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4501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3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文档格式.docx

《高中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文档格式.docx

命题的内容也为力、电、光等;

命题的形式也考查多样。

这样降低单个实验题的分值。

3、注重考查实验的基本能力

第二篇:

基本仪器的使用

一、高考热点:

1、长度测量仪器: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2、时间测量仪器:

打点计时器和秒表;

3、电路测量仪器:

安培表、伏特表、多用电表;

4、控制电路仪器:

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

二、重点讲析:

《大纲》要求:

会正确使用仪器,会准确读数、会记录测量结果。

知道仪器的结构、知道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等。

1、游标卡尺

10分度的游标卡尺:

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mm,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1mm。

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0.1毫米位的数值:

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0.1毫米位就读几(不能读某)。

其读数准确到0.1mm。

同理20分度的游标卡尺,其读数准确到0.05mm。

50分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准确到0.02mm。

读数方法相同。

[经验之谈]:

(1)主尺上的读数,应以游标的0刻度左端上主尺的刻度为准;

(2)看清游标的精确度;

(3)游标卡尺都是根据刻线对齐来读数的,所以都不再往下一位估读。

例1、读出下列游标卡尺测量的读数

⑴⑵

答案:

⑴2.98cm⑵6.170cm⑶1.050cm

2、螺旋测微器

固定刻度上的最小刻度为0.5mm(半毫米刻度);

可动刻度每旋转一圈前进(或后退)0.5mm。

在可动刻度的一周上平均刻有50条刻线,所以相邻两条刻线间代表0.01mm。

读数时,从固定刻度上读取整、半毫米数,然后从可动刻度上读取剩余部分(因为是10分度,所以在最小刻度后必须再估读一位),再把两部分读数相加,得测量值。

(1)看半刻度是否露出;

(2)可动刻度要估读。

例2、读出下列螺旋测微器测量的读数。

 

⑴0.642mm⑵10.294mm

例3、(05全国卷Ⅲ)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所示,此示数为_______mm。

解析: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和读数规则。

从固定刻度部分读出毫米数和半毫米数,读数为8mm;

再从可动刻度上读出小数部分,一定要估读,为0.116,将两部分相加为8.116mm.(在8.116±

0.002范围内都给分).

例4、(07天津22) 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度为49mm。

用它测量某物体长度,卡尺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cm。

解答游标卡尺的读数的关键是掌握游标卡尺的原理和读数规则。

从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读数为41mm;

找到游标尺上与主尺对齐的格数,为10格,50分度的卡尺的精确度乘以格数为0.02mm×

10=0.20mm;

最后将二者相加,得测量结果为41.20mm即4.120cm。

3、多用电表

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

⑴使用前应查看指针是否指在刻度盘左端零刻线处。

如不在,应进行机械调零。

方法是用小螺丝刀轻旋表头正下方中央处的调零螺丝,使指针指左端零刻线。

⑵根据被测物理量及其数量级将选择开关旋到相应的位置。

读数时还要注意选用刻度盘上对应的量程刻度。

(如测量20mA左右的直流电流,应将选择开关对准左边100mA量程处;

在刻度盘上,应该看最下一行刻度,即满偏刻度为10的刻度线,从刻度盘读出数据后还应再乘10,得测量结果。

⑶使用欧姆挡时,先选好倍率,再进行欧姆调零。

方法是:

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右端零刻线处。

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电阻的操作步骤是:

①选倍率。

一般要选择比被测电阻的估计值低一个数量级的倍率。

如估计值为200Ω就应该选×

10的倍率。

②进行欧姆调零。

③将红黑表笔接被测电阻两端进行测量。

④将指针示数乘以倍率,得测量值。

⑤将选择开关扳到OFF或交流电压最高挡。

⑷使用多用电表时,两只手只能握住表笔的绝缘棒部分,不能接触表笔上的金属部分(首先是为了安全;

