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基本理念Word下载.docx
《新课程基本理念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基本理念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 D、含A、B、C
7.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
BD
)为重点.
(1)创造能力
(2)创新精神(3)道德素质(4)实践能力
A.
(1)
(2)
B.
(2)(4)
C、
(1)(3)
D.(3)(4)
8.下列观念中,不符合德育原理的是(
A、“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故学生不能与品行不良的同学交往。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故教师要多表扬学生,少批评学生。
C、“有比较,才有鉴别”,故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可以使用反面教材。
D、“听其言而观其行”,故教师不宜要求学生犯了错误总要写检查。
9.人本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A
等。
(1)教师
(2)学生 (3)家长 (4)社会相关人士
B.
(1)
(2)(3)
C.
(1)(2)(4)D.
(2)(3)(4)
10.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数学基本能力分为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B、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地理解数和应用数的态度与意识。
C、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D、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主要强调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二、认真阅读分析下列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青年教师小王一心想提高教学水平,他主动向特级教师李老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
小王上课时,尽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都与李老师相仿,但教学效果就是不佳。
小王的努力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
答:
小王的努力并没有受到预期效果,主要是小王在“如何促进自我成长”这一问题上与新课程理念不符合,他关注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但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存在,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
小王一味模仿特级教师,没有做到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内在的个人魅力。
小王注重了模仿,忽视了自己的教学反思。
2.你能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举一些例子、谈谈你的想法吗?
答: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误区一:
教学开放过度
老师一上课就提出问题,问大家知道做吗?
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
学生课堂上表现的“轰轰烈烈”,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知识。
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
教师当点拨时还需点拨,当讲授处还需讲授。
误区二:
合作流于形式
教师刚刚提出一个问题,便立即宣布小组讨论。
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
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
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此时玩耍的……小组合作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其次,
误区三:
评价滥用失真
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
“讲得真好!
鼓励一下!
”其余鼓起掌来。
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回答得不好的学生也能意外地得到教师翘起的大拇指。
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
误区四:
手段成为束缚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堂热热闹闹。
离开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成了一堂低品位的课。
在时尚、热闹的背后,教师、学生跟着电脑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走,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你一定认真研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请你联系实际简要谈谈你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
(共10分)
四、新时期要建立和谐的班集体,班主任就要搞好师生关系。
在这方面,你肯定遇到了很多让你感触很深的事件。
请你就这方面写一则教育随笔。
第二部分:
学科专业素养(100分)
五、判断下列各题,对的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打“√”。
1、教师即课程。
(
×
)
2、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
4、数学教学时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
√
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资助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7、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8、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9、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很难学到知识。
10、4~6年级这一年段教学时,应避免复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六、请你认真阅读附一提供的教材,按要求答题。
(共40分)
1.请对教材作简要分析,并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5分)
2.对主要教学流程(或学生活动)预设并写出设计思想。
(15分)
3.联系学生实际,设计一道探究性学习的题目,简要写出设计思想。
(10分)
七、试题解析。
(一)完成附二提供的试题。
(30分)
(二)请对附二提供的试题进行评析。
(要求从命题意图及知识、能力的考查等方面评析,10分)
八、学习的效果,不能仅仅限于了解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学生是怎样了解的。
请你就以下AB两个设计谈谈你的认识。
(一、二、三年级选做)
《两位数乘法》练习
A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
43×
65=
29×
47=
63×
75=
86×
91=
44=
B练习:
1.用计算器算出15×
15=?
2.根据这个结果,不计算,你能知道14×
15等于多少吗?
14×
16呢?
3.用计算器算出25×
2=5?
根据这个结果,不计算,你能知道24×
26等于多少吗?
4.不计算,你能知道下面的结果各是多少吗?
35×
35=?
34×
36=?
45×
45=?
44×
46=?
……
5.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表述它吗?
你能证明它吗?
(四、五、六年级选做)
《利息》的教学
A教学:
课始教师A:
这节课咱们学习利息这一内容。
什么是利息呢?
请同学们看书上……
课末教师A: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咱们知道了什么叫利息,以及利息的计算方法。
课后作业为书上练习……
B教学:
课始教师B:
这几天,大家已经收集了很多关于利息的知识材料。
这节课,咱们就来个交流,好吗?
课末教师B:
这节课大家交流得非常好!
利息的知识,除了我们今天交流的这些以外,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关注。
老师建议,大家可以用这些知识,办个小报,开辟一个网站,和我们全校的小朋友进行交流。
也可以自己去体验一下存款和取款的过程……
1.什么是课程?
为什么要掌握课程?
新课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
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
原因:
课本P2课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对课程概念的准确把握,了解课程内涵的发展变化,有助于我们用新的课程观指导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将课程改革实施到位,使自己尽快成为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新型人民教师和教育管理者。
2.
