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测评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8249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测评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吉林省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测评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吉林省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测评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吉林省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测评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吉林省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测评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测评Word下载.docx

《吉林省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测评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测评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测评Word下载.docx

共9分)

4.(3分)(2019高二上·

长春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者是文本的初始创造者,作者按文宇规则和审美要求书写的能被公众阅读、欣赏、评论的语符系统便是文学作品。

在语符系统中作者对外在世界的理解、自我生活的经验皆被对象化在文学作品之中并被作品显现,这就是作者的文本意图。

文学作品是文学文本的基础和载体,它在文学阅读、欣赏、评论中成为文学文本。

而作为文学文本基础和载体的文学作品也就独立于作者,它在对象化作家的主观世界的同时,成为客观独立的文本,不再为作者所控制和改变。

阅读是极为复杂的精神意识和语言使用活动。

而在阅读中,作品与读者则是一与多的关系,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阅读具有个体心灵选择与心灵赋予的主观自由性。

读者的这种主观自由性也使对一个文学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具有独一无二性和不可重复性。

文学阅读之所以是一种文本阐释活动而不是一般的认知活动,就在于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作者的生活经历可以被理解为读者当下的生活意义。

读者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作者和作者创作的生活之间不仅达成一种认知的交往,而且实现了一种意义的确认。

对文本的阅读也就成为对读者自己的意义的发现,对文本的阐释也就变为对读者所居生活的评说。

评者是一种特殊的读者。

发现文本中的作者意图,判明读者意图的合理性,进而昭示评者的意图,从而释出文学文本意义,使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成为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全部生活意义与人生价值的文化显现,实现文学文本对现实生活的超越,这些都是评者阅读文本、阐释文本的根本目的所在。

在马克思的文学评论中,人不是西方启蒙思想中观念的人,而是现实的人。

在马克思所处的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时代,现实的人是被物化奴役的个体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具体人,这正是马克思高度评价十九世纪英法现实主义小说成就的原因。

同时,一些批评与理论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黑格尔逻辑主义批评观的影响。

评论者认为每个文学文本中的意义都潜藏着支配一切文本意义的普遍规律,而且这种普遍规律贯穿在历史全过程中。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阶级性、人民性等也因之成为文学评论的基本观念和普遍标准,在古代文学评论中就出现了“扬杜抑李”的现象。

而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我国评论界又盛行以审美意义取代意识形态的批评观念,认为审美才是文学艺术的本质,出现了“贬鲁迅,赞周作人”的怪现象。

综上所述,文学文本的意义是由作者创作、读者阅读、评者评论三者共同建构的。

曾经作为历史的作品在当下的阐释中成为现在的文本。

由此,民族文文学的传承、外国文学的借鉴不仅是描述、说明,而且是当下文化的增值、现代意义的深化,这样,文学活动将真正引导着人们自主地从现在走向未来。

(摘编自张政文《文学文本的意义之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文本意图是作者对外在世界的理解被对象化在文学作品之中并被作品显现。

B.文学作品成为文学文本,独立于作者之外,成为客观独立的文本,此时读者的阅读完全不受作者控制和改变。

C.文学阅读不是一般的认知活动,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成为对读者自己的意义的发现,不是对作者的认知。

D.评者不能实现文学文本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其阅读文本、阐释文本的根本目的就不能全部达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提出了“文学作品”和“文学文本”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使后面的论述更为清晰。

B.文章把马克思和黑格尔对待文学评论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黑格尔理论中的某些不足之处

C.文章第二段指出阅读是极为复杂的精神意识和语言使用活动,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阅读的复杂性。

D.文章从作者创作、读者阅读、评者评论三个角度进行论述,这三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构成递进关系,层次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者在阅读中将自己的体验融入作品中,而不同的读者或同一读者在不同时期,因读者的自由主观性,对同一部作品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

B.马克思高度评价十九世纪英法现实主义小说成就,是因为这些作品所描写的人是被物化奴役的个体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具体人。

C.出现“扬杜抑李”的现象,说明评论者遵循的是马克思的理论;

