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无公害封闭式蔬菜深加工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
《万吨无公害封闭式蔬菜深加工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吨无公害封闭式蔬菜深加工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资金来源由三部分组成:
引进外资3000万元,银行贷款1916万元,企业自筹1500万元。
项目建成后,预计正常年份生产洁净蔬菜(初加工能力)4万吨,加工脱水蔬菜、冷冻蔬菜(深加工能力)1万吨。
2、商业计划书编制依据
(1)国务院2000年出台的关于支持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
(2)国务院关于加强新阶段“菜篮子”工作的通知;
(3)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发[2003]3号);
(5)国家计委等六部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生产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2002]268号);
(6)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设计基础资料。
二、项目背景介绍
1、项目准备过程
在项目实施前,作了以下充分准备:
(1)地区研究。
对项目区地理位置、自然特征、地区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现状、进出口结构等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此来选择投资或发展方向。
(2)行业研究。
对蔬菜深加工行业的特征,及本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地位与作用,增长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3)资源研究。
对项目区的资源分布状况、资源储量、可利用程度、利用条件及本企业的资源占有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4)市场研究。
对目前我国的蔬菜市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蔬菜市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项目产品的市场接收度,确定项目的投资规模。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陕西省蔬菜产业发展的需要
陕西省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8%,蔬菜面积占1.7%,产量占1.6%。
据统计,2002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395.6万亩,总产666.4万吨,产值69.5亿元,占当年种植业产值的22.3%。
1999-2002年的三年间,蔬菜种植面积增加11.1%%;
蔬菜产值在种植业中的比重上升了3.6个百分点,蔬菜生产在农业生产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
但从总体上看,由于陕西省地处西北内陆腹地,与全国相比,特别是与蔬菜产销发达的省份相比,蔬菜生产规模、总都还较小,参与全国大生产、大流通少、地位低。
因此该项目建设能够繁荣农村经济,有利促进陕西省蔬菜产业的发展。
(2)项目建设是发展区域经济,实现菜农增收的需要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净菜加工技术、蔬菜保鲜贮藏设施,使用统一品牌,提高蔬菜商品率、上架率,提供免费科技信息,促进蔬菜业品种向多元化、多批次、小批量发展,能够较好满足市场对蔬菜多元化、现代化需求。
建立万吨无公害封闭式蔬菜深加工项目,健全完善泾阳蔬菜市场流通体系,从根本上保证蔬菜生产经营在良性环境中运行,促进陕西蔬菜市场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从而保证生产、市场经营的高度统一,这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以及广大农民的增收致富,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3、现有公司简介
陕西泾阳中德实业公司成立于2001年3月,注册资金1500万元,公司总部在泾阳县龙泉乡,法人代表张仲德,该公司属独资私有制企业。
公司现有员工36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有9人,初、中级技术人员有136人,其他员工215人,该公司目前拥有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公司主要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及经营,主要进行农用编制袋生产,主要产品有蔬菜包装材料、泡沫塑料等减压材料、水泥袋等,年经营收入10000万元左右,利润500万元。
从2003年底月起,该公司开始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市场总占地200亩,部分市场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大部分基础建设已经开始。
4、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公司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为项目技术依托单位,聘请有关专家教授作为公司的技术顾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始建于1934年。
学院现有教职工239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实验师58人,讲师等各类中级职称人员45人;
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32人;
实验基地三处,面积约800亩;
并在上海、广东、陕西等地建立具有现代化水准的校外基地10余个;
现有各种实验仪器、设备2000台(件)。
学院下设果树系、蔬菜系、观赏园艺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系和园艺采后处理学部,同时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北园艺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种质资源圃和陕西省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建在我院。
