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急性腹痛的罗女士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8150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9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急性腹痛的罗女士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病理学急性腹痛的罗女士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病理学急性腹痛的罗女士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病理学急性腹痛的罗女士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病理学急性腹痛的罗女士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学急性腹痛的罗女士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

《病理学急性腹痛的罗女士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急性腹痛的罗女士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理学急性腹痛的罗女士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同时结合腹痛的部位和特点作出初步的判断。

主要讨论要点:

腹痛的常见病因,腹痛及其伴随症状的分析

2.各种引起腹痛的常见病因及在各自的临床表现和病史方面有何特点?

提示问题:

1.请问上述病历包含有哪些重要的信息?

腹部的分区及解剖结构是什么?

2.如何根据腹痛的部位、性质、特点来初步判断病变的器官结构及其性质?

可能是哪些疾病导致了病人的这些症状?

3.如果要作出进一步的判断,你还需要了解病人的哪些信息?

教师参考点:

1、上腹部的解剖结构?

九区法 井字型分区,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成九个区,上水平线又称肋线,为两侧肋缘最低点(相当于第十肋骨)的连线;

下水平线又称髂棘线,为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

左、右两条垂直是在髂前上棘至腹正中线的水平线的中点上所作的垂直线。

这四条线相交将腹部分成九个区。

1.右上腹部(右季肋部)肝右叶、胆囊、结肠肝曲、右肾、右肾上腺等。

2.右侧腹部(右腰部)升结肠、空肠、右肾。

3.右下腹部(右髂部)盲肠、阑尾、回肠下端、女性的右侧卵Δ及输卵管、男性的右侧精索、淋巴结。

4.上腹部肝左叶、胃、十二指肠、横结肠、大网膜、胰头和胰体、腹主动脉。

5.中腹部(脐部)横结肠、十二指肠下部、空肠和回肠、腹主动脉、输尿管、大网膜、肠系膜、淋巴结等。

6.下腹部回肠、输尿管、胀大的膀胱、增大的子宫、乙状结肠。

7.左上腹部(左季助部)胃、脾、结肠脾曲、胰尾、左肾、左肾上腺。

8.左侧腹部(左腰部)降结肠、空肠或回肠、左肾。

9.左下腹部(左髂部)乙状结肠、女性的左侧卵巢及输卵管、男性的左侧精索、淋巴结。

四区法:

即十字型法,以脐为中心划一水平线和一垂直线,两线相交,把腹部分成四区。

  1.右上腹肝、胆、幽门、十二指肠、小肠、胰头、右肾、右肾上腺、结肠肝曲、升结肠、部分横结肠、腹主动脉。

  2.右下腹盲肠、阑尾、部分升结肠、小肠、膨胀的膀胱、增大的子宫、女性的右侧输卵管和卵巢、男性的右侧精索、右输尿管。

  3.左上腹肝左叶、脾、胃、小肠、胰体、胰尾、左肾、左肾上腺、结肠脾曲、部分横结肠、腹主动脉。

  4.左下腹乙状结肠、部分降结肠、小肠、膀胱、左输尿管、膨胀的膀胱、增大的子宫、女性左侧卵巢和输卵管、男性的左侧精索。

2、疼痛的分类、特点?

疼痛的临床分类

临床上可以根据疼痛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程、疼痛的程度及部位等进行不同的分类。

常用分类方法:

(一)按疼痛的程度分类

1.微弱疼痛:

似痛非痛,常与其他感觉复合出现,如酸、麻、沉重、不适感等。

2.轻度疼痛:

疼痛局限,程度很轻或仅有隐痛。

3.中度疼痛:

较为剧烈,但尚能忍受。

4.剧烈疼痛:

难以忍受,有自伤、自杀行为。

(二)按疼痛的病程长短分类

1.急性疼痛:

发病突然,如创伤、手术、急性炎症、心肌梗死、脏器穿孔或破裂等引起的疼痛。

2.慢性疼痛:

发病缓慢或由急转慢,持续时间长或间断发作,超过6个月者。

如慢性腰腿痛、晚期癌症痛等。

(三)按疼痛的深浅部位分类

1.浅表痛:

位于皮肤黏膜,以角膜和牙髓最敏感。

特点为定位明确,比较局限,多为针刺刀割样的锐痛。

2.深部痛:

内脏、肌腱、关节、韧带、筋膜、骨膜等部位的疼痛。

特点是无明确的定位,不局限,对刺激的分辨能力差,性质一般为钝痛。

(四)按疼痛的表现形式分类

1.局部痛:

指病变部位的局限性疼痛,多为感受器或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引起。

2.放射痛:

指神经干、神经丛、神经根或中枢神经受到病变的刺激,疼痛不仅发生于局部,并可沿受累的神经向末梢方向传导,使其分布区内也出现疼痛。

3.扩散痛:

指一个神经分支受到刺激时,疼痛除向该分支分布区放射外,尚可扩散到另一个神经分支,甚至临近脊髓节段的其他神经所支配的区域而出现疼痛。

4.牵涉痛:

指深部疼痛(尤其是内脏痛)扩散到远离脏器的体表,出现疼痛,为一特殊的扩散痛。

其发生机制可能是内脏和体表的传人纤维都汇集到脊髓后角,由内脏病变引起的疼痛传人冲动可在脊髓后角扩散到相应节段的体表,或被高级中枢误感觉为体表疼痛。

(五)按受累的神经分类

1.周围神经痛:

可分为躯体神经痛和自主神经痛。

(1)躯体神经痛:

由躯体神经介导的疼痛。

表现为局部痛或放射痛,多为表浅痛。

(2)自主神经痛:

由交感神经介导的疼痛,又称交感神经痛。

表现为扩散痛或牵涉痛,多为深部痛。

疼痛弥散、不具体、难以忍受。

天气变化、冷或热、强光、噪音等各种外界刺激和本身的情绪激动均可加重疼痛程度。

痛区内有广泛的压痛,可合并有血管运动(皮肤颜色和温度)、腺体分泌、营养障碍的表现。

临床典型的自主神经痛为灼性神经痛。

雷诺病、红斑性肢痛、各种内脏痛、闭塞性脉管炎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属于自主神经痛。

2.中枢神经痛:

指脊髓、脑干、丘脑、大脑皮层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痛觉传导通路受损所产生的疼痛。

典型病例为丘脑痛,多因脑血管疾病后丘脑受损所致,表现为病变对侧肢体自发的、弥散的、难以忍受的、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的灼痛或钻痛,可波及整个半身,各种外界刺激、内脏刺激、情绪变化都可诱发或加重疼痛程度,神经阻滞不能缓解其疼痛。

(六)按疼痛发生的解剖部位分类:

可分为头痛、颌面痛、颈项痛、肩痛、上肢痛、胸痛、腹痛、腰背痛、盆腔痛、下肢痛、足痛、会阴痛等。

第二幕(2学时)

体检发现:

罗女士身高约155cm,体重65公斤,体温38.3℃,脉博82次/分,呼吸平稳,血压136/80mmHg,神志清晰,自动体位,痛苦病容,步入病房,查体合作。

腹部隆起,未见胃肠型及异常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左、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扪及包块,墨菲氏征阴性,腹部叩诊呈鼓音,肝浊音界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区无叩击痛,双肾区无压痛、叩击痛。

肠鸣音3次/分。

腹壁反射正常。

两小时后各种检查结果如下:

上腹部CT:

肝脏密度普遍减低,胆囊未见明显异常,胰腺体尾部密度减低,周围脂肪间隙稍模糊,诊断:

脂肪肝,胰腺炎?

血常规:

白细胞16.06×

109/L,中性粒细胞84,54%,血红蛋白144g/L,血小板273×

109/L,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血糖7.95mmol/L,

血淀粉酶94U/L

主要讨论要点及提示问题:

1、根据病史,你认为最可能的疾病是什么?

2、你觉得还需要为病人做哪些进一步的检查?

3、这些化验检查及体征有何意义?

4、诊断与鉴别诊断?

