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4241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8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老子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老子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老子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老子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子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老子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子之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古人称帝王为“天子”,更是充分证明“天”在古人心目中是至高主宰。

儒家承前启后,继承了这一观念,把“天”当作最高存在。

孔子两次遇到困境,都把“天”抬出来,如说: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道家则不同,道家以“道”代替“天”,“天”则被降格为和“地”并称,“天地”并称指的主要是自然界,自然界本身保持一种均衡状态,问题也远比人类社会少。

然而,自然界虽然自给自足,毕竟不是最后的根源。

道家认为宇宙最后的根源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一章》),“道”孕育万物,是一切的起始与归宿;

“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却又超越万物,“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由“道”取代“天”的地位,很多西方学者据此认为,道家是中国古代最具革命性的思想。

第三,儒家期盼“天人合德”,从向善到择善到至善;

道家则希望“与道合一”。

“天人合德”的“德”是善的德行,亦即人要行善,要不断的修养德行。

“与道合一”则代表人要成为有道者或行道者,觉悟了“道”,人的生命境界整个就不一样了。

如何觉悟“道”?

老子的方法是“致虚极,守静笃”——追求虚要到达极点,守住静要完全确实,“虚”是指排除各种感官欲望,“静”是指人不要有什么行动,能虚又能静,就能空,空了之后,“道”就会显现出它的光明。

过去认为,有三种人学习道家会比较有心得。

第一种是年长的人,有了一定阅历,可说是饱经风霜、见多识广,对于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

第二种是失意的人,失意的人年纪不一定大,但一路倒楣,总处于逆境,对于人生的体会比较复杂;

第三是非常聪明的人,从秦汉到唐宋,中国历代的文人,许多都喜欢道家,他们的作品所用的语汇,他们的生命所展现出的情调,与崇尚儒家的文人截然不同。

像苏东坡在《前赤壁赋》提到的: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这显然是道家对大自然的欣赏,可以说是敞开心灵与自然沟通,不像儒家主要界定在人的社会中。

但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从家庭出发,然后进入社会,因而必须设法实践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

如果离开儒家,可能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以及不知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

况且,如果大家都走道家的路,这个社会要交给谁来担当呢?

由此观之,儒家和道家在社会的功用上,是有点分工合作的意味。

不过,一个人如果喜欢不受约束,自由选择他的生活方式,他显然比较倾向于道家。

因为儒家是让我们在社会上尽好自己的责任,重视道德修养,这容易让人觉得有压力。

譬如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明明知道理想不能实现,还要努力去做,这是很伟大、很悲壮的情怀。

长此以往,难免会觉得“何必如此辛苦呢”?

这时候,如果能让自己转个弯,从道家的角度来看待人生,让一切顺其自然,就会摆脱世上的许多烦恼和束缚,活得更为自在、潇洒和愉快。

2、老子

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老子。

关于老子的生平背景,现在还有许多情况没弄清楚。

根据司马迁的说法,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

他是“周守藏室之史也”,负责管理文书档案,可以说是周朝的图书馆馆长。

既然他的工作是管文书档案,一定受过高等教育,学问广博可想而知。

《史记》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

老子对孔子说,不要一天到晚老是充满斗志想要成就功业,想着将来要如何如何,这样其实无益于自身,恐怕也不容易活得久;

在社会上发展得好,将来难免有后遗症。

孔子听了他的话,说: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龙可以“乘风云而上天”,孔子认为老子的境界深不可测,高不可攀。

据说,老子后来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准备隐居,半道被守关的官员拦下来,一定让他留下几句话。

老子就连夜写成了《道德经》。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道德经》不可能一夜写成。

这本书到底是老子一个人写的,还是多人合作的,也还没有确定。

但不管怎么样,老子开创了道家学派,在儒家之外,开辟了另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

两者相比,儒家从较为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生,从真诚出发,找到做人处事的原则,达成修养的目的,对自己、对社会都有正面的贡献。

道家所强调不只真诚而已,它更强调“真实”,亦即突破人类中心的格局,看到宇宙万物的整体性,从永恒和无限的层面观察世界,以无心的态度顺其自然。

《道德经》又名《老子》,全书八十一章,五千余字。

历代以来对它的注解之书却汗牛充栋,不知凡几。

在中国文化经典中,《老子》也是被译成为西方文字最多的一本书,译文达两百余种,连俄国的文豪托尔斯泰和德国的大哲海德格尔都翻译过《老子》。

可惜海德格尔不懂中文,只翻译了前八章,就译不下去了,因为中国学者给他的解释,每个人都不一样,最后只好不欢而散。

学习道家思想,先要理解什么是“道”。

《老子》第一章说“道,可道,非常道”,许多人念到这六个字,就念不下去了,大家都晕了头,到底什么是“道”呢?

