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进一步扩大向俄蒙开放的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0433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进一步扩大向俄蒙开放的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进一步扩大向俄蒙开放的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进一步扩大向俄蒙开放的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进一步扩大向俄蒙开放的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进一步扩大向俄蒙开放的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进一步扩大向俄蒙开放的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进一步扩大向俄蒙开放的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进一步扩大向俄蒙开放的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进一步扩大向俄蒙开放的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

上述问题的存在,已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着内蒙古进一步扩大向北开放的步伐。

因此,内蒙古外贸进出口总量在全国排名靠后,即便在全国沿边9省区中也居第7位,仅高于海南和西藏两省区(见表1、表2、表3)。

  表1                2000~2007年内蒙古对俄贸易情况      (单位:

亿美元)

年份

内蒙古对俄贸易额

内蒙古占中国对俄贸易的比重(%)

内蒙古进出口总额在西部12省区中的名次

合计

出口

进口

2000

7.47

0.91

6.56

9.33

4.07

11.37

4

2001

10.50

0.15

10.35

9.84

0.55

13.00

3

2002

11.59

0.25

11.34

9.71

0.71

13.48

2003

12.48

1.12

11.36

7.92

1.86

11.67

2004

15.96

0.77

15.19

7.52

0.85

1252

6

2005

17.58

0.66

16.92

6.04

0.50

10.65

2006

22.93

0.88

22.05

6.87

12.56

5

2007

29.85

2.08

27.77

6.20

0.73

14.11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表2                2000~2007年内蒙古对蒙古国贸易情况    (单位:

内蒙古对蒙贸易额

内蒙古占中国对蒙贸易比重(%)

2.28

1.43

70.59

76.50

67.45

2.29

0.58

1.71

63.26

47.15

71.55

2.09

0.45

1.64

57.34

32.14

73.54

2.22

1.72

57.73

3.07

44.30

36.48

48.26

3.67

0.94

2.73

42.67

29.47

50.46

5.78

1.19

4.59

36.58

51.07

40.00

6.77

1.84

4。

93

33.35

26.94

36.60

同表1。

  表3                2007年中国沿边9省区外贸进出口情况    (单位:

省、自治区

进出口额

出口额

进口额

总额排序

辽宁

594.72

353.25

241.47

1

黑龙江

173.12

122.73

50.39

2

新疆

137.16

115.03

22.13

吉林

102.99

38.58

64.41

广西

92.67

51.11

41.56

云南

87.79

47.36

40.13

内蒙古

77.44

47.97

7

海南

35.14

13.64

21.50

8

西藏

3.93

3.26

0.67

9

二 内蒙古向北开放的比较优势分析与展望

  

(一)地缘优势

  内蒙古与俄罗斯、蒙古国毗邻,边境线总长4250公里,其中与俄边境线长1067公里,与蒙边境线长3193公里。

在内蒙古已开放的18个陆路口岸中,有7个与俄罗斯相对应,有11个与蒙古国相对应。

两条欧亚铁路分别经由满洲里、二连浩特两个重要的欧亚“桥头堡”通往俄罗斯和蒙古国,成为中国通往整个欧洲最便利、最捷径的运输与物流通道(通过铁路运输到达欧洲要比海上运输节省2/3的时间)。

内蒙古已经成为中国开拓俄罗斯、蒙古国市场和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和重要门户。

由于没有出海口,经由内蒙古取道大连、天津通往太平洋的出海通道则成为蒙古国唯一的选择。

  

(二)经济互补优势

  内蒙古与俄罗斯、蒙古国的经济互补性主要体现在矿产资源、产业结构、经济技术和市场等方面。

双方矿产资源很强的互补性为中国的能源、原材料供应提供了基地与接替区。

  内蒙古短缺的铁锌矿粉、铜精矿粉、原油等在俄蒙两国比较丰富,通过联合开发或直接进口比从中国其他省区输入更具比较效益。

内蒙古的水泥、平板玻璃、纺织制品、小型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相对丰富,可以成为俄蒙从内蒙古进口的大宗商品。