学院拥有园艺学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和园艺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果树学、蔬菜、茶叶学、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硕士点(果树学、蔬菜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茶学、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
果树、蔬菜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70年来,已累计培养本、专科生3226人,硕士研究生247人,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57人。
在读本科生900人,硕士研究生316人,博士研究生43人。
在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目前学院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50多项,总经费2600多万元。
已取得科研成果171项,其中国家发明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星火四等奖1项,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0项,发表论文1445篇,其中国内一级学报和国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66篇,出版专业书籍219部。
育成新品种56个,累计推广约6000万亩,创经济效益200亿元以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2人,讲师1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职工占教师人数的80%.实验设备投资3000余万元。
设有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博士点2个,食品科学、农产品贮藏加工工程、
粮食油脂和植物蛋白工程3个硕士点和食品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本科专业,本科设5个专业方向;
另外还设有食品科学研究生进修班,
并开展食品加工专业成人教育和函授教育。
现有在校本科生800多人,硕士生66人,博士生26人。
学院设有陕西省农产品加工工程中心、陕西省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中法食品加工研究交流中心、食品品质研究所和食品工程与机械、食品工艺、食品化学与营养、食品贮运与营销、食品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6个教研室和1个中心实验室、1个食品教学实习工厂。
学院先后承担各类课题132项,累计总经费达1000多万元,其中国家攻关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13项,地县级及横向课题20余项;
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13项;
鉴定科技成果7项、审定省部级标准4项;
研制新产品100多种,获各种产品金奖25项、银奖8项,获专利6项,技术转让40多项;
出版专著33部,
编写教材88本,发表论文400余篇;
取得教学成果奖10余项。
在食品品质研究、高压设备与加工技术、果蔬贮藏保鲜、食品工程新技术以及食品质量与安全等领域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
学院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先后在江苏、福建、山东、陕西、甘肃、江西、宁夏、西藏等地与商贸集团联合开发科技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学院与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挪威、以色列、俄罗斯、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曾多次承办大型学术会议,接待来华讲学专家教授40余人次,共派出国外进修、访问、攻读学位的教师20余人次。
三、项目拟建地概况
1、项目区概况
泾阳县总人口4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3万,占总人口的89.5%;
非农人口5.2万,占总人口的10.5%。
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8.27亿元,同比增长13.2%;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770万元,同口径增长14.4%;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66元,较上年增长7.1%。
泾阳县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建设陕西经济强县的目标,大力实施畜、菜、果富民战略、工业富县战略、城镇带动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和科教兴县战略,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县域经济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立足产业抓龙头,围绕龙头抓配套,优化环境抓民营,发挥优势抓招商,突出区域特色,实施重点突破,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呈现出结构升级、改革深化、建设加快、开放扩大、社会进步的良好态势。
泾阳县列陕西省综合经济实力第九位。
2、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泾阳县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泾河下游,辖泾干、永乐、云阳、桥底、王桥、口镇、三渠、太平、高庄、中张、兴隆、白王等12镇,崇文、龙泉、蒋路、燕王等4乡。
县境介于东经108°
29′40″—108°
58′23″,北纬34°
26′37″—34°
44′57″。
东与三原、高陵县交界,南与咸阳市渭城区接壤,西隔泾河与礼泉县相望,北依北仲山、嵯峨山与淳化、三原县毗邻。
四、成功关键因素
1、技术力量雄厚
目前,公司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有9人,初、中级技术人员有136人,同时项目技术依托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教授、研究员3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实验师70人,讲师等各类中级职称人员61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50人。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在蔬菜品种及深加工等方面具有相当强的科研与新品开发能力,能保证项目实施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支持。
