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故事演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7927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雄故事演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英雄故事演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英雄故事演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英雄故事演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英雄故事演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雄故事演讲.docx

《英雄故事演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雄故事演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雄故事演讲.docx

面对山东建筑大学的大学生们,张文良老人用朴素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深情回顾了革命战

争年代的五十载峥嵘岁月。

作为一名老革命家,张文良老人先后参加了济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

济南战役中,张文良为了掩护战友中了炮弹,但他仍拼尽全身的力气将子弹射向敌人。

后来,终因伤势过重被战友们误认为已牺牲。

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以后,他毅然赶上了已开拔的部队。

老人用自身的革命历程形象地阐释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他把在那段岁月中的感悟深情地概括为“坚定理想信念跟党走,牢记宗旨为人民”,抒发了在革命精神鼓舞下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的壮志豪情,并对当代大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发奋学习,建设祖国寄予了厚望。

整个报告会气氛热烈,持续近两个小时。

一级英模曾志德同志英雄事迹曾志德(1962-1993),广东深圳人,汉族,1979年参军,199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退伍,同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在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刑警队历任侦察员、分队长,1992年任罗湖分局笋田派出所副所长。

三级警督。

高中文化程度。

1993年8月5日,他在深圳“8·5”大爆炸中,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壮烈牺牲。

他先后7次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连年受到市局嘉奖。

1993年被公安部追授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称号,同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1993年8月5日下午1时40分,与分局刑警队的民警刚研究完一宗盗窃案件案情正在吃午饭的曾志德,听到一声剧烈的爆炸声后,立即丢下饭碗,向发生爆炸的清水河安贸危险品仓库奔去,他一边让民警叶志文跑步回所,召集全所人员紧急出动,而自己一边飞快地拨手提电话报警,向分局领导汇报了情况。

不久,所里的20名民警、300多名保安人员,以及实习的警校师生也都赶到浓烟滚滚、烈焰飞腾的现场。

曾志德马上又组织所里的民警、保安员,一方面抢救现场受伤的人员,另一方面疏散附近的群众。

他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带领民警、保安员一次次地冲进浓烟烈火之中,抢救出一个个受伤群众。

当时由于化学气体的作用,曾志德已感到呼吸艰难,脸也被烟熏黑了,身上血迹斑斑,汗水和血水渗透了警服,但他仍然顽强地战斗在灭火救灾第一线。

由于仓库多是储存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火场不时发生小的爆炸,而每一次爆炸都夹杂着碎石、木块,向救火人员砸去,火场情况相当危险,但曾志德为了多救出一位群众,多挽回一点损失,置自己生命于不顾,在烈火浓烟中往返穿行。

当时,现场又冒出一团白烟,他临危不惧与消防战士一起,向最危险的地带逼近。

此时指挥部已下令撤退,但曾志德没有放弃最后一线努力,终于,随着一声巨响,不幸的事发生了,下午2时28分,第二次大爆炸发生了,顿时地动山摇,乱石横飞,升起了柱状蘑菇云,曾志德当场壮烈牺牲。

曾志德参加公安工作以来,积极要求进步,自觉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指示,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曾志德热爱本职,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一直战斗在公安工作的第一线,工作上的苦与累,他从不计较,任劳任怨。

在刑警队工作的日子时,他与广大民警摸爬滚打。

为了及时收集证据查清案情,打击犯罪分子,他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到凌晨3、4点是家常便饭,家人病了也不能照顾,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

几年如一日,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市局嘉奖8次,集体功多次,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和赞誉,他以自己的辛劳,换来了千万群众的幸福安宁。

曾志德担任派出所副所长,分管刑侦治安工作以来,他积极配合所长、教导员工作,工作精益求精,有过硬的业务本领,深得群众和民警的好评。

做为一名领导,他大胆管理,作风扎实,处处事事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

服从分配,听从指挥,遵纪守法,秉公办事,多次拒绝贿赂,从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他团结同志,搞好协调,不以管人者自居,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大家树立了榜样。

平时能关心体贴民警及其家属,在民警中有较高的威信。

笋田派出所辖区外来人员多,且成份复杂,刑事案件和治安事件发案率高,派出所的工作量大很辛苦,对曾志德来说从来没有节假日,他经常主动加班加点,长期以所为家,带领民警积极开展侦察破案,坚持做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发扬连续作战,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及时破获一批影响大危害大的恶性案件,狠狠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的稳定。

1993年10月份,他根据线索,带领刑侦民警,经过40多天的跟踪,走访,收集情况等,及时破获了一个重大盗窃团伙,抓获案犯10多名,破获12宗重特大案件,总价值26万元,为辖区人民除了一害,荣立三等功。

辖区内的大小案件,他必亲临现场。

1993年11月19日,笋田辖区内的红岗花园发生一宗特大凶杀案,被害人一家三口被凶残的歹徒杀害。

当时,曾志德因追捕另一宗抢劫案案犯扭伤右脚,正躺在床上疗养,当他获悉案情后,不顾其他所领导和民警的劝阻,忍着伤痛赶到现场,和其他民警一起勘查现场,分析案情,一连7天,他没有回过家。