出现“贬鲁迅,赞周作人的现象,说明评论者遵循的是黑格尔的理论。

D.如果在传承民族文学和借鉴外国文学时,在描述、说明之外,能增加当下文化的价值,深化现代意义,就可以引导人们自主地从现在走向未来。

5.(3分)(2019·

威海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船家

蔡楠

在白洋淀,陈福友绝对是捕鱼的老手,老到九十岁了,还在捕鱼。

早年间,白洋淀是水泽之国,淀水汪洋浩渺,滋养得鱼肥蟹壮。

水势大的时候,不适合撒网捕鱼,陈福友就下卡捕鱼。

他跟着父亲将船划过纵横交错的港汉沟壕,来到一片茂密的芦苇荡,然后开始下卡。

下卡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浸过猪血的长长的线上,拴上类似于牙签状的小竹片,把它弯成U形,在口上套上用芦苇秆做成的套,中间塞上饵食。

鱼是一种贪吃的东西,把饵吞下的同时,竹签就紧紧地撑住了鱼的嘴,想再吐出来已经不可能了。

父亲摇船,福友下卡,卡线在他的小手中一抖一抖地跳跃着,他就看到了今后的抖动的美好生活。

可是后来,日本人占领了白洋淀。

陈福友就不下卡了,改用鱼钩捕鱼。

福友小小年纪不用小钩,却喜大钩。

大钩治鱼,多在有水溜的宽阔水面。

鱼常喜在水中逆流游动,当触到鱼钩时,便被挂住,挂住的鱼越挣扎,越深,直到动不了为止。

那年夏天,有一艘日军的快艇载着五个鬼子,开到陈福友下钩的地方来洗澡。

他偷偷地潜水过去,将一串大钩,围绕着洗澡的鬼子们悄悄下好,然后爬上汽艇,将枪支和衣物敛到自己的船上,开到了抗日雁翎队的驻地。

等到雁翎队员赶来的时候,五个鬼子已经血肉模糊了。

水浅鱼多的季节,陈福友就用大罩捕鱼。

1963年白洋淀发大水,水都淹了村子,房子有的也被泡塌了。

全村人都被安置在村子里最高的采蒲台上,等待政府救援的直升机来扔大饼。

有时候,直升机扔不准,将大饼和饼干扔到了水里,都泡得成了面糊糊。

陈福友觉得这面糊糊真不如他逮的鱼好吃。

他就拽着自制的大罩,腰问系着鱼篓,凫水来到未被淹没的苇地里罩鱼。

苇地里水浅他光着膀子在苇地里中蹚水,还一边叫喊着。

鱼受了惊吓向水底躲避,触及河底,浑水上翻,陈福友用力将大罩按了下去,鱼就成了罩中之鳘了。

鱼送到了一村灾民的手上,就等于把村民的性命从龙王的手上夺了回来。

陈福友的大罩捕鱼就一直持续到大水退去。

后来,有专家说地球变暖,天旱少雨,白洋淀上游九条河的水位像花一样枯萎。

白洋淀没了水,干了。

甭说鱼了,就连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和袅袅婷婷的莲花都无影无踪了。

陈福友将船反扣在千里堤上,裸了背坐在船上晒太阳。

老伴儿胡小仙走过来,递给他一支烟说,你看你,背上都晒得脱起鱼鳞了,我怎么越看你越像一条鱼呢!

陈福友说,我是鱼,可我是一条行走在岸上的鱼。

胡小仙笑了,这种鱼我可是头一次见过。

可咱不在岸上晒成鱼干行吗?

胡小仙又说,咱走,咱去渤海湾捕鱼行吗?

村里置办了几条轮船,嚷嚷着让人报名呢?

咱去不?

不去!

为啥?