2、符合政策导向
在2000年8月国家颁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将农产品贸工、产销一体化经营及流通设施和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综合利用分别列为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和技术,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当地政府对该项目的建设也十分重视,已纳入总体规划,并给予启动资金、选址、税费减免多项扶持政策支持。
3、气候资源
泾阳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年平均气温13℃,冬季(1月)最冷为-20.8℃,夏季最热(7月)为41.4℃。
年均降水量548.7毫米,最多降水量829.7毫米,最少为349.2毫米。
日照时数年平均为2195.2小时,最多(8月)为241.6小时,最少(2月)为146.2小时。
无霜期年均213天。
4、水资源
全县水资源由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组成.地表水资源总量19.2328亿立方米,主要由三条过境河流供给.泾河自王桥镇谢家沟入境,张家山出谷,东南流至桃园村附近出境。
县内河长77公里,流域面积634平方公里。
年平均径流量18.67亿立方米。
张家山谷口建有著名的泾惠渠引水枢纽,是该县地面灌溉的主要水源。
冶峪河系渭河二级支流,口镇三王沟入境,口镇出谷,东注清河。
县内河长27.3公里,流域面积45.7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539万立方米。
清峪河为该县与三原县的界河,接界段长16公里,年平均径流量0.63亿立方米,境内流域面积100.5平方公里。
地下水资源年均8306万立方米,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25.8%。
5、土地资源
全县南北宽27公里,东西长37公里,总面积780平方公里,有耕地67万亩,人均1.35亩。
6、生产现状
泾阳县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蔬菜基地。
全蔬菜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蔬菜60万吨。
其中,大型是兴温室蔬菜15000亩,是全国唯一的是光温室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蔬菜生产已经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蔬菜远销广东、湖南、新疆、西藏等18个省区。
7、基础设施
泾阳县以撤县设市为目标,按照“加快建设、完善功能,塑造形象、提高品位、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
县城建设先后投资1亿元,完成了“四路三巷两街”拓宽改造,形成了“三纵四横”的城市骨架,建成了泾干湖公园、第二水厂、天然气输配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对主要街道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县城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小城镇建设完成了规划编制,初步建成了一批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小城镇群体.交通、电力、电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实现了乡级道路柏油化和村级道路砂石化;
新建改造农村电网732.9公里;
固定电话用户6.9万户,移动电话6万户;
山川秀美工程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达到17.5%。
8、人力技术资源
目前,公司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有9人,初、中级技术人员有136人,同时项目技术依托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教授、研究员3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实验师70人,讲师等各类中级职称人员61人。
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50人,强大的人力技术资源优势保证了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9、现行经营管理情况
项目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规范化公司运作制度,坚持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管理原则,努力实现管理理念、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的现代化,注重在技术创新、资本运营、品牌培养、降低生产成本上下功夫。
以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实现产业化生产,参与市场竞争,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从研究开发、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到计划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与销售管理等方面,现已经形成一套规范、严谨、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
公司在遵循“人才造就企业、企业造就人才”的管理理念的同时,尊重知识,注重培养和发展高素质人才。
10、项目实施保证条件
(1)项目区地理位置优越。
泾阳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美誉,地势平坦,土肥水美,历史上就以“关内膏腴之最”著称。
地处西安、咸阳两大古都名城近郊的产业密集带上,县城距西安40公里、咸阳28公里,是卫星城的最佳选区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项目区自然资源丰富。
泾阳中部平原面积70万亩,属泾惠渠上游灌区,渠井双灌,土肥水美,适宜种蔬菜等农作物,具有发展集约农业的良好条件。
境内两条主要河流——泾河、冶峪河流域面积679平方公里,水能蕴藏量6万千瓦。
全县地下水补给量达1.1亿立方米。
(3)交通便捷发达。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雄踞泾阳南塬;
咸铜铁路穿境而过;
西铜一级公路、208省道纵贯南北,泾淳二级公路、三旬公路沟通东西,地方公路纵横交错,乡乡通油路。