课程内涵认识有哪些误区?
1、把学科教材当作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学科本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满堂灌。
以偏概全,见物不见人,丧失了师生的经验资源。
2、把大纲、目标、计划当作课程。
国成与结果割裂,忽视了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后果:
3、把学习者的经验当作课程。
忽视了知识结构、理性结构对儿童成长发展的价值。
4、课程概念不完整,不组织、不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补充)
3、什么是校本课程?
为何要增设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当地课程资源、学校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而研制开发的课程。
P436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从本校学生的需求和当地与学校的课程资源出发,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增设校本课程,可以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再结合本地的传统和优势,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这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又可以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4、
旧课程结构有何区别?
399
过去:
传统的课程结构是单一的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现在: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经验课程相结合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新课程开设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选择。
5、识并掌握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①“知识与技能”既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又是通过两维目标要实现的预期性目标。
②“过程与方法”是滋长,生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土壤,是实现“知识与技能”预期目标的载体,是学会形成能力的途径。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预期性目标的实现,对程序性目标的设计与实施,对三维目标的整合与发展,起着促进优化调控作用。
(4)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整合发展的结构整体,课程强调通过三维目标的整合发展养成素质
(5)在综合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情感和体验去学习掌握新和学习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中,以生成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的体验性目标产生内动力,促进优化调控,学习通过新的过程与方法去获取新知识等多项学习能力及其品质。
三维目标反复渗透、循序整合,不断发展是呈现规律。
6、
知识与技能”三个台阶目标各有哪些基本要求?
再结合书上的解释p14
(1)学懂:
水平要求:
了解、理解、巩固转化。
(2)学会:
水平要求:
模拟运用、独立运用、灵活运用。
(3)会学:
优化选择、自我评价、认识品质
7、期性“过程与方法”的基本动程有哪些?
p18
周期动程结构:
学中做----做中学---反思调控
(1)学中做:
基本程序方法:
尝试学习---群体学习----独立作业
(2)做中学:
独立作业---实践活动----测评矫正。
(3)反思调控:
基本程序方法:
测评矫正---体验交流----领悟品质
8、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潜在性,体验的过程,即价值激发情感产生态度行为,或态度促进了情感,提升了价值主要是潜藏在行为的心理活动。
2)反刍性:
就是对经历过的事实进行反思品味所究加工的体验过程。
(3)后摄调控性:
用体悟的优良品质去调控人的心态行为去优化过程与方法提升能力水平,
4)乐观向上、求真、求善、求美的进取性,精神态度特点(补充)
体验性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第一目标。
9、新旧课程价值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传统课程把甄别、选拔功能放在第一位,培养夺取高分的考生,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数论高低,以升学率定输赢至今仍为学校教育的顽疾。
l新课程要把传统课程价值的扭曲修正过来,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发展为本放到压倒一切的位置。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放到学校压倒一切的位置。
把课程的甄别、选拔功能作为工具价值,为根本价值服务,放在从属地位。
从而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完整的课程观
10、课程知识观的含义是什么?
知识是人们感知、改造、建设世界的经验与认识,知识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正面经验与反面经验不断碰撞、分化,不断活化、综合而产生发展的。
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掌握使其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
学生亲历体悟所获得的知识,反应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知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构成新课程知识体系。
11、有人说,学生只要动起来就是自主学习,你认为对吗?
为什么?
新课程反对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提倡和掌握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6种学习方式。
6种学习方式特点不尽相同,学习目标侧重解决的问题不同,所要着重培养的能力也不同。
实际操作中,学生往往把几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对学习方式进行选择。
12、自主学习体现的特点:
:
1、强调每个学生都要以良好的心态发掘自己的潜在智能,努力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学会独立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去探究解决问题,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式,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2、强调大胆尝试、勤于动手,学会通过“做中学”,通过亲历事实索取反思体悟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3、强调在与同学、与老师、与社会人的交往沟通、合作探究、团结拼搏中,进行资源共享,交流分享,学会用合力提升自己,用合力促进共同发展。
4在自主互动中学会寻找事物整合点进行综合思维,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实现个性智能建构。
评析:
新课程强调学生积极进行互动,于是在一些课堂上出现了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的现象,表面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粉活跃了,但由于没有进行及时反思体验,领悟概括。
吃到嘴里肚里的东西并没有消化吸收、内化成自己的认识,能力或品质。
所以,题中的观点不对。
13、新课程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nnnn⑴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
⑵个性充分发展的学生⑶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学生。
⑷全体发展的学生。
具体的说:
1、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2、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3、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4、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5、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6、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7、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14、新旧知识观的主要区别
1、传统知识观认为学习时接受知识、记忆知识、占有知识、积累知识,新学习观强调学习是学生的经验生成,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碰撞,强调能力的生成,知识经验的建构。
2、传统知识观强调学习是对人类经验的接收,获得间接的正面经验(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影响),新学习观强调学习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碰撞生成的学习,综合吸取正面经验和反面经验的多种营养,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经验
14、新旧学习观的主要区别
2、传统知识观强调学习是对人类经验的接收,获得间接的正面经验,(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影响)新学习观强调学习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碰撞生成的学习,综合吸取正面经验和反面经验的多种营养,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经验
3、传统知识观强调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教师讲,学生听。
新学习观强调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反思体验的学习方式,综合建构的学习方式,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发展,促进终身学习、终生发展所必备的知识的学习。
13、什么是新课程的教学观?
