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第1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4000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第1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第1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第1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第1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第1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第1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第1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第1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第1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4.划分完了层次关系,还要对每一层的意思进行概括,概括的同时要注意语句之间的转换、衔接

5.如果是分析全文的结构思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明确全文的中心论点。

(2)明晰文章的论证结构。

常见的论证结构有总分结构、层进结构、并列结构、对照结构。

(3)准确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表达的时候注意用“首先”“然后”“最后”这样的表示承接顺序的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成人不自在

郭英德

《西游记》记录了孙悟空从出生、成长、奋斗,直到成为“斗战胜佛”的曲折过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成人不自在。

孙悟空的出生,和普通人大不一样,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摆脱了人与生俱有的社会关系。

用小说的话,就是“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拘束”。

那么,作为一个原生态的人,他是不是就获得了真正的“自在”呢?

这还不行。

他发现自己生活的环境太狭隘了,来来回回就在花果山上,交往的就是些个猴兄猴弟。

他想要拥有更大的空间和世界,所以去寻仙问道,有了种种法力。

一个筋斗云翻出十万八千里,生活空间如此之大,可以为所欲为,来去自如。

有了这么广阔的生存空间,就获得真正的“自在”了吗?

还是不行。

孙悟空有一天突然悲叹起来,他看到老猴死去,想到自己迟早也要死去,于是到阎罗殿去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簿中勾掉,从而拥有了绝对意义上的“自在”。

但是对社会人来说,这却触犯了规范,社会不允许没有经过任何修炼就得到这种绝对自由。

孙悟空扰乱了正常的秩序,这必定要受到惩罚。

社会要么剿灭他,要么改造他。

小说采取了寓意性的写法,用“如来佛的掌心”代表一种无所不能的社会规范,个人有再大的能耐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个体人”一旦步入社会,就不可能再有绝对的自由自在了。

孙悟空遇到唐僧,投身西天取经的事业,这是偶然的事情吗?

不完全是。

小说有一个寓意性的写法——“紧箍儿”。

紧箍儿是有形的东西,但却有无形的含义。

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是怎么戴上的?

是他自己戴上的。

他看到藏着紧箍儿的花帽子漂亮,就自己给自己戴上了。

这说明孙悟空是心甘情愿地接受社会规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

“紧箍咒”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定心真言”。

只有把孙悟空的心“定”住,他才能真正地长大成人。

于是,西天取经,是孙悟空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过程,更是他收心敛性的过程。

西天取经赋予孙悟空的任务,就是保护唐僧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去,跋山涉水,不能偷懒。

这是一种人生的命题,人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

西天取经的八十一难,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那些周而复始、形形色色的险阻与妖魔,都不过是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的象征。

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

你生活在社会当中,一方面希望有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又发现面临着种种约束。

这是两难的,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两难处境当中找到最佳位置。

在这个意义上,孙悟空是成功的。

(节选自《中国四大名著的文化价值》,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6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全文共6段,按照论证的过程分为四层。

文章第1段首先以孙悟空的经历为例,提出中心论点“成人不自在”;

第2、3段阐述“不自在”的原因,认为人一旦踏入社会就没有绝对的自由;

第4、5段通过写“西天取经”经历磨难,来揭示人的成长是一个修行的过程;

第6段总结全文,写任何社会中的人都要处理好约束和自由的关系。

【答案】 第一层(第1段):

提出全文观点,成人不自在。

第二层(第2、3段):

揭示人一旦踏入社会,就没有绝对自由。

第三层(第4、5段):

说明人的成长是一个接受各种规范、不断修行的过程。

第四层(第6段):

收束全文,强调成功的人生就是在约束与自由的两难处境中找到最佳位置。

 

品质 老王

本课话题 ——人格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他老坐在那里,只管做呀做呀——我愿意代他说这句话——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

但是也得看看同业竞争呀!

他从不登广告!