具备公路、铁路、航空的立体交通条件。
(4)基础设施完善。
通讯便捷,全县程控电话容量达20000门,县城和主要城镇安装IC卡电话,移动通讯和无线寻呼实现境内无缝隙覆盖,电力充实,十大变电站遍布城乡;
电网全面改造,工农业用电有可靠保障。
水源丰富,供水充足。
(5)科教实力雄厚。
教育事业源远流长,“两基”达标达到陕西省一流水平。
境内有省市科研单位5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00余名。
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2000余名,中级职称3000余名。
泾阳是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和科技工作先进县。
(6)西北地区最大的蔬菜基地。
全县蔬菜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60万吨。
其中,大型日兴温室蔬菜15000亩,是全国唯一的日光温室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蔬菜生产已经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全县蔬菜批发市场发展到8个,云阳蔬菜批发市场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定点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远销广东、湖南、新疆、西藏等18个省区。
11、积极的销售队伍
为了促进项目产品销售,公司将建成以十个大型蔬菜超市为主要销售渠道的销售网络。
采取激励措施,在充分调动公司销售人员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还聘请营销经验丰富并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加盟,形成一支了解市场、了解客户、勇于开拓新市场的销售队伍,不断完善公司的销售网络建设。
12、与时代同步的技术
采用公司效益与专家挂钩或技术入股等方式,调动专家的积极性,让专家主动参与公司各项技术研发和生产技术工艺,保证产品技术标准,并组织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从而保证的技术的不断更新。
第二章 愿景
一、愿景文件
1、基本愿景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具体如下:
(1)项目建成后,正常年份生产洁净蔬菜(初加工能力)4万吨,生产加工各类蔬菜产品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8400万元,税前利润5520万元,上交企业所得税1821.6万元,税后利润3698.4万元。
(2)带动区域经济相关发展
由于本项目的产业后向关联度较强,能够有效拉动当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增加种植面积,解除了农户种植出售难的后顾之忧,满足生产加工的需求,从而带动泾阳县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与目前当地粮食作物种植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农户每亩增收可达2000元左右。
同时本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正确引导当地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配置泾阳特色支柱产业,充分利用泾阳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把泾阳的区域经济推向国际市场。
(3)创造就业岗位,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陕西是一个人均农业资源相对较少的农业不发达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同时也是导致社会秩序不安定的一大因素。
本项目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蔬菜的栽培、种植、收获、加工等过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据估算,本项目的建成可向社会直接提供工作岗位1000多个,尤其是本项目原材料种植基地的建设和辐射带动,每年需要参与的劳动力数万余人。
同时还可带动包装材料生产、运输、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的生产,这将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许多就业岗位,为泾阳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2、财务愿景
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8400万元,销售税金计附加1104万元,利润总额5520万元,正常年平均所得税1821.6万元,税后利润3698.4万元,所得税后投资利润率57.6%,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2.8年。
3、价值领导者
通过项目的实施,着力培养一批优秀的高层管理人员及技术管理人员。
在项目筹建期间就选择一批优秀的管理及技术人员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全国著名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这些人员具有
(1)组织管理能力;
(2)产品策划与营销策划能力;
(3)技术决策能力;
(4)公关与社交能力;
(5)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尤其是要深入的学习和掌握ISO9000各项要求;
(6)涉外商务能力等。
4、行业创新者
泾阳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蔬菜基地。
但泾阳县蔬菜加工业整体水平差,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规模较小,带动能力弱,尤其是缺乏蔬菜加工业的龙头企业,这严重限制了泾阳蔬菜产业的发展,就通过万吨无公害封闭式蔬菜深加工项目的实施,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从而带动泾阳蔬菜产业的发展,使蔬菜产业真正成为泾阳的支持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5、最具有专业化
该项目无论在规划设想、管理经营、技术等方面都体现专业化的要求。
(1)项目的规划和设想体现集约化、规模化和科学化。
(2)项目实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规范化公司运作制度。
(3)树立品牌经营战略,从蔬菜的种植、收购、储藏、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等各环节全程监控,全面实行无公害、无污染标准。
