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文言知识练习题整理.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7852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文言知识练习题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必修三文言知识练习题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必修三文言知识练习题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必修三文言知识练习题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必修三文言知识练习题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文言知识练习题整理.doc

《必修三文言知识练习题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文言知识练习题整理.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三文言知识练习题整理.doc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直不百步耳D.弃甲曳兵而走

2.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B.树之以桑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谨庠序之教

3.选出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A.或百步而后止(或许)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及,比得上)

B.请以战喻(请您)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C.申之以孝悌(兄弟友爱)之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官仓)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

4.选出“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请以战喻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斧斤以时入山林

D.申之以孝悌之义

5.选出“之”字相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③树之以桑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⑤王道之始也⑥填然鼓之⑦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⑧未之有也⑨察邻国之政⑩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①④⑥B.②③⑦C.③④⑧D.⑤⑨⑩

6.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字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则移其民于河东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A.②④相同B.②③⑤相同C.①⑤相同D.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

7.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一项()

①是亦走也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王道之始也④树之以桑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⑥未之有也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①②③⑥B.②④⑥C.②④⑤⑦D.③⑥⑦

8.选出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A.时不我待B.兵不血刃C.莫衷一是D.自愧弗如

9.关于《孟子》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A.《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儒家“四书”。

B.《孟子》是一部记录春秋末期思想家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C.《孟子》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

D.多用比喻、对比度、排比手法,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主要特色。

10.选出下列“数”字读音与意思相同的一项()

①数罟不入洿池②数口之家③范增数目项王④媒人去数日⑤识盈虚之有数

A.①②B.②③C.④⑤D.②④

11.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A.谷不可胜食也/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B.勿夺其时/夺项王天下者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D.非我也,兵也/行军用兵之道

12.翻译下列各句:

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⑤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⑥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⑦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劝学》练习

1、下列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了。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虽然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木材经受墨线量过就直了,金子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每天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为就不会犯错误了。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更高的智慧,圣人的思想也在这里具备了。

2、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

也写作“急”,急忙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

顺利,这里是使动,使…顺利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

生性,天性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用心:

专心致志

3、下列虚词使用相同的一项是()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D.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4、下列相关知识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认为一步为“步”,两步为“跬”,走路为“行”,小跑为“走”,快走为“趋”

B.《劝学》为节选版,选自《荀子劝学》,《荀子》是战国末期荀況所作,现存32篇

C.“跪”表示席地而坐,提起臀部,保持拜服的姿势,而“坐”指臀部坐在脚后跟上

D.古代金银并非指金子和银子,“金”指的是金制的刀剑,“银”指的是银制的刀剑

5、对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取于蓝而青于蓝——两个“于”都是介词,前“于”相当于“从”,后“于”相当于“比”。

B、……善假于物也——介词,相当于“在”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一种特殊的指示代词,不能象其他代词那样单独作句子成分,只能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

5、孔子曰:

“学而时习之”,又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6、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

7、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

8、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9、“”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0、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

11、《论语》中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12、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

13、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

,,,,。

14、荀子《劝学》说:

“         ,             ;         ,             。

”刘禹锡诗云: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15、“,”,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6、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17、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劝学》文言知识整理归纳

一、虚词

1.而

(1)蟹六跪而二螯()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4)登高而招()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于

(1)青,取之于蓝()         

 

(2)而青于蓝()

(3)善假于物也 ()

3.者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4.焉

(1)风雨兴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