一只袖子,调节气温。
30.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
(1)大洲:
最大的大洲是(填序号)。
(2)大洋:
最大的大洋是(填文字)。
(3)东西半球:
A是。
(4)②所处大洲的居民多数属于人种,主要信仰教。
(5)七大洲中,至今还没有居民定居的是(填序号)。
(1)①
(2)太平洋 (3)西半球 (4)白色人种,基督教(5)⑤
①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亚洲也是跨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面积为18000万平方千米。
A是西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②所处大洲是欧洲,欧洲居民多数属于白色人种,主要信仰基督教。
(5)七大洲中,至今还没有居民定居的是⑤南极洲,南极洲终年天气寒冷,不适合长时间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