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和经济技术的互补性表现在:

与内蒙古毗邻的俄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作为俄罗斯亚洲部分,其经济类型大多同自然资源开发相关联,如电力、冶金、石油加工、化学工业、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制浆造纸工业等。

内蒙古与俄蒙的产业结构既雷同,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俄罗斯亚洲部分形成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的畸形产业结构,即普遍存在重工业产品急切寻求出口,轻工业产品严重依赖进口的现象,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例如,在俄罗斯亚洲部分,小型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小型汽车等产品均需要从中国及内蒙古大量进口。

而蒙古国经济欠发达,部分地区还很落后,也需要从中国及内蒙古进口相当数量的食品、轻工业品、小型机械设备等。

中国是蒙古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内蒙古对蒙古国的出口总值大于对俄罗斯的出口总额(2006年对蒙古国出口1.1877亿美元,对俄罗斯出口0.884亿美元)。

俄蒙对以上产品的需求无疑形成巨大的市场容量。

同时,在生活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内蒙古与俄蒙毗邻地区均有很强的互补性。

  (三)资源优势

  在中国,内蒙古在煤炭、冶金、有色金属、农畜产品、化工和旅游资源上具有优势:

煤炭资源储量居中国第一位;

森林、草原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居中国第一位;

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已探明的矿产135种,其中6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中国第一位,特别是稀土资源含量大、品位高。

内蒙古发展农牧业的条件优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内蒙古许多农产品、畜产品,如谷物、玉米、大豆、甜菜、油料、奶类产品、山羊绒、绵羊毛、绵羊皮、羊肉质量优异,享有盛誉,牛奶加工量、羊绒加工量和羊肉加工量居中国第一位。

内蒙古地域辽阔,景观殊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既有秀丽、奇特的自然景观,也有许多文物古迹等人文景观,更有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和文化艺术,每年都能吸引成千上万的俄蒙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度假。

  (四)市场优势

  内蒙古独有的开放前沿和市场前哨位置,使其进出口贸易的范围已经扩大到蒙古国、俄罗斯、其他独联体国家及中东欧国家。

从满洲里口岸进口的主要商品有原木、化肥、纸浆、有色金属(铜、铅、镍、钼)及其制品、有机化工产品、塑料原料、合成橡胶等,出口的主要商品有食品、蔬菜、水果、服装、鞋帽、纺织品、小五金、家用电器等。

从二连浩特口岸进口的主要商品有铜矿粉、钼矿粉、原木等,出口的主要商品有轻工产品、家用电器、服装、鞋帽、粮食、蔬菜等。

  (五)政策优势

  中俄两国均在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划。

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中国又颁布实施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内蒙古的5个盟市被纳入东北经济区规划)。

与此同时,俄罗斯联邦政府讨论通过了《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2013年前经济社会发展联邦专项规划》,将启动上百个建设项目,消除地区经济发展在基础设施方面的障碍。

为了推动中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与俄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合作的务实发展,衔接好双方的地区发展战略,中国国务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办公室已率先提出《中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与俄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合作规划纲要》。

该纲要突出地提出建设好以满洲里为首的东北五大口岸,力争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上取得突破,整体提升对俄经贸合作水平。

以上规划的实施,必将给中俄两国毗邻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注入新的活力,开辟发展的广阔前景。

中蒙之间也在加强对等互利、谋求共赢的经济联系,并力争在大的政策框架内加强协调,达成共识,使影响合作的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逐一得到较好解决。

  (六)人文优势

  内蒙古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与蒙古国语言相通,姻亲相连,交往甚密。

内蒙古境内的俄罗斯族是一个由俄罗斯人与中国人通婚形成的特殊群体,与俄罗斯人在语言、宗教、风俗习惯上有共同之处,并且受到俄新闻媒体的特别关注,已有多批新闻媒体前来采访和报道。

特别是二连浩特和满洲里两个边境口岸城市与蒙古国、俄罗斯有源远流长的交往历史,为双方相互信任、彼此友善提供了前提条件。

早在20世纪初,满洲里就成为以与俄交往为主的国际商埠,俄罗斯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对满洲里人产生了深刻影响。