其次两手之间的人体电阻将与被测电路并联,改变了电路结构)。

⑸不论使用多用电表的哪个挡,电流总是从多用电表的正接线柱(红表笔)进入电表,而从负接线柱(黑表笔流出)。

用欧姆挡测电阻,如果指针偏转角度太小(即指针所指的刻度值太大),应该增大倍率重新调零后再测;

如果指针偏转角度太大(即指针所指的刻度值太小),应该减小倍率重新调零后再测。

例5.多用电表表头的示意图如右。

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

⑴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灰箭头所示,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测量结果为___________。

⑵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白箭头所示,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测量结果为___________。

⑶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黑箭头所示,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测量结果为___________。

⑷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黑箭头所示,正确操作后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很小,那么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全部测量结束后,应将选择开关拨到______或者_______。

⑹无论用多用电表进行何种测量(限于直流),电流都应该从色_____表笔经______插孔流入电表。

⑴直流电压,1.24V。

⑵直流电流,49mA。

⑶电阻,17kΩ。

⑷该用×

1kΩ倍率,重新调零,将红黑表笔分别接触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再乘以倍率得测量值。

⑸OFF,交流电压500V档位置。

⑹红,正。

4、安培表和伏特表

例6、右图是电压表的刻度盘。

若当时使用的是该表的0-3V量程,那么电压表读数为多少?

若当时使用的是该表的0-15V量程,那么电压表度数又为多少?

0-3V量程最小刻度是0.1V,是10分度的,因此要向下估读一位,读1.15V(由于最后一位是估读的,有偶然误差,读成1.14V-1.16V之间都算正确)。

0-15V量程最小刻度为0.5V,不是10分度的,因此只要求读到0.1V这一位,所以读5.7V(5.6V-5.8V之间都算正确)。

练习:

读出下列电表的测量值.

⑴⑵

接0~3V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V.接0~3A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A.

接0~15V量程时读数为______V.接0~0.6A量程时读数A.

2.16V10.5V0.79A0.16A

4、示波器

例7 (07全国卷1)⑴用示波器观察频率为900Hz的正弦电压信号。

把电压信号接入示波器Y输入。

①当屏幕上出现如图1所示的波形时,应调节钮。

如果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调节钮或钮,或这两个组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出现在屏幕内。

②如需要屏幕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则应将置于位置,然后调节钮。

①竖直位移或↑↓衰减或衰减调节Y增益

②扫描范围1k档位扫描微调

第三篇:

基本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的设计方法:

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化方法、留迹法、模拟法、放大法;

实验误差的控制方法:

多次测量法、累积法;

实验数据的测量方法:

直接和间接测量;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直接比较法、平均值法、列表法、图象法。

二、实验题型分析

1、实验步骤

实验必须按照一定的步骤或程序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实现预期的目的。

因此,在实验前,必须正确、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步骤。

解答这类问题的实验依据是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

链接高考

例8(06全国卷Ⅰ)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

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E.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

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

考查学生实验实验装置及操作获得的实验现象。

在本实验中,光的双缝干涉现象中条纹宽度

,分析得:

(ABD).

2、电路的连接

实验连线是一类考查学生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较为有效的题型。

连线时一定要按照电路图。

注意:

①连线时把导线接在接线柱上;

②电表的正负接,从电表的正接流入,从负接流出;

③滑动变阻器应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

例9 利用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mA的内阻RA。

图中R1、R2为电阻,K1、K2为电键,B是电源(内阻可忽略)。

根据图1所给出的电路原理图,在图2的实物图上连线。

答案:

电路见图

3、仪器的选择

器材选择的原则:

1.准确性原则:

选用电表量程应可能减小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电压表、电流表在使用时尽可能使指针接近满量程,若指针偏转不到满偏角度的1/3,读数误差较大。

2.安全性原则:

通过电源,电表,滑动变阻器,用电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的最大电流。

3.便于操作原则:

选择控制电路时,既要考虑供电电压的变化范围是否满足实验要求,又要注意便于操作。

例9(06北京)某同学用图2所示电路,测绘标有“3.8V,0.3A”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