教师指南

1、体温升高,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提示什么?

提示感染,原有抗感染措施可以继续,但如果两至三天为控制则必须换用药物或者进一步做病原学检查。

2、血糖偏高有何提示?

患者血糖偏高,可能是急性胰腺炎所致;

根据患者的体型肥胖等特点,也可能同时合并有糖尿病。

需要随访观察,并再次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然后明确诊断,进一步治疗。

3、规范的体格检查:

T,P,R,BP。

发育,营养,胖瘦,神志,体位,病容,查体合作度。

全身皮肤黏膜,全身浅表淋巴结。

头颅五官,眼睑,结膜,巩膜,眼球活动,双侧瞳孔,直径,对光反射。

耳廓,外耳道,双侧乳突。

鼻外形,双侧鼻通气。

口唇,口腔黏膜,咽部,扁桃体。

颈,气管,颈静脉,甲状腺。

胸廓,肋间隙,胸廓扩张度,双侧语颤,有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呼吸音,有无干湿性啰音,有无胸膜摩擦音。

心前区,心尖搏动位置,有无震颤及摩擦感,心浊音界,心率,心律,各瓣膜听诊区。

腹部,有无胃肠型及异常蠕动波,有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硬度,有无压痛,有无反跳痛,肝、脾,有未扪及包块,墨菲氏征,腹部叩诊,肝浊音界,有无移动性浊音,肝区有无叩击痛,双肾区有无压痛、叩击痛。

肠鸣音。

肛门及外生殖器情况。

脊柱四肢,运动是否自如,关节有无无红肿、压痛。

双下肢有无水肿。

腹壁反射、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膝腱、跟腱反射是否正常,巴彬斯基征、脑膜刺激征情况。

2、体格检查的具体操作?

墨菲氏征:

1.莫伊尼汉氏检查法:

病人取仰卧位,检查者将左手掌和四指置于病人右肋缘部胸壁上,指尖朝向病人头部,拇指弯曲跨于右肋缘使指尖抵顶于胆囊底的体表投影点(即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交界处),以中等压力向肋弓的下后方压迫腹壁,同时嘱病人深吸气。

 

2.双手触诊检查法:

病人取仰卧位,检查者将左手置于病人右侧腰背部肋缘下,并向前推挤。

右手平放于右上腹部使食指或中指尖对准胆囊底的体表投影点,以中等压力向肋弓的下后方压迫腹壁,同时嘱病人深吸气。

发现病人于深吸气过程中,因疼痛突然屏息,即墨菲氏征阳性。

墨菲氏征阳性表示胆囊肿大、触痛。

可通过进一步理化检查以确诊。

该检查对胆道疾病,尤其是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辅助检查?

血淀粉酶:

正常值:

(1)酶速率法(37℃):

血清:

20~90U/L;

(2)碘比色:

血清:

800~1800U/L;

(3)BMD法:

成人:

25~125U/L;

成人>

70岁:

28~119U/L。

(注:

具体参考值请根据各实验室而定。

血淀粉酶临床意义:

(1)高淀粉酶血症:

①胰腺型淀粉酶增加:

A、胰腺疾病:

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胰腺囊肿、胰腺癌、胃十二指肠等疾病。

B、药物:

促胰腺激素、肠促胰腺肽、缩胆囊素、药物性胰腺炎、噻嗪类、类固醇等、

C、胰液从消化道漏出、吸收,消化道穿孔、肠管坏死、腹膜炎、穿通性溃疡等。

D、胰液逆流:

ERCP(内镜胰胆造影)等胰胆管检查等。

②唾液腺型淀粉酶增加:

唾液腺疾病、肿瘤产生淀粉酶、术后、 

休克、烧伤等。

③两者淀粉酶均增加:

慢性肾功能不全。

④巨淀粉酶血症:

原因不明,羟乙基淀粉静点后。

(2)低淀粉酶血症:

①胰腺淀粉酶减少:

因胰腺疾病造成胰脏废用(胰腺全切除、胰腺广范切除、急性暴发性胰腺炎)、重症糖尿病、严重肝病等。

②唾液腺型淀粉酶减少:

唾液腺切除,照射后。

血清淀粉酶(AMS)注意事项

1.使用口服避孕药、可待因、吗啡、麻醉药、磺胺以及唾液污染标本会使标本测定结果偏低。

2.血检结果与进食关系不大,抽血无须空腹。

三大常规:

血糖、血脂:

肝肾功能:

腹部立位平片:

4、根据以上病史和体格检查可以初步诊断为什么?

