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节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7914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1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节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节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节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节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节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节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

《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节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节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节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Word文件下载.docx

 5.√

二、选择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

图1、图2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

据此完成6~7题。

6.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

A.南高北低

B.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

C.东高西低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7.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

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解析:

第6题,读图例可知,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衡,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

第7题,读图2可以看出,苏州城市化的动力受优惠政策和城市辐射力影响最大,南通城市化动力受城市辐射力影响最大,南京城市化动力受农村工业化影响最大,杭州城市化动力受农村工业化和优惠政策影响较大。

6.B 7.A

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

据此完成8~9题。

8.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显示(  )

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

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D.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大

9.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京津冀地区应(  )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

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

第8题,读图可以看出,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以天津最大,但并不与距离呈正相关;

河北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北京对河北各城市转移力度不同;

廊坊指数高与距北京近有很大关系;

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第9题,京、津两地是京津冀地区区域发展的双引擎,所以应实行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河北省应注重接收京、津的产业转移,与京津冀形成互补,不应以种植业为主;

大量接收京津污染产业将带来严重环境污染,不可取;

天津外向型经济较强,与北京形成东西呼应,减弱京津两市间联系不可取。

8.B 9.A

 

 长三角城市体系

【情景导入诱思】

长三角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走在全国最前面,不仅城市化率高,城市体系也较完整,第一梯队有上海,第二梯队有杭州、南京,第三梯队有苏州、无锡、常州等;

第四梯队有一批县级市,中间不存在断层。

已经初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

材料中提及的城市可分为几级?

城市级别与数量之间有何关系?

提示:

四级。

等级越高,数量越少。

【核心考点突破】

长三角的城市体系分析

等级

城市

服务功能

辐射范围

超大城市

上海

区域经济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在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特大城市

南京、杭州

副中心城市,省级经济中心、交通中心

本省及周边地区

大城市

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

制造业功能比较突出,受上海影响较大

主要在地级市

范围内

中小

镇江、扬州、南通、湖州等

局限于市域内的大多数城镇和农村

 判定城市等级的方法

(1)根据图例来判定

一般地图上,不同等级城市的图例不一样,可根据图例和注记确定城市等级。

(2)根据城市服务范围来确定

城市服务范围大,等级高;

反之,等级低。

不同级别的行政中心服务范围差异明显。

(3)根据提供服务的种类和级别来判定

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先判定城市服务职能(提供商品的档次)的高低,再确定城市等级。

(4)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来判定

如果根据以上条件不能判定,可根据城市位置的优越性和资源条件,大体判定城市的等级。

 

【对点跟踪训练】

(2020·

临沂高二检测)读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部分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区域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A.苏州        B.杭州

C.上海D.宁波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杭州的服务范围最大

B.上海比苏州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C.杭州比宁波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D.和宁波同等级的城市数量最多

第1题,上海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唯一的直辖市,人口超过1000万人,为该区域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故城市等级最高,故选C。

第2题,图示区域,上海的服务范围最大,A错误;

上海等级较高,比苏州的服务功能更全面,B正确;

据图可知,杭州的城市等级高于宁波,故杭州比宁波提供的服务种类多,C错误;

图示区域内,人口少于50万人的城市数量最多,D错误。

1.C 2.B

宁波联考)下图为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图中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庆和成都服务功能相同

B.南充有与广安同等级的服务

C.乐山和永川服务范围相同

D.重庆与涪陵服务区域无重叠

4.今后十年,成渝都市圈(  )

A.城市空间结构基本不变

B.各等级城市数目明显增多

C.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D.各城市中心用地规模迅速扩大

第3题,重庆与成都服务功能不会完全相同。

由图可知,南充作为南遂广城镇密集区的中心,其城市等级高于广安,服务功能比广安多,有与广安同等级的服务。

由图可知,乐山和永川地理位置不同,二者交通条件不同,故服务范围不同。

涪陵位于重庆都市圈内,二者服务区域有重叠。

第4题,随着成渝都市圈的不断发展,今后十年,该区域城市人口比重会持续上升,城市空间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某些等级城市数目会增多,但不是每个城市中心用地规模都会扩大。

3.B 4.C

 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辐射

根据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范围正式定为苏浙皖沪三省一市全部区域,包括上海、南京,安徽合肥、安庆等27个城市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千米,辐射带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安徽合肥等市新融入长三角地区对其有何影响?

