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7609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9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docx

《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docx

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

说明: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暂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用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內。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成都都江堰乙—苏州园林丙—拉萨布达拉宫丁—长城

1.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地形崎岖B.光照较少C.降水不足D.积温过高

2.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工程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A.南水北调B.西气东输C.西电东送D.北煤南运

3.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严重”

【答案】

1.B

2.A

3.A

【考点定位】四川盆地发展农业不利条件;江苏工业发展限制条件;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及问题

【名师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降水;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季风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水分:

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地形:

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水利化和机械化,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垂直化,多样化。

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土壤的肥沃程度也对农业的影响较大。

例如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华北平原(钙质土)等地土壤肥沃,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下图为世界某两区域地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有关两区域气候的形成与分布()

A.受海陆位置影响,中部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B.受洋流影响,南部地区终年温和多雨

C.受地形影响,西部地区冬雨夏干D.受大气环流影响,东部地区湿润多雨

5.比较①、②两河流的特征及其综合开发利用()

A.①河上游为季节河,支流多B.②河下游径流量较大

C.①河下游开发重点是水能发电D.②河上游开发重点是农业灌溉

6.①、②两河下游地区的农业类型及其区位条件是()

A.属于面向市场的商品农业B.以小麦—牧羊业为主

C.①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是热量条件D.②河下游地区的农业产品主要面向附近城市

【答案】

4.D

5.B

6.A

主要开发水能,D错。

故选B。

6.①河下游为墨累达令盆地,主要为混合农业,②河下游地区的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都属于面向市场的农用地域类型,A对。

墨累达令盆地为小麦-牧羊带,②河下游地区的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B错。

①河下游地区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是水分条件,C错。

②河下游地区的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产品面向国际市场,D错。

故选A。

【考点定位】影响气候的因素河流开发农用地域类型

【名师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附近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2.海陆位置。

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因素。

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地形雨”

4.洋流因素。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

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如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区域发展的过程是由均衡到不均衡再到新的均衡……如此循环往复,这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区域发展的均衡非均衡原理,此原理客观地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7.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出台了许多区域发展战略。

在下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符合区域发展非均衡原理的是①西部大开发②经济特区的创建③中部崛起④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设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区域发展的均衡非均衡原理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B.上海自贸区的设立

C.“三线”建设D.青藏铁路的修建

【答案】

7.D

8.C

的设立,是部分地区先发展,④对。

故选D。

8.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青藏铁路的修建,符合均衡原理,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非均衡原理,A、B、D是。

“三线”建设与均衡非均衡原理无关,C不符合,故选C。

【考点定位】区域发展的均衡非均衡原理

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

A.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B.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

C.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D.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

10.下列地理过程最能反映该地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是()

A.坡地垦荒→水土流失→农业减产B.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洪涝频发

C.过量引水→河流干涸→绿洲萎缩D.大水漫灌→蒸发加强→降水增加

【答案】

9.B

10.C

【考点定位】环境的整体性,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知识拓展】土壤中的水盐运动:

土壤中的盐分随水分而运动。

在蒸发过程中盐分随水分输送到表层。

水分蒸发后盐分积聚在表层土壤中;灌溉和降雨入渗的水分又将盐分带向深层。

在长时间内,如果由于蒸发而带到表层的盐分多于入渗淋洗带到深层的盐分,则土壤处于积盐状态;反之,则处于脱盐状态。

土壤水盐动态与灌溉排水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有关。

干旱、半干旱地区,如果灌水量过多,又缺乏排水设施,将招致地下水位的升高,加大蒸发,使表土盐分不断积累,形成次生盐碱化。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条件下水土流失情况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草地荒草地

C.混交林地油松有林地荒草地坡耕地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1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

11.D

12.B

1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混交林地泥沙量较小,油松幼林地(单一树种)泥沙量大,①③正确。

开垦坡地泥沙量最大,不能有效改善当地生态,②错。

荒草地与油松幼林地相比,降雨强度相同条件下,荒草地泥沙量小,④错。

故选B。

【考点定位】获取信息的能力植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杭州市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通水。

根据设计,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该工程()

A.地势北高南低,全程需逐级提水,耗能大

B.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建设难度小

C.输水线路短,工程建设成本低

D.采用管道输水方式,水质优良

14.该工程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保障杭州城市供水安全

B.极大改善沿线水质,使水价大幅降低

C.使千岛湖水体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D.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

【答案】

13.D

14.A

14.该工程将水资源输入杭州,缓解了水资源紧张状况,保障杭州城市供水安全,A对。

该工程采用管道输水方式,沿线环境对输水影响不大,因此对沿线水质影响不大,B错。

对千岛湖水体没有污染,C错。

减少了杭州地下水的使用量,减缓了因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的水位下降,抑制了杭州城区下沉,与长江关系不大,D错。

故选A。

【考点定位】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影响

城市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

下图示意城市集聚效应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伴随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集聚效应()

A.逐渐增强B.逐渐减弱C.先增强后减弱D.先减弱后增强

16.城市集聚效应达到M点后,将可能出现()

A.逆城市化现象B.工业化水平下降

C.城市规模萎缩D.农业人口增加

【答案】

15.C

16.A

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城市化的本质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

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多的国民在发展中享受到实惠的过程,

精确农业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是实现农业低消耗、高效、优质、安全的重要途径。

下图为精确农业系统工作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7.精确农业决策支持系统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B.GISC.RSD.数字地球

18.为了制作农田的产量电子图,需要获取田间作物生长情况和产量的空间分布信息,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B.GISC.RSD.数字地球

【答案】

17.B

18.C

18.GIS主要功能是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GPS功能是定位、RS是获取信息,数字地球是数字化的地球,因此获取信息并制作农田的产量电子图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

答案是C。

【考点定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2015年1月30日,中缅石油管道全线贯通。

下图为“中国—缅甸油气管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中缅输气管道在施工难度上被称为“超级工程”的主要原因有()

A.AB段,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B.BC段,地形崎岖,山高谷深

C.CD段,喀斯特地貌区,高温天气多D.AD段,多地震、泥石流等灾害

20.中缅石油管道全线贯通有利于()

A.拉动珠三角地区重化工业发展B.石油进口途径多元化,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C.促进沿线地区能源结构优化D.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