初步诊断:

急性胰腺炎

诊断依据:

(1)青年女性,上腹痛14小时,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重,疼痛向左腰背放射,伴有腹胀,进食后加重。

(2)查体:

T37.3℃,腹肌软,上腹部压痛,以左中上腹为著,墨菲氏征阴性,肠鸣音3次/分。

(3)需要辅助检查结果来进一步确诊。

5、和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病穿孔:

亦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但多在慢性节律性上腹痛的基础上突然出现剧烈腹痛,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立位腹平片见膈下游离气体可相鉴别。

(2)胆囊结石并胆囊炎:

亦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但腹痛常见于右上腹部,可向右肩背部放射。

查体:

右上腹压痛,墨菲氏征阳性,腹部B超或CT提示胆囊结石并胆囊炎。

而本患者腹部压痛以左、中上腹为著,墨菲氏征阴性,上腹部CT胆囊未见明显异常。

第三幕(2学时)

急诊科给予“左氧氟沙星及生长抑素”输液治疗,腹痛无明显缓解,以“急性胰腺炎”收入消化内科住院。

入院后给予以下处理:

1、Ⅱ级护理,禁食,导泻。

2、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淀粉酶、血糖、血脂等化验。

3、复查上腹部CT,行立位腹平片、心电图等相关辅助检查。

4、予生长抑素抑制胰液分泌,奥美拉唑抑酸及抗炎补液对症支持治疗。

入院两天后患者腹痛、腹胀明显好转,无放射性腰背痛,体温恢复正常。

经管医生要求患者做上腹部MRI平扫+增强扫描+胆道水成像检查了解胰腺目前情况,排外胰腺坏死,并了解胆道情况。

患者及家属报怨检查太多,家中经济困难并要求出院。

第三页

一星期后患者腹痛、腹胀基本缓解,无发热、腰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精神尚可,大便黄稀,小便无明显异常。

T36.5℃,神志清晰,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8次/分,律齐,腹部饱满,未见胃肠型,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

上腹部MRI平扫+增强扫描+胆道水成像检查示中重度脂肪肝,肝右后叶小囊肿,急性胰腺炎,胰周渗液并假性囊肿形成。

上级医师查房嘱置鼻空肠营养管加强肠内营养,避免肠道菌群移位诱发感染,及促进胰周渗液吸收,继续抑酸、抑制胰液分泌、抗炎等药物治疗。

因患者自觉症状好转,且因经济原因强烈要求出院,同意以病情好转出院。

1.胰腺分泌的消化酶主要有哪些?

它们以哪些形式进行合成与分泌?

2.解释酶、酶原或酶的前体物质、酶原激活。

酶原激活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有何联系?

3.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4.入院后的诊疗计划是否合理?

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5.生长抑素的药理作用?

泮托拉唑的药理作用?

所用抗菌药的药理作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

6.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变化说明了什么?

7.对患者的质疑如何回应?

8.脂肪肝与脂类代谢的关系?

脂肪肝的诊断依据?

生活干预措施?

9.肠道菌群的分布?

变化的后果?

10.胰腺炎好转出院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1、急性胰腺炎的诊疗计划?

(1)Ⅱ级护理,禁食,导泻,必要时胃肠减压。

(2)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淀粉酶、血糖、血脂等化验。

(3)复查上腹部CT,行立位腹平片、心电图等相关辅助检查。

(4)予生长抑素抑制胰液分泌,奥美拉唑抑酸及抗炎补液对症支持治疗。

(5)必要时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

2、脂肪肝的生活干预措施?