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还要亲自做。

制靴匠格斯拉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依然恪守职业道德,不同流俗,将产品质量视为生命,以致生意清淡,生活日益贫困,最后为维护高贵品质而饿死。

格斯拉用生命坚守了心灵的月亮,维护了一个底层劳动者高贵的品质和正直的人格。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学了,一位外地来的年轻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他看见一位老人走过来,就迎上去说:

“您能帮我看一下行李吗?

”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那位学子就得以轻装地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

过了一个多小时,年轻人回来看见老人仍在原地看着他的行李,年轻人大为感动。

开学典礼上,当主持人一一介绍在主席台就座的校领导时,年轻人惊讶地发现,那天给自己看行李的人,竟然就是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先生。

年轻人在强烈的震撼中想到了这样一句话:

人格,才是最高的学府。

这位年轻人就是白岩松。

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撼人心魄的冲击和辐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做人要有人格,做官要有官德,做事要靠本事。

——郑培民

2.只有伟大的人格,才有伟大的风格。

——歌德

3.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卡耐基

4.完美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是从实际生活中锻炼出来的。

——叔本华

5.使人高贵的是人的人格。

——劳伦斯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鬈曲(  )  双颊(  )  赊账(  )

趿拉(  )  脚趾(  )  蹙眉头(  )

怜悯(  )  窥视(  )  眼翳(  )

骷髅(  )  攥着(  )  愧怍(  )(  )

【答案】 quá

n jiá

 shē tā zhǐ cù

 mǐn kuī yì

 kū zuà

n kuì

zuò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强

    

(2)扎

(3)识

(4)提

(5)模

(6)蹬

【答案】 

(1)qiá

nɡ qiǎnɡ jià

nɡ 

(2)zhā zhá

 zā

(3)shí

 zhì

 (4)tí

 dī (5)mó

 mú

 (6)dēnɡ dè

2.语境辨析法

(7)有时候,我会撇(  )开话题,东拉西扯,他却常常对我撇(  )嘴,一脸的不信任。

(8)这家店铺(  )开张也太铺(  )张了,光酒席就摆了二十桌。

(9)这些防浪堤横(  )亘在滇池和周边湿地之间,阻断了水体交换,蛮横(  )地将滇池之肺与它的身体剥离。

【答案】 (7)piē piě (8)pù

 pū (9)hé

nɡ hè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1)

   

(2)

(3)

(4)

(5)

(6)

【答案】 

(1)竿 杆 秆 

(2)缔 谛 蒂 (3)愧 傀 槐 (4)伛 妪 沤 (5)歉 谦 (6)鬈 髦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迟缓·

弛缓

“迟缓”专指动作缓慢,不迅速,与“迅疾”相对,侧重于具体事物;

“弛缓”指局势、气氛、心情等缓和,与“紧张”相对,侧重于抽象事物。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按计划2016年上海市将进行第四次儿童单纯性肥胖与生长____________(迟缓/弛缓)调查,为完善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肢体肌肉不对称______(迟缓/弛缓)性麻痹,可导致终身残疾,严重者危及生命。

【答案】 

(1)迟缓 

(2)弛缓

2.未免·

不免·

难免

“未免”指人对过分的事情不以为然,委婉地给以否定的评价;

“不免”,副词,指免不了,后面只跟肯定形式,一般作状语;

“难免”,形容词,指不容易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词,意思未变。

(1)有人担心中国在南海强硬维权会影响中国和平发展,这种担心______(未免/不免/难免)多虑。

(2)老总今日在记者会上说,在任职期间,确实谣诼不断,虽然不为所动,但是心里也______(未免/不免/难免)感到有些痛苦。

(3)随着红木行情的转变,整个产业都将面临深度调整和转型,又一轮新的洗牌与梳理在所________(未免/不免/难免)。

【答案】 

(1)未免 

(2)不免 (3)难免

3.维持·

维护

“维持”着重指使原来的状况保持、存在下去,多用于关系、生活等方面;

