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控机床维修改造技术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79949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数控机床维修改造技术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数控机床维修改造技术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数控机床维修改造技术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数控机床维修改造技术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数控机床维修改造技术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数控机床维修改造技术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数控机床维修改造技术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数控机床维修改造技术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数控机床维修改造技术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主轴驱动系统自身有许多参数设定,这些参数直接影响主轴的转动特性,其中有些不可丢失或改变的,例如指示电动机规格的参数等,有些是可根据运行状态加以调改的,例

  如零漂等。

  通常中也设有主轴相关的机床数据,并且与主轴驱动系统的参数作用相同,因此要注意二者取一,切勿冲突。

  5进给伺服系统接受来自对每个运动坐标轴分别提供的速度指令,经速度与电流转矩调节输出驱动信号驱动伺服电机转动,实现机床坐标轴运动,同时接受速度反馈信号实施速度闭环控制。

  它也通过与通信,通报现时工作状态并接受的控制。

  进给伺服系统速度调节器的正确调节是最重要的,应该在位置开环的条件下作最佳化调节,既不过冲又要保持一定的硬特性。

  它受机床坐标轴机械特性的制约,一旦导轨和机械传动链

  的状态发生变化,就需重调速度环调节器。

  6电器硬件电路随着功能的不断强大,电器硬件电路主要任务是电源的生成与控制电路、隔离继电器部分及各类执行电器继电器、接触器,很少还有继电器逻辑电路的存在。

  但是一些进口机床柜中还有使用自含一定逻辑控制的专用组合型继电器的情况,一旦这类元件出现故障,除了更换之外,还可以将其去除而由逻辑取而代之,但是这不仅需要对该专用电器的工作原理有清楚的了解,还要对机床的语言与程序深入掌握才行。

  7机床电器部分包括所有的电动机、电磁阀、制动器、各种开关等。

  它们是实现机床

  各种动作的执行者和机床各种现实状态的报告员。

  这里可能的主要故障多数属于电器件自身的损坏和连接电线、电缆的脱开或断裂。

  8速度测量通常由集装于主轴和进给电动机中的测速机来完成。

  它将电动机实际转速匹配成电压值送回伺服驱动系统作为速度反馈信号,与指令速度电压值相比较,从而实现速度的精确控制。

  这里应注意测速反馈电压的匹配联接,并且不

  要拆卸测速机。

  由此引起的速度失控多是由于测速反馈线接反或者断线所致。

  9位置测量较早期的机床使用直线或圆形同步感应器或者旋转变压器,而现代机床多采

  用光栅尺和数字脉冲编码器作为位置测量元件。

  它们对机床坐标轴在运行中的实际位置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测量,将测量值反馈到并与指令位移相比较直至坐标轴到达指令位置,从而实现对位置的精确控制。

  位置环可能出现的故障多为硬件故障,例如位置测量元件受到污染,导线连接故障等。

  10外部设备一般指计算机、打印机等输出设备,多数不属于机床的基本配置。

  使用中的主要问题与输入装置一样,是匹配问题。

  2数控机床运动坐标的电气控制

  数控机床一个运动坐标的电气控制由电流转矩控制环、速度控制环和位置控制环串联组成

  其控制框图如图2

  1电流环是为伺服电机提供转矩的电路。

  一般情况下它与电动机的匹配调节已由制造者作好了或者指定了相应的匹配参数,其反馈信号也在伺服系统内联接完成,因此不需接线与调整。

  2速度环是控制电动机转速亦即坐标轴运行速度的电路。

  速度调节器是比例积分调节器,其、调整值完全取决于所驱动坐标轴的负载大小和机械传动系统导轨、传动机构的传动刚度与传动间隙等机械特性,一旦这些特性发生明显变化时,首先需要对机械传动系统进行修复工作,然后重新调整速度环调节器。

  速度环的最佳调节是在位置环开环的条件下才能完成的,这对于水平运动的坐标轴和转动坐标轴较容易进行,而对于垂向运动坐标轴则

  位置开环时会自动下落而发生危险,可以采取先摘下电动机空载调整,然后再装好电动机与位置环一起调整或者直接带位置环一起调整,这时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细心。