随电压

变化图象。

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流表:

A1(量程100mA,内阻约2

);

A2(量程0.6A,内阻约0.3

电压表:

V1(量程5V,内阻约5k

V2(量程15V,内阻约15k

滑动变阻器:

(阻值范围0-10

(阻值范围0-2k

电源:

(电动势为1.5V,内阻约为0.2

(电动势为4V,内阻约为0.04

)。

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

(填器材的符号)。

A2V1R1E2

4、实验电路选择

(1)测量电路——电流表内外接法选取

①电路的对比

连接方式

误差来源

测量值与真实值关系

适用范围

外接法

电压表分流

电流表的读数大于流过待测的电流,故:

R测<

R真

测小电阻

内接法

电流表分压

电压表读数大于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故:

测大电阻

②判断方法

a、直接比较法:

当待测电阻Rx较小且远小于电压表内阻Rv时,应选用外接法;

当待测电阻Rx较大且远大于电流表内阻RA时,应选用内接法。

b、临界值法:

当待测电阻Rx<

时,视Rx为小电阻,应选用外接法;

当Rx>

时,视Rx为大电阻,应选用内接法;

当Rx=

时,两种接法均可。

(2)控制电路——滑动变阻器分压式、限流于接法选取

调节范围

限流式电路

分压式电路

电压调节范围

0→U

电流调节范围

0→

 说明:

U为电源端电压,R为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Rx为待测电阻阻值。

a负载电阻Rx远大于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须用分压式接法,此时若采用限流式接法对电路基本起不到调节作用。

b要求负载上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大,且从零开始连续可调,须用分压式接法。

c采用限流电路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电压)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或超过用电器的额定电流(电压)时,应采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

d负载电阻的阻值Rx小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或相差不大,并且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不要求从零开始起调,可用限流式接法。

e两种电路均可使用时应优先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式接法总功率较小。

例10某同学用图所示电路,测绘标有“3.8V,0.3V”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R随电压U变化的图象,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流表:

A:

(量程100mA,内阻约2);

A:

(量程0.6A,内阻约0.3);

电压表:

V1(量程5V,内阻约5);

V2(量程15V,内阻约15);

电源:

E1(电动势为1.5V,内阻为0.2);

E2(电动势为4V,内阻约为0.04).

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___________,电压表__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____,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填器材的符号)

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大小,可选择A2、V1和E2。

据分压电路的特点,滑动变阻器应选R1。

5、实验数据处理

处理实验数据是中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规律。

在考试中对用表格法、图象法、平均值法、描迹法等数据处理方法都有较高的要求和体现。

能独立完成"

知识内容表"

中所列的实验,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在中学阶段,实验数据的处理常用计算法和图象法。

例11、(06重庆)某同学用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所示.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

……,

取平均值g=8.667m/s2;

方法B:

取平均值g=8.673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______;

方法B中有____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__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__(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试举出两条).

按方法A:

,求平均值:

,所以只用到了:

S1、S6.

按方法B计算加速度,为了减少误差,常常用逐差法:

,所以只用到了:

S1,S2,S3,S4,S5,S6.因此选择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阻力(空气阻力,振针的阻力,限位孔的阻力,复写纸的阻力等),交流电频率波动,长度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等.

同型题1

(07天津22)

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

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

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大小为________m/s2,AB的距离应为_______cm。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0.9862.58 5.99

例12(06天津)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右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

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下图所示的R~1/I图线,其中R为电阻箱读数,I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以得到E=V,r=Ω。

由题中的电路图,可以表示:

当某时刻电阻箱的读数为R时,安培表读数为I。

则有:

时r=-R=-(-0.9)=0.9Ω;

直线的斜率为电源的电动势,计算图中直线的斜率为2.9,所以电源的电动势为2.9V。

同型题2(07上海17)利用单摆验证小球平抛运动规律,设计方案如图(甲)所示,在悬点O正下方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P,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

