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七则》教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7672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七则》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语七则》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语七则》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语七则》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语七则》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七则》教案.doc

《《论语七则》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七则》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七则》教案.doc

课题序号

9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2

授课形式

讲授课

授课章节

名称

《论语》七则

使用教具

教学目的

1、读准字音

2、了解孔子的伦理、哲学、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掌握“堪”、“省”、“愿”、“安”、“信”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乎”、“其”、“焉”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联系青年学生交友的实际,对孔子关于“益友”、“损友”的观点进行讨论。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课外作业

学习指导用书及课后练习

背诵全文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一、关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孔子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但他的政治主张终不见用。

中年以后,他用全部的精力从事教育工作,聚众讲学,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

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视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

孔子晚年还整理过许多重要的古代典籍,如《诗经》等。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

   二、熟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一箪食dan   一瓢饮   盍各言尔志   裘qiu

敝之而无憾   自省xing 便辟pian   便佞pianning

 

 

  三、疏通分析本文:

(一)第一则:

(选自《卫灵公第十五》)

   1、孔子在政治上属于改良性人物。

他对春秋时代的社会动荡深感不满,希望借助周礼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制度,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同时也反对残暴的政治,强调“仁者爱人”,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

所以,当颜渊向孔子问仁的时候,孔子说:

“克已复礼为仁。

”孔子曾对弟子曾参说: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后来门人问曾参,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曾参说: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朱熹注:

尽已之谓忠,推已之谓恕。

所谓的恕,即推已及人,具体地说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虽然是很简单白的话语,但一个人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一生都奉行这一点很不容易。

如果能做到克已复礼,做到推已及人,则达到了孔子所谓的“爱人”,即仁的境界。

  2、译文:

  子贡问:

“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

”孔子说:

“那就是推已及人吧!

自己不愿意要的(事物),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二)第二则(选自《子路第十三》)

   1、孔子认为统治者施行政治,管理国家和人民,归根到底要靠道德教化。

孔子说过:

“过政以德,譬如此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意思是:

为政要靠道德(感化),就像北斗星,安居其位不动,而其他的星星都向着它。

鲁哀公向孔子讨教,如何使老百姓服从统治。

孔子回答说: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意思是,提拔正直的人放在小人之上,老百姓就心服口服。

如果提拔小人安置在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不服。

所以孔子认为,对统治者而言,个人的修养非常重要。

统治者本身端正(包括思想的纯正、行为的中正等),就是一个良好政治的开端,用不着严厉的法令,社会风气自然随之转化,归于端正。

如果统治者本身不正,却下达命令来要求别人,老百姓是不会心服口服、顺从领导的。

  2、译文

  孔子说:

“(统治者)自身行为端正,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统治者)自身行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服从。

  (三)第三则(选自《雍也第六》)

  1、译文

  孔子说:

“贤德啊,颜回!

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居室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

贤德啊,颜回!

  2、内容介绍:

  这是孔子赞许弟子颜回的话,同时反映了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

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以德行著称,在《论语》中孔子曾多次夸赞他,并认为在众多弟子中,正直理解,禀承他的“仁”学思想的仅颜回一人。

颜回一生贫困,但立志向学,不以物质生活的困窘为苦。

孔子十分赞赏他的德行。

孔子曾说: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又说: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因为以“道”为至高的追求,所以对物质生活不再重视,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不能转移人生的追求。

  (四)第四则(选自《里仁第四》)

  1、译文

  孔子说:

“看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在内心反省检查自己,看自己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2、内容介绍:

  古人对修身养性十分重视

  《礼记·大学篇》开宗明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

除了向古圣先贤的书本学习,还要注重向周围的人学习,对照、反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

所以看到贤德的人,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要警醒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五)第五则(选自《公冶长第五》)

  1、译文

  颜渊,季路陪侍(在孔子身边)。

孔子说:

“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

”季路说:

“(我)愿意将自己的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破了也不后悔。

”颜渊说:

“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季路说:

“希望听听先生的志愿。

”孔子说:

“(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得到安宁,使朋友们得到信任,使青年人得到关怀。

  2、内容说明

  孔子和最喜欢的弟子颜渊、季路在一起,三人闲话志向。

子路性格十分豪爽,也很重义气,所以他的志向是与朋友有福同享。

颜渊的性格稳重、道德修养也较高。

他的志向高于子路,但表白时态度谦虚。

他说,我希望有最好的道德行为、最好的道德成就,但不骄傲,不夸耀。

然后,率直的子路忍不住向老师发问了。

孔子的志向与两个弟子不同,跳出了个人理想的范畴,以博大的胸怀,着眼于不同的人群:

他希望老年人在精神或物质上能得到安宁、朋友之间能彼此信任,年轻人能得到关怀和爱护。

孔子的爱心,博及上一代,自已这一代和下一代,反映了他“仁者爱人“的思想和胸怀。

  3、孔子的志向与弟子们有何不同?

这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思想?

  确:

孔子师徒三人闲话各人的志向。

  子路重在“义气”,颜渊的境界更高。

孔子的志向远远高出弟子,跳出了个人狭小的范围而把着眼点放到对不同人的关怀上,希望“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达到尊老爱幼、人与人之间彼此信任的理想社会。

这反映了孔子“仁者爱人”、提倡“仁“的思想。

  (六)第六则(选自《季氏第十六》)

   1、译文:

孔子说: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见闻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

诌媚奉承的朋友,当面恭维、背后诋毁别人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是有害的。

2、内容介绍:

孔子谈交友之道。

孔子对朋友很重视。

一方面,要求朋友之间要讲信用,彼此信任。

他的三条志向就有一条“朋友信之”。

他的弟子曾参也说: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把朋友之间的信用和信任作为人生的一件要事。

另一方面,他指出,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个人的行为,修养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朋友的品性不同,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学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他们会在道德、修养和学识方面给予我们正面的影响。

而诌媚、阴险、花言巧语的朋友,则从各方面误导我们。

一个人结交了益友会终身受益,反之,则有可能误入歧途。

我们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思想、人格、品性尚未定型,在交友方面尤其值得注意。

(七)第七则(选自《季氏第十六》)

1、译文:

孔子说:

“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

以有节度的礼乐为快乐,以赞美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多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

以任性取乐为快乐,以放纵游荡为快乐,以贪图安逸为快乐,是有害的。

2、内容说明:

人都是追求快乐的,但快乐有高尚和低俗之分、有益和有害之分。

以“好学不厌、诲人不倦”为乐事的孔子把快乐建立在良好的品行上。

所以他认为有节度的礼乐,发现和宣扬他人的长处,结交贤良的朋友是人生有益的快乐。

这里要注意的是:

孔子注意的是,孔子注重礼乐,为什么又要节制礼乐?

孔子虽然崇高礼乐,但他反对奢华,讲求实际。

孔子曾说: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意思是:

礼节,与其讲究排场宁可俭省;丧事,与其大操大力宁可真心地悲痛。

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下面“损者三乐”,放纵的,不知节制的享乐,当然是孔子反对的。

四、解释加点的字:

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施加

2、愿无伐善,无施劳   夸,表白

3、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忍受

4、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奉行

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使得到一安逸;使得到信任;使得到……关怀

6、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  以……为快乐

7、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用皮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