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兵车行》教案2 语文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6074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兵车行》教案2 语文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兵车行》教案2 语文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兵车行》教案2 语文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兵车行》教案2 语文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兵车行》教案2 语文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兵车行》教案2 语文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

《高中语文 《兵车行》教案2 语文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兵车行》教案2 语文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兵车行》教案2 语文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

”(出处同上)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甚至上山采药,换取“药价”,这就是他后来说的“卖药都市,寄食友朋”。

由于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杜甫对黑暗的现实认识一天天加深,他的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他的视野从个人转向了全社会:

他看到最高统治集团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写下了《兵车行》和《前出塞》;

他看到了唐玄宗和杨氏姐妹的荒淫无度的生活,写下了《丽人行》。

而在天宝十四载(755)岁末(安史之乱前夕)写成的传世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更表现了他深广的忧愤:

他以“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控诉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掠夺;

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露了贫富的悬殊。

这些光芒四射的诗篇标志着诗人创作上一个全新时期的到来——他已走上了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

三、诵读

1、教师范读(也可听艺术家朗诵录音)。

2、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

3、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

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 

而使人民深受其害。

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

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

段尾,诗人的怨愤 

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

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

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

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 

速度不宜快。

“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 

起。

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

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

“君不见”应重读,“古来 

”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 

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详细参考:

为帮助诵读,了解结构:

这首诗属于歌行体。

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而这首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集团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显然已超出感叹而变为怨愤,这是全诗的基调。

必须始终把握住这个基调,才能读好这首诗。

下面谈几点意见供参考:

1、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战士,这是诗人亲眼所见,要表达出诗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感情,声音要沉重一些。

前四句可用平调读,最后两句当用升调读——这是本段的高潮点,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

2、第二段开头两句是诗意转换处,可以读得平缓些,声音稍稍放低,但“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总纲,须重读。

以下直至结尾皆用“行人”口气读,但其中的抒情语字字都融合着诗人的感情,要跟叙事语区别开来。

本段可分三层:

前六句为第一层,先叙事后抒情。

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读时当有怨而不伤之意,至“归来头白还戍边”,怨情稍稍加重。

读后宜作一顿,为下文直抒胸臆作铺垫。

下文“边庭”二句有怨有愤,为本段高潮点,应当读得掷地有声。

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

用“君不闻”领起,是“行人”问“长者”,也是诗人诉诸读者,感情十分强烈,有指控之意。

最后两句为第三层,这是“行人”为自己也为同伴们申诉委屈,读时声调放低些,寓怨愤于嗟叹之中;

读完可作稍长停顿,如乐曲中的半终止,为转换话题作铺垫。

3、第三段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

“长者”二句是承上启下语,当用比较柔和的调子读。

“敢申恨”者,不是无恨,而是“申”亦无用,有奈何不得之意。

“且如”四句当一气读出,但速度不宜快,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从何出”稍稍振起,因为“行人”的怨愤在这句话中表现得含蓄而又深刻。

后半段顺势说到“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简直令人悲痛欲绝,读至“生女”二句当再作低回之势,声调凄楚。

最后四句为全诗高潮所在。

“君不见”一句当突然振起,有指点之意。

“古来”一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加以强调,使人能想见此中情景。

四、自行诵读并试背全诗。

第二课时

一、鉴赏全诗

方法:

在诵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这首诗的章法,找出诗中的警策句,赏析 

名句,品味语言表达的特点。

落实课后练习二、三的要求。

鉴赏要点

1、章法严密

 

先说形式。

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

全诗共三段:

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

第二、三段(即“两脚”)各14句,并四次换韵。

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

且各段皆自有起结,析之则三,合则为一。

再说内容。

其特点有二:

一是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

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二是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

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

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杞遍野;

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

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

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2生动的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

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

“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

“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

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

“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

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

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

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

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

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3名句赏析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

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

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

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

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

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

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

这两句主宾分明:

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

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

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

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二、落实课后练习二、三的要求

(二) 

这首诗的基本结构是,以送别出征战士的场面描写开头,以行人答问为主体。

回答下面的问题,体会诗的结构艺术。

1.“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2.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归纳各层大意,并指出其中的过渡句和前后照应的句子。

3.诗人用怎样的方式将行人答问的内容从个人痛苦经历扩展到全社会?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前人说:

“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依你看,这首诗中的警策应是哪两句?

并说说理由。

指导:

结构是内容的表现形式。

这篇课文结构上的特点很突出,由结构分析入手,自然会涉及它的内容,因此内容不单设题,都跟结构的特点归并在一起。

教师在指导学生答题时要注意这种设题方式,千万不要忽略诗的内容。

设题的意图是,提示读古代长诗应注意的问题。

例如开头往往要用一两个诗句提挈全文或设置悬念;

中间按一定的层次叙述;

又往往出现可以概括全诗主旨的警句(又称“警策”)等等。

因此,在讨论结束后做一个小结是很有必要的。

答案:

1、诗的开头写送别的场面,要害是“牵衣”二句,前四句先写士兵整装待发,后写亲人赶来送别,都是为这两句作铺垫的。

能把握这两句的内容,才能看出它在全诗结构中的作用。

第一问:

从表面看,写的是生离死别之情,实质上是写人民的怨愤,也表达了反对“开边”政策的情绪。

第二问:

兼有提挈全诗和设置悬念的作用,因为第二、三段的内容极其深刻地说明了这震天哭声的由来。

2、设题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本诗章法严密的特点:

一是逐层深入;

二是前后照应。

讨论此题,最好与表情朗读(可参考“诵读提示”)结合起来,讨论一段朗读一段,以加深领悟。

答案要点:

主体部分即课文第二、三两段。

开头两句有承上启下作用,其中“点行频”一语为叙事总纲。

以下分五层:

首言超期服役情况严重,死于边庭者极众;

次说农村缺乏劳动力,生产凋敝;

再用“况复”二句转而单叙“关西卒”之苦;

更由此说到社会心理的变化;

最后用青海战场惨象作结。

3、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诗人“托为征夫自(同‘诉’)之词”,用以讥切时政。

此说有理。

既是“托为”,则所诉也就不限于征夫的个人痛苦经历。

据此,我们无妨将“君不闻”和“君不见”先后所领起的数句视为诗人的心声——他要以此来诉诸人们的良知,使人们充分认识“开边”政策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何等严重的灾难。

这道题是按书面要求设计的,比较简括,学生可能不易回答得完整,讨论时可以将它化为若干个小题,如“君不闻”以下四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把“君不闻”和“君不见”这两幅画面合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等等。

明确:

用“君不闻”“君不见”开头翻出一层新意。

直接诉诸听者(读者)的良知,既表示了说话人(诗人)感情的急遽上升,又有惊醒听者(读者)的作用。

4、引文出自陆机《文赋》。

所谓“要”,不是仅指开头或末尾,也包括中间部分,究竟在何处要视行文的具体情况而定。

指导学生答题应先讨论诗的主旨和诗人揭露现实黑暗的深度何在,但也不妨从比较入手。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诗主旨;

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应视为诗中警策。

再补充一点:

这首诗以描绘出征场面开篇,以勾画古战场惨景作结,二者遥相呼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概括方式,如将警策放在其中任何一处,皆非所宜;

而这两句上应“点行频”三字,下启关于战争危害一段叙述,亦可谓之“居要”。

(三)紧扣加点词语,分析下面诗句的含义。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此题为赏析名句而设。

要提示学生注意这些诗句的社会背景,把握诗人的意图,进而体会它们的艺术效果,要反复读几遍,看自己得到了哪些启示。

1.尚未成年的孩子和白发老人都被征服役,使人目不忍睹,揭露了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罪恶。

2.在封建社会里,人们大多重男轻女,而今日反以生女为好,这种反常的心理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兵役的残酷和男丁们的悲惨命运。

三、课外拓展(课件展示)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几个问题。

古风·

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1、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2、诗中有三幅色调不同的画面,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跟杜甫的《兵车行》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 

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下面两个方面将二者作一点比较。

 

(1)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2)表现技巧:

 [参考答案]

 1、第一层(开头四句)边城军情紧急,派人飞马传递文书,要求增兵。

第二层(“ 

白日”以下四句)京城里却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第三层(“借问”至“岂全生”)先写征兵缘由,次叙应征战士告别亲人时的惨状 

,后写出征云南无异送死。

第四层(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修文德”以消灭战争的主张。

 说明:

如将第一、二层合并或将第三层再分为三小层,也可以。

 2、三幅画面是:

羽檄飞驰,喧呼救边;

京城安定,四海清平;

战士出征,亲人送 

行,日月无光。

诗人借此讽刺了当权者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表达了同情人 

民疾苦、反对开边战争的立场。

 3、

(1)杜甫的诗通过征失的诉说,揭露了开边战争给农村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并控诉 

了 

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这些都是李白诗中所没有的,可见杜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超 

过了李诗。

 

(2)李白善于运用夸张和想象,其中明显地表现了他的个性色彩,例如以群鸟夜鸣来 

烘托人们因救边而发出的喧声;

用天象来比喻京城里歌舞升平的景象;

而杜甫 

十分看重现 

实生活中的细节,他写人民的疾苦都很具体。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兵车行》教案3语文版必修2

一、 

教学目标

1、 

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 

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 

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三、教学设想

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

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来到京城长安后,政治上屡屡受挫,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

这使得杜甫对现实黑暗的认识一天天加深,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期间,他写了很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

《兵车行》是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它记录了统 

治者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学习《兵车行》,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中 

又有变化的特点上,以利于学生今后自读杜诗。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复习导入

提问:

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兵车行》。

哪位同学能说说我们已经学过的杜甫诗歌中的名句?

明确: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2、明确律诗和古体诗的不同

这两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春望》是五言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古体诗。

律诗也叫近体诗,兴起于隋唐时期,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一首七言律诗。

律诗的一半叫“绝句”,“绝”就是断的意思。

律诗八句,绝句四句,都讲求严格的格律,而不仅仅是压韵。

而古体诗则没有句数的限制,一般较长,只求压韵就行了。

二、作者生平和本诗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

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

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作者生平

(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

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

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

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如京兆尹鲜于仲通、来京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等人,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

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

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

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

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

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

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

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

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

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

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

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

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

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

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

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

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

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

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

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

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

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4、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

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

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

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

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

这件事,在《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

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三、把握诗歌内容

请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提问:

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

我们犹如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

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的白骨。

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

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

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

3、提问:

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根源又是什么?

“点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