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8219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5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充分发挥我院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作用,在校期间考取药物制剂工、医药商品购销员、药物检验工等多种资格证,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实力。

4、在《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药物化学》、《药理学》等专业核心课模块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发任务引领式课程标准。

5、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开发《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两门校企合作特色课程及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相结合。

6、加强教研教改,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建设《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等2-3门院级以上精品课程。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积极申请各级教研教改项目、精品(示范)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材建设专项经费。

建立与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长效机制,严格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毕业实习全过程中贯彻执行。

7、深入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行动为导向、广泛运用“教、学、做”为一体、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在教学目的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改革传统教学手段。

(二)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校内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

学院继续通过内培(教学法培训、教学技能培训、专家讲座等)、外培(国内外培训、学历提升、下企业实践等)等多渠道、多途径,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

大力倡导贴近市场,加强产、学、研的结合,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专业进修、培训,充分重视对高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师资培养。

特别应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

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引进优秀教师,优化师资队伍

积极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熟习本地区、本行业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聘请5名行业企业专家指导专业建设及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科研工作;

聘请2名企业技术权威,轮流举办技术讲座或技能观摩演示,传授并演示企业新技术、新技能;

聘请2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加强教学过程与企业实际的联系;

聘请10名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校外实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任教师指导实践教学能力;

通过实践锻炼、提高教学与教学建设能力等途径,重点强化“双师”素质建设。

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两年内计划培养、引进专业带头人3人,正高职称增加2人,副高职称增加5人,中级职称增加10人,培养5名骨干教师,提高教学设计与实践教学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在课程建设、教学设计与技术服务等方面发挥骨干作用。

重视新教师的培养,要求新教师在进学院一年之内必须到医药企业参加2个月的实践学习,并开展

“一对一”的老带新的教学帮促工作。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5名指导专业建设及教学科研工作,进一步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3、兼职教师库建设

建设30人的兼职教师库,建立库内教师培训、考核、聘用等管理制度。

4、教师校企合作交流建设

加强与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树立行业影响力,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建立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体系,有计划地选送一批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机构及大学进行调研、实习或专项进修。

5、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科研

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研修;

鼓励承担课题、项目、论文的发表,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奖励。

6、实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教学评比制度。

定期开展“教学技能比武”、“优秀教案评比”、“教学成果奖”、“科研成果奖”以及各类教学专项活动。

(三)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

1、开发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在新校区新布带宽为300M的光纤,新建一个信息中心机房,进行LOGO和版面设计并做好链接工作,为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信息技术保障。

2、开展数字校园及学院药学专业网页等方面的建设,充分利用药学专业网站及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经验交流,探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对专业教学的意见、建议,总结教学经验、学习体会等,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在药物制剂技术等课程教学与企业合作开发虚拟流程与工艺、虚拟生产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建立药学专业信息管理,调查预测人力资源,收集整理信息,并分析决策处理。

(四)逐步改善实训实习条件、加强实习管理

1、新建药物制剂技术等12个实验室。

分步增加实训、实习耗材补贴;

2、扩大和规范GMP模拟车间,并覆盖常见的剂型,如片剂、水针剂、胶囊剂等多条生产线;

3、开办1个平价药房,提供给学生实习和实训;

4、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扩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并从企业聘请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加强对学生实习的管理,并增加学生实习意外保险。

四、改革举措

目前,我院刚刚升格为高职学院,将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针对药学专业仍存在许多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如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课程建设还不完善、师资结构还不完全合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

针对上述问题,我院将采取如下主要解决办法:

1、改革教学观念:

人才培养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教学内容既要抓好共性教育,更要重视个性发展,加强选修课的建设,促进学有余力的学生冒尖;

教学方法既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加强能力和素质培养;

教学模式以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为标准。

2、加强课程建设:

合理调整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提升教材建设质量。

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重视实践教学,改验证性实验为主为探索性实验为主,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加设计性实验,以利于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

一些实验改每周1次为相对集中,以利于安排综合性实验,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

推进CAI、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应用。

(1)优化课程设置

以精品课程为模范和特色,推动本专业其它课程建设,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专业课程,经过整合课程、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按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设计,优化课程整体结构,构建柔性化的药学人才培养课程平台,具体包括必修课课程平台、选修课课程平台和人文素养课课程平台。

