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小词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美学小词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小词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美育应走出校园,面向所有社会公众;
超越传统的艺术中心论,面向更丰富多彩的社会大众现实审美形式;
走出艺术专业技能培养误区,而以趣味培养为核心。
审美主体正在进行审美活动的人被称为“审美主体”。
审美主体与自然主体没有绝对的区别,它只是一系列特殊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单从主体一端考虑,一个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人,要能较顺利地成为一个审美主体,或“审美的人”,大概需要这样一些基本条件:
腹饱衣暖,耳聪目明,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和一定的艺术文化修养等。
快感有广义狭义之分。
狭义的快感仅指人们在现实物质功利活动中因生理感官需要的满足而产生的愉快,如食欲与性欲满足而产生的快乐;
广义的快感指主体在一切现实生命活动中所获得的各种积极性愉快感受。
快感与美感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广义而言,美感就是快感,它以快感为基础,是一种特殊快感。
狭义而言,美感与快感有区别:
快感主要指物质功利活动中主体生理需要满足后产生的生理愉快,美感则指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精神性心理愉快。
生理愉快,还是精神心理愉快是快感与美感的主要区别,但这只是一种原则性的区别。
具体而言,美感比较复杂,它既包括了生理快感——耳目之悦,又包括了心理快感——情意智悟之悦。
美感与快感的关系在更普遍意义上体现为美善关系。
在具体的现实审美活动中,要将美感与快感、生理愉快与心理愉快明确地区别开来,并不容易。
审美经验主要指审美活动中主体心理事实中的不自觉部分,如审美快感、审美趣味等,以与审美意识相区别。
此外,这一概念还突出人类审美活动独特的价值内涵和精神状态。
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日常经验”或“现实经验”。
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之关系,显然有似于美感与快感。
审美态度人们从事审美活动所应当具有的特殊心态。
具体地,它指人们在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应当自觉、主动地将一切与此次审美活动无关的现实物质利益考虑主动、暂时地“忘掉”,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审美活动中来,以最大限度地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它实际上是一种非物质功利的精神性态度。
审美能力主体从事审美活动需要具备的特殊生理、心理能力,即为审美能力。
主要包括形式感知力、联想想象力、情感体验力和理性领悟力几个方面。
审美情趣或称审美趣味。
它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性、个性化的选择倾向或爱好。
它是审美主体审美心理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群体审美活动丰富化的基础。
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指主体对自身审美活动的自觉意识及其反思性成果,如审美观、审美理想等。
审美观念审美观念指人们对审美活动的自觉见解,特别是其抽象的观念形态,如有关审美活动的概念、命题及较系统的思想表达等。
它是某一个体、群体、时代审美意识自觉、成熟的重要标志,是抽象层面的审美意识。
审美理想它是人们关于审美活动价值判断的最根本性见解,是最高层次的审美意识,决定着某一个体、群体、时代、地域审美活动的独特风格,是最根本性的审美观念。
审美对象指现实审美活动中的客观要素,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接触、欣赏,能够引起其审美快感的客观外在对象。
通俗地说,它就是能吸引入们自觉地去感知、参与、体验和享受的各种对象化形态的美。
自然对象与审美对象并无绝对的界限,它只是一系列特殊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单从客体一端考虑,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对象,要能较顺利地成为审美对象,或“美”,大概需要这样一些基本条件:
1、某一现实对象、现象的客观性质与功能既要能被审美主体所感知,在审美主体的感知能力范围之内,又不会对审美主体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
2、对象的物质实用功能要在一定程度上弱化。
3、对象视听感性形式特征鲜明。
4、具有情感诱发功能。
5、具有智慧启迪功能。
当代社会大众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审美客体要素由传统的静态对象变成需审美主体积极参与的动态过程。
审美形态是现实审美对象的基本样式。
人类审美对象的形态划分因标准而异。
从审美对象的存在范围和外在样式划分,可分为自然美和艺术美、生活美;
从内在风格上划分,则可划分为优美、崇高、滑稽等。
形式美是人类审美对象的最基本要素,它普遍地存在于各种审美形态之中,因为审美本身就是一种感性活动。
形式是指生活中各种现实物质对象、现象的质料、色彩、形状、声音及其相互关系。
形式美则是以质料、色彩、形状、声音及其相互关系充分愉悦人们耳目心志的各类现象、对象。
自然美是存在于自然界,或由自然界所提供的现成的、未经人类加工过的各类审美对象,从日月星辰到山川河流,从飞禽走兽到树木花草、娇美人体,都属于自然美。
自然之美,既在其天然的声色之美,亦在其对人类各种心理要素的激发,且离不开人类文化的影响。
历史地看,自然美很可能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形态,人类各种审美创造之重要基础;
对当代社会而言,自然之美正在其非人工性,它足可彰显人类自身文化之种种局限,故而弥足珍贵。
物感说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种自然审美理论,即人心感于物而动,大自然能起人之情。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自然对象与现象与人类心灵,人的情感世界相关,自然对象、现象之特性、运动节律会因引起人类的极大关注,并自觉、不自觉地与人类自身处境、命运相联系,由此而引起人心的波澜,引起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并把这种情感体验视为自然审美活动之当然”、重要的一部分。