  速度环的反馈环节见前面速度测量一节。

  3位置环是控制各坐标轴按指令位置精确定位的控制环节。

  位置环将最终影响坐标轴的位置精度及工作精度。

  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位置测量元件的精度与系统脉冲当量的匹配问题。

  测量元件单位移动距离发出的脉

  冲数目经过外部倍频电路和或内部倍频系数的倍频后要与数控系统规定的分辨率相符。

  例如位置测量元件10脉冲,数控系统分辨率即脉冲当量为0001,则测量元件送出的脉冲必须经过100倍频方可匹配。

  二是位置环增益系数值的正确设定与调节。

  通常值是作为机床数据设置的,数控系统中对各个坐标轴分别指定了值的设置地址和数值单位。

  在速度环最佳化调节后值的设定则成为反映机床性能好坏、影响最终精度的重要因素。

  值是机床运动坐标自身性能优劣的直接表现而并非可以任意放大。

  关于值的设置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要满足下列公式

  =Δ

  式中——坐标运行速度,

  Δ——跟踪误差,

  注意,不同的数控系统采用的单位可能不同,设置时要注意数控系统规定的单位。

  例如,坐标运行速度的单位是,则值单位为·

,若的单位为,则的单位应为·

  其次要满足各联动坐标轴的值必须相同,以保证合成运动时的精度。

  通常是以值最低的坐标轴为准。

  位置反馈参见上节位置测量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没有位置测量元件,为位置开环控制即无位置反馈,步进电机驱动一般即为开环;

一种是半闭环控制,即位置测量元件不在坐标轴最终运动部件上,也就是说还有部分传动环节在位置闭环控制之外,这种情况要求环外传动部分应有相当的传动刚度和传动精度,加入反向间隙补偿和螺距误差补偿之后,可以得到很高的位置控制精度;

第三种是全闭环控制,即位置测量元件安装在坐标轴的最终运动部件上,理论上这种控制的位置精度情况最好,但是它对整个机械传动系统的要求更高而不是低,如若不然,则会严重影响两坐标的动态精度,而使得机床只能在降低速度环和位置精度的情况下工作。

  影响全闭环控制精度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测量元件的精确安装问题,千万不可轻视。

  4前馈控制与反馈相反,它是将指令值取出部分预加到后面的调节电路,其主要作用是减小跟踪误差以提高动态响应特性从而提高位置控制精度。

  因为多数机床没有设此功能,故本文不详述,只是要注意,前馈的加入必须是在上述三个控制环均最佳调试完毕后方可进行。

  二、维修工作的基本条件

  数控机床的身价从几十万元到上千万元,一般都是企业中关键产品关键工序的关键设备,一旦故障停机,其影响和损失往往很大。

  但是,人们对这样的设备往往更多地是看重其效能,而不仅对合理地使用不够重视,更对其保养及维修工作关注太少,日常不注意对保养与维修工作条件的创造和投入,故障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很是普遍。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效益,我们一定要重视维修工作,创造出良好的维修条件。

  由于数控机床日常出现的多为电气故障,所以电气维修更为重要。

  

  1人员条件

  数控机床电气维修工作的快速性、优质性关键取决于电气维修人员的素质条件。

  1首先是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知识面要广。

  要学习并基本

  掌握有关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的各学科知识,如计算机技术、模拟与数字电路技术、自动控制与拖动理论、控制技术、加工工艺以及机械传动技术,当然还包括上节所讲的基本数控知识。

  3应经过良好的技术培训。

  数控技术基础理论的学习,尤其是针对具体数控机床的技术培训,首先是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和机床安装现场的实际培训,然后向有经验的维修人员学习,而更重要且更长时间的是自学。

  4勇于实践。

  要积极投入数控机床的维修与操作的工作中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5掌握科学的方法。

  要做好维修工作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总结提高,从中提炼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

  6学习并掌握各种电气维修中常用的仪器、仪表和工具。

  7掌握一门外语,特别是英语。

  起码应做到能看懂技术资料。

  2物质条件

  1准备好通用的和某台数控机床专用的电气备件。

  2非必要的常备电器元件应做到采购渠道快速畅通。

  3必要的维修工具、仪器仪表等,最好配有笔记本电脑并装有必要的维修软件。

  4每台数控机床所配有的完整的技术图样和资料。

  5数控机床使用、维修技术档案材料。

  3关于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故障率,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方面的工作。

  1人员安排为每台数控机床分配专门的操作人员、工艺人员和维修人员,所有人员都要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