有利于利用上海的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

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进程。

1.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辐射

2.上海市对外辐射的影响

(2019·

高考全国卷Ⅱ)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

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

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

A.均衡性B.边缘性

C.集中性D.对称性

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

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

第1题,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以及由协调发展水平Ⅱ型转变来的苏州、杭州、宁波。

其中,上海是直辖市,杭州、南京、合肥均为省会城市,行政等级较高。

合肥、苏州、杭州和宁波并没有沿长江分布。

第2题,从图1中可以看出到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有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

结合图2可知这几个城市都分布在长三角城市群的边缘区域。

第3题,从图1中可以看出,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舟山、扬州、嘉兴。

对比图2中城市的分布,可以看出这几个城市多在上海周边地区,所以多数与上海空间位置邻近。

1.D 2.B 3.A

4.中共十九大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该决策的意义有(  )

①充分发挥大城市的带动作用 ②促进各等级城镇均衡发展 ③促进低端产业向大城市集中 ④吸引人口进入大城市 ⑤加快城乡协调发展

A.①③④B.①②⑤

C.②④⑤D.②③⑤

选B。

读材料可知,该决策要求“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说明要发挥大城市的带动作用,由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进而体现城乡协调发展,①②⑤对。

大城市应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低端产业可向小城镇转移,③错。

大量人口进入大城市,不利于中小城市的发展,可能会拉大大、中、小城市的差距,④错,故选B。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近些年来,上海正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下图为上海大都市圈局部区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上海大都市圈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范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都市圈各城市服务级别大致相同

B.苏州与无锡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C.上海的服务范围可覆盖全国

D.嘉兴的服务种类大大多于南通

2.上海大都市圈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

①上海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强大

②该都市圈内人口数量众多

③高速公路和高铁通勤发展迅速

④该都市圈内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③④

第1题,该都市圈各城市服务级别不同,苏州与无锡级别相同,二者的服务范围不交叉;

上海作为直辖市,其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嘉兴与南通的城市级别相同,服务种类接近。

第2题,上海大都市圈形成的主要条件:

上海是直辖市且经济发达,其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强大;

该都市圈内人口数量众多,但人口众多并不是形成大都市圈的主要区位优势;

高速公路和高铁通勤发展迅速,交通便利,可以扩大区域的影响;

该都市圈内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缺乏,需要进口。

下图为苏南沿江铁路规划图。

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苏南沿江铁路走向的因素主要是(  )

A.地形起伏B.河流流向

C.城镇分布D.技术水平

4.苏南沿江铁路建成通车后,可以(  )

A.缓解长江航运压力B.提高上海城市等级

C.增加南京服务职能D.促进长三角一体化

第3题,读图可知,苏南沿江铁路沟通了苏南地区城市和上海市,因此影响苏南沿江铁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城镇分布。

第4题,苏南沿江铁路建成通车后,有利于苏沪之间人员、资金和物质互联互通,缩短区域交流的距离,利于促进长三角的一体化。

3.C 4.D

辽宁月考)国家发改委在2019年4月8日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文件中指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应突出强调以大城市引领的城市集群模式(都市圈)。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迁入的人口主要来自周边中小城市。

据此完成5~6题。

5.以大城市引领的城市集群模式(都市圈)的有利影响有(  )

①解决中心城市城市化问题 ②优化生产要素空间配置

③扩大中小城市服务范围 ④促进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

A.②③B.①④

C.①③D.②④

6.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迁入的人口主要来自周边中小城市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B.中小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C.中心城市虹吸效应显著D.中小城市交通拥堵加重

第5题,该模式不能解决中心城市城市化问题;

不同城市优势不同、定位不同,该模式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将周边中小城市整合为一个整体,可以使生产要素在城市间得到最优配置,有利于促进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协作;

该模式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可能导致新的城市出现,所以不仅不能扩大,反而可能缩小原有中小城市的服务范围。

选项D正确。

第6题,区域中心城市不断发展,成长为大城市甚至超大城市时会导致医疗、教育等资源向中心城市高度集中,同时还会从周边劣势地区吸引人才、资金、信息等优势资源。

这一现象被称为“城市虹吸效应”。

选项C正确。

5.D 6.C

下图是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第7题。

7.提升沿黄城市带辐射带动能力,应优先发展(  )

A.高新技术产业

B.重化工业

C.旅游休闲业

D.交通等基础设施

选D。

沿黄城市带深居内陆,对外联系少,优先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可扩大其对外联系,促进资源开发及经济建设,是提升其辐射带动能力的重要举措。

8.在推动中国经济繁荣发展过程中,上海和武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是我国1984年首批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余家在此落户,上海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正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

1992年武汉成为长江沿岸开放的五个城市之一,现在已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在带动区域发展过程中上海比武汉更突出的优势条件。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差异需要从城市位置、交通、经济发展状况、技术及市场等方面分析。

上海既沿江又沿海,既是河港又是海港,地理位置更加优越,海陆交通更加便捷,更有利于对外联系;

武汉沿江,为内河港口。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辐射范围更大,国内外市场更广阔;

武汉为内陆地区经济中心。

上海比武汉开放时间早,更早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快了经济发展进程,上海聚集着更多的人才,科技力量更雄厚。

一、选择题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中,辐射范围最广的城市是(  )

A.泰州         B.杭州

C.南京D.上海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嘉兴和杭州的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一致

B.图示区域上海的服务功能最全面

C.无锡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实力方面居第二层次

D.绍兴的服务种类多于南京的服务种类

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地区中只有上海属于一级中心,故其为该地区的核心城市,等级最高,辐射范围最广。

第2题,读图可知,杭州属于二级中心,嘉兴属于三级中心,所以嘉兴和杭州的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不一致。