(4)统一管理、协调动作,强化内部机制,使生产、管理协同。
6、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衡
利益分配机制是农业产业系统中的核心问题。
利益机制是否合理,主要体现在企业收购农产品的政策、加工流通环节利润的分配以及对农产品基地的扶持等,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利益分配。
因此,本项目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了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①农户与企业权益平等;
②正确处理好农户与企业利益关系,让农户合理得到加工、流通环节部分利润;
③符合了国家有关法律、政策。
7、技术领导者
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除了采用最先进标准的生产技术外,对农户的种植技术进行全面指导,使整个过程实现技术先进化、规模化和标准化。
具体技术如下:
①全面执行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严格按照育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进行生产,实现蔬菜产品的无公害目的。
②引进推广优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
品种是重要和特殊的生产资料,在提高品质和产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周期又较短。
因此,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当地的自然条件,在保护和充分利用地方品种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新优品种,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优化品种结构,发挥优良品种在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中的重要作用。
③推广配方施肥技术。
在测定土壤肥力基础上,按照不同蔬菜的需肥量和肥料利用率定量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防止土壤盐渍化。
④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在推广膜下暗灌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滴灌技术,提高水分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⑤推广间、套作立体高效栽培技术。
采用高架蔬菜与低矮蔬菜的套作,不同蔬菜的间作技术,提高土地和光照利用率,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和生产效益。
二、里程碑
1、基本阶段
该项目建设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1月-2007年1月)为前期准备和基础建设阶段,主要完成项目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项目的规划设计及规范化建设工作。
第二阶段(2007年1月-2014年1月)为稳定发展阶段。
一是完成全部计划投资,在泾阳龙泉建成5000m2的蔬菜初加工车间和750m2的蔬菜深加工车间,实现正常年份生产洁净蔬菜(初加工能力)4万吨,生产加工各类蔬菜产品1万吨的目标;
二是建立健全销售网络。
在咸阳、西安建立6个蔬菜配送中心,营造50个蔬菜超市,实现销售收入2个亿的目标。
2、长远规划
(1)项目实施5年后,努力使公司成为陕西省龙头企业及到国家级龙头企业。
实现正常年份生产洁净蔬菜(初加工能力)8万吨,生产加工各类蔬菜产品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个亿,利润总额1.2亿,上交利税5600万元。
(2)通过项目的建设、示范、推广,显著改善项目区的农业基础设施结构及村镇公共服务功能,明显提升泾阳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泾川县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实现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加1000-1500元的目标。
同时,将项目的技术体系及管理模式,涉农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及发展过程监管模式,主导产业选择机制、培育模式及运行过程调控模式,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及物流管理模式,进行总结、修正、完善、补充,并向泾阳其他区域乃周边地区推广。
第三章市场分析
一、整体市场
1、蔬菜市场信息
常言说:
“三天不吃青,眼睛冒金星”,“蔬菜之属,每食所需”,可见蔬菜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农产品。
因此,蔬菜的生产、加工、交换和消费是人类社会周而复始的必然现象。
其中,蔬菜市场几乎随处可见,大到国际农产品(蔬菜)市场,小到国内省、市、县、乡(社区)、村以及每个特定地点的蔬菜市场,有批发、有零售;
有中介经纪、有沿街叫卖;
有大路菜、有精品菜;
有高价、有低价,零零总总,纷乱繁杂,这就是中国整体蔬菜市场。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蔬菜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近年来中国蔬菜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700—2000万公顷,年产量5—6亿吨,各种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近5000余个,平均每个省、市、区都有1—2个较大规模的蔬菜批发市场。
蔬菜批发市场的发展大大缓解了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成为“菜篮子”商品流通的重要载体,推动了生产、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发展,在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在数量迅速扩张的同时,交易和集散功能、价格形成和发现功能、结算功能、风险分散功能,以及综合服务功能等多种市场功能也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陕西独特的自然生态气候、人文科技经济环境是发展蔬菜产业的适生区和优生区,蔬菜是陕西的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全省蔬菜种植面积289.7万亩,总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