我要在大淀里掘坑寻水,我不离开白洋淀。

陈福友说着,站了起来,把烟揉揉放在嘴上叼着。

胡小仙连忙去给他找火柴,还没火柴找来,陈福友手里的烟腾的一下就被太阳晒着了。

陈福友开始了在白洋淀掘坑寻水的漫长之旅。

他的铁锹用烂了三百六十把,他把白洋淀九十九个湖泊掘了个遍,终于他掘出了一条白洋淀通往黄河的水路。

在陈福友掘淀寻水的日子里,世界发生了巨大改变。

水乡修了桥,水乡修了柏油路,水乡建了工厂,水乡建了高层建筑,捕鱼的事情人们逐渐淡忘了。

可陈福友又回到了水里,回到了淀上。

已经有了儿子的儿子对陈福友说,你这把年纪了,就别去捕鱼了,歇了吧!

陈福友说,我不能歇,歇了会死的!

那我给你买个机器船吧,省力气。

不用,机器船有污染,老船家还是使老船好!

陈福友告别了儿子,告别了岸。

把那条千里来堤上的木船修补好,刷了漆,船顶上支起了塑料布,船上准备好了小柴灶、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等,然后带着胡小仙,披上蓑衣,振臂摇桨,小船像一条梭子鱼一样蹦进了大淀。

老头子,你这劲头怎么看也不像是九十岁的船家呀!

胡小仙说。

你这豪气也不像八十四岁的船家婆呀!

陈福友说。

咱们去哪里?

去采蒲台下面下粘网,傍晚到雄安新区集上卖鱼!

老船家这样说着,船就飞过了一片苇地。

苇尖上独立的一只红嘴水鸡就飞离芦苇,鸣叫着逐船而来。

(选自《小说选刊》2019年第1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开门见山,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主人公的身份,引出全文主要情节,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中画线的句子,以调侃式的语言写出了陈福友对水的渴望,表现了他性格中幽默可亲的一面。

C.小说中胡小仙这一形象,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衬托了主人公的老船家形象,使其更鲜明、更生动。

D.小说有对老船家水乡生活的回顾,也有对他现实经历的描述,质朴的语言中透着深意,耐人寻味。

(2)小说先后写下卡、鱼钩、大罩三种捕鱼方式,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在世界已发生巨大改变的背景下,陈福友坚持掘淀寻水、老船捕鱼的行为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你如何理解他的行为?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3分)(2019高三下·

黑龙江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记者采访的学校中,每个学校都按要求开齐了书法课,学生的接受度很好。

北京市黑芝麻胡同小学校长吴健表示,在他们学校,书法课是孩子们真心喜爱的课程。

上书法课的时候是喜欢的,但是内心依然觉得它没有用,这是一些家长的心态。

家长刘女士说出了她的心声:

“如果孩子能提前做完作业,我是愿意让他练习书法的。

对于家长的看法,南昌师范附小校长易艳丹说:

“孩子们能写好字,为传统文化感到自豪,在点滴之间培养家国情怀,这一课是一定不能少的。

同时,孩子的成长是其综合素质的体现,不应该是一张试卷、主课成绩所能代表的。

我们的建议是根据学生学力的情况分层布置作业,避免一些学生重复抄写。

”分层作业已经在不少学校开始推广,在广州执信中学,初一学生李伊尹告诉记者,她有十余种个人爱好,芭蕾、中国舞、爵士舞、电吉他等等,因为分层作业,让她可以留出时间发展个人兴趣。

中国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对于书法教育来说,解决评价体系的问题也至关重要:

“当前主要的评价还集中在整齐划一的分数坪价上,像是书法、音乐、美术等课程面临的情况大体类似。

(选自姚晓丹《中小学书法课为何处境尴尬》,《光明日报》2018年07月28日)

材料二:

2013年1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根据《纲要》的要求,中小学书法教育要“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一方面属于书法教育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可以真正与语文课中的汉字教育形成互补。

目前,中小学书法教育是由纯粹的“无”到较为健全的“有”的工程。

基于此,自2014年以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携手展开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新探索。