新教学观是完整课程的大教学观,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是多元互动的教学观,这也是新课程教学的三条基本理念。
(1).完整课程的大教学观新课程强调,要围绕课程的培养目标,将复合型的课程结构纳入到开放的创生发展的周期教学的良好循环轨道;
师生在多元互动教学中,通过对学科课程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教学的实施、研发、转化、建构,创建适合学生发展、成长的完整课程文化。
课程与教学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2).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教学是师生交往沟通、互动合作、共同发展、共同进行智能建构的过程。
根据课程目标和不同差异学生的内在需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互动教学中,提供足够的针对性服务,以帮助每个学生实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智能建构。
师教与生学,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个性化智能建构。
(3)多元互动的教学观新课程强调过程,注重通过“过程与方法”的设计与实施,去生成情感,去获取知能,去养成素质与能力。
注重过程方能实现学会,才能有好的结果。
教师的教学旨在通过课程内容、新知识的教学指导学生学会与各种问题情境、与多种课程资源进行多角度、多样式的多元互动,以学会自主学习,促进自主发展。
学会多元互动,才能处理好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关系。
14、什么是新课程的评价观?
⑴新课程强调评价的教育调控发展功能,着眼于促进被评价者更好地发展,这是素质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要求。
⑵新课程评价重视综合、关注差异,突出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取向多元化。
在综合全面评价基础上,要尊重个性发展的差异和独特价值。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都得到提高。
⑶改革考试命题与考试评价。
新课程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把甄别选拔功能放到压倒一切的位置。
作为教育评价根本取向,新课程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命题与考试评价的弊端。
突出能力考察和综合素质评价。
15、多元互动主要运作方式有哪些?
(1)学生对教科书、信息资料、对环境的同化互动:
凭借已有知能理解消化新知,生成同化结构的个体互动。
同化互动是正向多元互动。
(2)环境、教科书对学生的顺化互动:
指教材、环境对学生的同化结构进行改造、重组性多元互动。
(3)、循环递升的平衡互动由学生向教材、环境、新知进行正向同化运动,再由教材,环境、新知向经过同化互动的学生进行逆向顺化互动。
在同化互动与顺化互动互逆交替进行的完整过程中,促使学生个性智能结构由原有水平向新的水平递升
(4)学生与师生的人际互动
新课程概念新课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
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特定阶段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如:
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建议),是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的功能性基本要求。
三维目标是课程标准的灵魂、统帅
知识与技能:
指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凭借已有知识经验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是每门课程教学中预设的要现实的结果性目标。
1.学懂:
2.学会:
3.会学:
优化选择、自我评价、认识品质。
过程与方法周期动程结构:
学中做-----做中学-----反思调控
(1)学中做:
基本程序方法:
尝试学习----群体学习----独立作业
(2)做中学:
独立作业-----实践活动-----测评矫正。
测评矫正-----体验交流-----领悟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人对亲身经历过事实的体验性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态度行为与习惯。
又称之为体验性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反应:
顺从反应——主动反应——满足反应
2.体验价值:
反思、接受某价值——体味、偏爱某价值——信奉、追求某价值
3.领悟品格:
价值概念化——价值综合化—价值性格化。
体验性目标的实施误区:
1.笼统泛化,缺乏层递性(2)体验对象与程序不明确(3)浅尝辄止,缺乏体悟概括
新课程的价值观l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放到学校压倒一切的位置。
从而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完整的课程观。
l知识l知识是人们感知、改造、建设世界的经验与认识lllll①陈述性知识②程序性知识③策略性知识
新课程的知识价值观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掌握使其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
ll
学习n“学习是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施良方《学习论》)
nn新课程的学习观n学习是学生在获取新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用自己的直接经验(已有的知能结构)与间接经验(教科书上的知识,教师、同学与社会人的经验)互动、碰撞,引发心理变化、规范行为、生长能力、建构智能、养成素质。
学习方式(6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