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全国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8584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全国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全国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全国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标全国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标全国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全国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二文档格式.docx

《新课标全国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全国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二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全国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二文档格式.docx

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叶绿素a比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高,C正确;

植物主要的吸收峰在蓝紫光区和红光区,绿光吸收最少,反射多,所以叶片呈现绿色,D错误。

D

3.下列与各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破伤风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产物不同

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含有氧呼吸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

呼吸作用是细菌生活的必须的生理过程,相关的酶是由拟核中基因编码。

破伤风杆菌进行无氧呼吸,在有氧条件下被抑制。

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4.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吞噬细胞能摄取和处理抗原,暴露出抗原决定簇,A正确;

在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B正确;

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C错误;

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

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6.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B.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只能在生物体内起作用

C.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D.ATP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有的酶在生物体内和生物体外都能起作用,如胃蛋白酶,B错误;

构成核酸(包括DNA和RNA)和ATP的元素是C、H、O、N、P,当酶的化学本质是RNA时,其组成元素与ATP相同,C正确;

ATP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包括必考和选考两部分。

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需作答。

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7.(10分)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

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GA

半粒

种子

10个

实验步骤

实验

结果

步骤1

步骤2

1

带胚

25℃保温

24h后去除种子,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淀粉液

25℃保温10min

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

++

2

去胚

3

0.2

0.8

4

0.4

0.6

5

不加

注:

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

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________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__________。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_______,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

(1)α-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其水解后生成的二糖为麦芽糖。

(2)试管1和试管2两组进行对比,相互之间的自变量为是否有胚(或有无α-淀粉酶存在),因变量是试管中淀粉的含量。

在此实验中淀粉的含量由生成的α-淀粉酶的量决定,α-淀粉酶含量高,则淀粉被水解的多,α-淀粉酶含量低,则淀粉被水解的少,无α-淀粉酶,则淀粉不被水解。

检测时,加入碘液后,颜色较深的含淀粉多,颜色较浅的含淀粉少。

(3)以试管5作为空白对照,对比试管2和试管3,仅有试管3中的淀粉被分解,说明试管3有α-淀粉酶产生,而试管2没有淀粉酶产生。

由此,可以推断GA溶液在无胚的情况下可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继而促进了淀粉的水解。

(4)观察试管2、3和4,三者加入的GA呈梯度分布,且当GA含量越多时,试管中的淀粉越少。

由此可推测,GA浓度高对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

(1)淀粉麦芽糖

(2)少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产生α-淀粉酶,使淀粉水解

(3)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

(4)GA浓度高对生成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

8.(9分)经研究发现,结核杆菌中分泌性酪氨酸磷酸酶可通过抑制宿主天然免疫相关信号通路而促进结核杆菌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

请利用有关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来划分,结核杆菌应属于____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膜外还具有____________等结构,结核杆菌依靠这些结构抵御人体对其产生的免疫。

(2)寄生在细胞中的结核杆菌必须依靠________才能将其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与____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吞噬细胞能够识别这些沉淀或细胞集团,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

消化这些沉淀或细胞集团需要溶酶体参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婴幼儿注射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传染的有效措施,卡介苗是由Calmette和Guerin两位生物学家发现的变异结核杆菌培养而成的,结核杆菌的这种变异应该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作为注射疫苗,卡介苗应该具备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结核杆菌为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膜外还具有细胞壁等结构,起保护作用,结核杆菌依靠这些结构抵御人体对其产生的免疫。

(2)寄生在细胞中的结核杆菌必须依靠效应T细胞才能将其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与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吞噬细胞能够识别这些沉淀或细胞集团,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消化这些沉淀或细胞集团需要溶酶体参与,原因是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

(3)结核杆菌为原核生物,无染色体,故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作为注射疫苗,卡介苗应该具备的特点有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对人体无伤害。

(1)原核生物(细胞) 细胞壁

(2)效应T细胞 浆细胞 抗体 信息交流 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

(3)基因突变 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对人体无伤害

9.(10分)在环境条件稳定的情况下,对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五年

第八年

A种群

5678

4321

78

46

B种群

380

3360

4567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调查可采用________法,A种群与B种群之间存在的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A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在调查期间B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表中数据变化来看,造成B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2)A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下降。

(3)对森林中的四个物种食物组成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如下表:

食物组成

物种甲

全来自植物

物种乙

4/5来自植物,1/5来自甲

物种丙

1/2来自甲,1/2来自乙

物种丁

2/3来自乙,1/3来自丙

在方框中绘制出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食物网。

该食物网中含有________条食物链,若物种乙增加100kg,则至少消耗植物________kg。

(1)样方法适用于植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调查时应该随机取样,样方数量尽量多,即样本量足够大。

根据对两种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判断A种群与B种群之间存在的竞争关系可能是导致A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在调查期间B种群的种群密度逐年增多,说明其年龄组成最可能为增长型,从表中数据变化来看,造成B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原因是条件适宜、没有天敌等。

(2)由于A种群是生产者,所以A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是以A种群为食物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最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3)根据图表分析,物种丁的食物来源是乙和丙,物种丙的食物来源是甲和乙,物种乙的食物来源是植物和甲,而物种甲的食物来源全是植物,所以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食物网为:

(4)根据食物网中的食物关系,该食物网中含有5条食物链。

若物种乙增加100kg,则至少消耗植物100×

1/5÷

20%÷

20%+100×

4/5÷

20%=900(kg)。

(1)样方 竞争 增长型 条件适宜、没有天敌等

(2)以A种群为食物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 抵抗力

(3)

5 900

10.(10分)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

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

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

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

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________种。

(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本题考查遗传基本规律的应用。

(2)根据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后代出现长翅和小翅,说明长翅是显性性状,但无法判断眼色的显隐性。

所以假设还有:

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对棕眼为显性;

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对棕眼为显性;

翅长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

翅长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对棕眼为显性,即4种。

(3)由于棕眼是显性,亲本雌性是红眼,棕眼是雄性,故子代中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0,子代雄性都表现为红眼。

(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2)4 (3)0 1(100%)

(二)选考题

11.[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

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____________法或____________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__;

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_______;

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抗生素________。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1)分离菌落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涂布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适宜温度培养。

(3)含抗生素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该抗生素有敏感性,周围没有透明圈的说明该抗生素不具有敏感性。

透明圈越大的敏感性越强。

(4)实验结果抗生素A对该致病菌的作用最好。

(1)平板划线 稀释涂布(或涂布) 

(2)涂布 (3)敏感 不敏感 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弱 耐药菌 (4)A

12.[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

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

(1)为了培养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__________酶和______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________,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

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________组织,然后经过________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

这种培养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甲和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杂种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

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

(1)为了培养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A、B,再用化学诱导剂聚乙二醇诱导融合形成杂种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形成根、芽,长成完整植株,以上获得杂种植株的方法叫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植物A、B体细胞杂交形成的杂种植株是四倍体,且该杂种植株减数分裂能形成正常配子,理论上是可育的;

但如果将甲和乙有性杂交形成的二倍体,减数分裂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无法形成正常配子,不可育。

(3)在植物组织培养至胚状体阶段,可包裹上人工种皮制备人工种子。

(1)纤维素 果胶 原生质体 愈伤 再分化(或分化) 植物体细胞杂交 

(2)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前者染色体联会异常,而后者染色体联会正常 

(3)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