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考纲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7922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考纲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考纲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考纲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考纲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考纲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考纲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doc

《新考纲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考纲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考纲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doc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11分)

虞美人舒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

【注】①舒亶:

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

②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南朝宋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上片的前两句写诗人日暮登楼所见,寥寥几笔,由下及上地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

B.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中“涵”字写出了天空苍茫、水天一色的特点。

C.“贴云寒”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双燕背飞的心理感受,更寄寓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D.此词上片主写景,下片主言情,用语清婉雅丽,情真意切,不失为赠答词中的佳作。

2.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现的?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8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西江月①

【宋】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②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

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

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

②障泥:

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

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

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4.“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

(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5~6题。

(11分)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

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

座。

②削碎中原路:

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

意气飞扬。

5.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5分)

A.词的上阕咏物而抒怀,即先以粗犷的笔墨刻画了苍鹰的高傲、威武的形象;接着由鹰及人,写到自己对往事的追忆。

B.下阙的情绪直承上片的气氛,“男儿身手和谁赌”赞叹男儿矫健的身手无人可敌,抒发了一种独孤求败的孤独感,以及对像鹰一样的对手的思念。

C.“秋空一碧无今古”在情景上陡然一转,骤然改变了前两句中略带萧飒和冷厉的的气氛,把一片高朗辽远的景象带入词境。

D.词人善用衬托的笔法,前两句不着一"鹰"字,但却使我们分明感觉到鹰在低飞、在盘旋的矫健、刚劲的姿态。

E.“寒山”“秋风”“碧空”为雄鹰翱翔提供了一个广袤、辽远的天地。

“寒”字写出秋山之肃杀。

“低”字写秋风之劲。

“削碎”,是用拟人笔法突显风的猛烈。

6.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词,然后回答7~8题。

(11分)

菩萨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7.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开头两句为远景,“平林漠漠烟如织”便传达出一种空寞惆怅的情绪,它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B.“寒山一带伤心碧”一句是静态的写生,是一种冷色的画面,但静态之中又夹杂着主观的感受,给人一种潜在的骚动感,撩人意绪。

C.“暝色”句为远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上人物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

D.“宿鸟归飞急”这一句写得很巧妙。

作者用急飞的宿鸟与久立之人形成强烈的对照。

既反衬出人的落拓无依也使抒情主人公的内心骚动更加剧烈。

E.全词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却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因而从整体上来说,情与景又融成一片。

8.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

请简要说明理由。

(6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词,然后回答9~10题。

(11分)

公安县怀古①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

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

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

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

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

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D.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E.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10.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词,然后回答11~12题。

(11分)

阙题

刘眘(shèn)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诗人简介:

刘眘(shèn)虚,唐代诗人。

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

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

早年逝世。

【注】阙题:

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

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E.三、四两句写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12.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

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

(6)

七、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13~14题。

(11分)

孤雁儿①

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箫箫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孤雁儿》写于李清照晚年,赵明诚去世之后。

鹧鸪天·暮春

黄升

沉水香销梦半醒。

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

莺宛转,燕丁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