先看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

第一章》)

道,可以用言语表述的,就不是永恒的道。

名,可以用名称界定的,就不是恒久的名。

名称未定之前,那是万物的起源;

名称已定之后,那是万物的母体。

因此,总是在消解欲望时,才可看出起源的奥妙;

总是在保存欲望时,才可看出母体的广大。

起源与母体,这两者来自一处而名称不同,都可以称为神奇。

神奇之中还有神奇,那是一切奥妙的由来。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还是很深奥。

首先,“道”是老子的核心概念,所代表的是究竟真实。

“道”在文言文里,也有“说”的意思。

“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人的言语所能表述的,都是相对真实,亦即充满变化的事物。

因此,永恒的道是不可说的。

讲完这句,老子紧接着就说“名,可名,非常名”。

“道”后面为什么立刻要讲“名”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是人在思考,人思考需要名称,这是人类生命的特色。

对人来说,一样东西的存在,是从它有名称开始的,没有名称等于它不存在,不是真的不存在,而是人的思考无法运作,等于它不存在。

“名以指实”,名称用来指涉真实之物,其作用为符号或象征,因此有调整或改变的空间。

所以,针对永恒的“道”,“名”只能说是恒久的,两者不在同一个层次,而且名称一经界定落实,就成为相对的名了。

名称未定之前,无名是万物的始源,是思想无法企及的阶段;

名称定了之后,有名是万物的母体,“母”表示有母必有子,万物就跟着出现了。

譬如今天在山里面发现一种从没见过的动物,还没取名字。

问你那是什么动物?

你只能说是“那种动物”,不能说是什么动物,因为它还没有名字;

假设给它取名为“熊”,“熊”这个名称出现之后,才能用来指具体的这只熊或那只熊。

“名”与“万物”是同时出现的母子关系。

然后,“无欲,以观其妙”,人在没有任何欲望,没有任何主观成见的时候,才可以是什么就看见什么,才能了解起源的奥妙。

这句是针对“万物之始”说的。

“有欲,以观其徼”,“徼”指母体广大的范围,母体是可以生生不息,衍生万物。

“有欲”才能看到“有名”造成的万物到底有多大。

这句是针对“万物之母”说的。

譬如我想要知道狗的能耐,就要安排各种情况来测试,了解它可以听到多远的声音,看到多远的景观。

这就叫“有欲,以观其徼”,等于万物的作用,需要人的介入才能了解。

人如果完全“无欲”,注意力会没有焦点,“有欲”才会想知道万物有什么限制、范围多大,才能了解得比较正确。

“无欲”和“有欲”都是针对人的意志欲求而言。

很多人质疑,老子怎么可能主张“有欲”呢?

事实上,“欲”随“知”而生,有“知”就有“欲”。

老子反对的是一般老百姓偏差的知所带来的偏差的欲,所以希望老百姓无知无欲;

但不要忘记,老子本人或是他所谓的圣人、有道者、悟道者这些人,他们有正确的知,也会有正确的欲。

因此“有欲”并不一定是坏事。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此两者指“始”与“母”,起源和母体,它们的“名”虽不同而来源相同,都源自神奇的“常名”,常名再往上推溯,亦即玄之又玄,则是作为众妙之门的“道”了。

《老子》第一章的内容是老子一生仰观俯察,了解宇宙人生道理的心得。

他首先提出“道”这个核心概念,指出“道”代表的是“究竟真实”,而人类语言和文字所表述的都是相对真实。

然后,“名”衍生了万物,有了名称,人类的思想才能开始运作。

接着讲到“无名”“有名”,针对人的理智;

“无欲”“有欲”,针对人的行动。

因为你有欲望,才会有某种行动,想要认识这个世界。

但最后目的都归结到要欣赏“道”的奥妙。

如此解读,则全章首尾相应,层次井然。

《老子》全书的后续各章皆依次充分发挥其理。

3、道是什么

道是什么?

