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毅宁养牛小区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5218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勤县毅宁养牛小区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民勤县毅宁养牛小区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民勤县毅宁养牛小区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民勤县毅宁养牛小区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民勤县毅宁养牛小区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勤县毅宁养牛小区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

《民勤县毅宁养牛小区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勤县毅宁养牛小区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勤县毅宁养牛小区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

李小彤 民勤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四、建设单位:

五、建设单位负责人:

六、建设地点:

七、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1个,修建标准化暖棚牛舍5栋、6000平方米;

修建青贮窖1000立方米;

修建沼气池500立方米并配套相关设备;

购置大型玉米秸秆收割、青贮一体化机1台、大型饲料粉碎机1台。

引进饲养基础母牛300头。

小区计划在自繁自育的基础上,积极收购小肉牛和架子牛进行长期催肥,建成达产后形成年出栏肉牛1500头的规模;

小区秸秆利用率达到85%以上,养殖废弃物利用率达到90%。

八、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项目概算总投资762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461.74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项目前期等其它费用0.26万元。

(二)资金筹措:

计划申请上级项目资金385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377万元。

九、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育肥出栏优质肉牛1500多头,获销售收入1567.5万元,获纯利润401.25万元;

可带动全镇发展规模养殖户3000户。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一、政策环境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2011年农业部印发了《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提出要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

2008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将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确定为促进农民增收重要行动之一。

2013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启动实施了“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着眼于实现布局区域化、园区特色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循环高效化,把壮大以草食畜牧业为主的循环高效农业作为“着力壮大和提升六大优势产业”之一。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

“完善畜牧业生产扶持政策,支持发展肉牛肉羊”、“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近年来,民勤县委、县政府把草食畜牧业作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发展,使全县草食畜牧业有了一定量的扩张和质的转变。

2012年底,全县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6.3万头和192万只,牛肉、羊肉产量分别达2400吨、14000吨,牛、羊产值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80%以上。

在政策扶持下,民勤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但是,在养牛业发展中还存在着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缓慢,生产方式落后和生产水平低,发展基础设施薄弱,保障体系不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产业化组织程度和基地规模尚未形成,缺乏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低,饲草资源开发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制约我县养牛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发展设施养牛业,推动草食畜牧业逐步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收成为必然趋势。

二、市场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消费水平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在粮食直接消费小的同时,肉、蛋、奶等畜牧业产品消费量逐年增长,对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高纤维性的牛肉由于具备了上述优点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若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尤其是占我国人口60%的农村,从动物性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明显偏少,消费十分不足。

据统计,目前我国年人均肉、蛋消费不足25千克,这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是人们经济收入不高;

二是畜牧业发展水平较低,肉蛋数量少,价格偏高。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人均消费肉、蛋消耗量未达到50千克之前,肉、蛋市场的发展潜力还很大。

多年来,国内牛羊肉价格一直趋于稳定,说明牛羊肉具有稳定的市场消费空间。

建设养牛小区,积极发展草食畜养殖,既能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又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

为此,压缩棉花等低产高成本农田种植饲草养畜,群众取得的经济收入较种植收入更高,既促进了项目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又活跃了农村经济和改善了生态环境。

根据最近的研究报告证明,精瘦牛肉是一种有益健康的肉类,包含丰富的铁质、蛋白质和维他命,这些都是崇尚节食的现代人极缺乏的营养素,尤其胆固醇含量和脂肪都比其它肉类食品低,是比较健康的食品。

从县内现有市场供求来看,民勤目前所产牛肉无法满足全县27万人口及周边毗邻县区的消费需求,价格上涨幅度大,供需矛盾突出,2013年春节前后,牛肉价格高于羊肉价格,突破每斤30元,创历史新高。

今后,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的消费功能将会大大的增强,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人们日常生活中,对肉类的需求将会继续增大,对肉类的品种需求也趋向多样化发展,高质量的牛肉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群体的喜爱。

(三)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

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2012年10月县委、县政府制定印发了2012-2016年民勤县农业结构调整方案,2013年初,民勤县十三届全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决议,把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作为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的首位产业给予重点扶持。

而且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农民要求掌握畜牧业新技术和先进管理技能,要求摆脱落后的生产方式,寻求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更加强烈。

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强力支撑和国家、省、市大力扶持下,民勤设施畜牧业较快发展,牛、羊等草食畜饲养数量大幅攀升,群众对发展草畜产业的信心十足,实施项目具有良好政策优势、人文环境、资源优势和群众基础。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民勤发展养牛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资源条件,而且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项目建设符合当前产业政策。