  沿边开放以来,蒙古人、俄罗斯人已经非常喜欢中国的边境口岸城市,经常前来旅游、休闲、度假、购物或开展文化、体育交流活动,已经形成睦邻友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内蒙古也有数万侨胞居住在俄罗斯、蒙古国,长期相处形成了亲密的合作共事关系,有利于开展经贸活动。

民族、宗教与历史关系构成了内蒙古向北开放独特的人文优势。

  总之,内蒙古北邻俄罗斯、蒙古国的地缘位置决定其与俄蒙两国在地区安全、区域经济、资源互补、经济往来、科技合作等方面的紧密性。

内蒙古进一步扩大向北开放,即是从国家总体开放战略布局出发,在方针、策略和理念上与时俱进,不断拓展俄蒙市场,合作开发俄蒙资源,延伸与俄蒙毗邻地区的经济联系,构建大交通、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实现和平发展、和睦相处、互利共赢。

实践证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求得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更证明,开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

内蒙古历史和现实的条件,决定进一步扩大向北开放是其必然的选择。

  从维护中、俄、蒙三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实现中、俄、蒙三国长期睦邻友好、平等互利合作及共同发展繁荣的全局出发,巩固和发展与俄蒙毗邻地区的合作,也应该是内蒙古构建全方位大开放格局的重要支撑点。

因此,发展与俄蒙毗邻地区的合作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外交大局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

同时,这种合作不仅将造福中、俄、蒙三国人民,也将提升中、俄、蒙三国在东北亚整体格局中的地位。

只要充分认识到俄罗斯政治局势稳定和经济增长为中俄两国及其毗邻地区经贸合作带来的各种有利因素,抓住俄罗斯加速东部开发的历史机遇,就能够把内蒙古与俄罗斯毗邻地区的经贸合作做好、做大、做强。

三 内蒙古向北开放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内蒙古进一步扩大向北开放的发展思路是:

实施一二三工程,即实现一个历史性跨越,提高两个竞争力,发挥三大支撑作用,从而进一步确立内蒙古作为中国实施向北开放战略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实现一个历史性跨越,即实现“开放先导”向“开放主导”的历史性跨越;

提高两个竞争力,即企业竞争力和发展环境竞争力;

发挥三大支撑作用,即一是外贸进出口拉动外需和内需增长的支撑作用,二是招商引资拉动投资和生产增长的支撑作用,三是经济园区和经济振兴带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展思路,具体对策与建议是:

  

(一)推动“满洲里—海拉尔沿线经济振兴带”的建设发展与互补互动

  像推动“呼包鄂金三角经济”一样,推动“满洲里—海拉尔沿线经济振兴带”的运作,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工作重点。

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内蒙古优势资源就地转化,达到产业升级换代的目的;

另一方面可通过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

目前,满洲里、海拉尔两市区已各自形成一种空间集中向心力,产生一定程度的聚集效应,如两地的果蔬仓储物流园区和两地间铁路(189公里)、公路(196公里)的畅通提供了良好的联合开发潜力与发展前景。

  具体框架是:

实行项目先行、项目集中策略,以具体项目带动经济带进入实质性操作,提升经济带的资源合作水平;

组织满洲里、海拉尔两市区研究、咨询团队共同研究在中国国家战略中有定位、对区域发展有关联和影响、能提高区域竞争力、推进产业化、占领俄蒙市场的重大项目;

发展以满洲里西郊机场为枢纽的直航伊尔库茨克的国际物流空港,全面提升满洲里人流、物流集散功能;

优先发展以消化进口资源为市场导向的新兴产业,如木材加工业、重化工加工业等;

衔接与俄蒙毗邻城镇的规划项目,将俄蒙方提出的合作意向纳入经济带发展规划;

按照经济带经济融合的长远发展要求,规划并实现相关口岸、交通、服务等设施与口岸通关服务的无缝对接;

