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第1章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8551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9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第1章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第1章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第1章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第1章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第1章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第1章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第1章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第1章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第1章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项目人、材、机(含工程设备)=1300+300=1600万元

  管理费=1600×

18%=288万元

  利润=(1600+288)×

4.5%=84.96万元

  规费=(1600+288+84.96)×

6.85%=135.15万元

  增值税=(1600+288+84.96+135.15)×

11%=231.89万元

  建筑工程费用=1600+288+84.96+135.15+231.89=2340万元

训练2:

已知某高层综合办公楼建筑工程分部分项费用为20800万元,其中人工费约占分部分项工程造价的15%,措施项目费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计费基础,其中安全文明施工费费率为1.5%,其他措施费费率为1%。

其他项目费合计500万元(不含增值税进项税额),规费为分部分项工程费中人工费的40%,增值税税率为11%,计算该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

(列式计算,答案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分部分项费用=20800万元

  措施项目费用=20800×

(1.5%+1%)=520万元

  其他项目费用=500万元

  规费=20800×

15%×

40%=1248万元

  增值税=(20800+520+500+1248)×

11%=2537.48万元

  工程造价=20800+520+500+1248+2537.48=25605.48万元

训练3:

某项目拟建一条化工原料生产线,所需厂房的建筑面积为6800m2,同行业已建类似项目厂房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为3500元/m2,类似工程建安工程费用所含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其他费用占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比例分别为18.26%、57.63%、9.98%、14.13%,因建设时间、地点、标准等不同,经过分析,拟建工程建安工程费的人、材、机、其他费用与类似工程相比,预计价格相应综合上调25%、32%、15%、20%。

  列式计算该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以万元为单位)。

  思路1:

  6800×

3500×

(1+18.26%×

0.25+57.63%×

0.32+9.98%×

0.15+14.13%×

0.2)=6800×

1.27=3022.6万元

  思路2:

  对于该项目,建筑工程造价综合差异系数:

18.26%×

1.25+57.63%×

1.32+9.98%×

1.15+14.13%×

1.2=1.27

  拟建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为:

6800×

  思路3:

可运用动态调值公式的思路:

(但严格讲动态调值公式一般用在施工阶段的结算)

  

  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为:

P=6800×

(0+18.26%×

125/100+57.63%×

132/100+9.98%×

115/100+14.13%×

120/100)=6800×

 

基础知识点2:

基本预备费与价差预备费

重点掌握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的计算。

  

(1)预备费=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

  

(2)基本预备费=(建安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

基本预备费率

=(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

  (3)价差预备费PF=

It((1+f)m(1+f)t-1(1+f)0.5-1)

  It-建设期第t年的静态投资计划额(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

n-建设期年份数;

  f-建设期年均投资上涨率;

 m-建设前期年限(从编制估算到开工建设,单位:

年)。

  该公式考虑了建设前期的涨价因素,式中(1+f)0.5是按第t年投资分期均匀投入考虑的涨价幅度。

 4.同步训练

  某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初的建安工程费和设备工器具购置费为45000万元。

该项目建设期为三年,投资分年使用比例为:

第一年25%,第二年55%,第三年20%,建设期内预计年平均价格总水平上涨率为5%。

建设期贷款利息为1395万元,建设工程其他费用为3860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10%。

建设前期年限按1年计。

  计算该项目的基本预备费、建设期的价差预备费及该项目预备费。

  

(1)基本预备费=(45000+3860)×

10%=4886万元

  

(2)价差预备费:

  第一年价差预备费=(45000+3860+4886)×

25%×

[(1+5%)1((1+5%)1-11+5%)0.5-1]=1020.23万元

  第二年价差预备费=(45000+3860+4886)×

55%×

[(1+5%)1(1+5%)2-1(1+5%)0.5-1]=3834.75万元

  第三年价差预备费=(45000+3860+4886)×

20%×

[(1+5%)1(1+5%)3-1(1+5%)0.5-1]=2001.64万元

  价差预备费=1020.23+3834.75+2001.64=6856.62万元

  (3)预备费=4886+6856.62=11742.62万元

基础知识点3:

建设期利息

  说明:

此知识点已在宣讲班时介绍

  目标:

熟练掌握建设期贷款利息的计算及不同还款方式下的还款本金、利息计算,并填写还本付息表。

  

(一)三种利息的比较说明

  1.建设期(贷款)利息:

均衡贷款,建设期只计息不还,运营期还本付息。

  2.流动资金贷款利息:

贷款发生在运营期的前几年,一般在运营期间只计息、付息不还本,最后1年回收流动资金。

  3.临时借款利息:

如运营期某年不具备偿还能力,则在当年年底需要临时借款用于偿还,转年计算利息并偿还本息。

  

(二)建设期利息的计算

  1.特点:

建设期均衡贷款,建设期只计息不还,运营期按约定方式偿还本息。

  2.计息公式:

建设期某年贷款利息=(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

实际利率。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换算

  ①名义利率:

按年计息,则名义利率即为实际利率;

  ②实际利率:

如不按年计息,则: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年计息次数)年计息次数-1。

  4.习题训练

  训练1:

某拟建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10年。

建设期内贷款本金为900万元,其中第1年贷款300万元,第2年贷款600万元,贷款年利率6%(按年计息),列式计算该项目建设期利息。

  『答案』第1年贷款利息=300/2×

6%=9万元

  第2年贷款利息=[(300+9)+600/2]×

6%=36.54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9+36.54=45.54万元

  训练2:

建设期内贷款本金为900万元,其中第1年贷款300万元,第2年贷款600万元,贷款年利率6%,按季计息,列式计算该项目建设期利息。

  『答案』实际利率=(1+6%/4)4-1=6.14%

  第1年贷款利息=300/2×

6.14%=9.21万元

  第2年贷款利息=[(300+9.21)+600/2]×

6.14%=37.41万元

  建设期借款利息=9.21+37.41=46.62万元

某拟建项目,建设期3年,运营期10年。

  第3年贷款利息=(300+9+600+36.54)×

6%=56.73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9+36.54+56.73=102.27万元

  (三)建设期利息的偿还

  建设期利息在运营期偿还,偿还方式主要有:

等额本金法与等额本息法。

  1.等额本金法

  

(1)基本原理:

运营期内某几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

  

(2)应还本金及利息的计算

  还款期每年应还的本金=建设期本利和/还款年限

  还款期某年应付利息=当年期初本利和×

年利率

(3)习题训练

  背景:

某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6年。

建设期内,每年均衡投入自有资金和贷款各5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按年计息。

项目贷款在运营期间按照等额还本、利息照付的方法偿还。

列式计算各年应还本金与利息额并填写还本付息表1-1。

  表1-1 某项目建设期贷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项目

计算期

建设期

运营期

期初借款余额

当期还本付息

其中:

还本

付息

期末借款余额

  『答案』

  

(1)建设期借款利息:

  第1年贷款利息=500/2×

6%=15.00万元

  第2年贷款利息=[(500+15)+500/2]×

6%=45.90万元

  建设期借款利息=15+45.90=60.90万元

  建设期借款本利和=500+500+60.9=1060.9万元

  

(2)运营期各年应还本金与利息:

  运营期每年应还本金=1060.9/6=176.82万元

  运营期第一年应还利息=1060.9×

6%=63.65万元

  运营期第二年应还利息=(1060.9-176.82)×

6%=884.08×

6%=53.04万元

  运营期第三年应还利息=(1060.9-176.82×

2)×

6%=707.26×

6%=42.44万元

  运营期第四年应还利息=(1060.9-176.82×

3)×

6%=530.44×

6%=31.83万元

  运营期第五年应还利息=(1060.9-176.82×

4)×

6%=353.62×

6%=21.22万元

  运营期第六年应还利息=(1060.9-176.82×

5)×

6%=176.80×

6%=10.61万元

(3)建设期贷款还本付息表

  表1-1某项目建设期贷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1

2

3

4

5

6

7

8

515

1060.90

884.08

707.264

530.44

353.62

176.80

240.47=176.82+63.65

229.86

219.26

208.65

198.04

187.43

1060.9/6=176.82

176.82

176.80(176.82)

1060.9×

6%=63.65

884.08×

6%=53.04

42.44

31.83

21.22

10.61

1060.9-176.82=884.08

707.26=884.08-176.82

  2.等额本息法

  

(1)基本原理:

运营期内某几年等额还本付息。

  

(2)应还本金及利息的计算

  还款期内每年应还的等额本息和=建设期贷款本利和×

资金回收系数

  =建设期贷款本利和×

(A/P,i,n)

  其中:

还款期某年应付利息=当年期初本利和×

  还款期某年应付本金=当年应还的等额本息-当年应付利息

项目贷款在运营期间按照等额还本付息的方法偿还。

列式计算还款期每年应还的本利和、本金及利息并填写还本付息表1-2。

  表1-2某项目建设期贷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第1年贷款利息=500/2×

  第2年贷款利息=[(500+15)+500/2]×

  建设期借款本利和=500+500+60.9=1060.9万元

  