这真是一个大哉问。

千古以来,恐怕没有人能用几句话就把它说清楚。

老子谈到这个问题时的描述非常特别,可以说是充分表现了古人的哲学智慧。

他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二十五章》)

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存在了。

寂静无声啊,空虚无形啊,它独立长存而不改变,循环运行而不止息,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母体。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做“道”,再勉强命名为“大”。

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返回本源。

这段话的意思非常丰富。

首先,“道”在天地之前就存在;

其次,“道”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母体。

也就是说,“道”是使天地万物可以存在、出现的力量。

“道”有什么特色呢?

老子说了两句话: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独立”代表它是唯一的,旁边没有任何其他东西,因为它本身是一个绝对的整体,是“究竟真实”;

“不改”是不会因为任何缘故而发生变化,等于道从开始到现在,没有任何增加或减少。

“周行而不殆”什么意思呢?

是说道遍布我们所见的万物,到处都有道,它周流循环运行,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一样,永远不会停下来。

“道”这两点特色很值得我们思考。

为什么呢?

西方哲学谈上帝有一个基本原则:

自因——自己是自己的原因,这就是上帝。

我们所见的万物都是“他因”——需要其他的东西作为原因。

譬如我们都是父母所生,父母就是我之外的原因,所以我是“他因”。

那父母又是怎么来的?

由父母的父母把他们生下来。

这样一环一环问下去,到最后宇宙万物都有别的东西做他的原因。

“他因”有开始,那个因素就是开始,有开始就有结束。

假如没有因素使自己开始,那就是“自因”,一定永远存在。

“自因”只有一个,在西方称为上帝,在老子来说就是“道”。

上帝之前没有东西存在,“道”之前也没有东西存在。

“道”就是那个根源的、自己是自己的原因。

后来的庄子对老子的想法很了解。

庄子讲到“道”时,用了一个词“自本自根”,自己作为本源,自己作为根本,跟西方讲上帝的“自因”,意思完全一样。

《圣经》记载,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他到西奈山上去祷告,这时上帝现身,显示为荆棘丛在着火,但是并没有被烧毁,上帝的示现跟一般自然现象当然是不同的。

摩西就问:

“你是谁?

告诉我,我才好对百姓说。

”上帝说:

“我是自有永存者(IamwhoIam)。

”意思是:

我就是一直如此,我就是原先所是的,亦即上帝不可能有过去或未来,他是永恒的。

《圣经》里的摩西和中国的老子互不相识,为什么谈的东西会类似呢?

因为凡是人,顺着思想的要求,就非有这样的结果不可。

宇宙万物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

以前没有我,以后也没有我,那我到底存在吗?

笛卡尔说:

“我思,故我在。

”但他接着就说:

“我在,故上帝在。

”我凭什么存在?

这是不是个幻觉?

要想证明我的存在不是幻觉,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找到一个存在的根源,亦即证明使我存在的那个力量。

但那个力量本身不能是别的东西使它存在的,而必须是自己使自己存在的,这样我才有真的保障。

人类在思考宇宙万物的变化,想要找到一个根源时,最多只能到这个程度。

当然,如果你主张没有根源,那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你主张有根源,才能够解释这个世界为什么充满变化,而不至于是完全虚无。

道家为什么出现?

老子的时代比孔子稍微早一点,叫做春秋末期的天下大乱时期。

那个时代出现了一种思想危机,叫做“虚无主义”。

很多人认为,活在这个乱世中,反正最后会死,我何必忍受这些痛苦呢,晚死不如早死。

所以很多人自杀,很多人杀人,战争变成普遍的现象。

这时候人会问,难道人活着只是为了死吗?

人生有什么意义呢?

老子的思想表面上很冷静,内心却非常热忱。

他担心人类陷入虚无主义的困境,他在体验到这种智慧之后,不忍独享,因此说出来希望告诉大家,不要怕,人的生命,宇宙万物的存在,虽然充满变化,有生老病死,但最后是有根源的,这个根源就是“道”。

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

如果没有“道”做最后的基础,这一切由何而来又往何而去?

这一切变化是为了什么呢?

变化不会持久,但曾经存在过。

在某一个时空某一种条件下,我们也曾经存在过,既然存在过,就有存在的理由和目的。

所以“道”的存在太重要了。

西方哲学为什么喜欢谈上帝或存在本身?

因为你不能忍受只有光是变化的世界。

如果我们所见的人生只是变化到最后,结束了没有了;

如果万物再过一百亿年之后,整个都消失了没有了;

那我们真的要问,何苦过这一生呢?