将沿线的旅游线路进行衔接,共同发展有特色的旅游经济;

以沿线的延伸腹地为发展区,统一规划,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在经济带内形成一定数量和规模的企业群,坚持项目集中摆放、互补互动,必将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和综合带动效应。

特别是经济带内要上能提高综合实力、整合资源、协调区域发展、加快产业联动的项目,即应尽可能引进水平高、产业链长的项目,引进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项目,从而肩负起带动经济带发展的重任。

同时,通过资源整合,提高企业集中度,避免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

为加快资源整合,增强资源转化为资本的能力,应尽早研究出台诸如所属地征税财政比例分成;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集约经营,最大限度地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搞好分工和协作,出台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等的政策和措施,形成“政府指导、市场牵引、企业主体、协调推进、多元并举”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使“满洲里—海拉尔沿线经济振兴带”逐渐实现产品项目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和管理服务一体化,成为内蒙古向北开放的经济亮点。

  

(二)推进跨境进出口贸易加工制造业基地和旅游基地工程建设,推动中、俄、蒙毗邻地区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目前,在满洲里、二连浩特这两个著名的陆路口岸,推进跨境进出口贸易加工制造业基地工程建设已崭露头角:

俄罗斯已出台在外贝加尔边疆区建立外贝加尔工贸区的规划方案,其主要功能就是发展俄罗斯与中蒙两国在工业生产和运输领域的合作。

而满洲里在外贝加尔斯克建设的杜埃特工业园区既符合俄方规划方向,又进展顺利,如1.3万平方米的厂房已经建成,6家电器企业正式入驻。

该工业园区与建在满洲里公路口岸的电子工业园区相衔接、相依托,将为建设跨境进出口贸易加工制造业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在二连浩特与扎门乌德跨境办厂,两头加工,并利用蒙古国享有欧盟赋予的7200种产品出口免征关税、不受配额限制的普惠制政策来发展工业经济,已成为中蒙双方共识。

蒙方同意二连浩特市组织企业开发建设扎门乌德地区5平方公里工业加工区。

而这两地跨境基地开工建设,是内蒙古向北开放和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一定要精心谋划,推动落实。

促进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信息流的双向汇聚与流动,成为内蒙古与俄蒙毗邻地区经济技术对接、提高合作层次、打造跨国经济合作区的主战场。

通过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无疑将增强内蒙古与俄蒙两国的经济联系,推动与俄蒙毗邻地区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同时,投资办厂进行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也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内蒙古在俄蒙的市场份额。

  此外,满洲里、二连浩特两市还可以考虑建设跨境旅游基地工程,以服务贸易方式运作,使两市边境旅游迈上新台阶。

  (三)加大对外贸易的支持力度,实现对外贸易的突破

  按照国际惯例,内蒙古应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以财政资金为保障、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体现稳定性和公共性的新型外贸促进机制。

为了扩大内蒙古外贸出口,自治区政府应该在财政预算内安排专门资金,与国家扶持外贸出口的各项资金捆绑,共同建立自治区的外贸促进资金;

要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加强协调,认真做好关贸、银贸、税贸、路贸之间的协作,大力支持内蒙古的大宗商品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实现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的对接,尽快把一些有出口潜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进一步完善鼓励地方产品研发和扩大出口的奖励制度,对扩大出口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研发单位、生产企业和出口公司一并进行奖励,特别是对那些具备国际竞争力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出口企业与有功人员应予以重奖,以扩大科技含量高的地产产品出口;

要建立外经贸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包括良好的信用文化与商业道德规范、有效的信用监管和完善的信用中介服务,真正使企业走向世界;

要在赤塔、伊尔库茨克等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的重要城市设立内蒙古展销馆,作为内蒙古产品长年展销中心,由政府免费为内蒙古企业提供出口产品的展销服务;

要加强对外贸商会、协会的管理,明确商会、协会的服务范围与工作手段,使服务这一新的生产力要素得以不断升华和释放;