  2建规建档针对每台机床的具体性能和加工对象制定操作规章,建立工作与维修档案,管理者要经常检查、总结、改进。

  3日常保养对每台数控机床都应建立日常维护保养计划,包括保养内容如坐标轴传动系统的润滑、磨损情况,主轴润滑等,油、水气路,各项温度控制,平衡系统,冷却系统,传动带的松紧,继电器、接触器触头清洁,各插头、接线端是否松动,电气柜通风状况等等及各功能部件和元气件的保养周期每日、每月、半年或不定期。

  4提高利用率数控机床如果较长时间闲置不用,当需要使用时,首先机床的各运动环节会由于油脂凝固、灰尘甚至生锈而影响其静、动态传动性能,降低机床精度,油路系统的堵塞更是一大烦事;

从电气方面来看,由于一台数控机床的整个电气控制系统硬件是由数以万计的电子元器件组成的,他们的性能和寿命具有很大离散性,从宏观来看分三个阶段在一年之内基本上处于所谓磨合阶段。

  在该阶段故障率呈下降趋势,如果在这期间不断开动机床则会较快完成磨合任务,而且也可充分利用一年的维修期;

第二阶段为有效寿命阶段,也就是充分发挥效能的阶段。

  在合理使用和良好的日常维护保养的条件下,机床正常运转至少可在五年以上;

第三阶段为系统寿命衰老阶段,电器硬件故障会逐渐增多,数控系统的使用寿命平均在8——10年左右。

  因此,在没有加工任务的一段时间内,最好较低速度下空运行机床,至少也要经常给数控系统通电,甚至每天都应通电。

  三、维修与排故技术

  1常见电气故障分类

  数控机床的电气故障可按故障的性质、表象、原因或后果等分类。

  1以故障发生的部位,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

  硬件故障是指电子、电器件、印制电路板、电线电缆、接插件等的不正常状态甚至损坏,这是需要修理甚至更换才可排除的故障。

  而软

  件故障一般是指逻辑控制程序中产生的故障,需要输入或修改某些数据甚至修改程序方可排除的故障。

  零件加工程序故障也属于软件故障。

  最严重的软件故障则是数控系统软件的缺损甚至丢失,这就只有与生产厂商或其服务机构联系解决了。

  2以故障出现时有无指示,分为有诊断指示故障和无诊断指示故障。

  当今的数控系统都设计有完美的自诊断程序,时实监控整个系统的软、硬件性能,一旦发现故障则会立即报警或者还有简要文字说明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结合系统配备的诊断手册不仅可以找到故障发生的原因、部位,而且还有排除的方法提示。

  机床制造者也会针对具体机床设计有相关的故障指示及诊断说明书。

  上述这两部分有诊断指示的故障加上各电气装置上的各类指示灯使得绝大多数电气故障的排除较为容易。

  无诊断指示的故障一部分是上述两种诊断程序的不完整性所致如开关不闭合、接插松动等。

  这类故障则要依靠对产生故障前的工作过程和故障现象及后果,并依靠维修人员对机床的熟悉程度和技术水平加以分析、排除。

  3以故障出现时有无破坏性,分为破坏性故障和非破坏性故障。

  对于破坏性故障,损坏工件甚至机床的故障,维修时不允许重演,这时只能根据产生故障时的现象进行相应的检查、分析来排除之,技术难度较高且有一定风险。

  如果可能会损坏工件,则可卸下工件,试着重现故障过程,但应十分小心。

  4以故障出现的或然性,分为系统性故障和随机性故障。

  系统性故障是指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则一定会产生的确定的故障;

而随机性故障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偶尔发生的故障,这类故障的分析较为困难,通常多与机床机械结构的局部松动错位、部分电气工件特性漂移或可靠性降低、电气装置内