这一生到底要做什么事呢?

做与不做又有什么差别呢?

做成了和没做成,对这个世界又有什么影响呢?

如果最后是一个非常悲凉的结论,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所以“道”的存在,虽然没有人可以证明,却是非存在不可的。

老子说,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做“道”,再勉强称它为“大”。

“大”的不是你用感觉或理性所能掌握的。

《庄子》开篇就写了一个大鹏鸟的寓言,说“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为什么这样写?

就是要让这只鸟“大”到你不能想象。

因为人能够思考想象的东西都是有限的,“道”却是超越言说之外,超越你的思考想象之外的不可思议的东西。

老子说“道”广大无边,周流不息,伸展遥远,最后再返回根源,还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道”,也就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根源。

宇宙万物会消失,道永远存在。

人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在你活着的时候,好好珍惜机会,开发智慧的潜能,觉悟到什么是“道”。

也就是说觉悟到我的生命不是白白来这一遭的,是有一个根源和基础的,应该设法跟“道”去结合的。

“与道合一”之后,会觉得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滴水融进了大海,永远不会干涸。

4、道与自然

提起“自然”,很多人会想到“自然界”。

但“自然”一词在《老子》一书出现五次,没有一次是指自然界。

“自然界”老子用四个字来形容:

天地万物。

换句话说,天地万物就是大自然。

而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自己如此的状态,自己本来的样子。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

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二十三章》)

少说话,才合乎自己如此的状态。

所以狂风不会持续吹一个早上,暴雨不会持续下一整天。

是谁造成这样的现象呢?

是天地。

连天地的特殊运作都不能持久,何况人呢?

“希言”,是指少说话。

很多话保留不说,不但对别人没有损失,说不定还可以减少困扰,说出来反而制造误会。

西方有一句民谚:

“话说得愈多,误会愈深。

”不说话反而没有误会。

最好的辩论是沉默,一句话不说,反而口才过人。

口若悬河,话如流水,有时却比不上沉默的力量。

有个小故事:

某个老太太一天到晚都不说话,别人问她为什么,老太太回答说:

“我小时候就知道一件事,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说的话有个限度,把话全部说完就死了。

“自然”,就是自己如此的状态。

后面讲“而况于人乎?

”何况人呢?

代表说话是人特殊的一种能力,少说话,才合乎自己如此的状态。

因为“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狂风不会吹一个早上——老子显然没到过台湾,台湾台风来时,恐怕能吹两天;

暴雨不会下一整天——其实也可能下一整天;

但不管怎样,狂风不会一直吹,暴雨不会一直下,说明什么?

狂风暴雨是天地造成的现象,天地是比人更高的层次,天地造成的现象都不能持久,何况是人呢?

老子认为,任何现象在自然界里出现,一定是平常的、稳定的最持久,狂风暴雨是特殊现象,特殊现象都不能持久;

因此人的一切也应该维持在一种平常、平淡、平凡的状态,做任何事都不要有超越常规的行为,才能够真正持久。

那么,“道”与“自然”又是什么关系呢?

《老子·

二十五章》有所论及,这也是全书最为关键的一章。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所以,道是大的,天是大的,地是大的,人也是大的。

存在界有四种大,而人是其中之一。

人所取法的是地,地所取法的是天,天所取法的是道。

道所取法的是自己如此的状态。

这段话非常深刻。

老子首先提出四种“大”,大代表人无法想象,无法用理智或感觉去把握;

道是大的,没有问题;

天、地很大,也没问题;

但人的大在什么地方呢?

顶多身长七尺,稍微胖一点而已,有什么大呢?

这里的“人大”,来自于人有一种内在的潜能,可以提升到领悟“道”的程度,这种智慧的力量是大的。

因此,存在界有四种大,人在其中是一样,老子对人的肯定由此可见。

接下来四句话比较难懂。

首先,人法地。

人活在地上,地上生长五谷蔬菜、水果等物产,人要按照“地”所提供的生存条件活下去。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住在山上,就从山里取得各种生活资源;

住在海边,就从海里获得生存资源;

人活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要从周围地理环境所给予的生存条件中取法,才能够活下去,这就叫“人法地”。

