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村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014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农村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北农村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湖北农村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湖北农村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农村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试题.docx

《湖北农村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农村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试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农村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试题.docx

2012湖北农村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

(每题2分)

1、决定汉语声调的要素主要是(C)

A音高B音长C音强D音色

2、下列不是偏正合成词的是(C)

A雪白B火红C群众D笔直

3、“白”在古代汉语中用来表“自己”时,它属于()

A象形字B会意字C形声字D假借字

4、“古诗十九首”的创作年代是:

(B)

A西汉末B东汉末C西晋末D东晋末

5、“初唐四杰”中不包括(D)

A杨炯B卢照邻C骆宾王D王维

6、赵辛楣是下列哪部作品的人物(B)

A《半生缘》B《围城》C《塔里的女人》D《小二黑结婚》

7、下列哪部作品的作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C)

A《总统先生》B《二十二条军规》C《百年孤独》D《伊豆的舞女》

8、英国现代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

A意识流B白描C写实D象征

9、萨特是属于下列哪个流派的代表人物()

A未来主义B达达派C新现实主义D存在主义

10、菲尔迪南索绪尔认为言语具有能指功能和()

A隐喻B诗歌C所指D元语言

11、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B)

A语文知识B语文素养C语文能力D语文技能

12、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不包括:

(C)

A自主学习B探究学习C死记硬背D合作学习

13、口语交际指导的特点不包括:

(B)

A情境性B研究性C实践性D互动性

14、下列不属于古代启蒙学读本的是:

(D)

A《三字经》B《千字文》C《百家姓》D《资治通鉴》

15、进行诗歌教学时,不恰当的方法是:

(A)

A逐句分析B品词品句C启发想象D反复诵读

二文言文:

(20分)

《藏书室记》

宋苏辙

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

今老矣,犹志其一二。

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

“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

此孔氏之遗法也。

”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

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

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曰:

“道在是矣。

仁者见之,斯以为仁;智者见之,斯以为智矣。

”颜、闵由是以得其德,予、赐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之。

譬如农夫垦田,以植草木,小大长短,甘辛咸苦,皆其性也,吾无加损焉,能养而不伤耳。

孔子曰: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

”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成,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学者必由读书。

傅说之诏其君,亦曰:

“学于古训,乃有获。

”“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

”而况余人乎?

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

“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孔子非之曰:

“汝闻六言六蔽矣乎?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凡学而不读书者,皆子路也。

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

“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

”曰:

“然。

非欤?

”曰:

“非也。

予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

曰:

非此之谓也。

老子曰: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

”孟子论学道之要曰: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心勿忘,则莫如学,必有事,则莫如读书。

朝夕従事于诗书,待其久而自得,则勿忘勿助之谓也。

譬之稼穑,”“为无益而舍之,则不耘苗者也;助之长,则揠苗者也。

”以孔孟之说考之,乃得先君之遗意。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ZHI4)

则揠苗者也(YA4)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

孔子尝语子贡矣(对、、、说)

可得而见也(连词,表承接)

3、翻译:

以孔孟之说考之,乃得先君之遗意

三教学设计:

(20分)

第二十根蜡烛叫疼痛

母亲每次在他过生日的时候,都会为他点上蜡烛。

那些蜡烛吹灭了之后,母亲就把它们包起来,留着来年他过生日的时候再用。

母亲说,你一天天长大了,这些蜡烛就是你成长的纪念。

  他的父亲在他8岁的时候抛弃了他们娘俩,和别人去过幸福的日子了。

他们的生活开始捉襟见肘,渐入窘境。

也是从那天起,他开始憎恨起这个世界,父亲的绝情让他生仇,母亲的软弱让他愤怒,而所有比自己幸福快乐的人,都是他在心底诅咒的对象。

  不管日子过得多苦,他的每个生日,母亲都会为他买来蛋糕。

怜爱地看着他把蛋糕吃光,把勺子上残存的一点奶油舔得干干净净。

那时候母亲的心就会疼,总是摩挲着他的头说:

等妈找到好工作以后,天天给你买蛋糕吃。

  每一次点着蜡烛,他都长了一岁,所以要增添一根新的蜡烛,那些蜡烛就像是按大小个排列好的士兵一样,在他的生日那天,接受他和母亲的检阅。

它们都会流泪,他不知道它们的泪水是因为疼痛还是幸福,他只知道,他长高了,蜡烛就短了。

他也不会想到,这些蜡烛只为他点燃了20次。

  从他懂事的时候起,他便开始对着蜡烛闭上眼睛许愿了。

他也喜欢流泪,这是他和蜡烛唯一相像的地方。

只是,他的哭泣,不是因为疼痛,而是为他那些很难实现的心愿。

  但再难的心愿母亲都尽量帮他去完成了。

10岁的时候,他许的心愿是妈妈能给他买一个和张君一模一样好看的书包,让同学们不再只单单羡慕张君一个人;12岁的时候,他许的心愿是妈妈能给他买双旱冰鞋,因为他已经迷恋上溜旱冰了;14岁的时候,他许的心愿是班级里最漂亮的女生能去赴他的“约会”,然后他要将这个消息公之于众,让她出丑;16岁的时候,他许的心愿是妈妈别再逼他重读,他不想去面对被他不停咒骂着的课本;17岁的时候,他许的心愿是明天能多来两个哥们,他想邀人一起揍一顿网吧里的那个网管,因为他多管闲事,干扰了他去逗弄隔座的女孩儿;18岁的时候,他许的心愿是妈妈多给他些钱,蹦迪、喝酒、泡妞需要很多钱,他常常入不敷出;19岁的时候,他许的心愿是抢劫成功,让自己咸鱼翻身,发家致富。

  短短的心路,竟如同往心灵上一滴滴注射着毒药。

他许下的那些心愿一个个都变成了现实,除了最后一个。

他预谋了近一年时间,抢劫了当地一个被他瞄了许久的大款,杀了人,但没有成功逃脱,他被警察抓到了。

  巧合的是,行刑的日子正是他20岁的生日。

  狱警为他准备了几个肉馅包子,让他吃饱了好上路。

他心如死灰,拿起包子准备往嘴里送的时候,看到母亲来了,他简直认不出来了,因为她的头发全白了,人也瘦得像一个幽灵。

她哀求狱警让她为他送行。

  母亲带来了一盒生日蛋糕,颤抖着双手将那一根根蜡烛点上,一共是20根。

这些蜡烛又开始流泪了,流淌着那些苦不堪言的往事。

母亲说:

孩儿,再许一个愿吧。

他闭上双眼,但无法阻止泪水汹涌而出。

这一次,母亲没有问他许的是什么心愿,他却主动说了出来:

妈妈,这么多年来,我每次许下的心愿都是自私的,从来都是为了我自己。

但这一次,儿子是真心的,我希望您能好好活下去,祝您健康长寿!

  母亲哀伤地望着他说:

没了你,我长寿还有什么用呢?

谁又能给我养老为我送终呢?

母亲没有再把那些蜡烛包起来,她知道,它们已经无法再一次燃烧,它们已经夭折。

  看着他被狱警带走的时候,母亲突然跪了下去,声嘶力竭地喊:

孩儿啊,妈对不起你,妈没能教育好你。

他回过头,向母亲跪了下去,给她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他无法说出话来,他知道,这生命中的最后一次生日,他吹灭的并不是20根燃烧的蜡烛,而是母亲的心。

  母亲的心,随着那声枪响慢慢地死去了。

本文的教学价值体现在哪?

本文的最佳教学切入点?

请你为本位预设三个问题?

四案例分析题(10分)

1、一位美国教师执教的《灰姑娘》教学案例,请你谈谈对你的教学启示:

(编者注:

文章原文找不到了,但是找到了文章中的概要)《灰姑娘》一文是一篇幅较长的童话故事,读懂故事情节对于学生而言问题不大,但要让学生领悟作者传递的思想感情就有一定的难度,针对此该教师设计了几个问题1.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

不喜欢哪一个?

为什么?

(这一问题,既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2.你们想一想,如果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3.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4.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5.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前3个问题,引领着学生走进文本层层深入,灰姑娘的成功需要朋友,更需要自已的爱,体会文本的内涵。

五语言表达题(2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