无锡属于三级中心,其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实力方面居第三层次。

绍兴属于三级中心,南京属于二级中心,南京的服务种类多于绍兴的服务种类。

1.D 2.B

读江苏省某年各地区土地价格及城市常住人口示意图,完成3~4题。

3.苏州和南通地价较高的原因是(  )

①长江水运便利

②产业政策优势

③开发成本较低

④上海辐射带动

⑤人口素质较高

A.①②B.②④

C.②⑤D.④⑤

4.地价差异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利于(  )

A.优化产业布局

B.规避产业竞争

C.延长产业链条

D.承接产业转移

第3题,读图可知苏州和南通靠近上海,受到上海辐射带动作用,产业政策优势明显,因而地价较高。

第4题,地价差异有利于区域优化产业布局,不能规避产业竞争,对延长产业链条和承接产业转移没有直接影响。

3.B 4.A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市群内应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下图为其理想模式(实线圆圈表示不同等级城市)。

5.我国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城镇总体规模

B.促进城镇协调发展

C.提高城镇人口密度

D.改善城镇交通联系

6.下列城市群中,目前产业发展格局最接近该理想模式的是(  )

A.中原城市群

B.长株潭城市群

C.成渝城市群

D.长三角城市群

第5题,根据材料“我国城市群内应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可知,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城镇间协调发展。

第6题,从图中看出理想模式下的城市群各城市间分工协作明显,表明城市群级别高,选项中级别最高的为长三角城市群。

5.B 6.D

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联考)有学者把邻近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外围地区中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称为“大都市阴影区”,其范例在中国不在少数,如京津冀城市群邻近中心城市北京、天津的外围地区,经济发展较中心城市显著落后的城市张家口、承德甚至形成了贫困带。

按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可将城市分为滞后型、中等型、较发达型、发达型。

下图为京津冀地区城市类型分布图。

据此回答7~8题。

7.张家口、承德成为“大都市阴影区”主要是因为与中心城市的(  )

A.交通联系不便B.信息交流较少

C.产业部门类似D.产业联系较弱

8.今后,京津冀地区发展应注重促进中心城市(  )

A.服务范围拓展B.服务功能转移

C.服务职能增加D.服务对象转变

第7题,所谓“大都市阴影区”,就是接受大城市辐射带动较少的大城市周边区域。

张家口、承德与北京交通联系比较方便;

信息交流可以通过网络实现;

北京的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张家口、承德以第二产业为主,产业部门大不相同;

由于产业部门差别较大,产业联系较弱,形成“大都市阴影区”。

第8题,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规模大、人口多,造成了严重的城市问题,故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将中心城市的一些服务功能转移出去(建设卫星城等),来减轻中心城市的压力,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7.D 8.B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

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

下图为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9~11题。

9.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依据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②地理位置

③矿产资源④人口数量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10.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

A.优化产业结构

B.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C.缓解人口就业压力

D.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

11.相较于深圳,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水平B.发展历史

C.地理位置D.交通运输

第9题,根据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义、国家中心城市分布示意图分析可知,国家中心城市属于省级城市、直辖市,位于区域交通中心、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水平高,A选项正确;

丰富的矿产资源、一定的人口数量是区域发展基础,但不是国家中心城市主导因素,不属于国家中心城市确定的依据。

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国家中心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辐射带动作用,B选项正确;

城市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是国家中心城市辐射经济发展下的次要作用。

第11题,据图分析,西安位于陕西中部,地理位置优越;

深圳位于沿海,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9.A 10.B 11.C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飞地经济”是指发达地区(“飞出地”)与欠发达地区(“飞入地”)双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位于上海金山区和浙江平湖市的交界处,是目前我国第一个跨省市、一体化发展的试验区。

下面两图分别为长三角部分城市产业发展状况图和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位置图。

(1)简述长三角区域内城市产业发展的差异,分析上海市金融业发达的原因。

(2)从产业协作角度,简述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对上海的积极影响。

(1)读图可以看出上海、杭州等城市以金融等第三产业为主,宁波、合肥以制造业等第二产业为主。

上海市金融业发达主要从交通、经济、人才等方面分析。

(2)对上海的影响主要从浙江劳动力、资源优势及对上海的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

(1)上海、杭州等城市以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为主,嘉兴、宁波、合肥等城市以制造业等第二产业为主。

上海是我国经济中心,在经济上具有强大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历史基础好,基础设施良好,交通发达,腹地广阔,有大量的金融人才等。

(2)可利用浙江劳动力、资源优势;

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积极推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拓展发展空间,更好地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13.(2020·

郑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是我国中部崛起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下图为中原城市群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郑州市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结构图。

(1)判断中原城市群中处于最高等级的城市,并说明该城市群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规律。

(2)简述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

(1)结合图例可知,郑州是该区域等级最高的城市,不同等级城市分布规律符合中心地理论。

(2)郑州市是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其发展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1)郑州市。

 高等级城市数量少,分布稀疏;

低等级城市数量多,分布密集。

(2)郑州市在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