MN为水平木板,已知悬线长为L,悬点到木板的距离OO’=h(h>L)。

(1)电热丝P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

(2)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C点,O’C=s,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改变释放小球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球落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s将随之改变,经多次实验,以s2为纵坐标、cos为横坐标,得到如图(乙)所示图像。

则当=30°

时,s为________m;

若悬线长L=1.0m,悬点到木板间的距离OO’为________m。

(1)保证小球沿水平方向抛出

(2)

(3)0.521.5

小结:

本实验考查实验条件的分析和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6、实验误差的分析

(1)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

(2)误差可分:

①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多次重复同一实验时,误差总是同样地偏大或偏小。

②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总是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机会相同。

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可以多进行几次测量,求出几次测量的数值的平均值。

这个平均值比某一次测得的数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3)百分误差:

真实值与测量值之差的绝对值与真实值之比:

%。

例13(06天津)用半径相同的两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如图,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

实验时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

再把B求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A球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

记录纸上的O点是垂直所指的位置,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O点的距离:

OM=2.68cm,OP=8.62cm,ON=11.50cm,并知A、B两球的质量比为2:

1,则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____点,系统碰撞前总动量P与碰撞后总动量

的百分误差

=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M、N分别是碰后两球的落点的位置,P点是未发生碰撞时A球落点的位置;

2。

7、实验原理及迁移

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这就要求学生能将学过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验中,能够理解改编类实验的原理,在需要时能根据给出的仪器设计实验。

这是考查的重点。

例14、(06年全国卷Ⅱ)一块玻璃砖用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是镀银的(光线不能通过表面)。

现要测定此玻璃的析射率。

给定的器材还有:

白纸、铅笔、大头针4枚(P1、P2、P3、P4)、带有刻度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

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使上述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与纸面垂直。

在纸上画出直线aa’和bb’,aa’表示镀银的玻璃表面,bb’表示另一表面,如图所示。

然后,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位置如图)。

用P1、P2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

(1)为了测量折射率,应如何正确使用大头针P3、P4?

(2)试在题图中标出P3、P4的位置。

然后,移去玻璃砖与大头针。

试在题图中通过作图的方法标出光线从空气到玻璃中的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简要写出作图步骤。

(3)写出θ1、θ2表示的折射率公式为n=.

本实验是根据教材《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改编的,它考查考生实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及迁移能力。

认真读题,比较本题与教材中的不同。

ⅰ.在bb′一侧观察P1、P2(经bb′折射,aa′反射,再经bb′折射后)的像,在适当的位置插上P3,使得P3与P1、P2的像在一条直线上,即让P3挡住P1、P2的像;

再插上P4,让它挡住P2(或P1)的像和P3。

P3、P4的位置如图。

ⅱ.①过P1、P2作直线与bb′交于O;

②过P3、P4作直线与bb′交于O′;

③利用刻度尺找到OO′的中点M;

④过O点作bb′的垂线CD,过M点作bb′的垂线与aa′相交与N,如图所示,连接ON;

⑤∠P1OD=θ1,∠CON=θ2。

ⅲ.

同型题3(07全国卷1 22)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c=

,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

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物质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他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

安装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

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C点,计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在上述实验中,

①P点是 的平均位置,M点是的平均位置,N点是的平均位置。

②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

写出用测量表示的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

③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

8、实验方案的综合设计。

例15 (07山东理综23)检测一个标称值为5

的滑动变阻器。

可供使用的器材如下:

A待测滑动变阻器及。

,全电阻约5

B.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6

C.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12

D.电压表V1,量程15V,内阻约15k

E.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约3k

P.滑动变阻器只,全电阻约20

C.直流电源正,电动势3V,内阻不计

H.电键S、导线若干

(1)用伏安法测定

的全电阻值,所选电流表为(填“A1”或“A2”),所选电压表为(填“V1”或“V2”).

(2)画出测量电路的原理图,并根据所画原理图将下图中实物连接成测量电路。

因电源电动势为3V,电压表选V2,当电阻上加上3V电压时,电流最大为0.6A,电流表选A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