脂肪肝是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过多的一类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脂肪肝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按有无过量饮酒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目前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已占到普通人群的10%以上,特别是在肥胖、嗜酒和糖尿病人群中高达50~60%。

2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进展为肝硬化,其中30~40%患者死于肝相关性疾病,部分发生肝衰竭和肝细胞肝癌。

未来10年,脂肪肝将成为我国肝病防治的主要对象。

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其中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的非药物性治疗尤为重要。

(1)饮食:

合理控制热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调整饮食结构,坚持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如:

鱼肉、鸡肉、牛肉、豆制品、新鲜蔬菜等)饮食;

提高膳食纤维(如新鲜蔬菜、水果等)的摄入量;

在总热能中,一般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5%~20%(建议1/3以上为优质蛋白,如鱼类、虾、瘦肉、牛奶、鸡蛋等);

脂肪占20%2~5%;

糖类占50%~60%。

膳食纤维可从20~25g/d增至40g/d左右。

合理分配三餐,对合并糖尿病者可按1/5、2/5、2/5的比例分配。

(2)运动:

选择中度以上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爬山等),每周4次以上,推荐脂肪肝患者中等强度有节奏的运动(至少20~60min/天,5天/周),累计锻炼时间至少150min。

心率应维持100次/min以上,但最多不超过200次/min,运动后疲劳感于10~20min内消失为宜。

(3)生活习惯:

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制订个体化的饮食和锻炼计划,同时戒酒,保持良好心态。

其中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最主要措施,是其他治疗措施起效的前提,病变甚至可在戒酒后数周或数月后完全逆转。

(4)四季膳食:

①春季食疗可选择陈皮麦芽决明子茶、麦麸山楂糕等。

②夏季可选择理气消滞茶、茵陈苍术茶等。

③秋季可选择山楂降脂茶、陈皮枸杞粟米粥等。

④冬季可选用木耳大枣羹、人参黄精扁豆粥等。

3.围绕现有诊断需要进一步的辅助检查?

腹部B超了解是否有腹部占位性病变导致胰腺炎;

肝功能了解脂肪肝的严重程度;

血糖、血脂等了解是否同时有其它的代谢性疾病;

患者身体情况的基本了解,如三大常规、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

4.生长抑素的药理作用?

天然生长抑素通过内分泌、外分泌、神经分泌和特殊的旁分泌发挥作用。

药物和天然生长抑素一样具广泛的生理和药理作用:

1.可以抑制生长激素、甲状腺刺激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的分泌。

2.可以抑制由试验餐和5肽胃泌素刺激的胃酸分泌,可抑制胃蛋白酶、胃泌素的释放、可用于治疗应激性溃疡和消化性溃疡出血。

3.可显著地减少内脏血流,降低门脉压力,降低侧枝循环的血流和压力,减少肝脏血流量,而对全身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可有效地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所致的出血。

4.减少胰腺的内、外分泌及胃、小肠和胆囊的分泌,降低酶的活性,对胰腺细胞有保护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预防和治疗胰腺术后并发症。

5.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可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辅助治疗。

6.可影响胃肠道吸收、运动和营养功能。

5.泮托拉唑的药理作用?

泮托拉唑是继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之后新开发出来的质子泵抑制剂,亦为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分子中的吡啶环与苯并咪唑借亚砜键相连,氟原子位于咪环环侧链上。

本品以倍半水合钠盐的形式存在,分子量432.4。

洋托拉唑呈弱碱性,在体内吸收后浓集于壁细胞的分泌小管,然后遇酸激活为环次磺胺,再特异性地与质子泵(H+,K+-ATP酶)α跨膜亚单位813、822位置上的半氨酸巯基以共价键结合,使其丧失泌酸功能。

相对于前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在中性和弱酸性环境下被激活的比例最低,性质更为稳定,组织选择性更强,且不作用于质子泵与泌酸无关的半胱氨酸巯基(如892,321),因而作用靶点更加准确。