接着,地法天。

地指地理,天是指天时,也就是春夏秋冬。

地上万物的生发和成长,要靠春夏秋冬来配合,靠季节及风、雨、雷、电的相互配合,风调雨顺,才能够自然生长。

一个地方如果雨水多,草木就茂盛;

雨水少,就变成沙漠。

这叫做地理环境受到天时的影响。

至于“天法道”,因为天时也有规则,天也需要来源。

“道”的解释之一就是规则。

天所取法的是道,最根本的规则就是要保持平衡,保持常态,保持恒久。

此三者,“人法地”可以保障人的生存,并学习合宜的生活法则;

“地法天”因为地理要受到天时的影响;

“天法道”等于是让天有个最后的依靠。

最后,“道法自然”,问题来了。

有人把这句话翻译成:

“道”所取法的是自然界。

但是天和地就是自然界,人法天地,天地法道,道又回过头来法天地,这不是循环论证吗?

所以道所取法的“自然”是自己如此的状态。

也就是说,宇宙万物连人在内,只要维持自己如此的状态,没有任何额外的意念和欲望,连“道”也要向你取法。

当然,老子这么说,并不是“道”真的要取法谁,因为“自己如此的状态”也来自于“道”——无为,什么都没做,但是无为而无不为,到最后所有该做的都做完了。

任何事物若是保持“自己如此的状态”,就是与“道”同行。

5、道生万物

《老子》一书中,有六章专门谈“道”,分别为:

第一、四、十四、二十一、二十五、四十二章。

完全明白这六章,不仅能够掌握道家思想的核心,也可以懂得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四十二章》)

“道”展现为统一的整体,统一的整体展现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再交流形成阴、阳、和三气,这三气再产生万物。

万物都是背靠阴而面向阳,由阴阳激荡而成的和谐体。

这段白话翻译,有些人觉得好像和原文有点落差。

原文念起来琅琅上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没有翻译的那么复杂。

但不要忘记底下那句话“万物负阴而抱阳”,这就给前面的“二”找到了答案,阴和阳就是“二”。

道当然是“一”,因为道是统一的整体。

但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生”不是产生,而是展现、形成。

《易经·

系辞传》里提到: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里的“生”也是展现的意思。

“三生万物”的“生”才是产生的意思。

“道”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只有它存在,“独立而不改”;

其他的东西都不存在,他们需要从“道”获得“德”,才能存在。

所以“道生一”等于“道”展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统一的整体展现为阴阳二气,亦即“一生二”。

古人认为,万物的形成有两种力量,阳气代表主动力,阴气代表受动力,这两种气构成了“二”。

“二生三”,“三”代表阴气、阳气,以及两者交流互动形成的“和”气。

这个和气,不是“和气生财”的和气,而是一种和谐的状态。

任何一样东西的存在,都是某种成分的阴阳配合形成的和谐体;

阴性多一点的,叫做雌性;

阳性多一点的,叫做雄性。

譬如一座山,如果山代表阳,山谷就变成阴。

宇宙万物皆分雌雄。

我们可以利用阴、阳的原理来解释所有现象,但并非是纯粹的阴或纯粹的阳。

俗话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只有一个阴,没有办法生;

只有一个阳,也没有办法长。

这是宇宙变化的道理。

因此,阴、阳、和三气,“三”才产生了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等于阴阳两种条件都具备了,再“冲气以为和”,把阴阳二气调和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宇宙万物只要存在,一定是某种阴阳力量处于和谐的状态;

否则立刻毁灭,不能存在。

举例来说,一株小草,生长时是和谐体,枯萎时也是和谐体。

龚自珍说: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朵花枯萎之后化作春泥,保护下一朵花,当它化成春泥的时候,也是一个和谐体。

这几句话向来被视为老子的万物生成论,也就是从“道”这个源头讨论宇宙万物是如何生成的。

这种说明在古代西方也尝试过,但是从来没有说清楚的。

因为人类活在世界上的时候,这个世界早已存在不知道几十亿年了。

你怎么去说清楚宇宙是怎么形成的呢?

所谓“井蛙不知天大,夏虫难与言冰”,人类要说明“宇宙生成”或“万物生成”,只能靠推理,靠一种合理的想象。

老子给出的答案是“道”,然而“道”本身又是不能说的,“道,可道,非常道”。

“道”本身如何我们不清楚,却勉强说“道”,一说“道”就与“道”不一样了。

《老子·

五十一章》也提到“道生之”的问题: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五十一章》)

由“道”来产生,由德来充实,由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