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书法教师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在广泛参考各种书法教材的基础上商讨这一节课该教什么,下一节课又教什么,或者三年级应教什么,五年级又应该教什么,又逐渐过渡到对用笔、结字基本原理的讨论,其目的则是深入探究汉字书写训练的整个体系,理清内部各要素的逻辑关系,甚至形成基本的训练步骤。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科学性,真正方便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培训,真正有利于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各种规范文件。

(选自孙学峰《求解书法教育新模式》,《光明日报》2018年7月28日)

材料三:

近日,由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中国文字博物馆等联合主办的“2018首届‘米芾杯’国际青少年书法大赛”系列活动在江苏省镇江市举行。

“此次活动弱化了竞技的竞争性,强化了参与性、人文性。

所以,这次活动看似一个大赛,其实更是一次综合性的文化活动,有现场书写、评委点评、国学讲座、汉字导读、历史人文景点访学及交流、颁奖等环节和内容,使青少年书法爱好者从以往单一的竞赛中解脱出来,对创造一种全新的书法文化活动,具有示范作用。

”中国书协顾问、清华大学教授言恭达说。

不可否认,青少年书法作品与授课老师关系甚大。

书法家李多宽坦言:

“这也暴露出青少年书法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即高水平书法教师在各地分布不均。

虽然现在很多学校也在增补书法教材,但如何做出正确的引导还有待研究。

”李多宽表示,青少年书法赛事的举办更重要的是汉字文化的传播,“比如新西兰的孔子学院,有近3万学生在学习汉语,而且各国对中国书法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当更多的国家与中国交流时,会越来越凸显汉语、汉字对世界的重要性”。

(选自梁腾《竞技不是青少年书法大赛的目的》,《中国文化报》2018年7月2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照《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对“书法进课堂”的要求,记者所采访的学校都按要求开齐了书法课,学生们也是乐于接受书法课程的。

B.目前有不少学校根据学生学力的情况开始推广分层布置作业的做法,这给学生留出了一定的时间发展个人兴趣,该做法值得其他学校借鉴。

C.中小学书法教育应与语文课中的汉字教育形成互补,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通过反复书写实践训练,达到书法教育的目的。

D.青少年书法大赛应强化参与性、人文性,不提倡竞争性,让青少年书法爱好者参与现场书写、评委点评等环节和内容,感受远比竞赛更有意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孩子们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感到自豪,从而培养家国情怀。

B.书法教师坚持集体备课是中小学书法教学由纯粹的“无”到较为健全的“有”的探索工程的重要表现形式,有利于促进书法教育的科学性。

C.中小学书法教育应是一个规范的过程,有着规范的训练步骤与科学的教材体系,目前我国的书法教育尚属空白,有关部门正在努力探索。

D.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中国书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凸显出汉语与汉字的重要性,对此孔子学院的创办与青少年书法赛的举办功不可没。

(3)对于如何解决书法进课堂面临的问题,材料提出了哪些方法?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

共4分)

7.(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思安,陈留张亭里人也。

初事汴将杨彦洪为骑士。

好拳勇,未弱冠,长七尺,超然有乘时自奋之意。

唐中和三年,太祖镇汴,尝大阅戎旅,睹其材,甚伟之,因锡名思安,字贞臣。

思安善飞槊,所向披靡,每从太祖征伐,常驰马出敌阵之后,测其厚薄而还。

或敌人有恃猛自炫者,多命取之,必鹰扬飙卷,擒馘于万众之中,出入自若,如蹈无人之地。

太祖甚惜之,命副王虔裕为踏白将。

时巢、蔡合从,太祖每遣侦逻,必率先独往。

巢败走,思安领所部百余人追贼,杀戮掩夺,众莫敢当。

寻领军袭蔡寇于郑,都将李唐宾马踬而坠,思安援槊刺追者,唐宾复其骑而还。

又尝与蔡人斗,当阵生擒贼将柳行实。

其后渡长淮,下天长、高邮二邑,又拒孙儒,迫濠州,皆有奇绩。

累迁为诸军都指挥使,奏官至检校左仆射,寻拜亳州刺史。

练兵御寇,边境肃然。

思安为性勇悍,每统戎临敌,不大胜,必大败。

开平元年春,率兵伐幽州,营于桑乾河,掳获甚众,燕人大惧。

及军回,率诸军伐潞,累月不克,师人多逸。

太祖怒甚,诏疏其罪,尽夺其官爵,委本郡以民户系焉。

逾岁起之,复令领兵,亦无巨绩可纪。

太祖尝因命将授钺,谓左右曰:

“李思安当敌果敢,无出其右者,然每遇藩方择材,吾将用之,则败闻必至,如是者二三矣,则知飞将数奇,前史岂虚言哉!