26日晚,侦破组决定派员赴湖南捉拿凶犯,曾志德又主动请战,带领刑侦组3名干警连夜出发,及时抓获2名案犯,缴获作案手枪2以和被抢财物。

3天后,当他们押解2名凶犯返回深圳时,曾志德同志的右脚踝已肿得穿不进鞋了。

曾志德同志到笋田派出所任职的1年多时间里,组织破获了多宗重大案件,每一宗案件都凝聚了他的心血和汗水。

曾志德有一种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他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了公安事业,对他来说,只要是对维护社会治安有利的,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情,不管是份内还是份外,不管是领导交办与否,都能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去做。

曾志德关心群众疾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群众有事找他,不管白天黑夜,随叫随到。

几年来,曾志德工作卓有成效,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特区公安事业作出突出的贡献,他以自己的壮举为特区的人民警察又谱写了一曲赞歌。

一个年轻的生命消失了,一曲动人的颂歌却留下了,在鹏城的大街小巷中流传着。

当深圳“8·5”大爆炸发生时,曾志德迅速组织全所民警、保安员,一方面抢救现场受伤的人,另一方面疏散附近的群众。

他一次次冲进浓烟烈火中,忍受着毒气、毒焰的炙烤抢救受伤人员,最终却被第二次大爆炸夺走了年轻的生命。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

80多年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一部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先进性的历史!

鲜红的党旗上凝结着革命英烈的鲜血,共和国的旗帜上飞扬着先进模范的风采。

他们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丰碑!

为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本台从今天起推出《永远的丰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教育人们缅怀先贤,不忘历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中,永远记取他们的英名和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他们不灭的神。

今天播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这里是北京香山万安公墓,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烈士墓就安放在这里。

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影响着李大钊,1919年,他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他成为了当时中国最早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这一年,"五四"运动爆发,李大钊又一次成为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

1920年10月,李大钊在北京发起、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1927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

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

4月28日,敌人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

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李大钊倒下了!

可是作为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永远受到党和人民的敬仰。

永远的丰碑2:

中国革命早期思想家--蔡和森

二十世纪初,学界名流杨昌济曾这样夸赞过他的两个弟子:

 "二子海内人才,前途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这二子,一个指毛泽东,另一个则是蔡和森。

1918年,他与同校的毛泽东一起创办了新民学会。

后来,蔡和森在北京结识李大钊,参加了"五四"运动。

1921年年底,蔡和森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主办中共机关刊物《向导》。

从中共"二大"至"六大",蔡和森都是中央委员,他的家庭也成为党内突出的革命之家。

他同妻子向警予、妹妹蔡畅、妹夫李富春等人作为党的第一代开拓者,被载入共和国的史册。

1931年6月,由于叛徒顾顺章的出卖,港英当局将蔡和森引渡给广东军阀。

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坚贞不屈,最后被敌人将四肢钉在墙上,用刀戳烂胸膛,悲壮就义,用生命和热血共同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共产主义凯歌。

永远的丰碑3:

开天辟地一代英杰--董必武

从南湖红船到中共十大,55年风雨历程,董必武用他对党的赤诚,以学识渊博、忠厚长者的风范,为缔造先进的政党和崭新的中国,倾注了自己光辉的一生。

1914年和1917年,董必武两次东渡日本学习法律,并秘密参加了中华革命党,开始寻求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相继爆发后,董必武回到了祖国,并结识了同乡陈潭秋,一起在武汉组织成立了共产主义研究小组。

1921年7月,董必武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这一年他35岁。

1934年董必武已近五十岁,他拖着体弱的身躯依然参加了艰苦的长征,他拉着马尾爬过雪山,拄着拐棍走过草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派董必武重返武汉,担任长江局常委,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董必武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展统战工作,广泛交友,以学识和风采感动各界。

1954年9月,董必武当选为全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贡献了毕生精力。

永远的丰碑4:

可当大局的秀才--何叔衡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何叔衡被称为秀才,然而在面对敌人的屠刀时他却英勇不屈,实践了生前"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时,他作为长沙小组代表出席了大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何叔衡从湖南转移到上海从事党的宣传工作。

由于他不熟悉当地的情况,又不会说上海话,结果被敌人逮捕。

审讯中,这位何秀才随机应变抑扬顿挫地讲起了孔夫子的《论语》,伪警察误认为抓了个"土学究",便把何叔衡放了。

1935年红军长征后,已达六旬高龄的何叔衡在福建上杭县小迳村一次突围战斗中,身负重伤,但他勇敢地与两个前来追捕的敌人英勇搏斗,直至壮烈牺牲。

1928年6月,何叔衡受党委派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途径哈尔滨时,写过这样一首诗表达自己对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

身上征衣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生合是忘家客,风雨登轮出国门。

永远的丰碑5:

无限忠诚党的事业的英烈--方志敏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

当我们吟诵方志敏的不朽诗篇,无不为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对党和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而肃然起敬。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在皖南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

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知道方志敏是个"大官",以为他很有钱,但搜遍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

国民党军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作为红军的高级将领,方志敏经常筹款数百万元,但一点一滴都用在革命事业上,自己从不动用一分一厘。

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方志敏正气凛然,坚贞不屈,还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著作。

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

永远的丰碑6: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

58年前,时任中央纵队司令员的任弼时向正在转战陕北的毛泽东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为刘胡兰的事迹深深感动,含泪挥笔写下了八个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出身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农民家庭。

抗日战争爆发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