比德说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种自然审美理论,认为自然物象之所以美,在于它作为审美客体可以与审美主体“比德”,亦即从中可以感受或意味到某种人格美。
艺术美即艺术,包括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艺术和观念艺术四种最基本类型。
由于人们曾长期以艺术为最基本的审美对象,故而艺术便成为人类重要的审美形态。
与其他审美形态相比,艺术是人类自觉的感性观念文化创造,专业性强,内部分工细致,在表达人类复杂、深邃、精致的内在精神世界方面,艺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是,一方面,审美长期以艺术为重心,会有脱离现实生活,将生活与审美截然二分之弊;
另一方面,艺术并不等于美,它比审美更广阔,许多现当代艺术与美相去甚远,然仍不失为艺术。
生活美是人对自身现实生活过程、状态的欣赏,是人类以自身为对象的审美形态,包括个体美、人情美和环境美三种基本形式。
它是人的自我赞美与欣赏。
生活美说到底是一种人生幸福,是美向善的回归,善向美的
升华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年一约公元前500年),古希腊哲学家。
以他为首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就是和谐”。
他们从数学和声学的角度研究音乐节奏的和谐,继而推之于建筑、雕塑等其他艺术。
他们发现了在欧洲有深远影响的“黄金分割律”。
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的观念在古典时代有普遍影响,同时也开辟了从形式角度讨论美与艺术的道路。
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年一公元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
他提出“美是理式(或理念)”的观点,认为所有现实对象的美是有缺陷的。
现实对象之所以为美,是因为它分有了先验的理当如此的“理式”,而最高的美则是超越了所有具体对象的有限性,体现了天下所有事物之最普遍本质的最高“理式”,它实际上是以最高的普遍性——真为美。
柏拉图是西方美学的真正奠基人,他开辟了从客观主义角度寻找美的原因,从哲学上追问美的最普遍哲学本质的哲学美学道路。
他重视音乐、文学等艺术对人心的铸造作用,但同时也开辟了从政治、道德角度评判文艺作品的功利主义美学传统。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
其美学代表作是《诗学》。
他认为,诗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它比历史更真实,因为它揭示事物的普遍性。
他指出:
一部文艺作品应当像一个有机物一样,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他还提出悲剧可以引起观众强烈的心理情感运动,并最终有益于心理健康,此即悲剧的“净化”作用。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这样评价:
“《诗学》是第—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至前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依据。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以独立体系阐明美学概念的人,他的概念竟雄霸了二干余年。
”(车尔尼雷夫斯基《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l957年版,第l24、129页)
鲍姆嘉通(Baumgarten,l714—1762),德国哲学家、美学家。
他于1750年发表《美学》,标志着美学(Aesthetics)学科的正式诞生,故而被称为“美学之父”。
他认为:
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美学即是系统研究以情感为代表的人类感性认识的专门学科。
鲍姆嘉通倡导独立研究人类感性精神世界,功德无量。
但是,他将人类审美活动附属于以求真为旨归的科学认识活动,以美学为特殊认识论,则长期误导了美学。
康德(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其美学代表作是《判断力批判》。
康德的主要工作是对人类审美活动的精神个性作了初步的界定。
与物质功利活动相比较,他提出“审美的快感是唯一的独特的一种不计较利害的自由的快感”;
与科学认知活动相比较,他发现“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地使人愉快的”。
加上“无目的的和目的性”、美的“共通感”一起构成了鉴赏判断的四重契机。
(《判断力批判》)康德对美与崇高的区别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康德的上述成果是整个美学学科的奠基性工作。
但是,他对人类审美个性的认识仍是初步的,并且仍没能从根本上摆脱认识论。
黑格尔(Hegel,1770—1831),德国哲学家、美学家。
其美学代表作是《美学》,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在古典美学家中,黑格尔的艺术修养也许是最好的。
他把美学理解为艺术哲学,其《美学》从纵(象征艺
术、古典艺术、浪漫艺术)横(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诗歌)两个方面对西方艺术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上,黑格尔将艺术与审美理解为人类精神现象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人类精神发展最初步的以直观为表现形态的阶段,必须接受宗教和哲学的超越。
故而,作为一个美学家,他又为以艺术为代表的人类审美活动下—了迟早将消亡,并为哲学所取代的语。
黑格尔美学是西方古典哲学美学的典型形态。
他以辩证法的名义最大限度地展示了人类审美活动的感性特征,但美与艺术又在其理性主义大树笼罩下最终枯萎。
席勒(Schiller,1759—1805),德国美学家。
著有专门的美育理论著作《美育书简》(1793),提出以审美之游戏平衡人类精神内部感性与理性两端,培育健康、全面发展之人格,充分实现精神自由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美育事业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席勒开辟了现代美学审美救世论之先河,对二十世纪中国美学影响尤甚。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俄国美学家。
其美学代表作是《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他提出“美是生活”的观点,认为“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他开辟了从现实生活、从人的现实生命需求、生活理想寻找人类审美活动内在根源的道路。