专业课程在三年内完成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教学教案、实验教案、教学计划、实验实训指导、实验实训操作技能考核项目及考核标准、题库、标准试卷、参考答案的制定编写,从而规范和完善教学文件、提高教学质量。

(2)提升教材建设质量

完善现有教材选用、编写、审核制度,鼓励选用国家面向21世纪教材和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

通过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适合地方及我院实际教学的教材、实验讲义或指导书,计划合作开发校本教材一本,编写讲义、指导书、习题集等3-5本。

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强化主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和现代教育术的运用,全面推动各门课程的建设。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主讲教师制,对主要课程采用教师自愿报名竞争上岗、教务处择优聘任。

主讲教师负责组织该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包括聘用教师、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有关工作。

结合学校与学院的定岗定编工作,大力引进优秀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强化岗位意识,淡化职称观念,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积极鼓励和支持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担任学院管理工作,加强管理能力,注重在实践中提高管理水平。

健全管理体制,充分调动教研室在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中的积极性,形成教学教研的良性互动。

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坚持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4、建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完善教学督导组和教学管理机构的听课、巡视制度、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制度(书面指标和座谈会)及教学质量考核,建立社会评价体系。

(1)课堂评估,采取专家督导、同行评学、学生评教三维立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评价授课质量。

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考试模式,如笔试、实践操作考核、实习量化考核、实习报告评定等,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立就业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

五、绩效考核指标

(一)考核目标

专业培养模式新颖、课程体系与产业体系对接、教学设备先进、师资队伍雄厚、教学管理科学、学生素质优良、就业质量上乘、专业吸引力不断增强。

(二)考核指标

1、教学管理:

管理机构机制完善,具有各环节教学质量标准并遵照执行;

教学管理队伍人员配备合理,素质高;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健全,符合高职教育思想;

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建立了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能对质量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反馈、调控及时。

2、教学建设与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具有专业指导委员会(文件);

定期开展行业企业调研,具有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回收问卷与高质量专业调研分析报告;

积极开展职业能力分析,推行“学训同步”教学模式,开展一体化教学,具有通过三方专家论证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新的课程体系;

推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具有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和具有企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2)课程建设与改革:

加强专业核心课程与精品课程建设,具有课程标准;

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具有校本教材和实训教材2-4本;

具有虚拟教学资源;

具有模拟仿真生产过程或工艺的教学课件。

3、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

师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

具有“双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

具有完整的师资建设记录(包括教师职称、职业资格、培训、教学科研成果、奖惩等),具有完整的专业教师业务档案、企业专家档案和兼职教师档案。

 

4、实践教学建设与管理:

(1)校内实验实训建设管理:

符合课程教学要求,实训功能强,利用率高;

具有社会培训、技术服务和技能鉴定功能;

设备设施运行正常,维修及时;

职业氛围明显,内涵丰富。

(2)校外实训基地基地建设管理:

校外实习基地数量满足学生实训实习需要,实现动态管理模式,使用效果突出,运行文件健全。

具有实习基地合作协议,有校企合作互动互动联系教师、定期联系记录、师生实习记录。

5、教学过程:

高职特点体现明确,内容针对性强,补充更新快。

教学环节设计科学合理,体现了以能力为中心的特点。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广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6、学生知识能力素质: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率高,专业知识和岗位知识掌握扎实,满足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实践动手能力、岗位能力强,符合高职培养目标要求。

7、就业与社会评价:

学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评价高。

六、保障措施

1、政策保障:

学校制订相关配套政策,为学院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培养计划,有利于更多教师成为学术带头人、教学骨干和科研骨干,促进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

2、组织保障:

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指导专业的建设发展。

3、经费保障:

按照我院重点专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学院对本专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预计两年建设期内自筹经费300万用于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培训、课程建设、教研教改等。

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其中配套资金由专业负责人负责管理和监督使用。

4、人员保障:

制定了两年内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在现有的师资基础上,引进1-2名药学专业博士,引进、培养3名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及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及教学科研,并带动双师型教师建设。

5、质量控制:

研究制定学校教学质量业绩奖惩系列制度,并监督执行。

(1)学校对评选出的教学之星、教学新秀、教师获奖者、优秀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评选优秀教学成果、精品课程、优秀教材、优秀课件、优秀教案等,并进行表彰和奖励;

对获奖学生进行奖励等。

(2)学校依据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对教学事故进行认定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对教学质量有问题的教师在业绩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有所影响。

对违反学校学籍管理办法和学生考试有关规定的学生进行相应处理。

(3)建立就业单位、行业协会参与的社会评价体系。

七、专业建设预算

建设内容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合计

(万元)

申请中央财政

行业企业

学院自筹

总计(万元)

510

210

150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

30

10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40

20

实验实训条件改善

160

60

50

药学专业信息化建设

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

15

实验实训耗材经费

实习意外伤害保险

100

25

附件2:

编号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

推荐书

推荐院校**职业技术学院 

举办单位*******

推荐省份xx市

填表日期二零一零年六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一○年六月

填写要求

一、请依据申报院校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如实填写各项。

二、请按推荐书下发格式填写,原则上不加页。

三、推荐书封面“编号”栏由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办公室填写。

四、本推荐书请用A4纸打印,一式25份上报。

1.推荐院校基本情况

1-1

基本信息

院校名称1

**职业技术学院

所在地区

xx

启用现在校名时间

2001-01

举办方

□省级政府□地市级政府

☑行业□企业□其他

建校时间2

院校性质

☑公办□民办

建校基础3

xx市职工化工学院、xx市化学工业学校、xx市仪电自动化学校、*******党校

通信地址

xx市北辰区西堤头

邮 编

300402

学校网址

www.****

法人

代表

信息

姓名

**

职务

院长

办公室电话

***-****131

传真

手机

13*****318

E-mail

Bh****an@

联系人

信息

常务副院长

****86846812

****86846817

18*****6616

Yl***9@

1-2

基本状态

占地面积(亩)

722.5

建筑面积(平方米)

****2

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

普通高中起点

6843

全日制普通中职在校生人数

中职起点

981

全日制五年一贯制在校生人数

90

其它4 单独招生     

全日制成人高职在校生人数

非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注册人数

526

全日制成人中职在校生人数

非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注册人数

191

全日制普通本科委托培养在校生人数

以上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主要形式

业余

全日制成人本科委托培养在校生人数

2009年度非全日制培训人次

11081

教职工总数

697

2009年度非全日制培训主要类型

行业委托培训

专任教师数

478

专任基础教师数

70

兼职基础教师数

专兼教师之比

1︰0

专任基础教师

授课课时数

15066

兼职基础教师

专兼授课课时比

专任专业教师数

408

兼职专业教师数5

144

1︰0.35

专任专业教师

92664

兼职专业教师

12490

1︰0.14

现有专业数

36

已招生

专业中

工科专业数

31

2010年招生专业数

34

“3+2”专业数

4

在校生中参加自考本科教育人数

在校生中参加远程本科教育人数

自考或远程教育主要组织形式

(续1)

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就业相关数据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普通高中招生

2409

2203

2231

“三校生”对口招生

105

175

177

“3+2”招生

215

101

208

五年制第4学年

其它4      

第一志愿上线率

100%

新生报到率

85%

82.87%

92.2%

毕业生人数

2466

3626

2830

初次就业率6

95%

95.58%

96.68%

所在省份平均初次就业率7

91.15%

91.27%

92.21%

主要就业区域

xx、河北、北京、山西、内蒙、青海

主要就业领域

化工、医药、石化、航天、核工业、冶金、港口

现有固定资产总值(万元)

35780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6136

其中:

现有房屋建筑总值(万元)

28550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万元)

0.78

实践性教学占总学时50%以上的专业(以下简称“实践性专业”)

占专业设置总数的比例

生产性实训学时占实训总学时50%以上的专业占“实践性专业”的比例

70%

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占应届毕业生比例

100%

“双证书”专业数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