  部温度过高有关。

  此类故障的分析需经反复试验、综合判断才可能排除。

  5以机床的运动品质特性来衡量,则是机床运动特性下降的故障。

  在这种情况下,机床虽能正常运转却加工不出合格的工件。

  例如机床定位精度超差、反向死区过大、坐标运行不平稳等。

  这类故障必须使用检测仪器确诊产生误差的机、电环节,然后通过对机械传动系统、数控系统和伺服系统的最佳化调整来排除。

  此处故障的分类是为了便于故障的分析排除,而一种故障的产生往往是多种类型的混合,这就要求维修人员具体分析,参照上述分类采取相应的分析、排除法。

  2故障的调查与分析

  这是排故的第一阶段,是非常关键的阶段,主要应作好下列工作

  ①询问调查

  在接到机床现场出现故障要求排除的信息时,首先应要求操作者尽量保持现场故障状态,不做任何处理,这样有利于迅速精确地分析故障原因。

  同时仔细询问故障指示情况、故障表象及故障产生的背景情况,依此做出初步判断,以便确定现场排故所应携带的工具、仪表、图纸资料、备件等,减少往返时间。

  ②现场检查

  到达现场后,首先要验证操作者提供的各种情况的准确性、完整性,从而核实初步判断的准确度。

  由于操作者的水平,对故障状况描述不清甚至完全不准确的情况不乏其例,因此到现场后仍然不要急于动手处理,重新仔细调查各种情况,以免破坏了现场,使排故增加难度。

  ③故障分析

  根据已知的故障状况按上节所述故障分类办法分析故障类型,从而确定排故原则。

  由于大多数故障是有指示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对照机床配套的数控系统诊断手册和使用说明书,可以列出产生该故障的多种可能的原因。

  ④确定原因

  对多种可能的原因进行排查从中找出本次故障的真正原因,这时对维修人员是一种对该机床熟悉程度、知识水平、实践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的综合考验。

  ⑤排故准备

  有的故障的排除方法可能很简单,有些故障则往往较复杂,需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例如工具仪表的准备、局部的拆卸、零部件的修理,元器件的采购甚至排故计划步骤的制定等等。

  数控机床电气系统故障的调查、分析与诊断的过程也就是故障的排除过程,一旦查明了原因,故障也就几乎等于排除了。

  因此故障分析诊断的方法也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下面把电气故障的常用诊断方法综列于下。

  1直观检查法这是故障分析之初必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感官的检查。

  ①询问向故障现场人员仔细询问故障产生的过程、故障表象及故障后果,并且在整个分析判断过程中可能要多次询问。

  ②目视

  总体查看机床各部分工作状态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例如各坐标轴位置、主轴状态、刀库、机械手位置等,各电控装置如数控系统、温控装置、润滑装置等有无报警指示,局部查看有无保险烧煅,元器件烧焦、开裂、电线电缆脱落,各操作元件位置正确与否等等

  ③触摸

  在整机断电条件下可以通过触摸各主要电路板的安装状况、各插头座的插接状况、各功率及信号导线如伺服与电机接触器接线的联接状况等来发现可能出现故障的原因。

  ④通电

  这是指为了检查有无冒烟、打火、有无异常声音、气味以及触摸有无过热电动机和元件存在而通电,一旦发现立即断电分析。

  2仪器检查法使用常规电工仪表,对各组交、直流电源电压,对相关直流及脉冲信号等进行测量,从中找寻可能的故障。

  例如用万用表检查各电源情况,及对某些电路板上设置的相关信号状态测量点的测量,用示波器观察相关的脉动信号的幅值、相位甚至有无,用编程器查找程序中的故障部位及原因等。

  3信号与报警指示分析法

  ①硬件报警指示

  这是指包括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在内的各电子、电器装置上的各种状态和故障指示灯,结合指示灯状态和相应的功能说明便可获知指示内容及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②软件报警指示

  如前所述的系统软件、程序与加工程序中的故障通常都设有报警显示,依据显示的报警号对照相应的诊断说明手册便可获知可能的故障原因及故障排除方法。

  4接口状态检查法

  现代数控系统多将集成于其中,而与之间则以一系列接口信号形式相互通讯联接。

  有些故障是与接口信号错误或丢失相关的,这些接口信号有的可以在相应的接口板和输入输出板上有指示灯显示,有的可以通过简单操作在屏幕上显示,而所有的接口信号都可以用编程器调出。

  这种检查方法要求维修人员既要熟悉本机床的接口信号,又要熟悉编程器的应用。

  5参数调整法

  数控系统、及伺服驱动系统都设置许多可修改的参数以适应不同机床、不同工作状态的要求。

  这些参数不仅能使各电气系统与具体机床相匹配,而且更是使机床各项功能达到最佳化所必需的。

  因此,任何参数的变化尤其是模拟量参数甚至丢失都是不允许的;