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小区养殖是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第21条指出:

“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扶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品种改良和野生动物繁育”。

2009年,省上将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作为省级草食畜牧业发展项目的重点内容予以扶持。

民勤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及畜牧主管部门对种草养畜、规模养殖、畜禽品种改良、秸杆开发利用等工作高度重视,连续8年出台草畜产业扶持政策,对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持续扶持,极大的激发了群众进行舍饲圈养的积极性,提高了对发展牛、羊等草食畜养殖的认识,项目建设发展环境优越。

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据有关资料预测分析,到2015年全国人均畜产品需求量将达到62千克,市场将会较长时期处于买方市场,实施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项目建设符合我县生态县情。

民勤生态问题世界瞩目,近年来,在中央、省、市的关怀和支持下,民勤生态治理成效显著,在民勤这一特殊地域和生态环境下,大力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节水增效、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

通过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民勤农业增收的潜力在畜牧业,畜牧业业增收的潜力在草食畜牧业。

牛羊产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更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未来几年或更长时间内,压减棉花等劳动力投入成本高、高耗水大田作物,以设施技术为基础,良种技术为核心,饲草料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发展种草养畜是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

(三)项目实施具有较好的物质条件。

民勤县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59.5万吨,其中小麦、玉米等粮食类及豆类、藤蔓类秸秆产量34.51万吨,葵花、棉花、茴香等非常规利用秸秆量达24.97万吨,经过氨化、青贮、微贮等先进技术的处理,按80%的利用率计算,可饲养肉牛、肉羊等草食畜200万个羊单位;

紫花苜蓿等优质饲草留床面积9万亩,并且每年还在不断递增。

民勤不但具有丰富的秸秆资源,而且饲料资源潜力大,全县小麦、玉米等粮食总产量达10万吨,可直接或间接转化为饲料,通过养畜增加效益。

还有威龙、紫轩等葡萄酒生产企业的酒糟等下脚料可用作饲料,都为养畜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合理利用饲草料资源,发展养牛业,增加农民牧业收入空间较大。

(四)项目实施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产业开发,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民勤中天等畜牧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在牛羊肉为主的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化养殖、新品种选育、科技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推动建立“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订单畜牧业,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95个,加工企业与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养殖生产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民勤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外与沙漠相连,自然隔离条件好、疫病威胁小,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均适宜牛、羊的生长发育,且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肉质鲜嫩,蛋白质含量高,品质上乘,口感独特,是理想的肉牛养殖基地。

近年来,通过持续的品种改良,母畜种群趋于合理,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

全县适龄母牛存栏为2.5万头,占牛存栏的40%。

通过大力推广人工冻精改良技术以来,年授配母牛2万头以上,牛的良种化程度达到了90%以上。

同时我县农民群众历史以来就有养牛、养羊的传统习惯,加上县委、县政府重视并倡导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牛羊产业必将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中增长势头最强,发展潜力最大,也最具前景的产业之一。

(五)项目实施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做支撑。

近年来,在项目和政策扶持下,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和技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技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全县共有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站(所)23个,专业化技术服务人员200人,有黄牛改良冻配点15个,从事品种改良技术的人员30多人,足以承担起养殖小区建设产前、产中、产后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同时县上探索推行“134”行政技术双轨责任制、“农户工作法”“点面工作法”,稳定的技术队伍,灵活的服务方式,到位的技术指导,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

暖棚养殖、配混合饲料、青贮氨化、冻配改良等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大批畜禽新品种会逐步由点到面全面推广。

(六)项目建设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项目实施,树立群众可跟科学的养殖典型,为项目区乃至于全县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供试验示范,有力的促进肉牛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养殖科技含量,对早日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千家万户的饲养仍是我国肉牛生产的基础,农户出栏的肉牛占到总出栏量的80%以上,养牛业生产力水平不高,优质的肉牛比重少,牛肉档次低是制约肉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牛肉的品质要求将显著提升,优质高档牛肉产品在我国消费市场也将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从长远看,肉牛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推动肉牛产业化发展,全面提升牛肉市场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我县养牛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实施项目是推动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生产已达到了很高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水平,成为农业中一个重要的极不可少的生产部门,而我国的畜牧业正处于从家庭副业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的转型阶段。

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的饲养管理和经营方式下,养牛的规模化程度不高,粪便无害化处理、循环利用率低,产业链条短,与市场经济和现代畜牧业发展不相适应,改变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发展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养牛,是发挥优势,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确保养牛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民勤县在推进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表明,培育适度规模养殖户、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养殖小区(场),可以有效地实现畜牧业规模经营、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