”乾化元年秋,又以为相州刺史。

思安自谓当拥旄仗钺,及是殊不快意,但日循晏安,无意为政。

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死于相州。

(选自《旧五代史·

卷十九列传第九》)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唐宾马踬而坠 

踬:

绊倒。

B.又拒孙儒,迫濠州 

迫:

逼迫。

C.则知飞将数奇 

奇:

命运不好。

D.但日循晏安 

晏:

安乐。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死于相州。

B.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死于相州。

C.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死于相州。

D.及太祖北/征以候骑之/误落然/无所具/而复壁垒荒圮/帑廪空竭/太祖怒贬柳州司户/寻/赐死于相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思安英勇善战,梁太祖很看重他,命令他做王虔裕的副手担任踏白将。

B.李思安渡过长淮,经过天长、高邮二座城邑,又抗拒孙儒,无不立下奇功。

C.梁太祖曾经感叹道:

李思安临敌果断勇敢,没有人能超过他,但每当我挑选人才,准备任用他的时候,总会传来他失败的消息。

D.在相州任刺史时,李思安自认为应当统领士兵,而不应屈居于此,所以心中很不愉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祖镇汴,尝大阅戎旅,睹其材,甚伟之。

②及军回,率诸军伐潞,累月不克,师人多逸。

(5)请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李思安“勇悍”的两个事例。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四、诗歌鉴赏(共1题;

共2分)

8.(2分)(2019高一下·

饶河期中)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成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

B.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C.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D.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E.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2)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共1题;

9.(3分)(2019高三上·

建平期中)按要求填空。

(1)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

(张养浩《中吕·

________·

潼关怀古》)

(2)________,任重而道远。

(《<

论语>

七则》)

(3)姜夔《扬州慢》上阕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实写扬州凄凉现实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共2题;

10.(1分)(2019·

内江模拟)下面这段文字中的画线部分,在语言的简明、连贯或得体方面,有五处有毛病,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从排队的这一片黑鸦鸦的人看来,大部分都来自农村,②脸上和身体上或多或少都留有体力劳动的痕迹。

除个把人的衣装和他们的农民家长一样土气外,这些已被自己的父辈看作“先生”的人,穿戴都还算体面。

贫困山区的农民尽管眼下大都少吃缺穿,但孩子既然到大地方去念书,③他们就是咬着牙关省吃节用,也要给他们做几件见人衣裳。

当然,这队伍里看来也有个把光景好的农家子弟,那穿戴已经和城里干部们的子弟没什么差别,而且胳膊腕上往往还撑一块明晃晃的手表。

④有些这样的“洋人”就站在大众之间,如同滥竽充数,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

⑤他们虽然人数寥寥无几,但排在非凡的甲菜盆后面,却特别惹眼。

11.(1分)(2019高一下·

苏州期末)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高中阶段,我们在选科时必须慎重。

选科合理,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选科时,我们应跟随内心,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才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必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选科应避免盲目跟风,适合他人的未必适合自己,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开那些热门的学科。

①选科合理,不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七、材料作文(共1题;

共1分)

12.(1分)(2016高三上·

姜堰期中)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

因为脚在走,心不变。

你为什么不能圆梦?

因为心不定,脚不动。

参考答案

1-1、

2-1、

3-1、

4-1、

4-2、

4-3、

5-1、

5-2、

5-3、

6-1、

6-2、

6-3、

7-1、

7-2、

7-3、

7-4、

7-5、

四、诗歌鉴赏(共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