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1889—1951),奥地利哲学家,现代分析哲学
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美学属于神秘的不可言说的东西,现实审美对象之间只有某种类似,而无共同本质,故而传统美学中的许多概念、命题是没有意义的。
维特根斯坦的这种观点代表了现代西方美学中美学取消论的思路。
在维特根斯坦的提醒下,现代美学对自身相关概念内涵的复杂性已有足够认识,其概念界定已被认为是美学学术研究的前提。
但是,为克服自身心理焦虑,人类恐怕永远需要一幅这个世界的整体图景,以综合之智融会分别之知恐怕正是哲学的独特文化使命。
因此,形而上学恐怕并非完全没有意义,传统美学的许多命题恐怕仍会伤后世美学家们的脑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春秋晚期思想家,儒家创始人。
他开启了以善论美,注重文艺活动特殊心理文化功能,以道德、政治效果评价文艺作品的先河,是儒家政治、伦理功利主义美学观的莫基人。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广泛、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审美传统。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庄子第一次将个体精神自由问题提到空前高度,并把逃离现实的社会性存在方式——回归大自然,视为获得精神自由(“逍遥游”)的有效途径。
庄子这一思想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文化视野,为中国古代文人和古典艺术拓出一个迥异于儒家人伦情趣的,超迈、宏阔的新境界。
庄子哲学,就其现实性而言,最终只能是一种美学,故而它在中国各类古典艺术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为历代艺术家所喜爱。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儒家之外又一广泛、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典审美传统的思想派别。
王国维(1877—1927),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之一,美学代表作有《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等。
他大力宣扬审美的特殊文化功能,认为艺术是高雅健康的精神娱乐,审美是人类超越由物欲而来的痛苦的有效途径。
为塑造完整人格,国民教育必须智、德、美、体四者并重。
这些都为现代中国美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王国维是中国美学从古典向近现代转型的关键人物。
他以近代西方哲学、美学观念解读中国古典审美传统,提出
了许多新问题,也有诸多误读之处
蔡元培(1868—1940),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之一。
蔡元培是较早系统地向国内介绍美学学科最基本知识的学者,他授课、讲演、著文,大力支持艺术教育,不懈地提倡美育,为美学与美育在现代中国的确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元培先生最著名的美学观念是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这一理论虽然为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的美学、美育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学理上仍值得进一步推敲。
朱光潜(1897—1986),美学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和《西方美学史》等。
朱光潜学贯中西,著述丰厚,是中国二十世纪最有成就的美学家之一。
二十世纪前期,朱光潜以西方近现代心理美学理论为基础,创造性地建立起明晰、亲切的心理美学体系,为中国美学提供了现代学术形态的范本,因而能深人人心。
二十世纪后期,朱光潜在极为被动的学术环境下愤然日新,又以辩证圆融之智在哲学美学道路上卓然成家。
他的《西方美学史》已经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的学术经典,他译介的大量西方美学经典文献也成为后人了解西方美学的重要门径。
宗白华(1897—1986),中国现代美学家,美学代表作《美学与意境》。
宗白华是中华审美传统的异代知音,他以新知释旧艺,总能彰显其活泼生命。
在二十世纪这个西学东渐、西风压倒东风的时代,宗白华是少有的学贯中西而又能有所自持的人。
在二十世纪这个力倡科学理性、学科规范的时代.宗白华坚持融学术研究与个体生命体验、审美享受为一体,以诗人之气质才情入哲人之思,从容洒脱,独成一境,为二十世纪中国美学提供了一个极难效仿的范本,时人名之为“散步美学”。
蔡仪(1906—1992),中国现代美学家,美学代表作《新美学》。
蔡仪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即自觉地以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写出逻辑严明的《新美学》,开哲学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风气之先,成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学术范本之一。
二十世纪后期,蔡仪自觉追求个人学术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之统一,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蔡仪美学是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美学、认识论美学的典型代表,其坚持从纯客观角度解释人类审美行为的学术思路对于中国古典审美久远浓厚的主观主义传统而言,是不可多得的特异个案。
李泽厚(1930—),中国当代思想家、美学家,实践美学代表人物,美学代表作《美学三书》。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中,李泽厚倡导以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解释审美现象,开创了中国实践美学。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李泽厚融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康德哲学,提出主体性哲学、文化心理结构、心理本体等概念,以理性与感性和谐融合的新感性建构以审美拯救人心的审美乌托邦。
李泽厚开创的实践美学是二十世纪后期在中国最有影响的美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