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7613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docx

《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docx

语文必修三、必修四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附答案版)

一、李白《蜀道难》

1.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是: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那山有多高呢?

不言而喻了!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四句,为我们渲染了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表现了旅途之愁,也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而接下来的“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深切地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二、杜甫诗三首:

《登高》、《秋兴》(其一)、《咏怀古迹》(其三)

1.《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秋兴》(其一)中,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6.《秋兴》(其一)中,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7.《秋兴》(其一)中,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8.《咏怀古迹》(其三)中,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9.《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是: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三、白居易《琵琶行》 

1.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3.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4.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的“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5.既表现全诗的主旨,又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四、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锦瑟》一诗中运用“庄子化蝶”和“望帝啼鹃”两个典故的诗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马嵬》运用对比手法,其中写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两句是: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5.《马嵬》从对比角度写李、杨的爱情悲剧的句子是: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6.《马嵬》用对比手法来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诗句是: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五、荀子《劝学》 

1.《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荀子·劝学》中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5.《荀子·劝学》中有一句常被后人拿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句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六、《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文中用对比手法描写有些统治者不知检点自己的行为,全然不顾人民死活的两句是: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文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过秦论》

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题

八、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铃霖》

1.钱塘风景优美,柳永在《望海潮》中描写了茂密如云的树木,浪涛汹涌的海潮: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2.在《望海潮》中,词人以工整的对联,高度凝炼的语句,把西湖乃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了,其中写山清水秀,繁花茂盛,桂花飘香,荷花满湖的三句是: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3.柳永《雨霖铃》一词中渲染分别的气氛,融情入景,准确地传达了一种凄凉的况味,这个句子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4.柳永《雨霖铃》中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却因为气结声阻,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两句是: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柳永《雨霖铃》一词中设想别后清晨的几句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历来最为人称道,它们是: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九、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是: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苏轼《初入庐山》诗中写道“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他想涂个清净逍遥、自在旷达的生活,即使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定风波》中相对应的句子是: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5.苏轼的《定风波》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几句写天晴后,回头看看刚刚的大雨,现在已经天晴了。

大自然就是这样,月圆了就缺,缺了有圆,反复循环。

当你心静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人生的快乐了。

十、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仓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3.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几句写天幕低垂,红日半隐,孤雁哀鸣,用寥廓苍凉的环境烘托出寓居江南、有志不得伸的游子形象。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反用西晋张翰弃官归乡的故事,写自己登临非为思乡的句子是: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一句把作者情感推到最高潮,写年华老去,国事飘摇,北伐无期,夙愿难偿,故意只用东晋桓温语典之上句,只言树,不说人,却更见人心之悲切。

十一、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

1.古人写花,可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李清照在《醉花阴》里便有如此绘菊的名句,是: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2.相思无形,柳永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状之,让人觉得无比形象,李清照《醉花阴》里“以花比人”,也有非常形象地描述,即: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李清照的《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4.李清照早年曾寄给赵明诚一首词《一剪梅》,其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

而现在自己漂流江南,看到北来的大雁,就自然地吟诵“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词人把悼亡之意、思乡之情与家国之痛融合在一起了。

5.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几句,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十二、《廉颇蔺相如列传》

1.蔺相如的门人想要离开他的理由: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臣等不肖,请辞去。

2.蔺相如不愿与廉颇一般见识的原因: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