另外,泮托拉唑较高的酸稳定性也有利于改善其肠道外给药之水性制剂的稳定性。

泮托拉唑能够有效抑制基础、夜间、及24小时胃酸分泌,其抑酸效应呈现出剂量相关性。

40mg泮托拉唑为该药的标准剂量,经多次给药后可使胃酸分泌量减少90%以上,该剂量的抑酸效应优于20mg奥美拉唑,而与40mg奥美拉唑相当。

泮托拉唑可抑制幽门螺杆菌(Hp)生长,MIC90为128mg/L,但象其它质子泵抑制剂一样,单独使用不能彻底根除Hp,而需与抗菌药联合使用。

人类服用40-80mg泮托拉唑1-4周可引起24小时平均胃泌素水平上升,停药7天后恢复正常。

动物用药2年可诱发大鼠胃粘膜ECL细胞增生,但这种作用具有种属差异性,小鼠则无此改变。

人类服用泮托拉唑3年,未见ECL细胞密度的明显增加。

6.以上所用抗菌药的药理作用?

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静脉滴注。

1.成人常用量:

厌氧菌感染,静脉给药首次按体重15mg/kg(70kg成人为1g),维持量按体重7.5mg/kg,每6~8小时静脉滴注一次。

2.小儿常用量:

厌氧菌感染的注射剂量同成人。

甲硝唑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但对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无作用,抗菌谱包括脆弱拟杆菌和其他拟杆菌属、梭形杆菌、产气梭状芽孢杆菌、真杆菌、韦容球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放线菌属、乳酸杆菌属、丙酸杆菌属对本品耐药。

其杀菌浓度稍高于抑菌浓度。

本品尚可抑制阿米巴原虫氧化还原反应,使原虫氮链发生断裂。

体外试验证明,药物浓度为1~2mg/L时,溶组织阿米巴于6~20小时即可发生形态改变,24小时内全部被杀灭,浓度为0.2mg/L时,72小时内可杀死溶组织阿米巴。

本品有强大的杀灭滴虫的作用,其机理未明。

对某些动物有致癌作用。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

用法用量:

将适量本品用20毫升稀释液(氯化钠注射液或灭菌注射用水)充分溶解后,立即加入250ml液体(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次至少30分钟,疗程为7~10日。

医院获得性肺炎疗程为7~14日。

并可根据病情及细菌学检查结果进行调整。

对于正常肾功能(肌酐清除率90ml/分钟)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一次3.375g(含哌拉西林3g和他唑巴坦O.375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

治疗医院内肺炎时,起始剂量为一次3.375g,每4小时1次,同时合并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

哌拉西林为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他唑巴坦为β内酰胺酶抑制药。

本品对哌拉西林敏感的细菌和产β内酰胺酶耐哌拉西林的下列细菌有抗菌作用:

革兰阴性菌:

大多数质粒介导的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

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催产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莫根杆菌属、嗜血杆菌属(流感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多杀巴杆菌、耶尔森菌属、弯曲菌属、阴道加特纳菌。

染色体介导的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

弗劳地枸橼酸茵、产异枸橼酸菌、普鲁威登斯菌属、莫根杆菌、沙雷菌属(粘质沙雷菌、液压沙雷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假单胞菌属(洋葱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嗜麦芽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

革兰阳性菌:

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

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生脓链球菌、牛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绿色链球菌、C族和G族链球菌)、肠球菌属(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包括MRSA)、腐生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杆菌、奴卡菌属。

厌氧菌:

拟杆菌属(二路拟杆菌、二向拟杆菌、多毛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口腔拟杆菌)、脆弱拟杆菌属(脆弱拟杆菌、普通拟杆菌、卵园拟杆菌、多形拟杆菌、单形拟杆菌、不解糖拟杆菌)、消化链球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难辨梭菌、产气荚膜杆菌)、韦荣球菌属、放线菌属。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

静脉滴注:

50ml:

0.1g,成人每日2-6瓶,分1-3次静滴;

100ml:

0.3g,成人每日1-2瓶,分1-2次静滴。

另外,根据感染的种类及症状可适当增减。

注意事项:

  1.本制剂专供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每100ml至少60分钟。

本制剂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混合静脉滴注,或在同一根静脉输液管内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