由自治区商务厅制定内蒙古年度重点出国推销计划并负责组织贸易推销团组,分赴俄蒙各地积极开展贸易促销活动,帮助企业建立新的出口渠道;

对在内蒙古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出口企业(2007年自治区商务厅统计为41家),因扩大出口需要而申请的事项给予优先安排和重点扶持;

与国际惯例接轨,指导企业开展质量体系、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加强出口品牌宣传,以名牌效应拓展市场,不断扩大出口实绩;

进一步转变政府对外经贸管理职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完善地方涉外经济法规、提高管理透明度、发展预测、调查研究、政策协调、组织实施、环境改善和国际经贸合作上来,学会用市场经济手段管理外经贸工作,为企业经营提供政策导向和法律保障;

建立政府有关部门与重点出口市、旗和重点出口企业联系制度,确定联系领导、处室和联络员,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要出台优惠政策与措施,更要强调政策措施的优惠度、落实和配套程度,进一步实现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实现对外贸易的突破。

总之,要通过以上政策和措施,培育一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出口新秀,形成新的出口增量源,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千方百计提高内蒙古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产品中地区优势特色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

  当今的国际市场(包括俄蒙市场)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优质商品和品牌商品畅销的市场。

而多年来,内蒙古对俄蒙市场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水果、蔬菜、塑料及其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硅酸盐水泥和为数不多的机电产品、轻工业品等,呈现附加值低且出口产品中地产产品较少的特点。

目前,内蒙古仅有两项产品(“鄂尔多斯”和“鹿王”的山羊细毛衫)进入中国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190项国家名牌出口商品的清单。

内蒙古可以利用俄蒙两国潜力巨大的市场,引领中国其他省区企业参与内蒙古经济发展。

当前,中国其他省区的许多企业希望利用其技术、品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内蒙古的优势资源,在内蒙古联合办企业,占领更广阔的俄蒙市场,以缓解国内市场和欧美市场空间饱和的压力。

内蒙古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充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各类工业园区为载体,主动吸引和承接转移项目,促进内蒙古产业结构的升级。

同时,内蒙古还要立足本地、放眼国际市场,根据自己的资源、资金和人才,在已有的六大优势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建立起自己的出口优势产业,培育出自己的名牌产品。

尤其要弥补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在资源依赖程度较高、产业集聚水平较低和产业分布不均衡等方面的不足,增强优势特色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对外扩张能力,扩大对发展区域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的现代产业(如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加工能力,从设计、质量、技术、包装等多方面全面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使内蒙古产品以技术含量高、质优而被俄蒙市场所接受。

同时,要鼓励内蒙古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原辅材料、设备和相关产品出口。

  (五)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引领内蒙古与俄蒙两国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

  从提升内蒙古在中国与俄蒙经贸合作方面的战略地位出发,巩固与加强内蒙古与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图瓦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及蒙古国扎门乌德地区、南戈壁省、东方省、乌兰巴托市等的经贸合作,积极支持内蒙古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以租赁、参股、独资和生产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境外投资,积极促进一批有市场、有技术、有人才的企业选准目标市场“走出去”,发展以境外加工贸易和境外资源开发为重点的对外投资,参与能源、矿产、纺织、化工、电子、服务业等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开展跨国经营,建立境外加工基地,带动对外贸易、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对外援助等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主动地利用国外资源来开拓国外市场,促进内蒙古经济发展。

特别是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并力求在承担大项目上取得突破。

进一步完善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有关规划和扶持政策,在政策指导、法律监管、服务支持上及时到位,加强境外投资的协调与保障体系建设,防止企业之间在境外的不正当竞争。

推行驻俄蒙企业经营管理属地化,驻外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聘用当地人才。

积极组织企业有针对性地参加俄蒙两国各种专业展销会、博览会和研讨会,发展客户关系。

进一步创新“引进来”的机制和方式,落实好吸引外资的工作责任制和激励机制;

对投资较大的项目,提供从审批、建设、投产、销售到增资扩产等全程式跟踪服务,力争在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上取得新突破。

努力做到产业导向公开透明、法规健全执行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