(2)运营期各年应还本利和、本金与利息:

  运营期每年应还本利和=

=215.69万元

  运营期第一年应还本金=215.69-63.65=152.04万元

  运营期第二年应还利息=(1060.9-152.04)×

6%=54.53万元

  运营期第二年应还本金=215.69-54.53=161.16万元

  运营期第三年应还利息=(1060.9-152.04-161.16)×

6%=44.86万元

  运营期第三年应还本金=215.69-44.86=170.83万元

  运营期第四年应还利息=(1060.9-152.04-161.16-170.83)×

6%=34.61万元

  运营期第四年应还本金=215.69-34.61=181.08万元

  运营期第五年应还利息=(1060.9-152.04-161.16-170.83-181.08)×

6%=23.74万元

  运营期第五年应还本金=215.69-23.74=191.94万元

  运营期第六年应还利息=(1060.9-152.04-161.16-170.83-181.08-191.94)×

6%=12.23万元

  运营期第六年应还本金=215.69-12.23=203.46万元

  1-2某项目建设期贷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908.86

747.7

576.87

395.79

203.85

215.69

152.04=215.69-63.65

161.16=215.69-54.53

170.83

181.08

191.94

203.46

54.53=908.86×

6%

44.86

34.61

23.75

12.23

1060.9-152.04=908.86

 

 思考:

比较分析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的资金差额

合计

等额本息

1294.14

152.04

161.16

1060.51

63.65

54.53

233.63

等额本金

240.47

1283.71

1060.92

53.04

222.79

基础知识点4:

总成本费用

熟练掌握总成本费用的构成及计算,制作并填写总成本费用表。

  说明:

构成中的折旧计算按2017年新版教材的要求,固定资产原值中应考虑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1)总成本费用的构成与计算

  总成本费用一般指的是年总成本费用,它发生在项目的运营期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年维持运营投资)

  或年总成本费用=年固定成本+年可变成本

  1)经营成本:

一般已知

  2)折旧的计算(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

  重要提示:

融资前,固定资产原值不含建设期利息;

融资后,固定资产原值应包含建设期利息。

  固定资产原值=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2017新)

  即:

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形成固定资产。

  3)残值的计算

  残值=固定资产原值×

残值率

  提示:

残值与余值的区别

  余值=残值+(折旧年限-运营年限)×

年折旧费

  4)摊销的计算(平均年限法)

  年摊销费=(无形资产+其他资产)/摊销年限

  注意:

建设期、运营期、计算期、还款期、折旧年限、摊销年限的区别。

  5)年利息,包括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详见知识点三)

  即运营期某年的利息和=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

  6)维持运营投资

  对维持运营投资,根据实际情况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予以资本化,即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一种是费用化,列入年度总成本。

维持运营投资是否能予资本化,取决于其是否能够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且该固定资产的成本是否能够可靠地计量。

如果该投资投入后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成本实质性降低等,那么应予以资本化并计提折旧。

否则该投资职能费用化,列入年度总成本。

教材案例计入总成本。

  7)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

  题干背景一般会说明成本的比例及计算基数,其中可变成本通常与产品可变单价及数量有关。

(2)总成本费用表

  表1.4某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

万元

序号

经营成本

折旧费

摊销费

利息

建设期贷款利息

流动资金贷款利息

临时借款利息

维持运营投资(列入总成本的部分)

总成本费用(1+2+3+4+5+6+7)

8.1

固定成本

8.2

可变成本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4.专项训练

(融资前)

  某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2年,生产运营期8年。

计算期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10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包含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100万),固定资产在运营期内按直线法折旧,残值(残值率为10%)在项目计算期末一次性收回。

问题:

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原值、残值、年折旧费。

  固定资产原值=1000-100=900万元

  残值=900×

10%=90万元

  年折旧费=(900-90)/8=101.25万元

(融资后)

建设期第1年贷款2000万元,自有资金4000万元,建设期第2年贷款3000万元,自有资金10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按年计息。

其中100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

300万元形成其他资产;

其余投资形成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在运营期内按直线法折旧,残值(残值率为10%)在项目计算期末一次性收回。

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在运营期内,均匀摊入成本。

  问题:

  

(1)计算建设期利息。

  

(2)计算固定资产原值、残值、余值。

  (3)计算年折旧费。

  (4)计算年摊销费。

  

(1)建设期利息:

  第1年利息=2000/2×

6%=60万元

  第2年利息=(2000+60+3000/2)×

6%=213.6万元

  建设期利息=60+213.6=273.6万元

  

(2)固定资产原值=(2000+4000+3000+1000)+273.6-(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