而随机床的长期运行所引起的机械或电气性能的变化会打破最初的匹配状态和最佳化状态。

  此类故障多指故障分类一节中后一类故障,需要重新调整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方可排除。

  这种方法对维修人员的要求是很高的,不仅要对具体系统主要参数十分了解,既知晓其地址熟悉其作用,而且要有较丰富的电气调试经验。

  6备件置换法

  当故障分析结果集中于某一印制电路板上时,由于电路集成度的

  不断扩大而要把故障落实于其上某一区域乃至某一元件是十分困难的,为了缩短停机时间,在有相同备件的条件下可以先将备件换上,然后再去检查修复故障板。

  备件板的更换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更换任何备件都必须在断电情况下进行。

  ②许多印制电路板上都有一些开关或短路棒的设定以匹配实际需要,因此在更换备件板上一定要记录下原有的开关位置和设定状态,并将新板作好同样的设定,否则会产生报警而不能工作。

  ③某些印制电路板的更换还需在更换后进行某些特定操作以完成其中软件与参数的建立。

  这一点需要仔细阅读相应电路板的使用说明。

  ④有些印制电路板是不能轻易拔出的,例如含有工作存储器的板,或者备用电池板,它会丢失有用的参数或者程序。

  必须更换时也必须遵照有关说明操作。

  鉴于以上条件,在拔出旧板更换新板之前一定要先仔细阅读相关资料,弄懂要求和操作步骤之后再动手,以免造成更大的故障。

  7交叉换位法

  当发现故障板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故障板而又没有备件的情况下,可以将系统中相同或相兼容的两个板互换检查,例如两个坐标的指令板或伺服板的交换从中判断故障板或故障部位。

  这种交叉换位法应特别注意,不仅硬件接线的正确交换,还要将一系列相应的参数交换,否则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产生新的故障造成思维的混乱,一定要事先考虑周全,设计好软、硬件交换方案,准确无误再行交换检查。

  8特殊处理法

  当今的数控系统已进入基、开放化的发展阶段,其中软件含量越来越丰富,有系统软件、机床制造者软件、甚至还有使用者自己的软件,由于软件逻辑的设计中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会使得有些故障状态无从分析,例如死机现象。

  对于这种故障现象则可以采取特殊手段来处理,比如整机断电,稍作停顿后再开机,有时则可能将故障消除。

  维修人员可以在自己的长期实践中摸索其规律或者其他有效的方法。

  3电气维修与故障的排除

  这是排故的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

  如前所述,电气故障的分析过程也就是故障的排除过程,因此电气故障的一些常用排除方法在上一节的分析方法中已综合介绍过了,本节则列举几个常见电气故障做一简要介绍,供维修者参考。

  1电源

  电源是维修系统乃至整个机床正常工作的能量来源,它的失效或者故障轻者会丢失数据、造成停机。

  重者会毁坏系统局部甚至全部。

  西方国家由于电力充足,电网质量高,因此其电气系统的电源设计考虑较少,这对于我国有较大波动和高次谐波的电力供电网来说就略显不足,再加上某些人为的因素,难免出现由电源而引起的故障。

  我们在设计数控机床的供电系统时应尽量做到

  ①提供独立的配电箱而不与其他设备串用。

  ②电网供电质量较差的地区应配备三相交流稳压装置。

  ③电源始端有良好的接地。

  ④进入数控机床的三相电源应采用三相五线制,中线与接地严格分开。

  ⑤电柜内电器件的布局和交、直流电线的敷设要相互隔离。

  2数控系统位置环故障

  ①位置环报警。

  可能是位置测量回路开路;

测量元件损坏;

位置控制建立的接口信号不存在等。

  ②坐标轴在没有指令的情况下产生运动。

  可能是漂移过大;

位置环或速度环接成正反馈;

反馈接线开路;

测量元件损坏。

  3机床坐标找不到零点。

  可能是零方向在远离零点;

编码器损坏或接线开路;

光栅零点标记移位;

回零减速开关失灵。

  4机床动态特性变差,工件加工质量下降,甚至在一定速度下机床发生振动。

  这其中有很大一种可能是机械传动系统间隙过大甚至磨损严重或者导轨润滑不充分甚至磨损造成的;

对于电气控制系统来说则可能是速度环、位置环和相关参数已不在最佳匹配状态,应在机械故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