“维护”是维持保护,使免于遭受破坏,着重指尽力保护某一对象不受损害,多用于正义、权益、和平、统一等抽象而重大的事物。

(1)借力助己是英国善用的战略——战后借力美国成为大西洋两岸的协调者角色,成就了英国全球大国的地位。

脱欧后,借力新兴大国中国,更有利于____________(维持/维护)英国的大国梦。

(2)记者发现,今年春节前,各地政府下发“要求确保节日市场供应,______(维持/维护)价格稳定”的通知少了。

【答案】 

(1)维持 

(2)维护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即使有些意见是相互对立的,也要心平气和,争取在讨论切磋的深化过程中,各自都求得更加全面的认识。

(  )

理由:

(2)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对个人的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3)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

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4)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真是沁人心脾。

(5)随着现代人的装修、家居观念逐渐走向简洁、明快,一些豪宅装修得完美无缺,常常令人莫名其妙。

【答案】 

(1)√ “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符合语境。

(2)×

 “漫不经心”突出“随随便便”,应改为“漠不关心”,突出“冷淡”。

(3)×

 “不可思议”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这里形容“撒野动粗”,有愚昧或态度蛮横之意,应该用“不可理喻”。

(4)×

 “沁人心脾”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这里使用对象错误。

(5)×

 “莫名其妙”意为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此处与语境不符,应改为“瞠目结舌”。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高尔斯华绥

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出身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曾在牛津大学读法律,后放弃律师工作从事文学创作。

30岁时发表处女作《天涯海角》,但直到1904年《法利赛人》出版,才引起社会关注。

1906年,高尔斯华绥完成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获得广泛好评,他也因此被公认为英国第一流作家。

1932年,高尔斯华绥“因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两组三部曲:

《福尔赛世家》(由《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组成)和《现代喜剧》(由《白猿》《银匙》《天鹅之歌》组成)。

学贯中西的作家——杨绛

杨绛(1911-2016),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

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

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后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

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品质》写于1911年,当时的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在那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世俗眼光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

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实行行业垄断,“大鱼吃小鱼”的情况愈演愈烈。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很多公司采用一些名不副实的广告招揽顾客,而商品的质量却在不断地下降。

一部分人对被挤压到社会边缘的传统手工业无限怀恋,因为这些小本经营都实实在在,质朴而踏实。

《老王》写于1984年3月,作者回忆的是“文革”期间“我”与车夫老王交往的一些小事。

从时间来看,所写内容既有“五七干校”(1969)之前的,也有回到北京(1972)之后的。

“文革”是个荒唐的年代,学术权威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脚下,但任何“邪风”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俩。

同时,作者的亲身经历,也引起了她对历史的反思,敦促她去揭示导致老王悲惨结局的社会根源。

《品质》

以工业垄断对手工业作坊的冲击为背景,客观地描写了手工业者的生存危机,赞扬了靴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表现出作者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

同时,本文还借这个形象,揭露了工业革命、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

《老王》

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贫困而有良心的劳动者的形象。

本文通过写作者与车夫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车夫艰难的生活以及他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答案】 ①生意一年年清淡 ②店铺被过户 ③量多价廉 ④免费相助 ⑤知恩图报

一、阅读课文“我很年轻时就认识他了……因而感到不安的猫头鹰”部分,回答下面问题。

1.第2段中说“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为什么靴子还有灵魂?

【答案】 靴子的“灵魂”指靴子的本质——结实、舒适、美观。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格斯拉兄弟把制靴子当作自己的生命来对待。

二、阅读课文“过了一年多,我才又回到伦敦”至结尾,回答下面问题。

2.“‘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文章以这句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答案】 文章以“他做了顶好的靴子”结尾,意在总结强调他做靴子的技术和质量极高,更重要的是来揭示他诚实守信、忠于技艺的高尚品格,从而揭示作品赞颂普通人物人格魅力的主题。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3.文章有三次写到了店面的装修和摆设,有什么作用?

