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导练结合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7365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导练结合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导练结合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导练结合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导练结合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导练结合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导练结合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导练结合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导练结合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Word版含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导练结合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导练结合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Word版含答案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考点巩固提升限时训练·提升能力

编者选题表

考点

题号

抗日战争

1、2、3、4、5、6、7

解放战争

8、9、10、11、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

1.(2013年北京文综,19)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

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

”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解析:

C 从材料信息看,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并明确表示“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表明中国共产党准备放弃“工农武装割据”的主张与当时执政的国民党合作,这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对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故选C项,排除D项。

苏维埃政权建立于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建立苏维埃政权,A项不正确;从材料信息看,苏维埃政权已经建立,B项不正确。

2.(2014淄博二模)蒋介石在1935年7月表示:

“和平未至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至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

”1937年7月又宣示: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绝不求战。

”导致蒋介石对日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失败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日本逐步扩大对华侵略战争

D.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推动

解析:

C 材料反映了蒋介石对日本侵华的态度由1935年的不轻言开战到1937年的“准备应战”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蒋介石从“攘外必先安内”逐渐转向“抗日”,主要原因是1937年7月发生了七七事变,日军由局部侵华转变为全面侵华。

3.1937年初,中国近代著名军事家蒋方震(国民党陆军上将)在谈到中国能否打过日本的问题时指出:

“……中国有地大与人众的两个优越条件,不战则已,战即不能不动用拖的哲学,拖到东西战争合流,我国转弱为强,把敌人拖垮而后矣。

”这一观点(  )

A.为蒋介石政权的消极抗日政策辩解

B.基本符合抗日战争的发展趋势

C.没有看到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对抗战的影响

D.主张发动人民群众实行全民族抗战

解析:

B 蒋介石政权执行消极抗日政策是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A项错误;从“拖到东西战争合流”可以看出,蒋方震看到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抗战的影响,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实行全民族抗战的信息,D项错误。

4.(2013年海南历史,17)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

“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

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

”这表明当时美国(  )

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

B.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

C.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

D.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

解析:

D 从材料信息“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

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可知,美国援华的重要条件是“国共纠纷”的解决,联系1941年2月这一时代背景,由于美日矛盾的激化,美国准备援助中国抗日,以中国牵制日本。

由此可见,美国援华的目的是抗日,而国共的纠纷不利于抗日的大局。

因此美国的声明意在敦促蒋介石协调国共矛盾,全力合作抗日。

故D项正确。

5.如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

由此可见,当时(  )

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D.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

解析:

D 陕甘宁边区是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蒋介石下令不允许刊登与之有关的新闻,实际上反映了国民政府在社会舆论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的压制,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即1943年,国共两党相互合作,坚持抗战。

因此反映了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

6.(2014淄博一模)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五十年以来最大之国耻与余个人历年所受之逼迫与侮辱,至此自可湔雪净尽。

”日记所反映的事件是(  )

A.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C.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D.国共签订“双十协定”

解析:

C “最大之国耻”说明该事件与外国侵略者的侵略有关,由此可知是指日本侵华战争。

“五十年”的时间是从甲午中日战争开始计算到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

7.(2013昆明调研)“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

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

解析:

C 由材料“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是指抗日战争促进了民族觉醒和中国人民的团结,它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保证。

8.漫画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露现实的本质。

如图漫画反映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政府的真实意图是(  )

A.建设民主国家

B.反对一切外国侵略者

C.独裁内战

D.惩治政府腐败现象

解析:

C 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时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从漫画中“逆我者亡”可以判断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

9.(2013洛阳模拟)20世纪40年代,清华大学教授、爱国民主人士朱自清曾经说道:

“胜利来的时候,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

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

”材料所说的“小康时代”是指(  )

A.和平、民主时代B.抗日战争胜利的时代

C.社会主义时代D.工业化到来的时代

解析:

A 材料中20世纪40年代的“胜利”指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后,广大人民希望实现和平,建立独立自主的新国家,但这一梦想随着内战爆发而化为泡影。

故选A。

10.“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

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

D 材料的两个梦想实际上是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做主,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解放战争基本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11.下列是某次会议与会各党派代表人数统计表,这次会议是(  )

政党代表

国民党

共产党

民主同盟

青年党

无党派人士

合计

代表人数

8

7

9

5

9

38

A.国民党一大

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

B 由表格的人员组成来看各党派、无党派人士均有,且国民党的代表人数比共产党的代表人数多,则只能为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12.20世纪40年代后期,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南京、上海及武汉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威胁之下。

这场战役是(  )

A.百团大战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解析:

C 题干的有效信息是“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南京、上海及武汉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威胁之下”和“20世纪40年代后期”,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的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的中下游地区,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等地,由此判断答案是C项。

二、非选择题

13.近现代以来的历史进程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推进中国社会变革、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浮雕,“武昌起义”与“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渡江战役”等依次排列。

这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胸怀和自信。

它寓示着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联系,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历史观。

……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曾经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刘新如《辛亥革命1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

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

材料二 令侵略者想不到的是,这一事件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怒潮,中国人民以此为起点进行了长达14年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最终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历经列强蹂躏的中华民族,已经在日本帝国主义鲸吞中国的嚣张野心中彻底觉醒和顽强奋起了!

——(2011年)人民日报社论《勿忘国耻 共襄复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阶级基础等角度分析“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2)材料二中“这一事件”指的是什么?

有何严重后果?

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中华民族是如何“彻底觉醒和顽强奋起”的?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问,考查了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关系,注意按照题目限定的角度解答;第

(2)问依材料二判断“这一事件”,从“中国人民以此为起点进行了长达14年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等可以分析出这一事件是九一八事变,其他几个问题根据有关知识进行回答。

答案:

(1)①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推翻帝制,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碍;②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③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基本矛盾更加激化,孕育着一场新的革命高潮;④辛亥革命推动了思想解放与民族觉醒,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⑤早期共产党人基本上都受过辛亥革命的洗礼和启蒙,后来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2)九一八事变。

后果:

日本侵占整个东北,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史实: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1937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全民族抗战,经过八年艰苦抗战,最终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

14.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巩金瓯》: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

……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注:

“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

材料二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

“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秀河山普照,喜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材料三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在讨论新中国国歌时,徐悲鸿建议采用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但有代表认为,这首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不可行,主张修改歌词。

(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政府为何采用《巩金瓯》作为国歌?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愿望?

为实现“揖美追欧”,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措施?

(各举一例)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有关代表主张修改歌词的建议?

为什么?

解析:

(1)问应抓住“1911年”这一关键信息点,从内忧外患两个方面分析。

(2)问应注意对材料的全面解读,不要忽略“世界和平永保”反映的信息。

举例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