为此,认真借鉴成功模式和典型经验,从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和工厂化养殖企业三个层次上全面推进规模养殖,突出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和养殖场,一是有利于“五良”(良种、良法、良舍、良料、良医)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按照“五统一分”的建设原则,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牛、羊规模化养殖比重大幅提升,有力的推动肉牛饲养方式逐步由传统粗放放牧方式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及人畜分离的小区集中舍饲养殖方式转变。

(二)实施项目是保障畜产品市场供给能力的需要。

尽管上世纪90年代我国肉牛产业发展较快,但是近年来由于饲料价格不断攀升,特别是玉米、豆粕的价格涨幅较大,导致牛的饲养成本上升,农户养牛的收益下降,养牛积极性受到较大打击;

此外农户传统养牛主要役用兼肉用,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役用牛养殖迅速减少。

我国肉牛业正经历着由增长速度放慢到负增长的尴尬局面。

2000年到2010年世界活牛存栏量上升了8.67%,而同期我国活牛存栏量从12353.2万头下降到10626.4万头,下降比例为13.98%,全国各地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牛荒”,2012年我国牛存栏头数约1亿头,牛肉产量700万吨左右,人均牛肉消费量为5公斤左右,这和世界人均消费量约10公斤的水平相比,还存在约1倍的差距。

为此,大力发展肉牛产业,提升肉牛规模化养殖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是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消费的需求的需要。

同时随着全社会健康意识和安全消费意识的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敏感,建立肉牛从繁育、饲养、加工、销售、防疫到环境保护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大养殖过程性控管,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肉”成为发展方向,养殖小区和工厂化养殖可以做到这一点,因此大力发展以工厂化、小区化和大户为主的现代养牛业,推进标准化、安全化生产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三)实施项目是提高养牛业科技发展水平需要。

标准化生产的要求是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由于部分养殖户在发展过程中,不重视暖棚规范化建设、品种改良、饲草料开发利用、防疫、粪污治理和科学化管理等,养殖科技水平不高、效益低下。

新时期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必须从以家庭小规模饲养为主的量的扩张,转变到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产量并重、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因此必须通过配套建设和完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利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肉牛杂交改良,提高育肥肉牛单产水平;

通过提高暖棚建设标准和装备水平,改善养牛业设施条件;

通过加大饲草青、黄贮和加工粉碎力度,提高秸秆饲料化加工利用率;

通过加大疫病防治和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安全监管,从源头上确保养殖生产安全;

通过加大养殖污染防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规范畜禽养殖行为,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养殖环境治理;

通过推广肉牛繁殖改良技术,同源引种、配合饲料、分段饲养、全进全出的生产工艺,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和推进信息化管理,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增加养殖效益。

(四)实施项目是发展循环农业的需要。

“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是今后民勤农业生产的主体模式,未来民勤将建成全国品质一流的酿造葡萄产地和优质红枣枸杞重要产区、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和省级设施农业示范区,牛粪是绝佳的沼气发酵原料,如果将养殖暖棚与日光温室和特色林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养殖-粪便-粪便生化处理加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生产经营模式,把养殖业生产中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转化为日光温室瓜菜、特色林果基地的优质肥料加以利用,形成物质能源闭路循环,能实现资源低消耗、废弃物低排放、物质和能量高利用的目标,既减少了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投入,又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生态保护与农民致富“双赢”的目的。

(五)实施项目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新农村建设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粗放的家庭散养无法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人畜在同一个庭院,猪、狗、猫、鸡等多种动物混养,给疫病防控造成一定难度。

当发生突发的兽医公共卫生事件时处置的难度加大,对人民群众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出于个人利益,一些病死畜得不到妥善处置进入食品流通环节,对人民群众健康极为不利。

养殖小区按照“五统一分”的要求设计和建设,远离居民村庄,远离交通要道,注重农村养殖环境的无害化,对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第四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一)地理条件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端,石羊河流域下游,南临凉州区,西南与金昌市连接,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

具体地理位置在东经101°

49′41″—104°

12′10″、北纬38°

3′45″—39°

27′37″之间。

全县辖18个乡镇、249个行政村,总人口27.43万,其中农业人口24.02万,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沙漠和荒漠化面积占94%,绿洲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绿洲边缘风沙线长408公里,是典型的沙区农业县。

(二)自然资源条件

民勤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大陆性沙漠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近五年为127.7毫米,年均蒸发量2623毫米,昼夜温差15.5℃,年均气温8.3℃,日照时数为3073.5小时,无霜期162天,特别适宜农作物生长。