描写次数

描写内容

描写作用

第一次

门面上没有注明任何为王室服务的标记,只有标明姓氏的招牌。

橱窗里陈列着几双靴子

第二次

橱窗一半已归属别人,并且已打上王室服务的标志

第三次

他的姓氏在橱窗上消失

【答案】 ①说明不靠吹嘘揽取生意,烘托了格氏兄弟的性格特点 ②说明格氏兄弟生意清淡,经济困窘 ③意味着人的消失,让人感到惆怅

四、阅读课文“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至结尾,回答下面问题。

4.“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这样描写老王,对塑造老王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案】 老王心地善良忠厚,在患重病的情况下,仍然关心作者夫妇,作者杨绛对老王的状况所作的描述真实可感,作者要读者关注的是一个劳动者生命垂危的最后时刻,虽然用了可怕的夸张的语言描绘他的形象,但是更能突出人物的品格光辉。

5.如何理解“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 ①在人情冷漠、物资匮乏的年代,老王不顾重病给“我”送来的鸡蛋,这份情谊是无法衡量的。

②作者这样说不仅体现了老王忠厚善良的品质,也表达了“我”对老王的感激之情。

6.如何理解文章结尾“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 “幸运的人”指作者,“不幸的人”指老王。

(1)“我”对老王感到愧怍,原因有三:

①“我”是坐车的,而老王是拉车的,“我”从这个世界获得的要比老王多。

②老王给“我”送香油送鸡蛋,是希望“我”能把他当成平等的朋友相待,但是“我”曲解了他的心意,只是同情怜悯他,执意付钱给他。

③“我”对老王关心太少,甚至连他去世都不知道。

(2)“我”对老王的“愧怍”,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体现出“我”对人间苦难的同情和悲悯。

话题:

杨绛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是那样关心、爱护,而现实生活中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你认为现代人缺失的是什么?

你认为应该怎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让社会变得更和谐?

学生甲:

平等观念。

人是生而平等的。

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

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等,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我的观点:

【答案】 (示例一)人道主义精神。

这种精神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示例二)人性教育和民主制度的管理。

现代社会对青年一代的教育,过分注重职业选择,趋于功利化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善人性的培养和发展。

社会及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意识、人性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关爱他人。

1.写作特色

通过肖像描写反衬人物美好心灵

老王是一个穷苦卑微的劳动人民,杨绛在文中对他的肖像描写却显得有些“残酷”与“刻薄”。

文中描写的老王“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

但就是这样近似“残酷”的描写,却一点也不减损老王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

相反,丑陋的外表更能反衬老王那颗金子般的心灵。

2.写法指导

怎样运用肖像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肖像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所谓肖像,不仅指人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还包括人的表情、仪态、风度、声音及习惯、特点等。

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貌特征,就是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并不是要把人物从头到脚的外形一一加以描述,而是根据作品主题及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需要有所侧重地去描写。

有时肖像描写还需融合人物内在性格的简单描绘,使人物的外貌与人物的内心世界更加统一,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

因此,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选好角度。

写肖像如同摄影取镜头一样,根据实际情况把角度选好,往往能使人物思想性格突出。

有的写正面像,有的写背影,有的“回眸一笑百媚生”,有的“须仰视才见”等。

(2)注意顺序。

写肖像,必须一部分一部分地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使读者的视觉跟随作者的笔去移动,最后在脑中留下一个具体的、清晰的印象。

这个顺序有的是从局部到整体,有的是从整体到局部;

有的是从上到下,有的是从下到上;

有的是从内到外(即从容貌到服饰),有的是从外到内等。

不论哪种情况都要注意依照顺序写,不可头一句脚一句地乱写。

(3)抓住特征。

写人物外貌必须抓住特征,着力表现这些特征,切忌“脸谱化”或“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