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7914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A卷模拟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CO的可燃性来炼铁

B.乳化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

C.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D.水结成冰时,水分子就停止了运动

2.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为反应物

C.必须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

D.必须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3.下列有关水或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B.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是氧气

C.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变大

D.用活性炭净化水就可得到纯水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除去水中的泥沙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NaCl

B.添加酒精

C.收集氧气

D.用力塞紧橡皮塞

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医用酒精

B.冰水

C.加碘食盐

D.不锈钢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8.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转化观:

碳酸钙与碳酸氢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微粒观:

氯化钠是由Na+和Cl﹣构成的

C.组成观:

酸和碱组成上都含有氢元素

D.守恒观:

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得到100mL酒精溶液

9.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A.

B.

C.

D.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

A.拉面条

B.磨豆浆

C.切黄瓜

D.酿米酒

1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溶于水

B.可以作燃料

C.化学性质很活泼

D.供植物呼吸

13.下列仪器中不可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

D.蒸发皿

14.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和要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直至熄灭

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D.实验4成功的关键是导管不宜过长

15.根据题意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正确且符合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工业制二氧化碳:

CaCO3CaO+2CO2↑   分解反应

B.溶洞的形成:

CaCO3+H2O+CO2=Ca(HCO3)2 化合反应

C.酒精作燃料:

C2H5OH+2O2H2O+2CO2  氧化反应

D.灭火器中的干粉喷在火上:

2NaHCO3=Na2CO3+H2O+CO2   分解反应

16.在天然气供应站应贴有的图标是()

A.

B.

C.

D.

17.以下做法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相符的是()

A.骑“共享单车”出行

B.增大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利用率

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垃圾资源化

D.综合利用秸秆,严禁露天焚烧

18.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B.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C.只有分子才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D.这是由两种单质变成一种化合物的化合反应

19.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水的电解

B.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C.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

D.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20.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氯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

A.②③①④⑤⑥

B.③②①④⑥⑤

C.②③①④⑥⑤

D.③②①④⑤⑥

21.下列选项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分离空气制取氧气

B.矿石粉碎、锅炉爆炸

C.汽油挥发、剩饭变馊

D.粮食酿酒、灯泡发光

2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

23.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氢元素_______;

(2)镁离子_______;

(3)5个碳原子_________;

(4)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

(6)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24.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贡献为55%。

因此,开展对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至关重要。

研究发现:

将乙烷(C2H6)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可使制得乙烯(C2H4和一氧化碳,而乙烯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工业原料,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在中将隐藏的微粒模型画出来_____。

(2)要制备56kg的乙烯,可消耗二氧化碳______kg。

25.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A.水

B.氧气

C.氮气

D.氖气E.二氧化碳    F.水银 G.明矾   H.氢气

(1)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________; 

(2)用于工业炼钢的气体________;

(3)属于稀有气体的气体________; (4)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________;

(5)普通体温计中的金属________; (6)净水过程中的絮凝剂________。

26.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器上出现铜绿⑦镁能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27.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回答以下问题。

(1)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

A元素的种类

B物质的种类

C原子的数目

D分子的数目

E分子的种类

F原子的质量

(2)燃料偏二甲肼(化学式为)常作为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3)下列关于微观图示所表示的化学变化,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图中表示两种单质和两种氧化物

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含有有毒气体

C生成物中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之比为7:

22

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1:

1

(4)将g氯酸钾和g二氧化锰混合放入大试管中加热至完全分解,测得生成g氯化钾固体,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三、实验题

28.高锰酸钾是日常生活常用的一种杀菌剂,它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取少量固体放入

研钵内做如下图实验,试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填空。

(1)在上述实验中,步骤      (选填实验步骤的序号)说明物质是可分的,步骤④中溶液几

乎变为无色,溶液中溶质微粒     (选填“是”或“不是”)变得更小了。

(2)在溶液中含有钾离子、高锰酸根离子和水分子,请分别用化学符号表示      、      、     。

四、科学探究题

29.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在实验室,某同学先取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取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滤液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一:

Na2SO4;猜想二:

Na2SO4和NaOH;猜想三:

____________;猜想四:

Na2SO4、CuSO4和NaOH。

分析:

小明认为猜想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与验证)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仔细观察现象

滤液为无色

猜想______不成立

实验二

向实验一所取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

________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三

常温下,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酸碱度

pH=7

猜想_______成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二、填空题

1、

2、

3、

4、

5、

三、实验题

1、

四、科学探究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