(三)社会经济条件

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亿元,增长15.6%;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增长71.63%;

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8亿元,增长37.25%;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亿元,增长46.3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3亿元,增长18.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00元,增长25.3%;

农民人均纯收入7030元,增长18.9%。

(四)交通、通讯、电力条件

民勤交通运输较为便利,目前公路总里程达2244公里,县境内有省道2条100公里,县道7条390公里,乡道36条412公里,村道1242公里。

油路里程1409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66%。

通油路的行政村达17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8%,全县18个乡镇全部实现了通油路的发展目标。

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乡镇,贯通干支线,连接县内外的县、乡、村、社四级公路标准化网络已基本形成,交通运输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全县邮电通信条件较好,程控电话装机容量2万多门,移动通信覆盖全县并与国际并网,电脑网络等现代化通讯设施完备,信息传递方便快捷。

同时已全面完成农网二级改造,电力资源比较充足。

二、畜牧业发展现状

民勤牛羊产业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悠久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全县紧紧围绕中央及省、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从全县实际出发,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与产业化经营的有机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建立安全、优质畜产品基地为重点,以农民增收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大力调整畜牧产业结构,全面推动畜牧业经济向科技型、效益型转变,逐步形成了以规模养殖为龙头,种草养畜为重点的畜禽良种推广、疫病防治、动物检疫、草原保护和饲草料生产等共同发展的现代畜牧业经济新格局。

2012年末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420万头(只);

肉、蛋、奶总产量达2.3万吨;

畜牧业增加值达到4.1亿元,占到农业增加值的27.5%,较上年度增长1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170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5%,较上年度提高4.5个百分点。

第五章项目技术方案

一、养殖小区建设方案

养殖小区严格按照《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和民勤县养殖小区建设规范进行圈舍建造和饲养管理,建设遵循如下标准:

(一)建设选址

1、在规定的非禁养区内修建,符合全镇和全县养殖业规划布局的总体要求。

2、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

3、符合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利用空闲地和未利用土地修建,不占用基本农田。

4、坚持农牧结合、生态养殖,既充分考虑饲草料供给、运输方便,又注重公共卫生。

5、建设地点选在地势平坦、场地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污方便、交通便利、供电稳定、通风向阳、无污染、无疫源的地方。

6、距离县域公路主干道、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和其它畜禽养殖场在1000米以上。

(二)规划布局

根据防疫要求合理进行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确定圈舍的朝向和间距,设置消毒设施,合理安置污物处理设施。

1、小区分为管理区、生产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3部分。

管理区、生产区处于上风向,废弃物处理区处于下风向。

2、管理区包括办公室、值班室、消毒室、消毒池、技术服务室。

3、生产区牛舍、人工授精室、兽医室、隔离观察室、饲草料库房、饲养员住室、运动场、青贮窖,生产区入口处设消毒池。

4、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包括病畜隔离室、病死畜无害化处理间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并距生产区一定距离,由围墙和绿化带隔开。

5、小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

人员、牛只和物资运转采取单一流向。

净道主要用于饲养员行走、运料和牛只周转等;

污道主要用于粪便等废弃物运出。

(三)公共卫生设施

1、小区周围修建围墙等隔离设施,入口处设消毒池和消毒室。

消毒室安装紫外线消毒灯。

2、采取集中给水方式,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7)的要求,排水设施完备并保持畅通。

3、小区内建设专门的粪便贮存与处理设施,在生产及管理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4、小区内废弃物处理区建设焚尸坑,用于对病死畜尸体、流产胎儿、胎衣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5、小区内各功能区域之间设置隔离带,以便于防火及调节生产环境等。

(四)圈舍建设工程

1、设计原则

(1)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按照品种饲养要求统一设计建造,场区设计符合《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T682—2003)要求,力求科学、经济、实用,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畜牧兽医技术措施的实施,

(2)创造适宜的环境。

修建圈舍时,必须符合家畜对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氨、硫化氢,为家畜创造适宜的环境。

(3)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畜舍修建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设施投资,为降低生产,加快资金周转。

因此栏舍修建应尽量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条件(如自然通风、自然光照),尽量就地取材,采用当地施工建筑习惯,适当减少附属用房面积。

2、遵循标准

本项目牛舍土建工程建设的具体技术细则应遵循以下标准:

(1)GB50007-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2)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JGJ79-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4)GB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栽规范;

(5)GB50003-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6)JGJ37-87: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7)GBJ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GB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9)GB50207-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0)GB50203-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1)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2)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3)GBJ5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