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5219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跑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跑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跑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跑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跑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跑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

《跑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跑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跑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1事故类型

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86)的规定,本专项应急预案所针对的事故类型为火灾。

1.2危险程度分析

富雄公司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危险物品有:

高温铁水、。

高温铁水:

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但能引起火灾和高温灼烫伤害。

(1)火灾

公司的熔铸车间是火灾爆炸的重点防范区域,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后果非常严重,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建筑损毁。

铁熔体遇水:

主要是由于炉料带入水或潮气,炉膛温度正常工作时能达到1400C,在加料过程中,如果炉膛已经升温,内有熔融的高温铁水,若加入的炉料带入水、冰、雪或潮气与熔融铁相遇时,过热到沸点以上后立即变成蒸汽,此时极易发生猛烈水蒸气爆炸,还伴随大量铁水爆溅和溢流的连锁反应,极易造成严重的烫伤、死亡和火灾事故。

爆溅的铁水遇到可燃物造成火灾事故。

穿炉事故引起火灾爆炸:

熔铸车间的火灾爆炸一般是在发生跑炉事故时发生,熔炼炉、出铁槽等如果防渗漏性能失效,本公司使用中频感应炉一般发生原因为穿炉,导致高温铁水外漏,将引燃周围的一切可燃物,造成火灾事故。

如果外漏的铁水侵入供配电系统,可能使事故扩大。

如果地面潮湿或有水,或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使铁水流淌到循环

冷却水回水坑内,更为严重的是铸造机泄露,使高温的铁水泄露到循

环冷却水中,高温的铁水将使水急剧汽化,产生物理性爆炸,爆炸将

使高温的铁水和水蒸汽四处飞溅,对人员造成严重的烫伤,爆炸的冲击波毁坏建筑物及设备,同时造成人员的伤亡。

停电:

熔炼炉长时间停电,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炉内铁水凝固、报废,铸造机停止,流槽溢铁发生爆炸。

电气火灾:

因爆炸造成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损毁,可造成短路引起火灾。

(2)高温灼烫

熔铸炉熔化的铁水,在铁水倾注、撇渣、注模、铁水转运等作业中,

如果作业人员操作失误使铁水撒落,且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整齐,防护措施不到位容易发生灼烫事故。

高温的铁水如果遇到水,将使水急剧汽化,产生物理性爆炸,爆炸将使高温的铁水和水蒸汽四处飞溅,对人员造成严重的烫伤,甚至死亡。

1.3危险目标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程度分析,本厂区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危险目标确定如下:

(1)熔铸车间;

(2)造型车间。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本专项应急预案在应急处置火灾爆炸事故应当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做好监控与预防工作,消除事故产生的原因;

(2)立足自救,统一指挥;

(3)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4)阻断泄漏途径,防止事故灾害扩大。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同综合应急预案“应急组织体系”。

3.2指挥机构及职责同综合应急预案“指挥机构及职责”。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与预防

(1)加强对炉壁等重点部位的维护和正确使用。

(2)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用大锤猛烈敲击炉壁。

(3)每班接班后应首先检查炉壁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通报上级。

(4)炉壁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老化或变形现象,应及时进行维修。

(5)维修时,必须制定炉壁清理方案,班组长以上人员专人负责清理,清理完毕后要进行确认,严禁随意清理。

6)在正常浇铸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负责调整铁水流量,严禁在

满炉的情况下由打渣人员自行调流。

7)

温。

炉子在保温时,要控制好温度,随时检查,严禁手动持续升

8)

铸造作业前检查炉体和流槽内无沉淀。

必须保证铸造区地面干燥无积水。

严禁在清洁时像铸造区地面洒水或冲水。

(10)严禁在炉膛铁水过满时向炉膛内投放铁锭、回炉料及其它物料。

(11)现场设置职业危害告知牌和佩戴劳保用品等指令标志。

(12)为员工发放劳保用品,培训并监督员工正确穿戴,定期对员工健康进行体检。

(13)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

4.2预警行动

4.2.1预警条件

按照危险源是否会发生事故、发生穿炉、火灾爆炸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本预案预警级别为三级预警:

三级(现场级)预警、二级(企业级)预警、一级(社会级)预警。

(1)三级(现场级)预警三级(现场级)预警是指危险源有可能发生事故、已经出现发生事故的苗头,或事故发生的初期而做出相应的预警。

(2)二级(企业级)预警

二级(企业级)预警是指已经发生了事故,但事故后果严重性或影响范围没有超出现场的控制能力,但有可能会超出现场的控制能力,而做出相应的预警。

(3)一级(社会级)预警一级(社会级)预警是指事故后果严重性或影响范围没有超出企业的控制能力,但有可能会超出企业的控制能力,而做出相应的预警。

4.2.2预警信息发布

本专项应急预案的预警属二级预警,由应急指挥部发布。

现场穿炉、初始火灾属三级预警,由现场负责人发布。

一旦发生穿炉、火灾事故现场处置失败或事故扩大,应急指挥部则立即发布二级预警。

5信息报告程序

同综合应急预案4.3“信息报告与处置”。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根据危险源发生穿炉、火灾爆炸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本专项应急预案应急响应分为三级应急响应,即:

三级(现场级)应急响应、二级(企业级)应急响应、一级(社会级)应急响应

(1)三级(现场级)响应

三级(现场级)响应是指发生穿炉、初期火灾而做出的响应。

发生穿炉、初期火灾现场处置方案适用于三级(现场级)响应。

(2)二级(企业级)响应

二级(企业级)响应是指发生穿炉、火灾事故超出现场的控制能力,而做出的响应。

穿炉、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适用于二级(企业级)响应。

(3)一级(社会级)响应

一级(社会级)预警是指穿炉、火灾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或事故影响范围,超出企业的控制能力,而做出相应的响应。

6.2响应程序

本专项应急预案的响应程序如下图6.2所示:

三级

响应

现场处置方案

图6.2响应程序

6.2.1接警、判断事故类别及响应等级

(1)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派人到赶赴现场,了解情况

2)应急指挥部了解情况后,应立即分析判断事故的类别和等

级。

6.2.2启动本专项应急预案

(1)若判断事故类别和等级符合本专项应急预案的相应级别,则由总指挥启动本专项应急预案。

(2)总指挥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负责救援指挥工作。

(3)在总指挥未到现场,应按下列顺序确定现场指挥负责人:

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安全部门负责人。

(4)在上述人员确实不能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则由事故现场负责人为现场指挥负责人,负责救援指挥工作。

6.2.3应急行动

(1)副总指挥负责立即召集指挥部相关人员到指定地点集合。

(2)各组组长负责立即召集各应急救援小组到指定地点集合。

(3)各应急救援小组按相应处置措施进行救援。

(4)各部门听从应急指挥部的调遣。

6.2.4扩大应急响应启动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后,若事故不能有效控制,或者有扩大、发展趋势,或者影响到企业周边社区时,应急指挥部启动一级响应。

按本综合应急预案4.3.2报告内容,报请当地政府救援。

6.2.5应急恢复和结束

应急指挥部根据综合应急预案5.3.1应急终止条件,判定根据事故灾害是否得到控制,事故危险是否已经消除,若符合判定条件,则启动综合应急预案5.3.2应急终止程序,解除警戒,并宣布应急结束。

6.3处置措施

本专项应急预案的处置措施主要包括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设置警戒区,人员紧急疏散、撤离,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现场保护与现场清理等几方面的措施。

6.3.1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穿炉:

发生穿炉事故后,事故现场负责人负责实施如下任务:

(1)发生穿炉事故后,通过溜槽引流至铸造机,开启铸造机进行铸造,防止铁水从溜槽溢出引起爆炸。

如铁水冲出量过大,可将过滤箱底部的放流口打开,将铁水放入渣箱并对渣箱进行及时更换。

(2)若流量过大,已从溜槽大量溢出,首先要警告全体职工紧急疏散安全距离外,防止铁水流到潮湿的地面发生爆炸伤人。

及时将带电设备断电。

做好消防准备。

(3)如果铁水流出量较少,应及时用长耙子将地面的铁水扒开,以使水汽逸出而避免爆炸,同时用长铁钎子将铸造机底部的铁水拔开,以防止被糊死。

(4)如果铁水流出的量较大,则严禁人员靠近并组织人员撤离,待爆炸停止后再马上组织人员用天车将铸造机吊起来,将底部的凝固残铁及时清除掉。

5)若有受伤人员,应将受伤人员转移出安全区,并马上进行施救,对于重伤人员应马上拨打120。

(6)清点人数,封闭现场,禁止其他无关人员进入;

(7)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发生停电事故后,事故现场负责人负责实施如下任务:

(1)设备运行期间发生停电、停水、停风事故时,首先为防流槽溢铁,提前准备好渣箱,避免铁水大面积流向地面。

(2)迅速清理流槽内铁水,在夜间应有应急灯。

(3)现场负责人立即联系值班电工,及时恢复供电。

(4)若不能及时恢复供电,则应做好以下工作:

1)在炉门打开的情况下,手动关闭炉门,做好熔炼炉的保温工作。

同时烘烤大量应急渣箱。

2)确认生产线机组开关处于停止状态,循环水系统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各岗位作业人员原地待命。

火灾、爆炸:

事故现场负责人负责实施如下任务:

(1)立即命令现场操作人员紧急停车,控制事故扩大和蔓延。

(2)立即组织现场工作人员撤离危险区。

(3)若有受伤人员,应将受伤人员转移出安全区,并马上进行施救,对于重伤人员应马上拨打120。

(4)清点人数,封闭现场,禁止其他无关人员进入。

(5)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6.3.2设置警戒区设置警戒区由安全保卫组负责实施。

(1)事故现场隔离方法事故现场隔离区域由安全保卫组派专人警戒。

事故现场隔离区域设置危险警告标志。

例如,可用安全标志或警戒带将事故现场隔离。

安全保卫组根据事故的势态和指挥部的指令确定警戒区域的范围,设置警戒标志。

(2)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安全警戒人员到达现场后,组织纠察,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疏导各交通要道,阻止无关、闲杂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

当事故应急进入社会响应程序,安全保卫组派员协助交警部门对工业区道路实行临时交通管制。

6.3.3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安全保卫组负责实施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1)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预警应急须清点事故发生现场的工作人员并集合,撤离危险区,按照员工名册点名清点现场人员,组织人员从事故现场的安全通道迅速、有秩序地安全撤离,在集合地点招集人员。

(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厂内工作人员(包括外来人员、非工作人员)听到事故警报后应立即集合,集合地点位于公司办公楼前,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由安全保卫组组长决定人员是否疏散和撤离。

安排外来车辆立即离开厂区驶到安全地带如危及厂区外时,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协助厂区外单位、过往行人,向安全区地带疏散。

(3)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灾害抢险组人员在撤离前,灾害抢险组将抢救人员的人数报告安全保卫组组长。

事故扩大时或事故抢救完毕,抢救人员撤离后由现场指挥将抢救人员数量及受伤情况报告安全保卫组组长。

6.3.4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1)穿炉处置本措施由灾害抢险组负责实施。

1)发生铁水泄漏时,指挥者首先应收集下列信息:

①泄漏源的位置及泄漏量的大小;

②现场处置的情形及可能会扩大的判断分析。

2)灾害抢险组在安全情况下的处置:

参照“6.3.1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进行现场控制。

(2)初期火灾处置

本措施由灾害抢险组负责实施。

1)采取果断措施隔离可燃物料源,运用灭火器材,全力阻止火势的蔓延、扩散。

严禁使用泡沫灭火器或用水灭火。

2)现场查看,若有受伤人员,应将受伤人员转移出安全区,并交

给医疗救护组

3)根据不同性质物质的燃烧采用相应的手段和灭火剂进行灭火:

若电气设备发生燃烧,应先切断电源,然后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灭火;

可燃物质发生燃烧,影响到其它原料或产品时,应迅速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沙土灭火。

(3)爆炸后的火灾、现场处置

1)在确定不再发生爆炸后,应及时堵炉壁穿洞,及标明穿炉部位。

2)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沙土灭火。

3)将受伤人员转移出安全区,并交给医疗救护组。

4)灭火时,按照先控制、后灭火;

先外围、后中间;

先上风、后下风;

救人第一,救人与灭火同时进行的原则进行灭火处理。

6.3.5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本措施由医疗救护组负责实施。

一旦发生人员受伤时,医疗救护组的成员按分工立即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抢救、救护。

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处理或现场包扎处理后,立即求助120急救中心或快速送往最近的医院。

医疗救护组现场的救护处理措施、方法:

(1)使受伤者尽快脱离事故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按照先重伤,后轻伤的原则,按不同受伤情况进行处理。

(2)烫伤:

发生烫伤事故后,如小面积烫伤,应马上用烫伤膏涂抹在伤口上,同时送医院治疗。

如大面积烫伤,应在涂抹伤口的同时,要立即拨打“122”急救,或派车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3)烧伤:

用清洁的冷水冲洗30分钟以上,然后简单包扎。

对明显红肿的轻度烫伤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几分钟,用干净的纱布包好即可。

如果局部皮肤起水泡,要立即冷却30分钟以上

(4)创伤人员:

对于危重创伤,首要抢救生命;

创口出血,用绷带或止血带压迫包扎止血;

如果动脉出血,必须把血管压住(压迫止血点),即压住比伤口距离心脏更近部位的动脉(止血点),并送医院注射破伤风预防针,作进一步医疗处理。

(5)骨折者首先抢救生命,然后用妥善的方法将肢体固定,若备有特制的夹板最为妥善,否则就地取材,如树枝,木棍等作为夹板之用,也可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将受伤的下肢连同健肢一并绑起来。

伤者经妥善固定后迅速运往医院。

(6)呼吸心跳停止须现场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术。

(7)待救护车到场或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及时护送伤员到医院。

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情况。

6.3.6现场保护与现场清理

由安全保卫组负责实施现场保护。

安全保卫组组长应安排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在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散人员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做出标示、拍照或绘制事故现场图,并有效保护好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现场清理处理见综合应急预案“现场清理”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同综合应急预案“保障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